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松语文学 > 其他类型 >儿女成双福满堂最新章节 > 儿女成双福满堂TXT下载
错误举报

第 155 章

  ,你这是怎么啦?是不是病了?赶紧的,赶紧进来,让赵先生给您瞧瞧!”

  廖文清也没反驳,任由陈掌柜拉着进了里间的诊室,任由赵郎中诊了脉,又询问了没yào情况,也不等赵先生说出个子丑寅卯来,自己站起身来,招呼着陈掌柜问道:“存了多少伤yào了?”

  陈掌柜有些摸不着头脑,事关本职工作,却还是详实地汇报道:“已经存了一批了,林家虽然盖屋,林娘子也出了门儿,制yào的事儿却没有停下。由林娘子的大侄儿,那个叫俊文的孩子统管着,再过一集功夫,这一批货也该做出来了……”

  陈掌柜还想说什么,却被廖文清抬手止住:“嗯,林娘子,不在家,那边儿多照应着些……哦,我记得林娘子曾说过,她娘家嫂嫂也在家里收罗布麻了,你记得给那边儿传个信儿,让他们定时去看顾着些,做出来就尽快收回去。”

  廖三公子对林娘子上心的事儿,在廖家在回春堂早已经不是什么秘密了,一听三少爷回来第一时间安排的还是林家的事,陈掌柜也都习惯了,连连点头应下。

  没yào这会儿也和赵先生jiāo流完了信息,匆匆赶了过来,听着自家少爷和陈掌柜说的差不多了,瞅着空子chā话道:“少爷,您今儿坐了一天的车,一定累坏了,咱们还是先回宅子里去,您洗个澡换身衣裳去去乏……就该吃晚饭了。这会儿,正是银鱼肥的时候,晚上让刘婆子给您做个银鱼……”

  哪知道,从来不好伺候的三少爷今儿却格外好说话,不等没yào说完就点头应了下来:“行啊……哦,回去你记得去看看银鱼多不多,给林家送些去!”

  没yào正松了口气,听到少爷吩咐的这句话,惊讶了一下,却也赶紧应下来。

  虽然他也坐了一天的车,也累得腰酸腿疼的不爱动弹,可这会儿,他实在不敢和少爷耍花腔……那天少爷的失心疯情形,可把他吓死了,现在少爷说什么就是什么吧,只要他高兴欢喜就好!

  ××××××××

  俊文从学堂出来,天色已经很晚了。潘佳卿把一盏灯笼jiāo到了俊文手里,将他送到学堂门口。

  俊文恭恭敬敬地施礼后离开,脸上有对师长的尊敬,却几乎没有一丝笑容。

  潘佳卿转回学堂,潘母已经做好了饭,见他回来立刻笑着招呼:“卿儿,快来吃饭吧,今儿有你最爱吃的ròu团子!”

  潘佳卿的目光在潘母手上的一碗浓香狮子头上扫过,淡淡地应了一声,去洗了手,进了东厢堂屋,与潘母相对而坐,开始用晚饭。

  潘家之前也是松语文学,祖辈上也曾有人出过仕,官至三品,只不过后来才没落了。潘母也时刻铭记松语文学的各种讲究,花银子的他们讲究不起了,礼仪规矩上却不肯错了半点儿。

  母子俩无声地吃过晚饭,潘母收拾了碗筷送去厨房洗刷,好一会儿才擦着湿漉漉的手转回来。

  潘佳卿看着老母亲因为cāo劳日渐佝偻的身子,心疼而酸涩,连忙放下手上的书本,迎上去把母亲搀扶进门,然后站在母亲身后,轻轻地给母亲捶着脊背,一边开口道:“母亲,我看着二魁的妻子是个干净的,村里也安排了她打扫做饭,您以后就不要亲自做这些了……”

  潘母叹口气,道:“卿儿啊,虽说咱家如今没落了,不得不让你来坐馆糊口,可咱们人穷志不能穷啊。这二魁家的虽说是因寄居在此,放揽了打扫做饭的活计,可领的却是林家的工钱啊……”

  潘佳卿手下的动作一顿,随即虽然继续给母亲捶背,却垂了眼睛,不再开口。

  母亲对林家娘子存在偏见,总是防着……居然为了二魁家的领着林家的工钱,就不用他们给做饭打扫,甚至,在一个院子里住着,二魁家的盖屋子上梁,潘母却拦着他没让去祝贺!

  他其实很想提醒母亲,他如今不需要每日上街卖字,能够在教完书之后就安心读书,他们母子能够吃饱穿暖,有舒适的房间……这些,都是拜那位fù人所赐。虽然来此就读的孩子们每人每年都会jiāo一定的束脩,可那点儿束脩更多的只是一个象征意义,加起来每年也不过五六两银子,其他的二十两银子和每个月的饭食费用,则全部由林家支付……

  他很想问问母亲:您还因为二魁家的拿着林家的工钱防备着……您儿子拿的也是林家的工钱,您是不是也要防备起来?

