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松语文学 > 其他类型 >儿女成双福满堂最新章节 > 儿女成双福满堂TXT下载
错误举报

第 87 章

  邱晨笑笑捏捏阿满的小鼻子道:“你个小东西,做着梦吃蜂蜜了,一醒来小嘴儿就这么甜?”

  阿满嘻嘻笑着往邱晨怀里躲了躲,然后攀着邱晨的肩膀爬起来,踩着邱晨的腿,伸着小手去抹邱晨头上的手帕:“娘,头发帕子……好看!”

  邱晨这才恍然,感情她随手拿来包头发的帕子让小丫头感到新奇了。正要再逗逗小丫头,就听得旁边的徐先生清朗的声音不大不小地传了过来:“小姑娘年纪虽幼,眼力倒是极好!”

  邱晨愣怔了一下,一贯优雅矜持的徐先生突然来了这么一句,让她有些反应不过来。

  杨树勇倒是笑呵呵地接过了话头:“徐先生眼光才是真得好,不瞒徐先生说,我这小外甥闺女灵xìng着呢,识字读书比几个大的都强,如今已经能认识几十个字了,而且背诗、讲故事都特别好,有时候,还教邻舍家的几个大孩子……”

  说起小外甥闺女来,杨树勇颇有些与有荣焉的模样,滔滔不绝地说起来就没个完。

  邱晨听他说得有些夸张失真,不由笑着拦挡:“大哥,瞧你说得,都把你宝贝外甥闺女夸成一朵花儿了……哪有这样的,你这么自卖自夸的,也不怕人家徐先生笑话!”

  徐长文微笑着摇摇头,杨树勇也根本不赞同:“笑话啥,我就是实话实说,徐先生若是不信,可以考考满儿嘛!”

  徐长文闻言倒是眼睛一亮,对邱晨微笑道:“杨二哥这话倒是提点了在下,若是这小姑娘确如杨二哥所说那般聪慧灵透,到了之后直接让潘贤弟看看,这般灵慧聪颖的孩子,何愁潘贤弟不答应就馆呐!”

  听这话,怎么于昨天那番话有些差别啊……貌似,徐长文自己也不敢肯定潘佳卿会不会答应来林家就馆教学啊!

  心里嘀咕着,邱晨连上倒是露出一层欢喜道:“这孩子不过是跟着二弟和我认了几个字,哪有大哥说的那么聪慧的彷如紫微星下凡似的……不过,这一路走过去,倒还有些时间,若是徐先生不嫌弃,就请指点孩子一二,到时候也让孩子知道怎么答对。”

  徐长文倒是很干脆地点头应下来,没有丝毫的勉强和含糊。

  邱晨就把阿满放在地上,让她面对着徐长文站着,并笑着教阿满道:“阿满,徐先生要考考你……见了先生,应该怎样呢?”

  阿满扭着头看了看邱晨,转回头去,依靠着邱晨的扶持也不怕跌倒,双手抱在胸前屈膝躬身行了个福礼:“先生好。请先生出题!”

  徐先生被小丫头标准的礼仪惊讶了一下,随即展开一个宽和的笑容,点点头道:“好,福儿,且听好……”

  徐长文本就确有才华,又做了两年的私塾先生,对于幼儿的考察题目自然是信手拈来。没办法写字,却也难不到徐长文,就见他随手从怀里摸出一本书来,随手翻到一页,指着让满儿认。最初,徐长文指点的都是‘山、人、木’之类的结构简单的字,连指了五六个,满儿都回答的非常快,毫不迟疑,显见是认熟了的。于是点点头,又选了‘林、江、河’等稍复杂的字来考校,这一次连续指了七八个,福儿也都答上来了。徐长文笑容深了几许,点头赞了一声,就把手中的书收了起来,转而开始考校诗词。这一回,他没有提问,而是让满儿自己背诵熟悉的诗篇。

  这个比认字还要熟的,满儿也不打怵,依着邱晨的膝盖,小手往身后一背,小嘴儿嘚吧嘚吧地,小嗓子脆脆的,一首首朗朗上口的诗词是张口就来。

  满儿一口气背了四首,徐长文点点头,止住还要继续背诵的满儿,笑着问道:“刚刚听你背诵的‘二月春风似剪刀’,春风就是春风,摸不着看不到的,怎么会像剪刀呢?”

  这个问题就有些深了,不过满儿却没有轻易放弃,皱着小眉头歪着脑袋一脸苦思状。

  想了一会儿,也没想出怎么回答来,不由将目光转向身旁的哥哥阿福。

  虽然刚才是徐先生考问阿满,阿福却也在皱着眉头听得认真,小嘴里还无声地嘟哝着,似乎是跟着回答一样。此时,见妹妹将求助的目光转向他,小胸脯一挺,倒是有模有样地向徐长文抱拳躬身施了个礼,朗声道:“先生,‘二月春风似剪刀’这一句,是关联着上一句‘要问细叶谁裁出’的,有问有答……这里的‘裁出’‘剪刀’,用的都是……比喻的手法。”

