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松语文学 > 耽美同人 >沈晨霭的异古生活最新章节 > 沈晨霭的异古生活TXT下载
错误举报

第 72 章

  要不然为什么这帮人会以为他很好骗他岳大壮又不是个傻子,岳家能有今天靠的是谁他还是很清楚的。要不是有小九在,他们岳家那里能够有今天,说不定还是和过去一样,在贫民窟那边靠卖苦力讨饭吃那。

  这帮家伙会到他耳边来嘀嘀咕咕的,还不是在小九那里没有讨到好处,所以才会想要鼓动他的。问题是他们老岳家的钱都是小九一滴汗一滴血的挣出来的,凭什么要白白分给他们呀。

  要真的是有困难需要帮忙也就算了,好手好脚的不想着靠自己去挣钱,天天的想着怎么从他们老岳家的身上挖出一块ròu来,这样的人家我还让你们上门就已经很讲究了,还想要怎么样呀心里面有气的岳老太爷已经在不耐烦去应付那些居心叵测的人了,最后干脆就直接让管家以自己年岁大了,需要多休息为由头,在也不见那些带着小姑娘过来的亲戚们了。

  反正老爷子这边已经想好了,只要自己不作不闹,那就如同别人说的,自己就会是岳家这边地位最高的一尊佛爷,他小九哪怕是做到了龙椅之上,那也得恭恭敬敬的供着自己。

  既然这样那还有什么好折腾的那太太平平的做着自己的太上皇,安安稳稳的教养小儿子,这不是挺好的嘛,至于外面的那些琐事,就jiāo给有本事的人就闹心吧。

  三跪九拜之后,岳冲和徐简叫两边侍候的小厮给抚了起来,仪式结束之后,婚宴准点开始。将徐简给送入新房之后,大堂里热闹的喜宴,和街道上面的流水席就一起开席了。

  沈晨霭他们这群‘娘家人’在仪式结束之后,都很自觉的回到了东厢那边,会这么自觉不是因为别的,最主要的原因是因为东厢和正堂这边的喜宴上,上的酒水是不同的。

  会这么安排倒不是主人家对那一边的客人们另眼相待,实在是因为两边客人们的战斗力太不平均了。

  岳冲这边的客人多是盐帮和各路的客商们,出身市井的他们别的没有,抡起酒量来说那可都是一流的。那些普通的水酒根本就不可能让他们满意的,所以岳冲特意到武威那边去定的火里烧,这种烈酒是最符合这帮家伙的口味了。

  而徐简这边过来参加婚宴的多是一些读书人,这些书生们也许有几位会有些好酒量,但是大部分的人酒量也就是那么一般般的。而且这帮家伙做什么事情都要讲究一个风雅,如同火里烧这样的烈酒,是绝对讨不到他们的欢心的。

  虽然看着那帮读书人九爷就会觉得牙疼,但是小简的‘娘家人’那就一定要好好的招待,尤其是酒水这种十分显眼的地方,是绝对不能够被人挑出毛病来的,哪怕是费上再多的心思,也不能让徐简在自己的婚宴上失了礼数。

  所以东厢这边的席面上,岳冲给挑的酒水是浅依坊的二月白,这种不是凉州当地的,而是从杭州那边运过来的,据说是用二月的白梨花加上山泉水酿制出来的,所以喝起来味道甘冽清醇,是文人们最喜欢的一种酒水。

  既然受人欢迎,价格自然就是不菲,不过无所谓,只要婚宴能够办的好,花再多的钱他岳九也不怕。

  相对于屋里面的精细,外面街道上的流水席的酒水可就简单多了,不过是当地酒坊出产的散装白酒。不过这流水席既不收礼也不要钱,纯粹就是为了增加气氛,随便什么人过来吃都可以,有免费的酒水可以吃的情况下,谁还会在乎那么多呀。

  热闹的婚宴从中午一直开到傍晚,一直到日头都开始偏西了,前来参加婚礼的客人们才陆续的开始离开。

  不是没有人打过闹洞房的注意,不过有胆子在岳家将这个主意实施出来的人,恐怕还没有出生,岳九的那张脸在送客的时候虽然是笑着的,但是其中隐藏着什么含义,长眼睛的人都能够看得出来呀。

  那只老虎正在咧开嘴冲着他们亮出牙齿,告诉他们老虎屁股摸不得,老虎的洞房更是闹不得,所以为了自己的安全,大家伙还是赶紧撤吧。

  第104章

  虽然岳九的婚礼让整个凤城都沾染上了一丝喜气,但是没过几天,除了那对还沉浸在新婚之中的夫夫之外,这场由婚礼所带来的喜气,已经变的越来越少了。

  五月下旬的凤城,灼热的太阳炙烤着大地,田地之间仅有的一丝水分仿佛都被蒸发出去了,现在的凤城除了一个热字,就在没有其它的感觉了。

  种到地里面的秧苗们,那些耐旱的植物还算是好一些,哪怕是生长缓慢,也总算是活下来了。可是那些不耐旱的作物可就遭殃了,特别是那些种植了蔬菜和玉米的人家,此时的田地里面几乎是干枯一片,已经看不到几株还活着的秧苗了。

