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松语文学 > 其他类型 >儿女成双福满堂最新章节 > 儿女成双福满堂TXT下载
错误举报

第 616 章

  宜萱宜衡姐妹俩也一起告辞离开,周氏去送两人出门,屋里就剩了赵国公夫人和邱晨两个。

  赵国公目光扫过,她跟来的两个丫头两个婆子就垂了手退了出去。邱晨这边也点了点头,承影青杏带着几个大小丫头也退到了屋门外,并将房门关上。

  容夫人似是低头倾听了片刻,然后才压低了声音道:“我那边来信要快一些,我刚得了信儿,你想必还不知道。”

  邱晨摇摇头,然后信赖地看着容氏:“夫人有话请讲!”

  容夫人又将声音压低了一些,几乎覆在邱晨的耳边,道:“年前不是说马尔甘斯入藏了么?因为年节,皇上一直未曾下旨,我刚刚得了消息,皇上属意你家侯爷进藏追剿。嗯,你或许不知道,这个季节,咱们这些汉人入藏可是九死一生的事儿。这会儿皇上的旨意还没发出去,你赶紧给你们侯爷传个信儿,让他有个准备……别圣旨到了他完全没有准备,就只能接旨进藏了!”

  这话听在邱晨耳朵里不亚于旱地凭空一声惊雷,震得她呆了一瞬,随即大脑恢复工作运转开来,眼圈儿却已经不由自主地微微泛了红。

  深深曲膝行礼,邱晨郑重谢道:“多谢夫人告知。”

  容夫人点点头,拍了拍她的手道:“我也是刚刚知道……也是替你着急才赶了来跟你说,你也别太着急,毕竟没有明发,说不定还有转机的。”

  邱晨应着,看容氏叫了丫头婆子们进来,伺候着她穿了大衣裳,裹了大毛斗篷,簇拥着一径去了。

  邱晨站在里屋门内,看着容氏一行出了门,连脚步声都听不到了,这才慢慢转身,回到榻前坐下。

  容氏所说有一定的可信度,只是邱晨比较疑惑的是,容氏为什么要将这种消息告诉她?说两人投契,但毕竟没认识多久,这样事关重大的消息说出来,她就不怕受牵连么?

  是了,说这话的时候,屋里可只有她们两个人,只要容氏不承认,谁也耐她不得!

  不过,西北如今作战的两条线除了秦铮的南线,就是徐琼的西北线,若是秦铮不进藏,难道容氏就不怕这差事落在徐琼的头上?或者说,徐琼想着秦铮抗旨延了期限,再转而命他进藏,天气也就转暖了……那样不但能够排挤秦铮,还能够独揽入藏彻底评判的大功?

  邱晨想了好一会儿,想得脑袋发胀发疼,也没将这件事的前因后果理清爽,很是有些泄气地摇摇头,暂时将这事儿搁下。周氏转回来了,手里还端着一碗山鸡汤,她只好先接过山鸡汤来,一小口一小口的喝了一半,周氏也不难为她,拿着碗叮嘱她歇息,转身出去了。

  回到里屋,邱晨还是吩咐备了笔墨纸砚,提笔给秦铮写了一封信,信中没提容氏所说,而是简单地叮嘱秦铮多注意身体,又将自己被延期坐月子的事儿跟秦铮抱怨了两句,凑了一张纸,就封在一只铜管中jiāo给秦礼尽快送去川中。

  在容氏目的没搞清楚之前,她不会冒然犯险。容氏所言之事事关军机,她万一写了信被人截了去,谁知道会不会惹出滔天的祸事来。

  这件事做完,邱晨就安心回来歇息了,至少在外人看来,帐子中一派安静,会以为她带着孩子歇息了。

  躺在炕上的邱晨却没有丝毫睡意,大睁着眼睛看着上方的绣花帐子,暗暗地琢磨着。容氏所言若是属实,那就说明鸟尽弓藏的故事要上演了。但若所言不属实,或者……她跟秦铮有一个擅动,就无异于自己将自己推上与皇权对立的绝境。

  这种时候,与其相信莫须有的消息乱传乱动,还不如放宽心,相信秦铮能够独立面对种种情况自如应对。

  何况,若是真有其事,杨璟庸势必会向秦铮示警,并共同应对。别说这会儿杨璟庸势力最弱,哪怕是诚王,这会儿也不会将一个年轻如秦铮一样手握兵权的侯爷折了去。

  越想破绽越多,秦铮年前刚刚报捷,皇帝大肆封赏了,不可能刚过了年就迫不及待地催着他去送死。虽然邱晨对景顺帝了解不多,但据邸抄上的信息和一贯的所作所为来看,这位景顺帝不但不糊涂,不昏庸,还是个难得的心胸开阔志向远大的帝王。若仅仅因为功高盖主一个原因,他不会做那种自断臂膀的事情。

  那么,容氏传递的很有可能是虚假消息,她的目的又是为了什么?如此作为,并不能取信与她,反而会将双方推到对立面去……

  容氏是赵国公夫人,是四皇子福王的舅母,论情面论关系都会坚定地站在福王身后。或者,福王一系已经认识到杨璟庸的威胁,然后开始着手除去杨璟庸最大的臂助秦铮?