  儿子虽然没说什么,但有句话叫知子莫若母,更何况是一个全心全力倾注在儿子身上,只盼着儿子读书有成,出人头地的母亲,儿子的每个举动每个表情,只怕都会细细地注意到,潘佳卿这些日子来的郁郁寡欢,和看她时隐匿的不满,她都看的清清楚楚,都知道。

  她盼着儿子读书有成,为了儿子cāo心劳力,可不是为了让儿子与自己离心离德,不再亲近的,儿子不说,她却不能不说。

  “卿儿,你一定会觉得娘对那位林娘子意见偏颇吧?”潘母年轻时也是个爽利的xìng子,想好了要开口,也就不再转弯子,开门见山地直点主旨。

  潘佳卿微微一怔,对母亲提起这个话题颇感意外。

  潘母似乎并不指望儿子这么快就会回应自己,稍稍顿了一下,就接着道:“其实,我之前并没有觉得寡fù如何,也没觉得你来林家坐馆有什么不妥……”

  听母亲这么说,潘佳卿倒是想起了自己刚刚和林娘子定下坐馆之事后,回家告诉母亲,母亲还是满怀欢喜的,只是,不知后来因为什么突然变了卦……

  不知不觉地,潘佳卿停了捶背的动作,转而用心倾听起母亲的话来。

  潘母脸上仍旧挂着淡淡的微笑,心中却难免有些酸溜溜的,果然,自家儿子对那个林家娘子还是在意的!

  “后来,我听到了一件事,让我对林娘子不得不防备起来……”潘母说到这里顿住了,回头看着自己的儿子,一字一句道,“那林娘子与徐长文有私情。徐长文那等学识,又不像咱家一样,需要这份坐馆的银子糊口,却窝在这小山村里一待就是将近三年,若非有同窗推荐出仕,只怕还会在此长住……就是为了那林娘子!”

  “娘,这,这,不可能吧……”潘佳卿下意识地质疑着,脑海里想起的却是初见林娘子那日,满儿与徐长文的亲昵……

  徐长文在自己家也没抱过孩子吧,那日却几乎抱着阿满没撒手……

  ------题外话------

  先祝亲们圣诞快乐,平安喜乐!

  感谢亲们的票票、钻钻、花花和打赏……今儿,我和小伙伴炫富,我收到的礼物最多!嘿嘿……眼红的哟!

  亲们很给力,粟粟码完一章首先上传,接下来尽力码字,再加一更……

  挨个抱抱亲亲……

  ☆、第一百零八章 刘家岙的夜不平静(加更)

  第一百零八章 刘家岙的夜不平静(加更)

  俊文从学堂转回来,很快就进了林家东院。大门上的顺子看到俊文忙笑着迎上来:“文少爷,您回来了,刚刚老太太还打发人来问。”

  对于使唤仆从俊文还不习惯,听着少爷、太太的叫,就觉得别扭。

  点点头,应了一声,匆匆进了大门。

  俊文已经成年,房子大了,就搬到了一进院里,爷两个住了三间东厢。回到自己屋里,把书包放下,洗了把脸,这才匆匆进二院。

  虽然搬进了新房子,但林家还保持着原来的习惯。夏季的晚饭都是在院子里吃的。

  林旭迈进二门,借着廊檐下悬挂的灯笼散发的柔和的光,就见刘氏带着几个小的坐在院中的桌子旁。杨树勇每日都在西院督建,中饭晚饭就跟着在西院吃。

  俊言俊章一回头看到俊文,欢叫着奔上来。俊章笑嘻嘻道:“大哥,你补完课了!”

  俊言则有些可怜地瞅着大哥:“潘先生每天都要给你补一个时辰课……大哥每天还要制yào,他又不是不知道……”

  俊文摸了摸俊章的头,听到俊言的抱怨,抬手拍了小家伙一巴掌,轻斥道:“潘先生那可是为大哥好,别胡说!再说,我要不补课,岂不很快就被你们俩小子比过去?还有阿福阿满,到时候,我这当大哥的,认字还不如你们多,才羞得慌呐!”

  被大哥训斥了,俊言也不恼,笑嘻嘻地跟在俊文身边,朝着桌子走去。

  阿福阿满也起身迎上来,脆脆地叫大哥,俊文挨个摸了摸两个娃娃的小脸,这才从弟弟妹妹们中间走出来,给刘老太躬身施礼。

  刘氏看着孙子外孙一大群孩子欢喜言笑的,也跟着笑得合不拢嘴,看俊文施礼,连忙笑着抬手道:“行了,行了,一天见多少遍,哪用这么些虚礼!时候着实不早了,赶紧坐下,咱们开饭!”

  旁边伺候的青杏和玉凤都跟着笑,青江家的也跟着凑趣:“老太太,您看这儿孙满堂的,都是老太太您的福气啊。”

  大兴家的也不甘落后,立刻跟上道:“都说知书达理,之前我还不知道啥意思,今儿看到侄少爷的样子,我算是明白了,这书可不是白读的,瞧瞧,这读了书的就是不一样,敬老爱幼,知规守礼,这才是大家子的气度呐!”

