当前位置:松语文学 > 其他类型 >我说参同契最新章节 > 我说参同契TXT下载
错误举报

第 78 章

  癌症,西yào吃得很多。我给他吃些中yào,开始还很有效,慢慢吃惯了也没有效了。我说,你呀要病好,要跟太太分房,完全停止yínyù关系半年,好好吃yào。他说,那我不是变成植物人了吗!但植物有情感没有冲动。

  植物人是上了氧气,没有脑死,可是人等于死了,主要是脑的记忆、思想活动都没有了。这个里头值得研究了,现在科学还没有达到这个地方。真的入定不叫做植物人,真得定那一下,人就变成跟天地通,这是顶天立地。所以修定那个境界要气住脉停,就把前后脑的气脉充满了,充满了怎么样?念头不能动。念头乱动时气不能住,因此佛家道家要修到止息,真做到止息,做到了气住脉停,你命功就有把握了。今天我都讲得很白,道理方法都在内了。如果你要我迷惑你,传个方法守这里守那里,乱七八糟到处都可以守,我坦白告诉你,那手指头也可以守。

  所以这个祖窍,可以说“祖窍无窍”,这是我个人经验。我当年在西藏修密宗,他们说往生一定要从头顶上走,我说那太笨,那是修道学佛不到家的人才会这样说。有本事的从哪里走都可以往生嘛,真的!十万八千个毛孔,哪一条路不跟宇宙相通?所以任何一点都是祖窍。这个祖窍不可守,你要打坐守一个祖窍,你就糟了!尤其身体,你把思想注意在那一部分,气血跟着思想就向那一部分集中,这一部分就自然有特别的感受。这个特别的感受,一般人没有智慧,都认为这个有效果呀!这个气脉动了!你注意力天天集中手背,这个手背就会变胖一点,因为你注意力在那里,气血就向那里集中,这不是道。以佛家的话来说,叫做系心一缘,把自己杂乱的思想,用某一个焦点把它统一起来。但统一以后仍要做工夫,不能老停在统一。当你不守窍时,气脉自然会通,这个就要参考丘长春的《青天歌》了。

  丘长春的《青天歌》

  《青天歌》讲得很清楚——“青天莫起浮云障,云起青天遮万象”,修道最后是这样,自己把身心放下全空了,反正这个青天一片云都没有,一个杂念也没有。“万象森罗镇百邪,光明不显邪魔旺”,好的天气,天上一片云都没有,森罗万象都在这个天地笼罩之中,等于一个大的镜子照一切东西。假使我们这里一个大镜子照全堂的人,每人影子都在里面,镜子只是反映现象,这样叫做青天,叫做无念,叫做清净。万象森罗就镇百邪,看不清楚就是邪魔,有yīn暗就不行,光明不显就邪魔旺。“我初开廓天地清,万户千门歌太平”,所有气脉自然都打开了,只要一动念要守窍就不对了。“有时一片黑云起,九窍百骸俱不宁”,有念就有动,有念有动你还在里头运功,把下面海底连大便的气都向上冲了,又转来转去,那头脑能不昏吗?所以每个修道出来的头脑都越来越昏,大小便的浊气上来,叫做大小便中dú,这个浊气不能引上去的。“是以长教慧风烈”,所以要修到智慧。下面我都不需要讲了,大家自己研究一下就通了。

  丘长春是元朝道家北派的祖师爷,《七真传》里最小的一个徒弟,后来成为创宗立派的祖师。民国初年的同善社,一直演变到现在所谓的一贯道等各种什么教,都是丘派门下衍化出来的。丘长春最有名的《青天歌》,道书里面有,同学说找不到,后来一个机缘在台北故宫博物院找到了,还是那位朱同学的功劳。“青天莫起浮云障”,第一句话就是祖窍所属的,心中一念都没有,一片青天一样。密宗叫你观中脉蓝天,就是这个青天的蓝。我很怀疑,到底密宗是道家传过去的,还是道家是从密宗传过来的?这个学术的根源很难判断。

  认清主与臣

  现在我们回转来继续看注解,“精气为臣,严立堤防,前后左右,遏绝jiān邪”,他说我们一点灵明不动,就一念清净。祖窍在哪里?不在内外,不在中间,不在任何一个部位,而无所不在,就在这个身体里。这个时候自然你就清楚祖窍了。真到这样,依佛家来讲是万缘放下,一念不生时,后天生命中的精气自己在成长,老也没有关系,只要这一口气不断,仍会成长,比年轻时慢,要耐心去修。老头子、老太婆们照样可以把握,就是要静,要万缘放下,一念不生。所以这个一点祖窍灵明,一灵不昧,要静要定。为什么要打坐?因为静定久了,精气就会生长,生生不息。

