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松语文学 > 其他类型 >儿女成双福满堂最新章节 > 儿女成双福满堂TXT下载
错误举报

第 424 章

  因为新增了沐浴露和洗发水,制造作坊里正好缺人,原本就打算添人的,只是因为刚过元宵,招工计划还没有实施,如今邱晨跟林子说立传的事儿,立传虽说比林子小上两岁,却是一般伙儿长大的,又都在刘家私塾里读过书,两人感情还算不错,加之林子也了解立传的脾xìng,淳朴却多少有些犟倔,之前是立传自己想岔了错过了林家最初招工的机会,如今能醒悟回头,林子也只有为立传高兴的份儿,自然满口应承下来。

  邱晨jiāo待了这件事,又看了看作坊里各个车间的工作情况,就从东跨院里转了回来。

  第二日一早,还不到辰时,三nǎinǎi就领着立传到了林家。邱晨亲自出去接了三nǎinǎi,将立传jiāo给来上工的林子,陪着三nǎinǎi说了会儿话,送出去。再转回来,邱晨也不想回屋,就去了后院窑房。

  “太太,您看,这是昨日烧得玻璃,那啥,小的对着光验看过,几乎没了变形,而且脱色也好了许多……”一进窑房,家良就举着一块巴掌大小的玻璃向邱晨报喜。那一脸的喜色和得意邱晨很熟悉,曾经她们在实验室中,研究有所突破时,众人脸上就会浮现出这种由衷而纯粹的喜悦来。

  邱晨受了家良的感染,也带了抹惊喜,一边应和着一边接过玻璃,来到屋门口光亮处,细细地察看起来。

  果然,玻璃的通透度已经很好,脱色工艺也有了很大的改进,原本发绿的玻璃已经几乎看不到绿色,成了无色透明状。透视后,折光率也均匀的多了,正如家良所言,周边还有些微变形现象,玻璃中间却几乎没了变形现象。

  这就意味着,脱色光学玻璃问世了。当然了,这还是玻璃的基础工艺,真要做光学玻璃,还要考证计算玻璃的折shè率等诸多条件,从而得到准确的镜片,才能用来制作显微镜、望远镜之类的光学仪器。

  连连点着头,邱晨赞道:“真是不错,照这个做下去,咱们很快就能做出完美的玻璃了。”

  说完,邱晨看看脸色苍白,两眼发红的家良,看模样就知道,昨晚为了制作这块玻璃几乎没睡,心中暗暗嘉许,笑道:“你昨晚没怎么睡吧?既然已经做到这样了,接下来再略略改善一下工艺就行了,你也可以放心地去休息休息了……嗯,你休上两天,补足精神,接下来争取一举成功。”

  家良只有十七岁,平日里沉默稳重,吃苦坚韧,都不像个少年,这会儿听到邱晨的夸奖,却露出了一抹羞涩,垂着头搓搓手,挠挠头,一脸憨笑的,倒是显出几分少年的质朴和憨厚。

  正好,窑还没点火,邱晨就直接撵着家良回房歇息去了。她拿着这块品质最好的玻璃,默默地开始琢磨,玻璃做出来了,以后就要不断地有切割需求,这里连玻璃都没有,自然也没有割玻璃的玻璃刀子……她还得想办法弄个玻璃刀子才行。

  现代用于割玻璃的刀子锋刃部分是人造锆石,也就是人造金刚石,这会儿也没处寻摸那玩意儿去,倒是天然金刚石反而比较容易找到。之前在正定城就买过一对嵌金刚石的赤金镯子。只不过,那一对镯子做工极好,她是准备给满儿做嫁妆的,若是拆了金刚石用,就有些得不偿失了。再说,那镯子上的金刚石块头有点儿大……玻璃刀子其实就用一丁丁金刚石就足够了,大了反而没用。

  这个计划要提上日程了,却也不用太急,毕竟造出合格的玻璃来还要一些时候。

  何况,制作使用光学玻璃要用到的不仅仅是切割,还有打磨抛光等几种工艺……后两种可以参考玉石雕刻……这个也得请教请教琢磨琢磨。

  站在窑房里,拿着一块接近光学品质的玻璃琢磨着,玉凤寻过来,她才知道天色已经中午,孩子们也放了学,还要她回去一起用午餐呢。

  邱晨看看手中的玻璃,失笑着摇摇头,将玻璃放下,关好窑房的门窗,回了三进院。

  腊月十八,林旭启程返回安阳城。府学二十一日开学,紧接着就是假期后的考试,林旭这一去,就真要刻苦攻读,以迎接秋天八月份的乡试了。

  送走林旭,邱晨开始琢磨起玻璃温室来。

  之前家良试制玻璃,一次次尝试下来,积累了大量的不够光学标准的玻璃,这些玻璃用来制作光学仪器是不够,但作为普通的建筑玻璃却是足够的。邱晨就琢磨开了,用这些在后院里建个小型的玻璃温室,她不是用来种花,而是想着把反季节蔬菜种出来。吃了几个月的白菜萝卜和干菜腌菜,实在是太想念水灵灵新鲜的新鲜蔬菜了。

