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松语文学 > 耽美同人 >红楼之抱琴最新章节 > 红楼之抱琴TXT下载
错误举报

第 69 章

  帝。

  瑞诚呢,当了皇帝十年,政务顺手,一干大臣也还算忠心,也没什么特别糟心的大事,比如地震,干旱和洪水,总体来说损失都在可控的范围内,后宫的和和□□的,再没像广嫔那样的刺头了。于是这五年来,他的腰围长了不少。

  没人敢跟皇帝开玩笑,不然准保有人拍着他的肚子道:“这都五个月了吧。”

  大皇子翀虓十岁,已经跟着上朝了。自打过了七岁生日,他动不动就发烧的毛病好了很多,淑兰逐渐放下心来,这些年北五所的嬷嬷太监也照顾的挺好,她也不会时不时就杀到北五所去了。

  只是陛下到现在都还没立太子,倒叫人挺cāo心的。

  不过这个也没人敢催,虽说这是国之根本,但是潜意识里总有点说皇帝快要玩完了的感觉,于是大家都刻意回避了这个话题,只是时不时在皇帝面前夸夸自己儿子聪明好学,兄友弟恭什么的。

  柳贵人终究是升到了嫔,不过是在翀瑛已经搬去北五所之后。圣旨上是说翀瑛聪慧,于是陛下赏赐生母,不过翀瑛毕竟是抱琴带大的,两下比较倒是抱琴得到的实惠更多。

  抱琴已经是妃了,瑞诚自认为年轻,还在鼎盛之年,自然不想那么早立贵妃,但是柳贵人都升了一级,那功劳更大的养母怎么办呢?

  也得赏,这次赏的就是家里人了。梁家两个兄弟的爵位又往上升了一级,也是人家家里人争气。梁小宝在江南做了一届巡抚之后被调回京城,成了协办大学士,再往上升就是内阁大学士了,相当于某些朝代的丞相一职。

  至于梁大福,他还是叫这个很有福气的名字,当了五年侍卫镀好金之后去了侍卫府。皇帝知道他力气大,专门让他负责新侍卫的训练,还能给那些仗着自己老子天不怕地不怕的新进侍卫一个下马威,谁知道还挺成功的,这么一做也有四五年了。

  广和十年端午刚过,瑞诚坐在御花园里和抱琴吹风,突然说了一句,“人人都说江南好,有点想去南巡了。”

  抱琴愣了一愣,直觉得劝,皇帝出巡可不是什么好事情,劳民伤财不说,一路上还得担心会不会有人来行刺,万一皇帝想微服出巡,那cāo的心就更多了,好容易儿子长大了上学了,后宫也没个什么朱砂痣白月光出来糟心了,虽然你大小老婆一大堆,但是咱能好好过日子么。“陛下怎么突然起了这个念头,现在天气炎热,江南暑湿难耐,而且您这一起驾,这下半年就什么都别干了。”

  瑞诚有点不高兴,“淑兰也这样说。”

  现在的瑞诚可不想前两年还能听进去劝,抱琴又补救道:“虽说歌舞升平,古人也讲究在这时候封个泰山什么的,不过这会是真热。早先听小宝说过,江南那地方,一旦过了端午,不动都是一身汗。您去了,得看看江南的风光,得接见大臣,每天忙忙碌碌的,不如等到中秋再启程?那时候天气凉快了,又有河蟹能吃,我也跟着沾个光。”

  瑞诚点了点头,道:“这话说的很是在理。你去和淑兰整个名单出来,带上三五人不等。”瑞诚掐着手指算了一算,“仪仗车马过去得一个月,我们七月中旬出发,刚好去江南过中秋。”

  谢天谢地,可算不是微服!

  等送了瑞诚回养心殿,抱琴看了看天,现在才酉时,离宫门下钥还有一段时间,便又拐去了坤宁宫。

  淑兰刚喝了晚上的燕窝粥,见到抱琴过来慧妍先笑了,“娘娘真会赶饭点,内务府新上的血燕,还有今年新得的莲子,这才第一次吃上您就来了。”

  “那还不赶紧去盛一碗。”

  抱琴在淑兰身边坐下,道:“陛下说要南巡?”

  淑兰将碗放下,叹口气,“也不知道是谁撺掇的,他一句话,底下人就得跑断腿。”

  “那怎么办?”抱琴尝了一口燕窝粥,又说:“他跟我说三五人不等,让我找你来拟名单,说是七月中旬出巡。”

  “每到吃饭的时候就来这些糟心事儿。”淑兰将碗推在一边,道:“我是离不开的,你得跟着。”

  抱琴伸出一根指头,“这是第一个了,高嫔是江南人士,又得了六皇子,也可以给她一个恩典。”

  淑兰点头,“再加上今年新进宫的两个常在,你宫里的李常在就行,看着稳稳妥妥一个人,还有储秀宫里的谢常在,陛下挺喜欢的,四个了。”淑兰想了一想,“要是凑足五个也不是不可以。”