  有些人修到气脉动了,身体也跟它摇起来,非要动不可,这已经走岔了,所以冲关通窍,气脉发动时不要理,就是“精气为臣”的道理。你一念灵明不能做主,反而让你的脉做了主,君不成君,跟着臣在转;在禅宗来讲,你不能做主,跟着宾在转,因为这个生命精气神是宾;依佛家来讲,你是跟五yīn里的受yīn在转,一般修道的都跟着感觉跑,不能了解“受即是空,空即是受,受不异空,空不异受”。所以这个时候要注意,尽量让一点灵明做主,“青天莫起浮云障”,身上气机精气就发动了。因为“精气为臣”,要听你的指挥,你不要跟着它跑。

  “严立堤防”,精气一发动,精神旺盛起来,我们世俗的yù念就来了,想跑去玩玩;实在不玩的,像我们吧,这个时候会多看一点书,还是把它消耗掉了。这还是不对,所以要“严立堤防”,像赚钱一样,越赚越多。“前后左右,遏绝jiān邪”,像是一个真命天子在上,前后左右小人jiān臣等很多,但什么意见都不采纳,自己很明白,一心做主。

  所以《参同契》的原文“岂非情主处外”,“情”就是精发动,气脉就是情动,这是外面,不要跟着气脉跑。“筑为城郭乎”,自己心境一念灵明,这个是主宰,不要管那个气脉。越不管它,气脉发动越快,通得越快。一般人气脉发动就跟着感受跑,所以气脉永远通不了。我几十年看得多了,修道家学佛的有些人临老还是摇。我曾讲过,当年在四川自流井,一个八十的老先生,大家都说他有道,可是他坐起来那个头就摇。后来我问他,老先生你这个修的是什么工夫啊?他说,我现在等于你们讲的走火入魔,还找不到明师,这一关过不了。为什么会如此?因为他是跟着受yīn转,这一节通不过身体就成这样。他的思想感觉,把自己捆得太牢,就不能做主了,气脉反而变成毛病。所以要“青天莫起浮云障”,这个气脉是浮云一样,你不要管它,自然就通了。

  不动不摇

  “堤防既固,主人优游于密室之中”,一念灵明不昧,佛家叫正觉之xìng。密室并不是身体里有个秘密之处,因为不是固定的部位,所以叫做密室。《易经》上孔子讲,“放之则弥于六合,收之则退藏于密”,如果有个密室,一定会找得到,真的密是无所不在,就在你那里,可是你就是找不到,这就是密室的意思。

  “不动不摇”,如果气脉动了,不要跟着感觉跑,自己做主的一点灵明“不惊不怖”。有时候气脉发动到心脏,或者到别处,自己觉得好像要死了;像我的经验,反正迟死早死差不多,不理它就过关了。所以“不惊不怖”很重要,有时候那些境界来了会吓死人的。所以修道你们不要玩,我劝你们年轻人不要好奇,这个事情要大勇猛,也要大智慧。所以《参同契》中告诉你,“故曰,城郭完全,人民乃安”,这个城郭自己要打好堤防。这个堤防是什么?就是做主的心念自xìng,xìng功就是命功。

  “始而处内之xìng,已足制情”,气脉怎么变化都不管,不动摇。这个时候是本xìng一念灵明,“青天莫起浮云障”,一念动而不动,生而不生,那么“已足制情”,就制服了这个气脉。所以情来归xìng,真到达了一念不生。“既而营外之情,自来归xìng”,慢慢这样下去,气脉安定了,回到本xìng的范围,这个时候就是大定。禅宗其实也讲工夫,有时候是宾做主,气脉发动的时候,主人在那里看住不动,看你这个客人怎么跑,你跑来跑去,终归不能住在我家里,所以来者不迎,去者不留。这里也用到“宾主互参,君臣道合”,临济用“宾主”,曹洞用“君臣”。

  “此为坎离jiāo会,金丹初基”,坎离jiāo会叫做正统丹道,所以情来归xìng,真到达了一念不生,才是金丹的初基。“立命正所以养xìng也”,立命的道理、命功的初基,也就是xìng功。xìng、命是双修的,命功到了,xìng功也自然到了。这个身上的气脉动,转来转去冲到这里那里,如果你一天到晚注意那些气脉,当然会生病。所以不管怎么样转动都不要理,那样不到一个钟头你气脉都通了。气脉之所以打不通,就是你跟着气脉跑,结果弄得肝又难过,胃又难过,你怎么不难过啊!

