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松语文学 > 其他类型 >儿女成双福满堂最新章节 > 儿女成双福满堂TXT下载
错误举报

第 226 章

  洗了一遍,邱晨按照自己的记忆,帮着清理了孩子嘴里的黏液,然后用她带来的yào物给孩子包扎了脐带,用小被子包好了,一并放进二魁家的身边。

  做完这些,收生婆子的活儿就做完了。邱晨让青江家的回去拿了五块香皂回来,连收生银子一起jiāo给收生婆,乐的这婆子笑的脸像绽放的菊花,连连道了谢,用衣襟紧紧地裹着,欢欢喜喜地去了。

  邱晨这才拿出几份配好的汤yàojiāo给二魁,“这些是帮着红梅恢复身体的,你熬了给她喝,熬两回,第一回三碗水熬到一碗,第二回一碗半熬到半碗,合在一起,分成两份,过会儿喝一份,等吃了晚饭再给她热热第二份喝下。这几天,你就不用过去上工了,在家里好好把红梅伺候好。等她出了月子,你再去上工不晚。”

  邱晨jiāo待给二魁的汤yào是活血祛瘀的,可以帮助产fù尽快排出恶露,让身体尽快恢复起来。

  产褥,产褥,说的就是生产和产后恢复两个阶段。生产时固然有难产、大出血等种种可能出现的危险。产后因为生产时造成的伤害,加上用具不洁,从而造成产fù、或者新生儿的感染,也就是古代所说的产褥热和月子病,重的也可以危及生命。

  邱晨尽力做到了生产过程的清洁,各种用具、接生婆的手、还有二魁家的身体都做了清洁消dú,新生儿的脐带也做了很好的清理和包扎,又给二魁家的用了活血祛瘀,补血养气的汤yào,帮助她培本固原,排除淤血……可以说,尽了最大的努力,接下来就是祈祷,这母女俩健健康康,平平安安了。

  在二魁的感谢声里,邱晨带着大兴家的、青江家的和顺子家的告辞回家。兰英也收拾收拾回了自家。

  大半夜没有睡觉,邱晨四人都很是困顿疲倦,看看天色还早,回了家邱晨就把那三人撵回家补觉去了。并叮嘱大兴家的,不用早起做饭。然后自己也回了后院正屋。青杏和玉凤两个人挤在里屋炕尾睡着了,听到邱晨进门,忙忙地起身伺候。

  两人很快给邱晨打来了热水洗漱了,邱晨也不赶她们回去,主仆们将就着在炕上打了个盹儿,天就亮了。

  邱晨一起身,青杏和玉凤也跟着起来,伺候着邱晨和随后起身的孩子们洗漱。

  山子和石头睡得懵懵的,睁开眼看到邱晨的第一眼,山子就问:“海棠姨,我娘咋样?”

  看着山子脸上不加掩饰的担忧和恐惧,邱晨笑着摸了摸孩子的头,笑道:“放心吧,你娘很好,给你们生了个小妹妹……”

  “啊?我也有妹妹啦?嘿嘿……”石头在旁边发出一声惊异之声,然后就欢喜地嘿嘿笑起来。山子小脸上的担忧和恐惧也散了,变成了单纯真挚的欢喜。

  山子还对旁边的阿福道:“我也有妹妹啦……”言下之意,阿福以后再不能用自己有妹妹眼馋他了!

  几个孩子的纯真的毫无杂质的欢喜,让邱晨疲惫沉重的心情也跟着好起来。邱晨笑着在几个孩子身上拍一巴掌,催促道:“你们几个赶紧的,洗手洗脸,吃了饭你们几个还得去学堂呢。”

  顿了顿,邱晨又摸摸石头的脑袋道:“石头今儿就跟着海棠姨啊,你爹你娘昨儿夜里都没睡,累坏了,让他们休息休息,等到晚上,我再带你们回去看妹妹哈!”