  “别啊,最后这个留给皇帝自己挑,就说我们选了四个,您看您还有什么特别中意合心的,再带上一个。”抱琴道。

  这事儿就算敲定了,抱琴将碗里的燕窝粥喝的干干净净,道:“我去看看翀號去。等我出去,我儿子就托付给你照顾了。”

  北五所一共五个院落,大皇子占了头所,翀號住在四所。抱琴一进去就看见翀號泪眼汪汪的在书桌前面写字。

  “这是怎么了?”抱琴立即就将儿子搂在怀里,说什么不溺爱孩子,在自己儿子面前都是浮云,“太傅罚你功课了?”儿子还小,什么都不会是应该的,可别让儿子有心理负担了。

  翀號没说话,在抱琴怀里挣扎了两下无果之后道:“不会写字。”

  抱琴往桌上一看,很不厚道的笑了。

  前面大大两个字:翀號。可是她儿子临出来的就怎么看怎么像两团不小心滴上去的墨了。抱琴笑够了之后将又开始抹眼泪的儿子搂在怀里,“别怕,你大哥三哥四哥当初都不会写的。赶明儿个去找你大哥,你俩名字差不多,让他教你写。”顺便跟他搞好关系。

  翀號点点头,小小的嗯了一声。

  抱琴又看看满纸的墨团子,没忍住又笑了。

  作者有话要说:一上班就短小么……

  ☆、第093章

  瑞诚看了淑兰拟的名单,很是满意的点了点头,道:“四个就成,也不用多了。”对于皇帝没再随驾名单上再添上几个,一来可能他怕麻烦,后宫妃子带多了总有耽于美色的担心,另外说不定是有人在他面前撺掇江南美女多,虽然有个不成功的朱砂痣在前面,但是对于美好事物的向往,皇帝还是兴头足足的。

  人解决了,下来就是住的地方,江南是有皇家的行宫的,不过瑞诚不知道哪根筋不对了,某天兴冲冲的来了一句:“听说高嫔家里的花园子不错,要么我们住她家?”

  皇帝心情好,抱琴也敢稍微提醒两句,“高嫔家里地方够么?另外这一大堆侍卫都怎么办?能住在她家里,也算是给她家里的恩典。只是陛下入住是必要戒严的,可别扰了高大人正常的公务。”像是刚想起来的样子,抱琴又多问了一句:“先帝不是也去江南了好几次,都住哪儿了?”

  瑞诚不说话了,他父皇住的王家、甄家,还住过贾家……

  传说中的四大家族么,这么说是被父皇一手扶持起来的,于是住高嫔家也是不妥的,万一将来……瑞诚装作仔细思考的样子,道:“爱妃说的极有道理,我们还是住行宫,提前派人去打扫就是了。”

  抱琴笑道:“住行宫好,都是自己的地方,方便。”

  名单一宣布,到让不少人眼红了,随驾出行谁都想去。尤其是江南那地方,来回路上拖一下就得三月,好容易去一趟,不住够一个月也回不来本。加起来四个月的时间,就带了四个人。宫里嫔妃的眼神热烈的,好像皇长女已经在她们几个肚子里似的。

  特别是同为江南人士的广嫔,她迫切的眼神都要发出光来,“和妃娘娘,能……能带上臣妾么……”

  你以为当着皇后的面问这种问题,她就能跟我生分了么,也不看看你这招都用了五年也没见效。抱琴笑眯眯的看着广嫔,声音放的跟她一样轻柔:“广嫔,这路上没法熬yào啊~”

  “是啊。”坐在抱琴隔壁的董嫔接到:“妹妹还是好好养着,看看你这手,都起皮了。”

  听到董嫔的声音,淑兰半闭的眼睛睁开了,“刘嫔身子好些了吗?”

  “回娘娘,刘嫔姐姐身子好了,就是还有些咳嗽。”

  “嗯,让她没事多出来走走,别一天到晚的在大佛堂里烧香念佛,多活动身子才能健康。”

  话说到这儿就差不多了,刘嫔自从儿子被过继出去,就心灰意冷,衣服也穿的暗色居多,本来年纪就比旁人大许多,这样一打扮硬生生将自己拉大一个辈分,有时候跟皇帝一起走出来看着就跟太后似的。

  只是过继这种事情是皇帝的主意,谁都不敢说太多,生怕那句话没留心传到陛下耳朵里就不好了。

  钦天监则了个利出行的好日子,七月十二,皇帝带着一队人马启程,踏上了去江南的路。

  妃子随行四人,抱琴和高嫔都是一人一辆马车,只不过高嫔的比她的小一些,两个小常在坐在一辆马车里。

  没多久抱琴就觉得腰酸背疼腿抽筋了,垫子厚不错,可架不住她在马车上只能坐着或者斜靠着,连个伸直腰的机会都没有。唉,真该叫那两个小常在或者高嫔过来聊聊天的,也能打发旅途劳顿不是。

