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松语文学 > 其他类型 >儿女成双福满堂最新章节 > 儿女成双福满堂TXT下载
错误举报

第 501 章

  头带进来十来个人,有丫头有婆子,都规规矩矩地站在堂屋当地,等着邱晨过目。

  得了通报,邱晨让青杏拿了件晴水绿绣百蝶穿花长褙子穿了,下着一条白色挑线裙子,来到堂屋里,走到上手落座,陈氏就侍立在她身边低声道:“太太,按照您的意思,一共挑了十二个人过来……丫头都是挑的十四岁以上的。婆子则是经过事的老人儿,年龄也都不算大,若是合了主子的意思,也能伺候几年!”

  邱晨端着一杯茶慢慢喝着,听陈氏缓缓地跟她jiāo待着,听到这里,抬眼看过去,就见堂中整齐站着十来个丫头婆子,都逼着手垂着头,身形端正,没有一个四下里乱看偷瞧的,也没有任何小动作……略略用心观察,就会发现,这些人姿势整齐划一,双手所放的位置、垂首的角度,都出奇的一致。更别说衣着、发式,虽没有统一着装,却个个干净规整,不分丫头婆子,头发都梳的一丝不乱,身上的衣裳更是浆洗的干净整洁,几乎看不到一个皱褶,更别说油污痕迹了。……不管这些人品xìng如何、工作技巧怎样,单单这一份规矩、这一份气度,别说她家里玉凤青杏这些丫头们,就是她自己,也有许多地方自愧弗如。

  邱晨暗暗咋舌,好不容易才将眼中的一抹惊讶掩下去。从来到这个世界,不说刘家岙这个小山村,就是安平县城、安阳府,甚至正定府那些官宦人家,她见过的遇上的,也自觉没有哪里不如人家……如今不过是见了几个丫头婆子,她就瞬间明白了,什么是世家大族的气度!

  这种东西,不是一时一事能形成的,往往都要经过几十年上百年的积累和沉淀……唉,算了,她两世为人,加起来是活了几十年了,可两世为人她也跟世家大族没有产生过任何瓜果……如今,她即将加入的就是这个大明朝开国勋臣之家,真正上百年的世家大族,她没有那份气度……也就没有了,她不是那种钻牛角尖儿的人!

  她只要做到大事上不失礼,官面上不出笑话也就成了!

  心思电闪,邱晨的脸色微微一变之后,很快就恢复了平静淡然,也不说话,目光在堂中众人身上慢慢扫过,将众人的模样基本看了一遍,这才淡淡地跟陈氏示意道:“让她们逐一上前来介绍一下自己吧。姓什么叫什么,多大年龄,擅长什么,家人如何,之前在哪里当差的……识不识字……嗯,先这些吧!”

  陈氏笑了笑,垂手答应了,转过身去吩咐那些人道:“太太说的话你们都听到了吧?有什么说什么……嗯,就从承影开始吧!”

  最前排左手第一个丫头应了一声,上前一步,微微抬起头来,目光却没有平视,只看着邱晨脚下的位置,语速不急不缓,声音不大不小,却绝对干脆利落丝毫不拖泥带水地自我介绍道:“奴婢承影,十五岁,姓越,是越国公府的家生子儿,之后跟着侯爷伺候。父亲是靖北侯府的武术教头,母亲在侯爷府后院管着针线房,家里还有一个弟弟一个妹妹,弟弟在侯府外院书房伺候,妹妹还没领差事……奴婢会几手功夫,也跟着母亲学过女红,一般的针线活儿都能做。”

  接下来,七个丫头分别做了自我介绍。除了最初的承影外,其余分别是含光、蒸雪、旋冰、渊虹、水寒、羲和。七个丫头无一例外地都练过功夫,另外又都有各自的擅长所在。承影和含光善针线女工;蒸雪会梳头;旋冰会打各色络子;渊虹、水寒、羲和分别会做点心、辩茶分茶、调香。而且,所有的人都识字,能写能算。

  一个一个,简直都是文武全能型人才啊!难怪红楼梦里凤姐说,她们家的丫头普通人家的小姐也比不上。

  邱晨心里赞叹,脸上却没有露出太多情绪,点点头示意丫头们退下,接着是五个婆子上前自我介绍。其中四人分别姓汪、赵、刘、魏,是原越国公的家仆;另外一名林氏则是跟陈氏一样,是当初秦铮母亲的贴身丫头,后来做了秦铮身边的妈妈。这四人大概都在三十五岁到四十五岁之间,阅历丰富,身体却都算是健壮,做教引嬷嬷最好不过。

  邱晨很快就把众人分派了。

  承影、含光、蒸雪、旋冰四人跟在她身边;渊虹给了阿福,水寒给了阿满,羲和给了俊礼。五个嬷嬷,她身边留了林氏和汪氏;福儿身边指了形容端庄沉稳的赵氏过去;容貌清丽,年纪也小的魏氏给了阿满;刘氏敦厚温和,则给了俊礼。

