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松语文学 > 其他类型 >儿女成双福满堂最新章节 > 儿女成双福满堂TXT下载
错误举报

第 18 章

  看,才自觉放心。

  拿了几块黑面馒头掺上剩下的稀粥端过去,三只香獐子居然都吃的很是香甜。让邱晨欢喜之余,也微微疑惑,挖个坑能够捉到一只小香獐子已是幸运,夜里居然还引来了两只成年香獐子……这种大走狗屎运的经历,简直让邱晨都有些不敢相信了。只害怕,两只成年香獐子是不是等着小家伙养好了伤,一起返回山林?

  此时想也没办法预料后边会发生什么,邱晨索xìng不浪费精力了。

  喂过香獐子一家,邱晨娘儿仨就又锁了院门,和兰英娘四个一起上山,采摘罗布麻茶了。

  中午,他们上山回来,第一批罗布麻茶已经干燥完成,邱晨称量了成品重量,兰英母女三人采了十斤多鲜品,出了二斤二两干品。邱晨很可怜,采了就不到三斤鲜品,只出了七两干品!基本上都能达到四斤半比一。这还是初春罗布麻叶片刚刚萌生,叶片幼嫩水分含量偏高。若是到了春末夏季,成品率还会提高。邱晨估摸着,四斤差不多就能出一斤干品。

  这一日下午,邱晨自然又炒制了半天罗布麻。炒制的动作虽然简单,却枯燥重复,时间长了也累得腰酸胳膊疼。邱晨就在心里盘算,她带着阿福阿满上山不方便,一个人的采摘量也有限,不如就将采摘的活计放出去,她和兰英在家里炒制晾晒,到时候挣了银子,她给兰英发工资。

  心里如此盘算定了,邱晨却没有急着告诉兰英,眼下罗布麻的销售情况和价格还没核定,工钱和收购价格都没法定,还是等这一批货送去回春堂,敲定了回春堂收购的价格和数量,再和她说也不晚。

  如此忙碌了三日,每日上午采yào,下午炒制晾晒,随着对罗布麻分布的熟悉,随着野外植物不断地生长,收获量一天比一天多,最后制出来的罗布麻茶,总共得了三十斤挂零。据邱晨估测,待天气一天天热起来,罗布麻一天的采摘量还能提高,若是让五个fù人上山采集,她们再带上各自的孩子,一天下来最少也能采摘鲜品罗布麻二百余斤,差不多能出五十斤成品。大致估量了产能,邱晨心里也有了底。

  第四天一大早,邱晨收拾了一下,将阿福阿满jiāo给兰英婆婆带着,她则和兰英背了三十斤罗布麻动身再次赶往清水镇。

  到了回春堂,一进门,陈掌柜和赵先生就都热情地迎了上来。蒋正也闻声过来问候。看他们这样表情,邱晨也就放了心。果然,坐下之后,赵先生就急不可耐地向邱晨报喜,说那日的病患抓了罗布麻回去服用,只一天就觉得眩晕减轻,三服yào吃完,头目森森天旋地转的感觉基本痊愈,yào效竟比之前用钩藤治疗更加明显快捷。

  邱晨自然不意外,罗布麻能够降血压在现代早已经被应用于临床,并被无数高血压病例所验证。于是淡淡笑道:“如这样的病患,其实可以抓了罗布麻每日代茶饮,可以更加有效地防止眩晕再发,而且,可以减少肝风内动之中风证的发生。”

  一听这般妙用,赵先生更加惊喜,连连搓着手道:“若是如此,可就救命多矣!大善!”

  陈掌柜听赵先生和邱晨聊得热络,几次想商议罗布麻的价格供应量等问题,却根本chā不上嘴,只能苦笑连连地等着赵先生和邱晨jiāo流完,心里却抱定出个高价收购了。好在,这个时代得高血压的大都是富户财主,yào物出售也容易要价,倒也不用他太多担心收货价格太高没得赚。

  ------题外话------

  大姨妈拜访,昨天躺了一天,没能加更,今天补上。——另,推荐好友八戒抛绣球的军婚宠文《军少第一妻》。八戒的文品情节都有保证,喜欢军婚的亲可以去看看,看的好给个收!

  ☆、第三十七章 出货啦(加更)

  第三十七章 出货啦

  邱晨却想得是给兰英留条长久的赚钱路子,所以,自然不会狮子大开口,说了出产量之后,价格竟是出乎陈掌柜意料的……合适,基本上与钩藤的价格持平,每斤成品罗布麻茶收购价定在了三钱银子。这样一来,回春堂能够cāo作的空间自然更大,利润也更可观。于是,陈掌柜就将这一日邱晨带来的三十斤罗布麻茶过称,扣除那日预支的五两银,邱晨拿到了四两银子。还主动说定,以后送yào就不用邱晨来回奔波了,每过半月,回春堂就派车去刘家岙运回来。一番商量下来,最后是皆大欢喜。

