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松语文学 > 其他类型 >儿女成双福满堂最新章节 > 儿女成双福满堂TXT下载
错误举报

第 324 章

  ”

  大平娘一看阿福阿满的衣着和模样,就知道也是客人带来的,连忙堆出笑来道:“这是蛏子。好吃的很,婶婶给你做!”

  在家里经常见娘亲做好吃的,一说做菜,满很感兴趣地问:“婶婶要怎么做?做汤还是……炒?”

  大平娘有些楞,他们渔家吃海货从来不讲究,就是那点儿水做原汤,哪里还讲究什么做汤什么炒……再说了,炒菜不得放油,他们家境贫苦,一年到头买不上一回油,哪里舍得拿来做这个。

  邱晨这会儿也走了过来,伸手拉起阿满,用手帕子把小丫头沾了泥巴的手擦干净,一边儿笑道:“你婶婶做好了,你就擎等着吃好啦,怎么还有这么多话!”

  “娘,我就是想问问,婶婶做菜是不是和娘亲一样……娘亲做的菜好吃,婶婶要像娘亲一样做,菜会好吃。”满儿不满地将小脸埋进邱晨的怀里,哼哼唧唧地辩解着。

  邱晨点点她的小鼻头儿,回头对大平娘道:“我这个丫头被我惯的没个大小……说起来,我倒是喜欢用水直接煮熟的,刚刚捉回来的鲜货,还是原汁原味儿最好吃,最鲜!”

  ‘原汁原味儿’虽然有些拗口,但大平娘却听明白了邱晨的意思,竟是与她的打算相同的,心里不免松了口气,脸上的笑容也深了些:“嗯,我们渔家习惯了就是用水煮,其他的,家里……嗯,我没做过,怕做不好!”

  “嗳,我就说,这吃鲜货还是你们渔家人最懂,鲜货嘛,吃的就是个‘鲜’字,弄些乱七八糟地东西进去,反而把那鲜味儿给掩住了。”邱晨笑着赞同着大平娘,又接着道,“这些你也洗干净了,你jiāo待一下给我那俩丫头,用多少水,什么火候……就让她们煮去。你还是坐下歇歇,也喂喂大平吧。那孩子大半天儿的没见你了,也该饿了……从刚才看到你就巴着眼看着你,你没搭理他,孩子委屈的都快哭了……”

  大平娘被邱晨一番话说得心里酸软酸软的,连连答应着,回头跟玉凤轻声细气地嘱咐了几句,就匆匆洗了手,跑去刘婆子哪里接了大平过来,就在门槛上坐了,熟练自如地掀起衣襟来就nǎi孩子……

  当街喂孩子的fù人,在村子里并不少见,但俊文俊书,乃至潘佳卿等人毕竟是读了书的,更讲究这些礼节,直愣愣地,无一例外地僵直着身子别开头去,个顶个地红了脸

  就连小阿福也微微红了脸颊,抓着邱晨的衣襟,让自家娘亲挡在了自己面前。

  这一幕让邱晨哭笑不得。这种社会形态下,居然也有这种男人被集体羞涩到得的情况出现……实在是太难得了!

  而刘婆子和村里的那些孩子们,甚至那几个赶车的车夫,都没有表现出异样来,显见,他们都是习惯了的。

  玉凤和青杏两个也一脸窘色,好在,有那一大盆的蛤蜊和一桶肥蛏子jiāo给她们处理。邱晨也索xìng上前指点着,让她们把蛤蜊和肥蛏子统统放进水中焯一边,捞出来之后,蛏子取ròu去壳,打入二十几个鸡蛋,放入锅中bào炒。蛤蜊一部分取ròu,另一部分直接装入盆子,另用醋、酱油、香油调制的蘸料一起上桌,蛤ròu沾了小料之后,有醋解腥,酱油调味,香油提鲜,恰到好处地把简单煮制的蛤ròu的鲜味儿最大程度地提出来。

  之前,邱晨带来的食材和刘婆子拿出来的咸鱼、虾酱都已经做好了,众人一起下手,蛤蜊和蛏子也很快做好了,齐齐地端上了桌。

  人太多,一桌坐不开,大平娘就去邻居家又借了一高一矮两张桌子和十多个高矮不一的板凳脚床来,饭菜都是一式三份端上桌,大人孩子团团围坐了,热热闹闹地吃了顿午饭。

  至于那些看热闹的孩子们,邱晨也没让他们空了手,一个孩子给了一碗白米饭,每个碗里还给放上了几片油亮的肥ròu!乐的孩子们一张张小脸笑的简直像开了花。欢喜兴奋的,简直比过年还好!