  有玻璃,有木料,木匠也不难找,是以,邱晨想到就开始行动。正好之前给学堂改造窗户的老木匠还没走,就直接从学堂转战到林家的后院。

  这边玻璃温室开工,邱晨就撂开了手。把大兴和满囤叫来,跟杨树猛一起,商议起几个庄子的耕作问题。

  清水镇的庄子已经熟悉了,庄户佃农们也基本收拢了,去年秋种也比较及时,今年开春基本不用cāo心。关键是新买到手的四个庄子,因为水灾瘟疫,人员缺口很大,土地抛荒也非常严重,重新耕作播种,要比熟田费力的多。

  说起这些来,年前一直在几个庄子安抚救济佃农的大兴是一脸沉重。

  邱晨思索着,缓缓开口道:“嗯,这些庄子最大的问题就是人口不够,劳力不足……土地抛荒严重,人口不足……这样,今年咱们的几个庄子都不佃租,只招募长工开荒耕种,养上一年,荒地开垦了,肥力也蓄下了,到秋季或者明年开春再佃租,佃农们接手后就比较容易耕种,他们的收获好了,咱们的回报也就有了保障。”

  大兴和满囤都有些诧异,齐齐瞪大着眼睛看着邱晨,等着她往下接着说。

  邱晨顿了顿,整理了一下自己的思绪道:“就如原来的庄子一样,要开荒,就要购置农具牲畜,还有大量的粪肥……购置这些的同时,就要着手招募劳力,嗯,就按开垦的田亩数算工钱,管吃住……还可以把空置下来的房屋休整,再建一些房屋,青壮带家人迁入的,咱们可以安置……接下来,就是今年要种的作物,这个咱们再考察考察土质,商量了再定吧……”

  若是没有意外,玻璃温室建起来后,就可以把云济琛送的马铃薯种上。如今是正月下旬,按照二月初种植开始计算,马铃薯一般三个月收获。几个庄子要招募人员,要开荒整地,积肥等等,三个月下来,倒正好赶趟,就是马铃薯的数量少一些。

  还有玉米……只不过,玉米种子太少,今年显然还没办法大面积种植。邱晨估算着,马铃薯用温室种植一季之后,就可以扩大一部分种植。玉米则至少要到明年才能大田耕种。虽说今年难免会有些困难,但只要挺过今年去,明年有了土豆和玉米的加入,那几个庄子至少温饱就不用担心了。

  这种模式,其实之前在清水镇的庄子上已经用过,开始投入较大,但长期效益明显。这个同样在清水镇的庄子上已经得到验证过的。

  大兴跟满囤对视了一眼,大兴道:“咱们四个庄子田亩不少,若是照之前的例购买牲畜、农具,可是一笔很大的投入。”

  邱晨笑笑:“这个不用急,也急不来。咱们投入太多,人手只怕也不够,不必心急一下子把荒田垦出来,但要保证垦一点就能种一点,尽早有了产出,往后就会越来越轻松了。”

  大兴琢磨着点了点头。满囤却是沉默的。他并非林家人,只是受聘用暂时照管着林家在清水镇的小庄子,是以,这时候他并不想发表自己的意见。

  看着大兴认可了,邱晨就让大兴先退下去。

  转而,邱晨对满囤道:“满囤哥,那边的田亩多,就大兴一个人是照应不来的。你也知道,家里也没有别的人手……我想着,你能不能过去照管一个庄子,待遇还跟在这边一样,不过是按照开垦的田亩数计,就按正常年份的收成的一成支付酬劳。”

  “这个……”说实话,邱晨的提议满囤不是不心动,作为一个正值壮年的男人,满囤同样希望自己能够做出些事来,多挣些钱,让家里的日子更富裕些。但是,毕竟林家新买的庄子距离都比较远,最近的清和县的庄子距离刘家岙也有百十里路,只要过去了,就不可能经常回家照看……是以,他又难免有些迟疑。

  邱晨笑笑道:“满囤哥也不用急着回答,若是真过去,满囤哥少不得受累要住在那边,特别是春上开荒招人诸事繁忙,个把月估计也回不来一趟,你回家好好跟叔婶和兰英姐商议商议,商量好了,再给我回音儿就成。”

  这件事确实也不好一下子应承拒绝,满囤也就答应着回家商量,从林家告辞出来。

  四个大庄子,就是满囤过去,就他一个人显然不够。大兴虽然周全,却有许多统协调度的事情要做,所以,邱晨并不想让他拴在某个庄子上,最好是每个庄子安排一个庄头过去管理,大兴居中调度才最好。

  邱晨坐在小花厅里默默地琢磨着,好半天也没有什么头绪,干脆暂时撂开手,决定还是跟着大兴去庄子上看看情况再说。说不定,就在街上碰到管理庄子的合适人选呐!