  邱晨买了几味配制常用yào的yào材,陈掌柜都给打了折,共收了七百钱,还剩下三两三钱银子。

  邱晨琢磨着,回去鲜品的采摘就放出去,每斤净罗布麻叶按照十文收购,四斤半鲜品出一斤干品。她和兰英一起炒制晾晒,每天给兰英八十文工钱。只要风声传出去,刘家岙这边的罗布麻收完了,还可以向周边村庄收购,那样,她们炒制罗布麻的活计,就可以长期维持下去。

  一个月下来,兰英每天只来干半天活儿,一月也能拿到二两四钱银的工钱,邱晨再在吃穿用度上贴补些,上午还可带着芝儿、香儿姐妹俩上山采罗布麻,每天也能挣上百十文。林林总总加起来,一个月下来,怎么的也能有十两银子的收入。如此,即让兰英得了实惠,也不至于在村子里太冒尖儿,招了人算计。

  出了回春堂,邱晨就把采yào制yào的事儿和兰英说了,并给她算了一下帐,这三天,兰英母女们一共采了差不多一百斤罗布麻鲜品,每斤十文,就是一两银子。加上兰英三天的工钱二百四十文,一共是一千二百四十文。邱晨拿了一两碎银和三百文钱给了兰英。村里人一般能得个百十文钱都是大笔的收入,很多时候没有钱,都是用鸡蛋或者布匹以物易物,极少有机会拿到银子。如今,一两白花花的银子入手,兰英欢喜的嘴都合不拢了。

  两个人欢欢喜喜地又去买了些油盐酱醋之类的必需品,兰英还买了两斤肥ròu和四斤大骨,邱晨则去集文斋买了二百张毛边纸一盒印泥,又去找刻字的刻了一个方形的印章,还不到午时,两人就购置完毕往家赶。这一次,因为没买沉重的物件儿,邱晨也没用回春堂的马车送,两人说着话往家走。

  出了清水镇,邱晨就拿出在镇上买的大包子来,递给兰英一份五个,自己也包了一份,拿了一个边吃边走。邱晨吃了两个就吃饱了,剩下的三个自然就放进背筐里。转眼看到兰英早就停了嘴,还以为她吃得快,也没在意。

  两人说说笑笑的,又没有孩子拖累,七八里路倒是走的飞快,未时初刻,就回到了刘家岙。

  邱晨领了两个孩子回家,兰英自把买的东西和剩下的一两多银钱都jiāo给了婆婆,又和家里说了邱晨的计划,一家人自然是欢喜不尽。

  满囤娘一边将兰英拿回来的银子放进炕头的柜子里锁起来,一边抱怨:“家里又不是没菜,买啥ròu和骨头啊,又不是大节小庆的,那骨头精光溜溜的,连丝儿ròu都没有,白给都不要的……”兰英撇撇嘴,领着栓子回了自己屋。从怀里的口袋摸出四个包子来,一个小手里塞了一个,芝儿香儿和栓子立刻无声地笑起来。

  过了一会儿,满囤也回了自己屋,呐呐地对兰英道:“你知道咱娘,就是爱唠叨,有口无心的,你别和她一般见识哈。”

  兰英一撇嘴,白了满囤一眼,嗔道:“还用你说,我要是和她计较,早气死了。”说着,将最后一个包子塞进满囤手里,满囤看看孩子们吃的香甜,也咬了一口,爷几个都嘿嘿地笑起来。

  兰英就转了脸色,欢喜道:“海棠这回学了这么个方子来,咱们跟着她一个月虽少也能挣上个七八两银,攒上一年,就是百十两银子,那样,芝儿的嫁妆就不愁了,明年开春也能翻盖翻盖咱这屋子,再也不用担心透风漏雨的了……”越说越欢喜,麻利地收拾了,匆匆甩给满囤一句话,“我得赶紧的过去,芝儿香儿上午也采了不少yào呢,海棠说,搁时间长了发了黄就不能用了呢!”

  说着,脚底生风地走了。满囤站在屋门口,嘿嘿地笑着,一脸喜悦。若真如芝儿娘说的那样,日子是真的有盼头了。

  ··········

  两个孩子在兰英家吃了午饭,邱晨就给他们洗了手脸,抱上炕,哄着两个孩子午睡。然后,她才自己弄了点儿吃的,将就着吃了午饭。

  搁下碗,兰英就把香儿芝儿上午采的罗布麻送了过来,邱晨过了秤记下,让兰英摊晾到竹箪上,她则匆匆抱了一摞毛边纸去了前头三nǎinǎi家。

  邱晨打好的注意,趁着罗布麻刚刚开发推广,给每一斤罗布麻加一个毛边纸的小包装,上边印上云连山的印章,罗布麻推广开来,云连山自然就会先入为主成了罗布麻的地道产地。届时,同样的罗布麻茶,也会首推云连山所产。也算是最简单的品牌效益吧!