  ------题外话------

  又到了每月的渡劫日了……

  ☆、第四百一十三章 出月子了

  百思不得其解,邱晨身边也没个能商议这种事情的人,干脆抛开不想。

  多动多错,不动不错。她政治细胞缺乏不怕,也只能以不变应万变了。

  过了初七,时间似乎过得特别快了。一眨眼就到了正月十五元宵节。

  虽然邱晨延期坐月子的时间,但靖北侯府的看棚仍旧扎了起来,周氏和林旭带着阿福阿满和俊礼去看灯,还有宜萱和宜衡带着孩子也过来了——两家一个没有品阶,一个品阶太低,都没有资格扎看棚。

  陈氏随着一大群人去了灯市,邱晨身边就留下汪氏和含光蒸雪伺候着。

  送走了众人,邱晨要了热水,让含光蒸雪舀着水冲着洗了个澡,回身又给昀哥儿也洗了个澡。

  一个多月的时间,昀哥儿迅速地胖了起来,满月时称的体重已经有十二斤,比出生时的五斤多长了一倍还多,原本有些松弛的皮肤渐次饱满起来,两只小手的手背上出现了一个个小ròu坑,胳膊上也开始出现藕节样的横纹,浑身上下ròuròu的软软的,让人倍感心疼和可爱。

  昀哥儿特别爱洗澡,一放进温乎乎的水中,胳膊腿儿就欢快地舞动起来,而且毫无章法,把水溅的到处都是。常常给他洗完澡,周围的人都得换衣服去了。

  将小ròu团团从澡盆里托出来,用干爽的布巾子擦干,取了小包被抱住,放在炕上,小东西就兴奋地踢腾着手脚,很快将被子踢腾开了,ròuròu的小小的身子完全露在外头,他就高兴地挥动着手脚玩的不亦乐乎起来。

  屋子里烧的暖和,邱晨也不急着给他包起来,只给他穿了连裤的肚兜,把整个胸腹部遮盖起来,四肢却仍旧活动如常,然后握着他的小手小脚跟他做会儿体cāo活动活动,小家伙累了她也累了,喂着nǎi,母子俩不知不觉地都睡了。

  当天晚上,邱晨也不知道看灯的什么时辰回来的,第二天一早见到阿福阿满,阿满就跑上来叽叽咕咕地说个不停,说人怎么怎么多,灯有什么什么样,还有舞龙、舞狮的巡演队伍诸般等等,阿福和俊礼不如阿满能说,却同样亮闪闪着眼睛在旁边附和添补着,看得出京城的灯会让第一次看到的三个孩子欢喜兴奋到了极致。

  邱晨看着三个孩子纯真灿烂的笑脸,不由也跟着开心起来。

  这一幕美好和灿烂,多少年后,仍旧会留在三个孩子的记忆深处,并将最终璀璨成一片灯海,欢喜开心是它的基调,照亮他们童年的记忆。

  孩子们唧唧咯咯地说着,邱晨含笑听着,不时地给孩子们添点儿吃的,一顿早饭足足吃了半个时辰才吃完。

  吃过饭,林旭带着孩子们去十刹海看冰戏。周氏没有再除去,陪着邱晨说话,三不五时地就会提一句俊文俊书俊言,邱晨笑道:“大嫂必是想家了,想孩子们了吧?”

  周氏自己这才反应过来,笑着摇摇头:“也没怎么想……呵呵,天天在跟前的时候还觉得挺烦的,一个个跟皮猴子似的,这会儿看不见了,又觉得跟少了什么一样。”

  邱晨笑着揽住周氏的胳膊,倚在周氏的肩膀上道:“大嫂陪我做了月子,连过年都没回去……如今,我这月子马上就做完了,大嫂也该收拾收拾回去了!”

  周氏倒也不虚套,很干脆地点头道:“是啊,如今都过完十五了,这会儿走,到家也得正月底二月初了,地里该开化了,活计就多了,我得回去照应着,你大哥那人每个人看着,吃饭啥的就胡将就,一点儿不知道爱惜自己个儿的身子……还有俊文俊书他们,过些日子也该去考试了……唉也不知道这回咋样。”

  邱晨笑着道:“俊文俊书学的都很扎实,这一次考试应该不成问题。”

  说到这里,邱晨顿了一下,又道:“大嫂,俊文不小了,你是不是着急俊文的亲事啊?”

  周氏笑笑道:“说不想是假的,不过,俊文如今用功读书,说亲倒让他分了心……这几年也不是没人上门说的,咱们家的日子一天比一天红火,上门说亲的人就没断过,所以啊,我也就不急了。只要俊文考上秀才,咱们家的日子更好起来,也不愁说不上媳fù!”

  邱晨欣慰地笑了。她一直知道周氏洒脱大度,可没想到周氏比她想象的还要看得开。这要搁在一些人家,儿子二十岁了还没说亲,只怕早就急的不行了,哪里还会这般看得开!