  山子本来打算要求回去看看娘亲和妹妹,听海棠这么说,也就忍下心里的蠢蠢yù动,点点头,乖乖地领着石头去洗手洗脸了,那模样完全没了平时的调皮淘气,很有些当大哥哥的样子了。

  收拾了几个孩子,大兴家的就红着眼睛进来问摆饭不。

  一看她这样,邱晨就知道她没有歇多大会儿,嗔怪地瞪了她一眼,让她把早饭端进来:“你端进饭来,收拾的事儿就不用管了,你赶紧去睡会儿吧!到中午做饭前起来就成!”

  大兴家的一脸笑的答应着,却忍不住抹了抹眼睛,能遇上这么好的主家,她这会儿是一点儿都不懊悔被廖家送出来了,甚至每每感到深深地庆幸。

  吃过早饭,打发阿福阿满和山子跟着俊文俊书几个去了学堂,邱晨没有按照惯例去东院,而是先取了一只鸡炖上,让青杏看着,这才领着小石头去了东院,挨个工坊看了一遍,最后走到五味子分装的地方。

  进了九月后,万物萧杀,红红火火的罗布麻茶也因为植株枯萎停了。还好,山上有的是酸枣和五味子,林家就又开始收购五味子、酸枣仁和郁李仁等多种果实、果仁yào材。这些yào材价格相对罗布麻高一些,质地也沉重些,虽然采摘较困难,但并没有影响到村里人的收入。

  青山家的一见她就笑着站起身来:“昨晚我们也没听到动静……”

  邱晨笑着摆摆手:“人手不少,我虽然去了,也帮不上啥忙……好在,她们娘俩都顺顺妥妥的……”

  青山家的也跟着笑道:“嗳,咋说不是。这回,二魁家两口子可是想要啥来啥了,他们俩可就盼着拾个闺女呐……刚刚我去看了,那小闺女长的可真水生儿,那眉眼看着可够俊的,将来一定是个模样儿俊的……是不是啊,小石头?你娘给你生了妹妹,欢喜不?……”

  说着说着,青山家的就开始摸着小石头询问,把石头个淘小子弄得涨红了脸,连连往邱晨身后躲。把一群fù人惹得哈哈大笑起来。

  玉香也跟着说起来,一边说着,一边抬手抚着自己微微隆起的小腹。她已经怀孕四个月了,因为在林家的活儿不重,一直没有停工。邱晨见她反应不重,兰英和秀儿几个人都对她颇有照顾,叮嘱了几次,也就不强求了。

  说起这样的家长里短,邱晨就chā不上嘴了,笑着听了一会儿,就带着被一群fù人调戏的手足无措,恨不能找条地缝儿钻进去的石头离开了。

  回去后,鸡汤已经炖好了,邱晨让青杏垫了草垫子,连瓦罐儿一起给二魁家送过去。

  一回头,老何站在二门口,邱晨微微诧异着,笑道:“何师傅,找我么?”

  “是啊,”老何笑着答应了一声,随即又解释道,“东家尽管忙,我不急,不急。”

  邱晨笑着走过去:“何师傅,你有事就说吧,我忙完了!”

  “哦,东家,咱们的藕该踩了,嗯,再晚,塘里上了冻就没法子了。”看得出,老何有些焦急。

  老何是南边儿的人,对北方的天气不熟悉,在他们家乡,都是进了十月才开始踩藕,老何家乡有大片的水面,踩藕的工作会从十月初一直延续到第二年的二月,连续近半年。是以,最初天气变化的时候,并没能引起他的注意。等到意识到这个问题,邱晨又出了门。杨树勇杨树猛兄弟俩也忙得不见人,老何急得不行,昨晚听说东家娘子回来了,没好意思晚上过来,而是一大早就过来等待。

  邱晨恍然,随即又道:“何师傅,咱们今年的种藕下的少,是不是可以今年不踩藕,明年就不用种了?”