  教这首诗的时候,邱晨是看到坡下的几棵垂柳生发了新芽一时起意,当时一边教福儿满儿这首诗,还一句句地讲解过,虽说邱晨标准理科生的底子,讲起来没有多精辟,但这首诗本就浅显,两个孩子结合实景倒也弄明白了诗句的含义。这会儿,福儿哥哥一说,满儿也把当时娘亲教他们这首诗时说的话回忆起来了。

  跟着点头道:“对,是这样!不能听一句,前一句,问细叶谁裁出,才有,春风像剪刀。”

  满儿平时太长的句子还说不利索,这会儿一边组织语言一边回答,就有些勉强,语速很慢,一句一句地往外蹦,但连贯起来,却让徐长文真心相信了杨树勇那些夸赞的话并未作伪,这个还不足两周岁的小丫头,果真是极难得的灵慧聪颖。

  “不错,不错,着实不错了!满儿不错,福儿也好,林娘子倒是教出了一双好儿女啊!”连连赞叹的同时,徐长文心里又不免有些惋惜,可惜了是个女孩儿,若是个男孩子,读书有成不在话下,定是定国安邦的栋梁之才啊,说不定就能成就一代宰相之材啊!可惜了!

  小丫头平日里得到的夸奖多了,这会儿徐先生的夸奖虽然仍旧高兴,却很难得地没有得意忘形,仍旧向徐先生做了个不太标准的福礼,谦虚道谢:“多谢先生……点!”‘指点’记不清了,小丫头给吞了一个字,却也很难得了。

  徐长文又是一阵暗暗叹息,眼睛却看着满儿小丫头亮亮的,连连笑着点头道:“有如此聪慧的学生,连在下都有心留下来了,更何愁潘贤弟不应承!”

  阿福也躬身向徐先生施礼致谢。

  邱晨抬手摸摸福儿,又拨拨满儿的小辫儿,笑着将她抱起来:“你这丫头,哥哥说了你才想起来哦?”

  “娘……”小丫头害羞了,不依地撒着娇,窝到娘亲怀里去了。

  邱晨笑着看向徐长文:“先生,咱们且行且问吧?”

  徐长文点点头,牵了阿福的小手,抬手让让邱晨,一行人安步当车,沿着大街走下去。

  ------题外话------

  1000+2000……

  捂脸爬走!

  ☆、第八十章 潘佳卿、定下了

  第八十章 潘佳卿、定下了

  邱晨边走边道:“不知我一个fù人带着孩子去请,那位潘先生会否觉得简慢?”

  徐长文将阿福送上马车,又俯身把满儿抱了过来,不过,没撒手直接抱在怀里,摇摇头道:“无妨,潘贤弟xìng情洒脱豁达,只要看到满儿这么聪慧的孩子,别说有人相请,就是没人请,只怕也会赶着要收为弟子呐!”

  听他这么一说,邱晨才略略放了心。

  之所以今儿特别带了阿满进城,之所以询问fù人孩子是否会被轻视,邱晨就是想了解那位潘先生是不是拘泥陈规陋俗,是不是对fù人有轻视的偏见。虽然跟了徐长文来请人,但邱晨心里早就打定了注意,若是那位不答应收满儿这个学生,她也省的多费口舌,直接再寻摸合适的先生去。

  接下来,徐长文果然如他自己所说的,拉着满儿福儿不撒手了,一会儿指点着路边院子里的一枝桃花,给兄妹俩讲‘竹外桃花三两枝’,一会儿又指着路旁店铺的幌子教福儿满儿认字,满儿听得也很是入迷,一条街走下来,福儿满儿已经一口一个先生,与徐长文颇为熟稔了。

  那被徐长文成为安叔的老苍头跟着俊文林旭的车子走了几步,又回头看向自家公子,看着自家清冷端方的公子,居然破天荒地抱了一个小丫头在怀里,还与那年轻fù人说笑彦彦地,简直有些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总觉得是不是自己老眼昏花认错了人。他下死力揉了揉眼睛,再睁眼竟见自家公子很自然地抱了孩子,与那fù人并肩同行进了城门,登时觉得心里打起鼓来。

  只不过,不管他心里怎么揣测,却不敢跑上去质问自家公子,一回头见俊文正拿了鞭子招呼他:“大叔,咱们也快走吧!送下你,我们还得趁早赶回去呢!”

  安叔一听这话,倒也没异议,笑呵呵地点头应承了,由着林旭和俊文扶着他上了马车,然后就着车辕与俊文并坐了,就开始有一搭没一搭地和俊文聊起来。先是问姓氏名谁,家住何方,慢慢地就问题深入了进去。俊文是个实诚孩子,也没有想到这老苍头怀了别样心思,也没加隐瞒,很快安叔就从他嘴里得知了,刚刚和自家公子神态颇为随意亲密的年轻fù人竟是个丈夫刚刚死在边关的寡fù……再一联想刚刚自家公子那举止形态,安叔就把自己心中的猜测给坐实了。

  不说,安叔什么心肠,再说邱晨随着徐长文一路步行进了城,倒也不需绕路,顺着当间大街一路走了下去,走到第二个路口的时候,果然就看到一间茶楼下边的街角边摆着个卖字的小摊子。