  可是坏消息却不仅是如此,一些地势高的人家,如今水井里面的出水量已经明显见少了,以往那些井里面的水位至少能有两米深,可是现在那里面的深度连半米都已经不到了。

  城里面的老少爷们忧心忡忡,都怕在这样发展下去,自己家里的井水会慢慢的消失掉。

  还好凤城这边还有几口新打出来的几口深水井,那些井里面的水位还依然如故,这才让担心自己家里没水喝的人们安心了一些。

  可是睡着时间的发展,这种情况却是没有一点要减轻的意思,相反的是,即便是进了六月,凤城这边也还是没有一滴的雨水落下来,干旱的情况已经越来越严重了。

  而随着干旱的发展,凤城乃至整个凉州地界的粮食价格,却全部都水涨船高了起来。

  此时的粮食价格,照比去年最少要上涨了一倍,但相较于隔壁相邻的城市,凤城这边的粮价真的还算是低的,听外出的一些人说,舞阳那边的粮食价格,至少还要比凤城这边高出三分之一。

  粮食的价格会卖的比别处便宜,不是凤城这边的粮商们发了善心。而是他们想涨价却总是不能够顺利的涨起来,因为凤城这边有几户人家联合起来顶住了干旱的压力,就是不涨价。

  这几户人家分别是经营ròu食生意的罗家、经营食盐生意的岳家和控制着凤城周边大部分船运的白家。

  这几乎商家联合起来,各自发挥着他们的优势,罗家店铺里面所卖出的东西,不论是鲜ròu、干货还是熟食制品,从干旱发生的那天起,到现在大半年就没有涨过一个铜板。而岳家的食盐更是与船运白家联合到一起,将整个凤城极其周边的食盐价格都稳定了下来。

  有他们几家在一起联合的压制物价,让那帮有心思想要趁着灾年哄抬物价的商人们,都感觉行动起来极其的不方便,他们总不能让粮食的价格涨的比ròu高吧,真要是那样的话不但凤城的老百姓会砸了他们的铺子,估计衙门那边也少不得要要以鱼ròu乡里的由头,请他们进去吃茶了。

  赚不到暴利,有人就开始看这三家不顺眼。岳家那边九爷的名号太响,敢去摸老虎屁股的人不多,白家那边又是水匪出身,知根知底的都不愿意去招惹他们,所以翻来翻去的,貌似能成为软柿子的,就只剩下罗家一个了。

  所以有心给罗定一个教训的人们,就开始频频的冲着罗家那边下黑手,他们的手是真黑,一出手动就是罗定这边的命根子,这些人奔着那些给罗定养猪的养殖户们去了。

  他们的想法很简单,你不是说原料充足所以不用涨价的吗,那咱们就想办法让你的原材料变少,看你还涨不涨价。

  想法是挺简单的,不过人真要使坏的时候,方法用不上多复杂,只要有用就可以了。而不得不说,这帮人还真就找对了下手的地方,要是真的让他们成功了,在原材料极速减少的情况下,罗定那边还能不能撑得住,那就真的是一个问题了。

  好在老天爷垂青,让这帮家伙下手的时候没有选对地方。他们动手想要祸害的那几户人家都是后来才落户到凤城这边的,在这边根基浅薄,几乎是没有什么靠山的。按理说选这种人家动手是没有错的,但是他们错就错在动手之前没有打听一下,这几乎人家在搬过来之前是干什么的。

  他们选中的这几户人家都是去年才搬过来的。要是有人过来仔细的看一下,就会发现这些人家的当家爷们都有一个习惯,那就是长年累月的刀不离身。

  这些男人们带在身上的刀并不是那种装饰兴致的,相反那些刀全部都是开过刃的猎刀,看其保养的程度就能知道,主人们是会经常的使用它们的。

  所以有心人只要观察一下就能知道,这些家里的男人们先前应该都是山里面的猎户,因为什么别人不知道的原因,才会举家搬迁到这边来的。

  这些猎人们长年的在深山里面与各种各样的猛兽们斗智斗勇,警惕心与身手那都是没的说的,想要yīn到他们,那可不是一般的难。

  所以那些想要使坏的家伙们,最终的结局就是被人给揍了一个满脸开花,还不能与别人诉苦,因为他们才是先动手的那一拨,于情于理都没人会为他们说话的。

  在吃了一个大亏之后,有些人收敛了小心思。有些人却想出了一招更恶dú的,那就是四处去散播罗定家里面的东西不干净,还安排人到罗定家腊ròu厂去闹事,说自己吃了他们家的腊ròu之后,就开始上吐下泻。