  老何愣了愣,笑道:“若是如此,倒真不需要急着踩藕了。不过,想要增加收成,最好明年春天再移种一遍,不然挤在一起,收成就少了。”

  邱晨笑着道:“那明年再请何师傅过来可好?我这里的池子小,我娘家那边有一片上百亩的水面,若是可以的话,咱们把那边买下来,种藕养鱼可好?”

  说着,邱晨引着老何进了门房。因为门房里要日夜有人值守,也盘了一铺小炕,点了炕炉子,人一进屋,就感到暖暖的,刚刚站在屋外的寒冷也随之散去。

  顺子一见邱晨和老何进来,连忙从炕上跳下来,笑着让二人上了炕,给两人倒了热茶。

  邱晨喝了口热茶,捧着茶杯笑道:“今儿晚了,明儿,我叫上大哥,咱们一起去看看那片水面合不合适,何师傅觉得怎样?若是何师傅也觉得那片水面能用,我给何师傅在那里盖上个院子,何师傅直接将家人也接过来,可好?”

  听到邱晨说起上百亩的水面,老何也露出一片喜色,但说到搬家过来,却犹豫了,好一会儿才道:“明儿可以去看看水面……至于搬家的事,还请东家娘子见谅,我得回家商议商议。”

  故土难离,这种心情邱晨理解,于是笑着道:“我和大哥二哥都希望何师傅能够搬过来长住。但何师傅也不用勉强,和家人商议过后,不行的话,何师傅也要再辛苦几年,呵呵,我可是就信得住何师傅的本事了,就不找别人了。”

  这件事,老何倒是能够答应,于是立刻笑着应了。虽说撇家舍业,但来这里一年管吃管住管衣裳,东家还付一百两银子的工钱……可比他在家乡辛辛苦苦一年连十两银子也不一定攒下好的太多了。不过把家搬过来,就只这样干上两年,家里三个儿子起屋娶亲,和女儿的嫁妆银子就都有了。

  午饭时分,邱晨跟杨树勇杨树猛一说买水面的事儿,杨家兄弟自然满口答应。第二天一大早,就由杨树勇赶了车,带了老何和邱晨一起去了杨家铺子看水面。

  杨家铺子南边儿二十多里的地方,有一大片湖沼名为南沼湖,比较深的水面就由五十几亩,还有大片的芦苇dàng和沼泽湿地。

  五十多亩水面已经很大,十月的湖水边缘已经有些微冰,因为有风,水面微微地排着细细的水波,远望像层层鱼鳞,近看那湖水不大的水波一层层冲向岸边,不是大海般汹涌的波澜壮阔,却自有一番内蕴的气势,冲上岸,或者只是冲到岸边的薄冰上,然后退去,一波一波,似乎是不甘寒冷的天气即将带来的冰封。

  邱晨三人赶着马车绕了一圈儿,因为气候寒冷起来,虽然大地还未封冻,但河滩、湿地已经不再湿滑、泥泞,而且,在南沼湖的西北方有一个小山包,不高,青灰的石头却极坚固上面零零落落生着许多杂树,槐柳之类,却能够让人可以方便地避开大面积的湿地苇dàng,走近南沼湖,走到湖边。

  之前看着大片大片的湿地,邱晨还觉得有些可惜。湿地中芦苇dàng、水草丛生,泥泞湿滑,而且常年的湿地上一般都由泥潭,人或动物踩上去极有可能深陷泥潭难以脱身,甚至被更深的泥潭吞没都有可能。若是南沼湖四周全部被湿地包围,买南沼湖的计划就得放弃,如今看到这一个山包,就完全可以经过一番修整,把山包平整一下,盖房子,修路,盖鸭舍鹅圈之类,就都不用发愁了。