  邱晨虽然还没出月子,但在屋里活动已经没有妨碍了。

  知道周氏要启程回安阳,她就开始带着丫头婆子们准备开了。京里的特产,各种新鲜花样子的绸缎布匹,给周氏和赵氏分别一套赤金头面,给刘氏的则是一套赤金嵌宝头面,又有给大小孩子们的文房之物和玩具吃食等等,很快就收拾了十来个大箱子。

  正月十七,邱晨总算是获得了穆老头儿的首肯,确认已经养好了,可以出月子了。

  正月十八,阿福阿满开学去汤家上学了。

  正月十九,周氏和林旭带着俊礼一起踏上了返回安阳的行程。

  邱晨正式出了月子,脸颊比孕前稍稍丰盈了些许,气色极好,红润透白的,连她自己都觉得身子养的极好了。

  年前,玉米种子已经运抵京城,就存在邱晨在京郊的庄子上。周氏一行返回安阳,那边差不多也该将马铃薯和红薯运过来了。

  邱晨带了平安和赵九,亲自出城去各个庄子转了一圈儿。因为惦记着家里的孩子们,她不在外头过夜,这来回奔波着,一天也就看一个庄子,直到二月初,方将几个庄子看过一遍来。

  有两座庄子,一座在小汤山,因地热在那边种植了冬季蔬菜和花卉。一座就是年前提到的雁翅镇那个种植果树的庄子,小汤山的庄子不大,没有多少土地,而雁翅镇的庄子倒是不小,却基本全部都是山林。这两个庄子的山地虽然种植其他作物不行,但种植些马铃薯和红薯倒是可以,山脚处的土地贫瘠些,种植玉米也是可以的。不过,眼下玉米马铃薯等种子稀罕,还没办法拿到这两处去,邱晨只让两个庄子规划出几小片地来试着种植,看种植情况,来年再做打算。

  其他庄子则都是大片的良田,大多水浇条件也便利,种植玉米和地瓜马铃薯邱晨有些嫌浪费土地,当然了,跟冬小麦轮作,一年两季就不存在土地浪费的情况了。

  京郊的庄子跟安阳差别大,邱晨看一圈了解一下情况也就有了数,倒是去年在辽地买的几个新庄子,一时半会儿种不上,那边是春小麦,一年一季庄稼,种了玉米红薯这些,就不能种植小麦了……她还想种水稻。话说,她对东北大米可是想念已久了,南方的米怎么吃都没有东北大米那股子香甜味儿,也不够劲道。

  将庄子看完,当场敲定哪些地块种植玉米和马铃薯、红薯之类,剩下的事情,邱晨就不用cāo心了。

  做完这些,回家邱晨就打发人给杨璟庸送了消息。

  第二天刚吃了早饭没多久,杨璟庸身边的小厮安辔就到了靖北侯府。

  笑嘻嘻地行了礼,就笑道:“回夫人,我们爷过会儿就过来。我们爷说想吃夫人做的鱼头了。”

  邱晨点点头,转头吩咐下去,又招呼人拿了点心茶水给安辔:“几个月不见,安辔又长高了。”

  “嘿嘿,小的今年十六了,我们家兄弟几个都长的晚……”安辔跟邱晨熟了,也不客气,一手抓着点心吃着一边还能利落地回话,也算是个本事了。

  “你们家还有几个兄弟?都在京城么?”

  安辔脸上的笑容一滞,随即道:“不,他们在老家……小的老家是南直隶的,八岁才进的京。”

  邱晨心头微动,随即闪过一丝了然。这个孩子能跟着杨璟庸身边儿伺候,是不是已经净了身了?若是那样,可真是可怜了!

  在邱晨看来,太监制度相对于公然的买卖人口更甚,是以身体的健全来谋一条生路,实在是太不人道!

  眼中的叹息一闪而逝,邱晨温和地笑着,自然地换了话题:“你家爷想吃鱼头,你呢?我记得你最爱吃辣子炒ròu和辣子鸡是吧?”

  这两主仆还真是口味一致,对于这个时代还鲜少有人品尝过的辣椒,在刘家岙的时候一吃就喜欢上了。稍有偏差的是杨璟庸爱吃鱼,特别爱吃鱼头。安辔则爱吃ròu,辣椒炒ròu、炒鸡,都爱吃。

  安辔立刻笑眯了眼,嘿嘿笑着,摸摸头也不说话,上前给邱晨磕了个头:“多谢夫人赏!”

  “嗳,你这孩子,快起来,不就是两个菜么,值当的么!”邱晨起身拉了安辔一把,小子哪敢用邱晨真扶啊,手脚利落地蹦起来,嘿嘿地笑个不停。

  邱晨笑道:“今儿在这里管你吃个够,走的时候我再给你带上两罐辣椒牛ròu酱,那个虽然不及现炒的菜好吃,但应急调味还不错的。”

  “多谢夫人!”安辔连声道着谢,退了下去。

  走出门之后,一直挂在脸上的笑没淡去,两眼却微微湿润了。他飞快地抬手抹去眼角的湿意,一转眼,又是一张略略有些趾高气扬的脸,

  松语文学免费小说阅读_www.16s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