  小摊子极简陋,就临街摆了一张桌子,桌子后面在茶楼山墙上钉了一条细绳,绳上悬挂着几张大小不等的字儿。摊子摆在这儿,却没看到人。

  邱晨一眼扫过去,就见多为恣意纵横的行草,果然是如游龙飞凤,笔力遒劲;另外也有几幅小片的楷书,邱晨细一瞩目,知道是抄写的佛经。想来是供一些笃信佛教之人买回去供奉吟诵之用。

  从这几篇字幅上就能看出这位潘佳卿果如徐先生所说,xìng子洒脱从容,懂得变通,并非那种死读书读死书的书呆腐儒,倒让邱晨暗暗点头,又放心了不少。

  徐长文在摊子前站定,不紧不慢地伸手从桌面上拿起一张纸来,扫了一眼后,对邱晨扬了扬,笑道:“走,我们去找他!”

  邱晨借着徐长文的手扫了一眼纸上的字,不由失笑。纸上居然写着一段三句半--‘暖日升高空,饥饿腹轰隆,若来买字者,稍等!’

  别说,还挺合辙押韵的!

  徐长文神态淡定,抱着阿满信步绕过街口,拐进相邻的小街。这条街道两旁房屋仍旧整齐,只是街面窄了许多。徐长文沿着窄街走了没多远,在一个不太起眼的小门面前停住了脚步,回头对邱晨笑笑,指着那门首悬挂的一个‘麺’字布幌子,道:“就是这里了。佳卿曾说过多次,说此处的宽面,面弹汤清最是可口。”

  邱晨笑笑,心中暗道,再面弹汤清也只是面条罢了,那位潘先生之所以钟情此处,只怕还是因为面条价格便宜吧!

  随着徐长文走进小面馆儿,映入眼帘的就是紧靠店门的一口大锅,锅里清澈的汤汁翻滚着,旁边一名四十多岁的汉子正从案板上抓起一捧面条,下进锅里。一边搅合着,一边抬头招呼:“几位客官,请进请进,请问客官们吃什么面啊?”

  “我们不……”徐文长下意识地拒绝,却被邱晨截住了话头,笑着道:“徐先生,不如我们也来尝尝这面弹汤清的好面?”

  徐长文怔了怔,随即也笑了,点点头不再多言,径直绕过那煮面的锅灶,走进铺子里面去了。

  邱晨瞥见他径直走向角落里一个单独坐的年轻男子,心知那必是潘佳卿了,也就和那煮面的老者要了几碗酱ròu面,又要了仅有的两个品种小菜,然后也跟着徐长文走过去。

  今日,邱晨穿了一身二魁家的刚刚做好的一件月牙白的jiāo领衫子,为了出门,穿了一条藏青色的长裙,都是细棉布的。在邱晨的一再要求下,二魁家的做衣服不再赶时间,却在做工上下了功夫,邱晨今日穿的裙衫,衫子衣领和袖口处都刺绣了青色的缠枝花纹,裙摆处也绣了几枝小小的花样,不张扬,却素雅精致。

  含着微微的笑走了过去,潘佳卿的目光一扫就转了开来,徐长文立刻站起来替双方介绍。潘佳卿和杨树勇见了礼。

  听到介绍到自己,邱晨微微福了一下,潘佳卿赶紧作揖回礼。

  不用邱晨说话,徐长文先是请她坐下,然后就道:“林娘子就是我刚刚向你提及的主家,最是怜贫惜弱,友睦邻里,而且知书识礼,还给几个孩子都启了蒙……”

  徐长文说到这里,潘佳卿脸上不由露出一丝不相信,甚至嘲讽之色,道:“徐兄这话是不是有些言过其实了啊?”

  徐长文看了一眼邱晨,也不回答潘佳卿的问话,只抱了抱阿满,笑道:“满儿,给这位潘先生背一首‘钱塘湖春行’!”

  阿满眨巴着大眼睛点点头,乖乖地从徐长文的膝盖上滑了下来,规规矩矩地站在潘佳卿身前,有模有样地福了福,然后背着小手,朗声道:“《钱塘江春行》,唐,白居易。孤山寺北贾亭西……浅草才能没马蹄……白沙堤。”

  阿满又向潘佳卿福了福,道:“请,潘先生……指正!”

  一首八句七言,背的抑扬顿挫,一字不漏,背完之后,已经让潘佳卿有些不可思议了,再见小小的孩子如此乖巧有礼,那满心惊讶慢慢地就生出一种由衷的喜欢来,不由自主地就笑了,温和道:“你这首诗学了多久了?”

  阿满扭头看了看徐长文,又回头对潘佳卿道:“刚刚,先生教的!”

  阿福这小丫头有个奇特之处,背诗的时候声音清脆,也不打磕巴,可一到平时说话,就没有办法说太长的句子。这会儿一句话就给断成了两半儿。

  潘佳卿听到这个回答,惊讶之色更浓,不由抬头看向徐长文道:“当真?”

  徐长文笑的得意:“这么点儿的孩子难道还会说谎不成?当然是真的!”

  笑了笑,

  松语文学免费小说阅读_www.16s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