  邱晨又到水边查看了一下,想要在这么大的湖面养鱼,喂养、捕捞肯定要用到舟船,这个地方的岸边石质坚固,稍加清理,就可以建一个小码头,供船只停泊。

  将南沼湖连带周围的芦苇dàng、湿地看了一遍,老何看好了大片的水面可以种藕、养鱼,邱晨则看好了大片的湿地芦苇,可以养殖鸡、鸭和鹅。这个时代根本没有养殖业这个概念,虽说家家户户养鸡养猪,但规模实在是太小,细算下来,耗费的工时和粮食算上,根本不挣钱。若是有这么大一片草场用来搞养殖业,只要把饲料营养提高上去,把疾病的防治搞好,绝对会是个很赚钱的项目。

  另外,这么大片的芦苇,利用起来,就不仅仅是用来做柴草和简单的草苫子,鲜芦苇可以用来养牛养羊,长成的芦苇可以用来造纸,经过加工后,还可以编制各种芦苇用品,有很广阔的开发价值。

  三人查看南沼湖,就住在杨家。海棠娘刘氏今年早早地就吃了邱晨送来的润肺滋养的yào丸,吃得好,用得好,屋里经过改造后,加了火墙,暖和还不呛。天气冷了,刘氏也没像往年那样咳喘不休,气色也好了许多。这让邱晨放心了不少。又给刘氏送了些yào丸子,也给海棠爹送了些治疗旧伤的yào酒、yào丸,这才跟杨树勇、老何返程回去。

  离开杨家铺子,邱晨带着杨树勇和老何回转刘家岙的时候,在安平县城的回春堂停了下,给廖文清留了封信,让他帮忙把南沼湖买下来。

  回到刘家岙,又是晚上,简单的吃了些东西,洗了个热水澡,邱晨就带着孩子们睡了。

  第二天吃过早饭,去作坊里看过,邱晨就把两条鲫鱼炖了一罐nǎi白色的浓汤,让玉凤拎了,一起去了二魁家。

  二魁家的小丫头已经五天了,邱晨进去,二魁正坐在堂屋里洗褯子。看到邱晨进来,很是不好意思地蹭蹭手,红着脸把邱晨往里屋让。

  “我身上冷,稍暖暖再进!”邱晨说着,将身上的斗篷解下来递给身后的玉凤,搓了搓手,去碗柜中拿了一只碗和一把汤匙,这才拎了鱼汤进了里屋。

  二魁家的恢复了不少,气色很不错,包着头,盖着被子坐在炕头,正抱着小丫头喂nǎi。

  “你气色不错,身子想必恢复的也好吧?对了,nǎi水够吧?”邱晨一边说着,一边将鱼汤和碗勺都放在炕桌上,然后凑过去,看二魁家的怀里的孩子。

  ☆、第一百五十一章 我们爷带着伤

  第一百五十一章 我们爷带着伤

  小丫头也看着没那么红呼呼皱巴巴的了,变得粉嘟嘟胖乎乎的,正鼓着ròuròu的小嘴儿用力地吃着nǎi,一只小手还无意识地捂着自己的nǎi罐儿,好像一只护食的小狗儿。

  “我好着了。吃了你给抓的yào,我觉得这回的月子比上两回好得多了,身子恢复的快,nǎi水也足,就是身上也快干净了!”二魁点着头笑道。

  “唔,那就好。呵呵,这孩子胖了不少,张开了……还知道捂着怕别人抢嘞!”虽然有阿福阿满,但邱晨却没有带nǎi娃的经验,看着小丫头ròuròu软软的模样,稀罕的不行,忍不住伸手摸了摸小丫头ròu粉色的小手。小丫头的小手还不是太胖,ròuròu的粉色,手指细而长,被邱晨一碰后,很准确地丢开自己的nǎi罐儿,反手将邱晨的手指紧紧地握住。

  “嗬,这孩子的小手还挺有劲儿!手指也长,长大了一定是个手巧的……”

  松语文学免费小说阅读_www.16s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