  要给罗布麻加个纸袋包装,糊纸袋的工作就需要一个人来做。邱晨首先想到了对她多有帮助的三nǎinǎi。糊两个纸袋一文钱,却是三nǎinǎi力所能及的活计,一天轻轻松松就能挣个几十文,也能添俩菜钱。

  因三爷爷在世时做了二十多年的族长,在村子里威信很高,虽然三爷爷不在了,三nǎinǎi却在刘家岙仍旧有很大的话语权。而且,刘金才虽说没有继任族长,而是去镇上做了掌柜,却一直对村里人多有照应,人脉也广……种种条件总结下来,jiāo好了三nǎinǎi一家,对如今孤儿寡母的林家来说,可谓是好处多多,至少,有了三nǎinǎi一家相护,村里再有人想算计林家,就要先琢磨琢磨了。

  三nǎinǎi每日在家做了家务就是给两个孙子做做饭,也没什么营生,糊纸袋子的活计只需一把剪刀打一碗浆糊就能做,而且不耽误做家务不耽误给两个孙子做饭,还不累,正适合她这样的老太太干。

  邱晨拿了毛边纸上门一说,三nǎinǎi二话没说就应承下来。并主动揽下了去村子里说说收购罗布麻的任务,还一再夸奖邱晨仁义,有了挣钱的路子也没忘了村里的乡里乡亲们。

  从三nǎinǎi家转回来,邱晨和兰英继续炒制晾晒芝儿香儿小姐妹采摘回来的鲜叶,不多时,就有庆和家的、青山家的等fù人上门询问收购罗布麻的事儿,得了邱晨和兰英的肯定,又看到院子里晾的一个个竹箪子,纷纷喜形于色地急忙回家,招呼孩子拎了篮子上山。当然,也有人听邱晨说要卖掉yào材之后才能付账后,怕拿不到钱,就打了退堂鼓的。

  这种情形,邱晨也早有预料,并不意外。她还特意嘱咐上山采yào的人,一定要净叶,不要枝梗,不要枝梢的小叶嫩芽。

  如此,到了傍晚天黑前,就收了一百多斤鲜罗布麻叶。邱晨和兰英只好晚上点了火把加班,到二更时分,才把罗布麻炒出来。

  第二天上午,邱晨就向采摘罗布麻的众人追加了通知,每天下午炒制,所以,未时末之前送不到的,就不要了。晚上加班一回两回行,时间长了铁打的身体也熬不住。

  如此忙忙碌碌的,很快过了十天,回春堂运货的马车就上了门。原来是回春堂将第一批罗布麻茶运到了县城、府城,并很快推广开了,已经接到了第一批订单,回春堂自然也就提前过来运货应急了。

  这一次,是陈掌柜亲自跟了马车过来,看到一个个包装整齐洁净的罗布麻小包装,陈掌柜眼睛一亮,一抹精光一闪而逝,很是满意地核了重量,付了银钱,将罗布麻装车匆匆走了。

  ------题外话------

  yy,加更送上咯……

  看到有亲留言,希望看到女主的感情戏,那个一定有,而且,很快就可以看到了……嘿嘿,到时候,亲们睁大眼睛,替咱家晨晨把把关哦~

  ☆、第三十八章 炒yào作坊

  第三十八章 炒yào作坊

  十天时间,邱晨和兰英每天忙碌,一共制了二百八十斤罗布麻茶,共得银八十四两,支付罗布麻收购银十二两六钱银,支付了兰英八百文工钱,给了三nǎinǎi三百文糊纸袋的钱,再抛去购买毛边纸的一两银,印泥印章的一两两钱银,最后算下来,净利润高达六十八两银。

  这些银钱,连兰英也不知道,邱晨看着一张五十两的银票子和两枚沉甸甸的银锭子有些怔忡。有了这六十两银子,他们家就可以翻盖房屋,或者购买田地……

  脑中乱纷纷地过了许多花钱的计划,最后却都一笑了之。

  别说他们家这种情况,即使不是孤儿寡母无依无靠,又是盖房又是买地的暴发太过,也只能招来莫须有的嫉恨凭空生出诸多祸端来。这些银钱,还是暂时放好了,生活条件慢慢地逐步改善才好。所谓温水煮青蛙才是王道。

  十天下来,虽说挣了六十多两银子,邱晨每天都要炒制一二百斤罗布麻,也着实累得够呛,做晚饭都没有力气做什么花样了,眼瞅着林旭和两个孩子刚刚有些好转的脸色,又有向菜色满面回归的趋势。

  如今有了钱,邱晨自然第一步要做的,就是降低自己的劳动量,也分摊一下利润。她有了钱,也不能看着周边相处亲密的邻里再过那衣食不继的苦日子。不是有句广告语吗--大家好才是真的好!

  于是,她把兰英找来商量,兰英改成全天的班,再找两个fù人来,由兰英领着,每天上午摊晾,分装,装袋。下午邱晨收货,兰英炒制,两个fù人负责搓揉、晾晒。将炒制jiāo给兰英,她的月薪从二两四钱涨到六两银,两个fù人每人每天拿八十文,并都管一顿午饭。兰英自然不会不答应,只是说六两银的工钱太高,不肯要。还是邱晨一再地劝说,说这六两银可是炒茶师傅的工钱,而且还说,炒的熟练了,炒的多了,工钱还要再涨呐,兰英这才答应下来,自是欢喜不胜。

  在教兰英炒制的时候,邱

  松语文学免费小说阅读_www.16s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