  这一番分配下来,陈氏带着众丫头婆子下去安置。邱晨则把春生叫了来,跟他商量,以后跟着成子做活,每个月月钱给他一两,弟弟妹妹替他看护着,春生二话没说就答应了下来。而邱晨则把春生的弟弟冬来和妹妹雨儿拨给了大兴家的和赵九家的照应,林家每个月补贴五百钱生活费。

  丫头婆子的事情处理妥当,邱晨也就将其搁置到了一旁,简单地跟玉凤青杏说了几句,自己屋里仍旧有玉凤统总管着,青杏掌管账务。至于承影、含光、蒸雪、旋冰四个人,则暂时没有分派工作,只是让她们跟着练练手,熟悉熟悉情况。

  安排完这件事,邱晨又抽了个机会单独跟陈氏说了玉凤和青杏的事情,托她去跟秦礼、秦勇打探打探意思。结果没两天,陈氏就一脸喜色地转了回来,秦礼和秦勇都非常满意,只说婚期希望安排到侯爷和夫人大婚典礼之后去。

  邱晨听得心里满意,能够主动把自己的婚期推到主人婚期之后,这要么就是大善,要么就是大伪,而邱晨宁愿相信是前者。若真的事实如此,这两个人至少对她是有足够多的尊敬的。

  陈氏跟邱晨回报完了,反而越笑越厉害了,拍着手掌,笑得合不拢嘴道:“太太不知道,我今儿这一趟媒可算是开了眼了。本来想着跟秦礼秦勇两人商议一下,没想到这边刚说完,曾大牛和沈琥都凑了过去,拉着我就是一顿死死哀求--哎哟,那俩后生一脸的哀求祷告让我替他们cāo心也说个媳fù儿……您是没瞧见那副可怜巴拉的劲儿……”

  邱晨瞪大眼睛,然后也撑不住笑出声:“这也不是什么难事儿,你就应下好了。这促成姻缘可是积福积德的好事儿,你好好替曾大牛和沈琥cāocāo心,说成了,到时候让他们好好置办些谢媒酒孝敬孝敬你!”

  陈氏拍着手笑道:“嗳,那就承太太吉言,我就担下这桩事来……”

  说着,故意蹙了眉,沉吟着自言自语道:“玉凤、青杏有了主儿,月桂、春香还小……唉,看来这谢媒酒还真不好喝呢……”

  邱晨笑着瞥她一眼,并不答话。

  陈氏无法,只好收了唠叨,顿了顿,道:“沈琥和曾大牛都是穷苦人,家里又没个人替他们cāo心,若是能够得太太指个婚事……”

  邱晨笑着摆摆手,“这件事他们俩既然托了你,那你就按普通人家的样子替他们cāo心去……我是不管的。”

  懒懒闲闲的日子过得飞快,仿佛一眨眼,十月、十一月都过去了,进了腊月门儿,年味儿一天比一天浓了起来。

  今年冬天的雪勤,十月里那场大雪过后,又陆续下了两三场,却没有那一次那么大。加之天气严寒起来,下雪一天,就冻实了,路上虽然滑一些,出行却要好一些了。林家也临时修整了两辆马车,卸去车轱辘后,做成爬犁让马匹拉了,反而能够跑得飞快,比马车还要轻省许多。

  秦铮回了京城后,几乎每隔三五天都会由秦礼送一封信过来,说的大都是京城风物,也说一些他的日常起居,朝中诸事却几乎不提。邸报上似乎也为了年前的吉祥平和,没了之前的紧张和萧杀,成了一片歌功颂德声。

  邱晨自知对于政治没有多少敏感xìng,既然表面上一片平和,她也就不去多cāo心,只带着家人和丫头婆子们,准备起过年的诸般事务来。

  清水镇、安平县、安阳府、正定府,往来各家都要备了年礼早早送了去,刘家岙的村正村老们,学堂的先生们,还有作坊的工人们都要提前安排,不能遗漏了谁去……各种事务之繁琐简直无以复加。

  好在,承影四个丫头都能写会算,办事能力也够,又有陈氏和林氏三个婆子应答,邱晨只要大致jiāo待个意思,剩下的就jiāo给她们去分配列单子,完了,她只需要看看单子,按数量提物品提银子就行了,倒是省了她的许多事儿。

  一直到了腊月初六这日,各处的年礼差不多都备齐了,邱晨和丫头们婆子们才算略松了口气。

  天擦黑了,孩子们都从学堂回来了,两个小丫头从外头奔进来通报:“太太,大兴管家和赵管家一起回来了,他们还赶了十多辆马车,说是庄子上给送来的年货!”

  ------题外话------

  就到这里,困得实在坚持不住了……

  ☆、第三百三十四章 地瓜和芋头

  林家之前虽说也有清水镇的庄子,但那个庄子太小,分了一半给林老太太之后,也就剩一百多亩地,充其量就五六户佃农,去年倒是送了些干菜干蘑菇鸡蛋什么的过来,也是满囤捎回来的,根本没有这么大的排场,是以,当邱晨看着一辆接一辆的马车从外头赶进来,上面无不装的满满当当的时候,她一霎时找到了一种‘地主老财’的感觉!