  ☆、第二百一十二章 鱼片鱼干

  第二百一十二章 鱼片鱼干

  一顿欢喜的午饭吃了小半个时辰,等吃过午饭,收拾了碗筷,一时未时末。到了老涂家村出海渔民返程的时间了。

  大平娘收拾完碗筷,连口气都没歇,就急急地要去接自家出海归来的丈夫。

  因为这边的海都是泥滩,有大片的滩涂,是以,老涂家村所居的位置严格说起来并非是海边,而是傍着一条延伸进大陆的海沟,临着这条河沟很方便出入海的同时,还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避免大海潮、甚至海啸对村子的危害。

  看着大平娘急切的表情,邱晨就知道时间很急迫了。正好孩子们又想去看看渔船回归的场面,邱晨索xìng提议,让大平娘坐马车去接船。

  说是傍着,但这条出入海的海沟距离老涂家村至少也有七八百米。而且路还多坑洼崎岖,很不好走。孩子们乘了马车行了将近两刻钟才到达一片相对平坦的河岸,在这里用原木和木板搭着一个极粗陋的码头。他们到达的时候,已经有船只停靠,好些个老弱fù孺正在岸边,帮着从船上往下卸渔获,从众人脸上的欢喜表情能够看出来,这一天出海的收获破让他们满意。

  大平娘不等马车停稳就跳下了车,急匆匆走到码头边,在靠岸的渔船上搜索了一边,没有发现涂大海的船只,不由松了口气,却很快又蒙上了一层担忧之色。

  渔民出海,那么一艘小舢板在茫茫大海之上飘摇,可以说,每一次出海都是在搏命。究竟有多少人一去无回,他们已经记不清了,可为了活命为了养家糊口,这些渔民家庭长大的男人们,还是要一代一代地延续着出海捕鱼,去大海中、去无情的风浪中讨生活。

  有卸了船的渔民看到大平娘,好心地招呼:“珍珠,大海在后边,说是收了网就回来。”

  另一个就笑着道:“那小子总是那么拼,每天都比咱们多打一网……也是,珍珠又给他揣了小的,他不卖力也不成啊!”

  珍珠羞涩又有些难堪地低了头,下意识地揪了揪衣襟,掩盖还没有凸起的肚子。在大户人家,生儿育女开枝散叶是大喜事,可到了他们这样的穷苦渔民之家,多一个孩子就意味着多一张嘴要养活,就意味着家里的男人必须去海中获取更多的渔获,延伸下去,也就意味着家里的男人将更可能遭遇危险……

  这时,来接船的村里人有人出了声:“嗳,人家大海家今儿可是遇上贵人啦,那么老些个米面,还有好多ròu……有这贵人帮衬着,说不定以后大海都不用天天取海上咧……”

  这个说话fù人明显带着股酸味儿,旁边立刻就有人不客气地接话道:“虎儿娘,你这话说的,大海是老涂家村的人,没地没业的,不出海做啥?你也别在这里说酸话,人家大海家可没少帮衬你。去年,你家男人遭遇了风浪,还不是大海冒着xìng命危险闯了一趟海,才把你家男人救回来?若是没有大海兄弟,你这会儿该是孤儿寡fù了吧!”

  “你这是咒谁呐?你咒谁孤儿寡fù啊?啊?……”虎儿娘恼羞成怒,借着这句渔民间忌讳的话不依不挠起来。

  “死娘们,吵吵啥呢!”旁边一个黑脸敦实的汉子虎着脸怒喝一声,虎儿娘立刻从母老虎变成了病猫,低眉顺眼地挨过去,继续帮着自家男人卸货去了。

  这番吵闹,没有引起孩子们的注意,阿福阿满俊言俊章最是好奇。他们在海铺子镇的时候跟着邱晨见识过卸渔获,各种鱼类、虾蟹,各种小海鲜早已经认识了许多,可今儿直接见识到渔民们出海归来的情形,还是让他们重新认识了大海的广袤和物产的丰富。

  渔民们出海收获来的东西非常繁杂,都被装在一只只敞口大筐里。这些大筐就是用盐碱滩上最常见的红荆条编织而成,红荆条的表面布满了疙疙瘩瘩的凸起,粗糙磨手,但却远比平常的柳条、藤条结实,更耐海水的腐蚀,承重也更好。当然了,渔民们普遍使用红荆条的最大缘由还是因为取材方便,除了花点儿力气,并不需要花一文钱。

  渔民们每日出海的时间有限,除去来回路程花费,还要每天根据海流的方向等寻找鱼群的所在,种种耗费下来,每日用于撒网打渔的时间并不多。渔民们就把打上来的海货一股脑儿装在这些荆条大筐中,运回码头后,jiāo给家里的女人孩子老人们分拣开,再将比较整装的鱼虾送去海铺子售卖。

  大部分小鱼小虾,各种小海鲜等都算是副产品,不值钱,就拿回家自己吃,有些,例如海胆、海星等干脆挑出来直接扔掉。那玩意儿ròu质少,吃起来还扎手扎嘴,渔民们没人吃这个。

  fù人孩子们把渔获从船上接下来,就在码头左近寻块地方,开始分拣工作。海鲜海鲜,卖的就是个鲜字。赶紧挑出来,男人们吃了饭喝点水补充一xià tǐ力,趁着天黑前还要将分类好的渔获送去海铺子卖掉。不然,过了夜,渔获不新鲜了,别说卖钱,白送都没人要了,只能眼睁睁看着烂掉了。

  俊言俊章阿福阿满仗着人小,就在一堆堆分拣渔获的人群中穿梭着,俊文俊书和秦勇等人只是远远地看着,并不阻拦。

  阿福看着被人们扔到一边的这些小海鲜,寻思了片刻,上前询问:“婶婶,这些东西你们都不要了?”