  对于这些闹事的,罗定的反应也很迅速,说自己吃坏了肚子的那一位,直接就被送到徐大夫那里去了,经过一番的诊治之后,这位在凤城这边德高望重的老大夫宣布,这个人没事,身体壮实的很。

  于是在出了医馆之后,立马就进了大牢,罪名是敲诈勒索未遂。也赶上他点背,进去的时候县太爷真好再为凤城这边的旱灾忧心,一听说这位压进来的居然是敲诈罗家的,县太爷本来的不好的心情变得更火大了,心说现在市面上的物价之所以还能够免强维持,归根究底还是因为有罗、岳、白三家的联合打压,这位倒好,不但不思感激,反而还在在这种时候过来捣乱,真以为老爷我是好脾气,大刑伺候没商量。

  于是这位顶风作案的仁兄,在挨了几十板子之后,又被丢进大牢里面去接受照顾了。

  至于那些往罗家身上泼过去的污水,根本就没有沾染到罗定的身上。因为这一位在凤城百姓们心中的名声实在太好,再加上有不少人家的亲戚就是再为罗家养猪的,那些猪到底是怎么养出来的,大家都是亲眼看到的,就算是那些胡说八道的人说出花来,他们也是不会信的。

  再说谁也不是傻子,罗定是怎么对待大家的?而那些说坏话的人又是怎么对待大家的?两相一对比,谁在说谎话那不就是一目了然了吗,所以在衙门口看过一场闹剧之后,有不少的人都是相约到罗家ròu铺去买ròu去了。

  吃ròu可比吃粮食抗饿多了,二两ròu能顶的过半斤的粮食,现在的粮价这么高,真要是换算下来其实两边的价格也没差多少,吃罗定家的ròu,还能让他们更放心那。

  于是在一场的风波过后,罗家各种ròu食的销售量不但没有减少,反而还增加的不少。而且知道罗定被人为难的人家,纷纷挺身而出对着罗家做出了声援,一时之间罗定家里各种商品全部变得热卖,有些味道特别好的主打商品,还经常要卖到脱销。

  如此火bào的生意看的那些在暗地里动手脚的人几乎要吐血,几番的动作下来不但没有伤到罗家,反而是让罗定家里面的生意更加的红火,罗家ròu铺的声明更加的响亮了。这种偷鸡不成蚀把米的感觉,实在是太让人郁闷了。

  不过更让他们郁闷的还在后面,因为经过了他们这番闹腾之后,县太爷依然对他们有所警觉了。

  管地的民生关乎着此地官员的政绩,要是真的在由着那些鼠辈胡闹下去,真要是伤及到民众的利益,那叫上官知道了之后,自己也绝对是讨不到好果子吃的。

  为了自己的政绩还将来的前途,这位县老爷开始出手调控了。他所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将那帮带头闹腾粮商们都请到衙门这里来喝茶,顺便挨个的与他们谈心,话里话外都是你们老爷我最近为了旱灾的事情,心里面很不爽快,你们最好给我老实一些,要是那个敢蹬鼻子上脸,老爷就让他尝尝衙门里面水火棍的味道。

  受到警告的粮商们表面上却是是老实的不少,但是存在观望情绪的人还有很多,毕竟粮食这种东西也能算是一种商品,要是进货的价格涨了,或者是买的人多了粮食不够卖,那涨价也是情有可原的,哪怕是县老爷也不能逼着他们赔钱呀。

  不过观望下来的结果注定是要让他们失望了,因为这位县老爷接下的动作,彻底的击碎了这些人所有的痴念都变成了妄想。

  第105章

  正猫在暗处留心观察的那些粮食们,突然就发现县衙那边的人流来往变得密集了许多,而且多日之前,县老爷也如同当然宴请他们一样,将以罗、岳、白三家为首的稳定物价派请入了县府的后衙。

  起初那些粮商们对于这些人会被县老爷邀请,并没有大多的在意。毕竟那位县太爷需要物价平稳,而这些家伙又团结起来集体打压物价,在马屁拍的如此精准的情况下,那位县太爷不清他们过府一叙,才是怪事的。

  不过自打这些人去过县衙之后,那位县老爷的动作就越发的让人猜不透了,不过几天之后,白家那边的大船上,就运过来一大批的土豆幼苗,县太爷在县衙外面的布告栏上面张贴了告示,说凡是凤城登陆在侧的人口,都可以凭着户籍所记载的人数,到县衙这边来免费的领取相应数量的土豆幼苗。

  看到这张布告的人们都有些蒙了,他们不知道县太爷这是想要干什么不过很快,这位县老爷就张贴出了第二张布告,上面详细的解释了官府发放这

  松语文学免费小说阅读_www.16s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