  刘氏虽然知道俩fù人是奉承话,却也听得心花怒放,摆摆手笑道:“被你们这么一说,倒还真是这么回事儿,我瞅着那几个小子自从跟着去了学堂也长进了……”

  俊文仍旧含笑站在一旁未落座,听着刘氏说完了话,就赶紧chā话道:“nǎinǎi,咱们吃饭了,也让大兴婶子和青江婶子她们也去吃饭吧。”

  刘氏笑着连连点头,连青杏和玉凤也打发下去吃饭,这里则只剩下自己家的人,俊文这才举得不别扭了,挨着刘氏坐下吃饭。

  如今,林家有了大兴家的专门负责厨房,食材也丰富多样了许多,饭菜质量自然也提升了上来。

  晚饭是三冷三热六个菜,一盘馒头,还有一锅米粥。这样的饭菜搭配还是刘氏吩咐的,他们就是庄户人家,习惯喝粥,不习惯喝汤。

  俊文先给刘氏舀了一碗粥递过去,又给福儿满儿分别盛了饭,空挡里,俊言俊章已经自己舀了碗,俊文笑着看看两个弟弟,这才自己舀了碗吃饭。

  林家的饭桌上没有食不言的规矩,孩子们说说学堂里的事儿,说说和哪个孩子的玩耍矛盾,刘氏和俊文跟着答应几声,祖孙俩又互相问问一天里的事儿……老老少少一边吃饭一边说笑着,气氛非常热闹。

  杨树勇从外边走进来,看到的就是这么一幅其乐融融的画面,刚刚听到那些传话引起的不高兴,也因为这老少欢乐的情景给冲淡了不少。

  “你们还没吃完啊?”杨树勇笑着走到近前,几个孩子连忙起身叫人,杨树勇摆摆手,让孩子们继续吃饭,他也搬了个板凳在刘氏身旁不远坐下来,摸索着掏出烟布袋,摘下腰上挂的烟杆儿,装了一锅子烟丝,点着了,吧嗒吧嗒抽起来。

  刘氏端着饭碗,斜了大儿子一眼,嗔怪道:“你这活儿轻省了,烟倒是勤了……少抽点儿吧,别弄得和你爹似的,浑身一股子烟油子味儿!”

  “嘿嘿,成,我这就不抽了!”杨树勇一边答应着,一边用力抽了一口,这才把烟锅儿在地板上磕了磕,却并不收起来,只拿在手里把玩着,一边寻摸着道:“娘,后日西院里上梁要摆几桌席面儿,家里青菜什么的还好,就从村子里买些,这么热的天,ròu菜却搁不住……我寻思着,明儿去一趟县城,多买些干货,回来再从镇上捎一匹ròu回来,明儿晚上,紧紧手都做熟了,也就不怕坏了……”

  刘氏一边儿听着,一边儿点头,又和杨树勇商量着买些什么干货,买什么酒,还得再买些点心果子……村里人办事儿,摆席面儿,都会带上一两个孩子,买些点心果子,到时候也不至于让孩子们空了手。

  杨树勇一一点着头应承了,继而又道:“我这一趟去县里,也找之前一处赶车的兄弟给海棠带个信儿……海棠这一走也将近两集了,想来就是事儿没办完,也该有信儿捎回来,打发个人去,方便她带信回来,二来,也给她说说家里的事儿,省的她在那边还惦记着家里……”

  如今,林家里外一片火腾,除了杨树猛几个和林娘子外出,再没有让人挂牵的事儿了。

  一听杨树勇提起海棠,刘氏脸上的表情也低落下来,赞同着大儿子的打算,一边儿道:“你也不用太挂心,你妹妹是个有数的,没回来就一定是那边的事儿没办利索。一办利索了,想着很快就回来了……”

  说到这里,刘氏叹了口气,道:“这一些收yào、炒yào的作坊,虽然我没亲眼看见,听你们说也都是顺顺妥妥地就开办起来了,这个做啥皂的作坊子,咋就这么麻烦呐,还得去府城呆这么些天……”

  听着刘氏满是担忧的话,杨树勇心里颤了颤,怕自己脸上露出啥表情来让刘氏看到,连忙装着挂烟杆儿低了头,悉悉索索地把烟杆儿挂在腰带上,这才抬头道:“娘,之前妹妹开作坊,只是和回春堂廖家合伙,回春堂就在镇上,往来便宜,也就省了气力。可这回的作坊是和府台家的二公子合伙……海棠说过,这作坊子开起来,利大的很,和府台公子合伙,仰仗着府台公子的势力,咱们才不怕有人眼红惦记。既然和人家合伙做买卖,妹妹去府城商量事儿,也是自然的。就像您说的,妹妹是个心里有数的,现在处事儿全面着呢,可不是当初在咱家时了。再说了,即使有什么为难,还有府台家的公子在后边托着呢,不会有啥事儿的,您也别惦记了。”

  听大儿子一番笨嘴拙舌的安慰,刘氏也撑不住笑了:“你还说我呢,你不也挂心着……行了,咱们娘俩也别在这里多寻思了,明儿你捎了信儿去,你妹妹就是不回来,也很快能捎回信儿来了,咱们就等着

  松语文学免费小说阅读_www.16s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