  那fù人手下飞快地挑拣着,回头一看是个模样清秀衣着干净整齐的小哥儿,与村里的孩子截然不同,看着真是俊俏讨喜,忍不住就起了玩笑的心思:“你想拿去玩儿?”

  阿福摇摇头道:“不是玩,我娘亲会做这个,很好吃……嗯,我娘亲喜欢这个。”

  fù人眉梢挑的高高的,露出一脸的惊讶,随即收了玩笑的心思,笑着道:“哦,还是个孝顺的哥儿。这些卖不上钱,婶婶不要了,你想要尽管拿去好了!”

  阿福脸上绽开一抹笑,工工整整地拱手施礼道谢,又道:“我娘嘱咐过,不能随便要别人的东西……婶婶,我给你钱好不好?”

  那fù人爽朗地笑起来,对旁边的人笑道:“瞧瞧人家这哥儿教导的多好!”

  说着,转回头对阿福道:“那你给婶婶一个大钱好了!”

  谁知,阿福还是不答应,又摇摇头道:“婶婶,我见过在海铺子有人卖过这些,一文钱一斤,您称一下我给您按称付钱吧!”

  一听这些没用处的东西也能卖一文钱一斤,旁边的也有人纷纷询问起来:“小哥儿,我这里也有,你还要不要?”

  阿福看了看渔民们挑出的来的东西,每家也就一小堆,统共估计也就小半筐,很干脆地点头应下来。

  挑拣渔获,村里有人会带了称过来,用来称量当日的收获。这会儿,阿福一说收货,片刻功夫就传遍了小码头。众人脸上的笑容加深了许多,各家挑拣渔获的人手,更是十指翻飞,眼睛只盯着筐子里的海胆海星等物,恨不能把小鱼小虾都变成海胆海星。

  另一边,大平娘又等了小半个时辰,终于遥遥地看到了自家丈夫摇着船归来了。大平娘长长地松了口气,再看到自家船吃水的深度,脸上登时浮起一片喜色来。

  这边,阿福收小海鲜,俊文俊书只是笑笑,不但没有阻拦,还上前帮着装货过称,另一边阿满和俊言俊章已经跟大平娘一起,开始帮着涂大海家挑选起海货来。

  涂大海把海货从船上搬下来,就坐在妻子身边,一边大口大口地吃着白面馒头,一边小声地跟妻子商议:“你刚刚说了,人家无亲无故地给咱们送了那么老些米面来,咱们也不能白要……正好,今儿遇上了一个鱼群,收的鱼不错。我寻摸着,这船鱼咱们就不卖了,直接送给人家做回礼吧……虽说,咱们这些鱼值不了那些东西,但好歹算是咱们的心意。”

  珍珠拿了只鱼皮水壶递给丈夫:“你喝口水冲冲……嗯,我觉得好。咱们没办法跟人家讲究贵贱多少,可这是你亲手捕回来的鱼,做个心意最好。”

  两人商量着,珍珠手下的动作不停,飞快地把筐中极少的杂物挑出来,扔进旁边的空筐里,她面前的大筐子里,渐渐就只剩下白花花的仍旧做着最后挣扎的鱼了。

  看着满筐满筐的鱼,珍珠嘴角噙着一丝微笑和骄傲,她的男人是村里捕鱼技术最好的,每次打回来的鱼都多,而且干净,不像有些人家那样,杂七六八地啥东西都打回来,挑拣费事不说,还不值钱……

  这回,有了贵客给的米面等物,大平能吃上大半年。在这个空挡里,他们就不用为给孩子买白面发愁了,省下来的钱攒上一年,加上往年积存的一点点银子,他们家就能加固加固船体……若是收获一直像今天这么丰盛,说不定明年就能换成大渔船……换了大渔船,就比小舢板稳当多了,丈夫再出海,她也不用总是提心吊胆的了。而且,换了大渔船就能走的更远些,能打回来的鱼自然就会更多……日子自然就会越来越好了。

  若是,若是有一天,他们手里有了钱,说不定就能搬离这个涂家村,去海铺子镇上买所房子……那样,就再也不用担心海潮、海啸了……

  珍珠憧憬着美好的生活,涂大海已经吃完了两个馒头喝了一壶水,将第三个馒头摸了摸,塞进怀里,没舍得吃。这一个馒头他吃了也撑不到,带回去给儿子,却够儿子两天的口粮了。

  因为不需要去海铺子卖货,涂大海和珍珠就跟着林家的马车一路回了家。

  看到涂家给的六七筐海鱼,邱晨意外又感动。她来这个小渔村不过是让孩子增加阅历,来感受渔民的不易。带来的米面等物统共花了不到二十两银子,对她现在来说,也根本不算什么……就是她这样一个随意而为,涂大海却把一天的收获都拿来还礼……或许,他这些鱼卖掉后还换不来一袋子白面,但正如涂大海夫fù和刘婆子说的,他们

  松语文学免费小说阅读_www.16s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