  今年的地,她是雇用庄户们种的,付工钱,所产之物也全部归林家所有。因为邱晨隐约记得大豆等豆科植物能够肥田,四个庄子开垦出来的土地大都种植了黄豆、绿豆等,还有一部分肥力比较好的种植了谷子和高粱等。收获后,大部分豆子就地联系了粮行收购走了,运回来的粮食有限,那几千两银子说是不少,但也不过几张薄薄的纸,邱晨没觉出大片土地带来的收获的欢乐。

  没想到,庄户们年前送来的年货,倒是让她找到了做地主的感觉,也算是意外之喜!?

  四个庄子分布在四个县,各个庄子上送来的年货也多有不同。腊ròu、风鸡风鸭风鹅、活鸡活鸭活鹅,还有各种干菜、野味儿等等,邱晨接过长长的年货单子一扫,每个庄子送来的年货都足有几十种……就这些,一家人的年货几乎都有了!

  一边安排人带着车夫跟班去洗漱吃晚饭,一边安排人挂起一溜儿灯笼,立刻验货入库。一些诸如苹果、梨之类的水果,都拿被子盖着,不赶紧送人地窖储存,搁在外头一夜就冻烂了。

  这些活计自有陈嬷嬷林嬷嬷带着丫头们忙乎,邱晨转回前头的小花厅,叫来大兴和赵九询问了几句,就打发两人各回各家歇着去了。

  足足花了三个时辰,直到戌时末,一干人才将年货清点完入了库,车夫们青壮们也吃饱了,就去东跨院安排了一间工房歇息去了。

  第二天上午,邱晨带着青杏玉凤,还有林嬷嬷、承影几个将年货核算了一下,把还没送出去的份例年货添添减减改了几样,也就清爽了。

  吃过午饭,丫头婆子们就聚到大厨房里,聚拢在一处挑选起腊八粥要用的各种米粮干果子来。

  腊八节,上可以追溯到夏商之前,原本为庆祝丰收告忌祖先神灵的节日,称腊日。历史变迁,腊日与佛教的释迦牟尼成道日的‘佛成道日’相结合,形成了后来的‘腊八节’。

  因为结合了佛教的‘佛成道日’,故而腊八的节日风俗也就形成了两个方面。一种是家中的祭祀,另一种就是进寺庙拜佛;而且,这个节日许多寺庙会施舍周济;许多人家也会以施舍粥饭,来积累功德。

  往年邱晨不过是带着一家人吃顿腊八粥,去给林升上个坟也就罢了。如今因为有了林氏、汪氏她们,京城里的习俗也被带过来一些。腊八熬粥送粥吃粥就成了必不可少的一项。

  林家的杂粮多,各色干果子蜜饯也不少,最后选了八种谷物,分别是糯米、粳米、小米、黍米、薏仁、玉米、高粱米和麦仁米;八种辅料分别是江豆、黄豆、青豆、花豆、大面豆、绿豆、赤小豆;八种蜜饯干果子,分别有松子、核桃仁、杏仁、白果仁,桃脯、杏ròu、金丝小枣和邱晨自制的糖水樱桃;另外为了增加粥的香浓,还加了炒芝麻和炒花生米碎。

  仅仅八种米混在一起,就是几十斤,大厨房专门替出两口蒸馒头用的大锅熬制。夜里寅时开始淘洗米豆,放进锅里大火烧开后,小火熬制。熬上一个时辰,卯时初刻,继续熬煮半个时辰,此时米类、豆类皆已酥烂,粥也浓稠香糯起来,然后将洗净切碎的果脯丁子,连炒芝麻和炒花生碎下锅,略路熬制片刻,香味儿混匀即可出锅。

  一旁早就放好了十几个陶制小罐儿,一一盛了腊八粥,盖好盖子,放入棉胎中包裹送去前院,由早起洗梳干净穿着一新的俊文俊书带着阿福阿满,还有俊言俊章、成子、俊礼等一大群孩子,拎着粥罐,往村子里jiāo往密切的人家和年长的村正村老家里送粥。

  东跨院的作坊厨房里也熬了几大桶浓香的腊八粥,抬进工棚里,给工人们喝上热气腾腾的腊八粥。

  该送的送完了,孩子们一溜烟儿跑回来,这才齐聚到刘老太太屋里行礼问了安,分里屋、次间两处,热热闹闹说说笑笑地喝他们自己的腊八粥。

  林旭在安阳府没有回来,府学的旬考虽已完成,但安阳府各处的年礼还要送过去,今年多了几处官宦人家,邱晨特意让陈氏带着家里准备的年礼过去,跟林旭商议着酌情添减后,给各府送过去。

  腊八过完了,庄子送来年礼,作为主家,林家也要表示年节的慰问。

  邱晨就跟先生们商议,让俊书带着阿福一起,由大兴陪着,再有秦勇和沈琥护送着,一路去了大小五个庄子上慰问庄户们的生活,送些吃用之物过去。

  去庄子慰问体察民情;跟回春堂、郭家、云家结算账务,家里内外备年…

  松语文学免费小说阅读_www.16s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