  满囤回去商量并没有遇到什么阻碍,满囤娘王氏有些顾虑,满囤爹和兰英却全力支持。满囤爹或许是考虑儿子做一番事业,兰英却说得直爽:“咱们家能到这样,可都是海棠拉拔的,如今海棠有了难事儿,咱们就是扔了自家的田不种,也得先帮着海棠把庄子打理好了。”

  于是,王氏的些许迟疑就完全被人忽视掉,满囤第二天一早就过来林家给邱晨回音,他应邀去新庄子上,去哪个都行。

  对于这个结果,邱晨并不是特别意外,很快就跟满囤立了雇用契书,聘用满囤为清和县庄子的管事,聘期经过两方商议,定为三年。三年期满,若是满囤仍旧愿意管理庄子,邱晨也会续延。

  满囤的契约签好,邱晨就支了银两,让满囤过去看情况,修房子,落住脚后再购买农具、牲畜……为了保障满囤的安全,邱晨跟秦礼商议了一番,让曾大牛和沈琥跟着去一趟,当然了,大兴也跟着过去。年前四个庄子摸底救济都是大兴出面,人头情况都比较熟悉,由他带领着,至少当地那些庄户的信任度会高一些。

  大兴和满囤带着沈琥和曾大牛出发之后,邱晨就把赵九找来。

  人手是最大的也是最关健的问题所在,如今正值青黄不接之际,温饱无虞的情况下,无疑是搜罗集中人口的大好时机。邱晨就让赵九赶往辉县和易水县搜罗人口,青壮最好,没有青壮,身体比较强健的fù人、半大小子也能用。耕田许多活计,fù人干熟了的话,并不亚于男人的效率。

  ☆、第二百八十一章 廖三要出家

  这边,邱晨几乎把家里能够派出去的人都安排了出去,等她回头再去后院关注玻璃小温室的时候,竟然已经基本竣工了。

  邱晨暂时把几个庄子的事情抛开,满怀欣喜地开始在温室大棚里种菜,更重要的是种起了马铃薯。

  忙了两天,松土、积肥、整平,这些活计不用其他人,杨树猛一个人就给做了。

  因为邱晨对于种植,特别是温室种植一窍不通,统共半袋子马铃薯也不敢都种上,只取了一半,根据叶芽的位置切成块,种植到了整好的温室中。为了保温,邱晨还学着现代的蔬菜大棚用了许多蒲草苫子,固定在温室上,每晚放下覆盖保温,白天则扯着绳索卷起来,从而让温室内得到充足的日照。

  让邱晨比较囧的是,她拿出土豆种植,也知道按照叶芽切成块增加种植量,可本质上,邱晨还是个农业小白。

  杨树猛听她说了一回,就很是不以为然道:“这跟种植芋头差不多嘛……切开可以,但需要晾一下再种,不然新鲜切口种下去会烂了。”

  邱晨愣怔怔地眨了眨眼睛,很干脆就把土豆种植的事情也jiāo给杨树猛去做了。

  因为温室的温度高,光照也足,不过四五天功夫,松软的黄褐色土壤中就钻出了许多嫩绿色的小芽儿。

  邱晨每日吃过早饭不再去东跨院盯着作坊的工人cāo作,转而将注意力全部转移到了温室中的蔬菜和马铃薯上。当然了,邱晨就纯属叶公好龙之列的,她只是每天去看,看着一层小嫩芽儿茁壮成长,至于怎么培植,怎么松土浇水施肥啥啥的,她是统统不懂,也不会擅自去做的。

  如是,轻松喜悦地过了两三日,期间过了个二月二,带着孩子们炒了豆子和小面旗儿,看着孩子们脱了大毛衣裳,穿着一身薄棉衣裤轻快地跑进跑出,邱晨满脸欣喜着,同时在心里挂记着阿满,不知小丫头到了何处?小小的孩子离开家乡,会不会水土不服,会不会吃不惯不一样的饮食?

  二月上旬很快过去,即将进入中旬的时候,赵九返回了刘家岙,也带回了几个庄子的进展情况。

  赵九这一趟去易水县和辉县招人,并不顺利。易水县和辉县接连经过了水灾和瘟疫的肆虐,人口十去五六,加上三皇子……哦,如今是齐王了。加上齐王推行的严苛徭役,几乎所有的男丁都被征集了去修缮河工了,各个村落里几乎看不到男人。剩下的老弱fù孺,还要努力地重建家园,复垦耕地,还有好些为了糊口去野地里挖芦根之类的东西充饥……想要招劳力去庄子里开垦耕地非常难。

  赵九到了那里,一看情形不对,就跟大兴和满囤商议了,立刻改变了招募地点,越过易水县,去了南边的修城县和介吾县,这两个县没有经历水灾和瘟疫,同时还有一些易水、辉县逃难过去的流民,招起人手来居然很顺利。赵九只用了四五天功夫,就通过当地的掮客,每个县都招到了二百多青壮,这

  松语文学免费小说阅读_www.16s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