  第七十三讲

  宇宙间有静吗

  认清情来归xìng

  专一就是静

  乾动坤顺的变化

  玉液还丹后怎么办

  宇宙间有静吗

  前面讲到xìng命真修的方法,现在接下来的原文,讲的是境界。“爰斯之时,情合乾坤。乾动而直,炁布精流。坤静而翕,为道舍庐。刚施而退,柔化以滋。”这里有几个名辞,我们以前也讲过xìng是人的本xìng。情就是指一切妄念及生理方面的影响。中国的道书把xìng、情用先天的乾坤代表,后天就叫坎离了。“乾动而直”,乾卦是代表宇宙生命的本体,代表天。《易经》有一句话,大家都很熟的:“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天行健”,就是乾卦所代表这个宇宙本体,它永远在动在行,“健”就是永远没有休息。

  我们讲到乾,特别提出来,过去曾有很多学者,包括胡适之他们,认为中国文化的宇宙观是静态的,所以一般学者都学养静,讲究静的哲学,结果就害了这个民族,永远没有进步。这种主张的前提大有问题,因为中国文化哲学思想并不认为宇宙是静态的,从《易经》开始就说宇宙是动态的,恒动。假使宇宙有个静的话,“乾坤息”,天地就停了,所以说是“天行健”,这个宇宙天体永远在动,不断地动,没有一个真正的静态。换句话说,大动反而觉得是静,不觉得它在动;我们坐飞机坐车子走得太快了,只看到外相在动,自己觉得很平稳,是这样的一个静态。也就是老子所讲“大音希声”,声音太大了,也听不见了。乾卦的动是如此,我们这个身体生命也是这样。那么你说打坐入定的时候,气住脉停是有个静相,是不是气真住了,脉真停呢?不是,只是动得非常缓慢,还是在动,动的情况不同了。现在解释这个乾卦的本身是永恒的动,而且是直的动,走的是直线。

  认清情来归xìng

  修道到了纯阳之体就是纯乾了,所以吕纯阳的名字就是取这个意思。到纯阳时元气充满了,“炁布精流”,没有一点不充满。乾卦的相对作用就是坤卦,乾卦的动是向外面发展,坤卦的静是收缩进来,一呼一吸。“坤静而翕”,坤卦到了静态,六根大定,好像六门都关闭了,它是收缩的,身体到了所谓“情来归xìng”了。这个时候我们这个ròu体是,“为道舍庐”,“舍庐”是这个房子,道的根根,也可以讲是个锅炉。修道是把xìng、命两样东西,重新进入到炉鼎里头,再造乾坤,等于经过一个化学的整理后,又产生一个新的生命。这个境界“刚施而退”,阳刚之气,坚硬的都化掉了,“柔化以滋”,统统变柔软了。

  这里要说明一个道理,这是讲工夫境界了。常常有人问,打坐修道修得蛮好,反而容易感冒,对气候非常敏感,身体好像越来越弱了。你要注意老子的话——“弱者道之用”,是有这种现象,反而变弱了,变柔软就是道之用,是进步的现象的一个过程,不会永远弱下去。“反者道之动”,有时候同静相反,这个原理需要了解。

  这一段原文,完全讲“情来归xìng”,讲xìng命的根本那个境界。“此节,言后天返为先天也”,就是后天的xìng情归到先天一体,先天两个代号就是乾坤。“后天坎离,即是先天乾坤”,后天代号叫坎离,坎属于水,离属于火。“只因乾坤一破,xìng转为情”,我们本来在娘胎靠脐带呼吸,脐带一剪断以后,乾坤破了,xìng转为情,呼吸也靠鼻子了。所以算命要确定时间,就是脐带一断,哇一声一哭,这是最准确的时辰。普通说算命的算不准,难得有准的,因为时辰已经不大准了。就这一下,xìng转为情,先天之xìng转成后天生命的妄想。

  “从此情上用事”,于是这个思想这个情做主了,学佛的说第六意识做主。所以“随声逐色,不能还元”,六根都受外界影响,不能返本还元。修道是要使它回去还元。后天生命坎离所代表的,是神与气,水与火,你说神气同水火什么关系呢?所谓水,因为气充满了以后,玉液还丹,金液还丹,那个所谓甘露滋润就是水的气化来的。所谓神,普通是两个眼睛的神光,这还是第三重,真正的神是心光,是心地智慧的光明。但神、气两者,如何凝结拢来成丹呢?他说,就是我们修道工夫到了情归于xìng。“至于两物会合,城郭完而鄞鄂立”,这个时候等于我们身体坐在这里像一个城墙,城门都关闭了,内不出去,外不进来,像达摩祖师讲工夫的话,“外息诸缘,内心无喘,心如墙壁,可以入道”。那就是“城郭完而鄞鄂立”,外界一切进不来,色声香味都进不来,内心呼吸充满了,不需要呼吸。心如墙壁,就像城墙一样搭好,外面打不进来,内面也不出去。可以入道,这还不是道,只是基础而已。

  这个道基建立了,所以道家说“百日筑基”,修道人常在这个境界中。现在他明讲这个时候“则情来归xìng”,那当然没有妄念。学佛的人拼命想断妄念,你断不了,因为用心断妄念,那个

  松语文学免费小说阅读_www.16s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