  抱琴在想那两个常在,那两个常在也在说她。

  常在坐的马车小,两人一共就带了两个宫女,因此那车上就她们两个,说话方便的很,也不怕被人听见。

  谢常在比李常在早一届进宫,住在董嫔宫里,皇帝虽然挺喜欢她,不过这些年也没能生下个一儿半女,眉眼间渐渐带了些忧愁。

  本来俩人还规规矩矩的坐着,不过马车上实在是无聊,而且这一路马车要坐一个月,再加上两个都是年轻的女孩子,从衣服鞋子刺绣开始,不过一个时辰过去,话匣子就打开了。

  “真羡慕你能住和妃宫里。”谢常在突然发了一句感慨,“陛下去的也勤,可惜我没赶上好时候。”入宫三年,一开始是对和妃有点羡慕嫉妒,现在只剩下羡慕了。

  别的不说,就单单这些年从宫里出来的宫女嬷嬷,讲课的时候前前后后就强调一点:能住在和妃宫里是最好不过了。

  谢常在进宫那年据说是因为和妃宫里养着两个皇子,事情太多,所以没进新人,好容易和妃宫里的名额放开了,她又没抢上。

  李常在点了点头,眼睛亮亮的,“和妃娘娘从来不训人,启祥宫里的宫女太监们做事也特别勤快。”李常在突然有点不好意思了,“就是我早上贪睡,娘娘也没说什么,只说能赶上跟她一起走就成。”

  谢常在叹口气,突然道:“你知道广嫔么?你知道柳嫔么?”

  李常在眼睛睁得圆圆的,有八卦可以听了。

  于是等到中午到了驿站休息的时候,抱琴收获了脑残粉两只。

  一路上晃晃悠悠一个月,有时候瑞诚也招人去他的大马车里坐坐,不过抱琴却不太乐意的样子,机会多半让给了两个常在。

  “陛下,我腰疼。坐了您的马车总不好白坐着吧,再不济也得给您捶捶腿什么揉揉肩什么的,我年纪大了,经不起折腾了。”抱琴半真半假的嗔道。

  瑞诚大笑,招呼道:“快去宣谢常在和李常在过来,给她们的和妃娘娘揉揉腰。”

  “别啊,陛下。您何苦过我这一手呢,直接让她们两个来伺候多好。”抱琴故意苦着脸劝道。

  瑞诚笑够了,伸手将人拉过来,“你在我这儿躺躺,你们那个马车我都看过了,伸不直腰的。我这是体贴你才喊你过来的。”

  “那我们可说好了,躺着行,捶背您还是找别人吧。”

  等到了江南的行宫,不早不晚,刚刚八月十三,几人分别安顿下来,好好睡了一天才缓过劲儿来。

  出门一切从简,两个常在一共带了两个宫女,抱琴位分高带了四个,高嫔也只带了两个。行宫里有看守的太监,皇帝也带了人来,但是伺候的丫鬟什么数量是不够的,于是不足的人数都由江南一带的官员负责补齐。

  从皇宫里出来之前抱琴就专门吩咐了,“找些年纪大的,小姑娘家家咋咋呼呼的,见了陛下就顾着敬畏了,哪儿还能好好干活呢。”

  瑞诚笑得很是透彻,这话他听明白了,笑着说了句:“你儿子都六岁了。”便照原样吩咐下去了。

  于是分到抱琴屋里的,是三个年纪已经过了三十的嬷嬷。

  人看着倒也稳妥,不过抱琴背着她们也吩咐了自己从宫里带出来的人,“你们可得注意点,千万不能出了纰漏,那些外人做些粗活就是了,不得进里屋。这一个月累点,回去再好好歇着。过年我让你们家里人进宫来看你们。”

  这一条可是大恩惠,每个月能见家人的宫女也就那么些名额,都快抢破头了。虽然抱琴宫里一直保持着正常水平,两三个月就能见一次,不过临近过年那两个月的名额是大大的难抢,为这事,好姐妹反目成仇的都有。

  不过现在和妃娘娘发话了,一切问题都解决了。

  歇了两天就是八月十五了,官员设宴宴请皇帝陛下。抱琴她们四个则自己在行宫里举行了一个小宴席。

  要说瑞诚也动了带她们几个去看看的念头,不过又被抱琴阻止了,“您的妃子哪儿能让外人看见。”

  就这一句话,瑞诚的念头就被打的烟消云散了,“明儿个我让他们围了西湖,然后咱们好好逛逛。”

  四个嫔妃坐在行宫院子里的石桌周围,桌子上摆得也都是江南的菜色,其中还有抱琴提了好几次的螃蟹。

  “娘娘们慢用。”瑞诚虽然自己去赴宴了,不过把小洪子留下来给抱琴差遣。小洪子说完一句,又转向抱琴,笑嘻嘻的说:“陛下说了,管饱。这一笼不够还有,请娘娘放心大胆的吃吧。”

  “行了,你也去休息吧。”抱琴笑道:“记得吩咐他们准备热水,陛下回来必是一身酒气,得洗洗才好睡。”

  对着月亮喝着小酒,身边还有几个不远不近的伴儿,这个八月十五也

  松语文学免费小说阅读_www.16s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