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松语文学 > 耽美同人 >福气满堂最新章节 > 福气满堂TXT下载
错误举报

第 2 章

  勇毅伯府没分家,辈分排下来姜珀行六,姜珀每次逗玉珠儿都是‘姣姣,我是你六哥,快喊六哥。’通常情况下,玉珠儿过好一会儿才抬头看他一眼,又慢慢把目光移走。

  姜珀每次都在玉珠儿抬头看他那一瞬间以为她会喊自己一声六哥,每次却都是失望至极,陡然在这种情况下听见那声稚拙的六哥,姜珀甚至以为自己听错,可就算那一声六哥听错,姣姣的哭声却没有错,她此刻抽噎着,都哭的快背过去气了。

  这一变故惊呆所有人,程父正在教训程子慎,这会儿却也是被这哭声和一声六哥惊的不知所措,原本打算领着程子慎跟姜家人道歉都来不及,他眼睁睁看着姜家人抱着哭的快不行的小娃儿进了船室,不一会只留下一群看热闹的。

  程子慎一脸呆愣,等姜家人呼啦啦的都不见才抬头问程父,“爹,姜家那小傻……小姑娘是不是不傻了?”

  “你这孽子!”程父给气的冒烟,一巴掌就拍在程子慎脑袋上,“瞧瞧你惹出的祸事,你刚才那是什么话!别人府中的姑娘同你有甚关系,需要你多嘴说闲话,竟还和府中小公子打起来,你,你可真是会惹事儿!”

  程子慎苦着脸捂着脑袋在甲板上乱窜,他心想,自个也不是故意的啊,况且跟那小子打了一架,还把小姑娘的傻病给治好呢。

  玉珠儿被抱回房还是一直大哭,脑中全是上辈子的事儿,她头疼,心里还慌,抓着木氏的衣襟不肯松手。

  “娘的姣姣儿,娘的姣姣,乖,快别哭,娘的心都给你哭碎了。”木氏眼泪也啪嗒啪嗒落下,心里跟刀剐一般,手都在抖,又回头跟姜瑾说,“阿,阿瑾,快些去隔壁叫你爹爹过来。”

  姜三老爷姜安肃正在隔壁跟弟子谢澈说着回京后的事情,勇毅伯府在京城也处于尴尬的地位,且不说之前二房闹的几件事情,就说他即将回京,明面上往上升,却是跟皇后太子有牵扯的,如今大房的姑娘还要进宫去给太子选妃。

  皇帝眼中却只有穆贵妃跟其诞下的三皇子,要不是三皇子年纪还有些小,又有重臣劝阻,只怕皇帝早已废了太子,立三皇子为太子了。

  官场复杂,浮浮沉沉,他们这些为官的或者爵位世家,最怕的就是站错队,这些年远在邵安城为七品县令,小小官职,倒也乐的清闲。

  至于弟子谢澈也不过是个半大少年,还是当年去邵安城捡到的孩子,比姜瑾年长两岁,一直收养到现在,寄在姜安肃名下为弟子。

  正说着回京后的事,门外响起长子姜瑾的声音,“父亲,姣姣在哭,母亲让您过去一趟。”

  姣姣在哭?姜安肃俊朗的面上现出一抹惊愕,紧跟着猛的起身朝外走去,身形颀长的谢澈也跟着起身一同过去,他一直被姜安肃和木氏收养,于姜家人来说,他是家人,更是玉珠儿的哥哥。

  两人随姜瑾去了隔壁,玉珠儿哭声小了些,只还在哽咽,埋在木氏怀中快睡着,旁边小儿子一脸一身的血,姜安肃还不清楚发生何事,但见这种情况,吩咐姜珀,“还站这儿做什么,快些回房把自己弄干净。”

  姜珀还是有些怕父亲,再担心姣姣也只得先回房把自己料理干净。

  姜安肃熟练从木氏怀中接过玉珠儿,轻轻拍着女儿后背,又问了是怎么回事,姜瑾把事情简单说了遍,姜安肃当即说道,“去最近的码头靠岸,先下船找大夫给姣姣治病,阿澈阿瑾阿你们先行回京,阿珀同我们一块先去找大夫瞧瞧鼻子。”

  玉珠儿这会儿哭累已在姜安肃怀中睡下,姜安肃看着怀中眼睫毛上还挂着泪珠儿的女儿,当真是心疼的一抽一抽的。

  过了没一会,程父领着程子慎过来跟姜家人道歉,姜安肃没见人,他为官清正待人也大度,唯独对待女儿的事情上是有些小气的。

  当日下午,航船在最近的码头停下,姜安肃跟木氏抱着玉珠儿下船找大夫,三个丫鬟也跟着,姜珀因为鼻子被揍,也跟着一块去看大夫。谢澈同姜瑾姜和其他一些仆人先行回京。

  姜安肃带着妻儿在这小县城耽搁两天,姜珀鼻子并无大碍,大夫开了几服yào。玉珠儿身体也没什么问题,却又如同先前一样,一句话也不肯再说,小县城的大夫对这种情况也是莫不清楚,又诊断不出什么,姜安肃和木氏只能带着玉珠儿也回了京城。

  这里距离京城并不是很远,两日路程,姜安肃租了马车连夜赶回京城,只为让京城大夫好给姣姣儿瞧瞧到底是怎么回事。

  路上时候,木氏总忍不住一遍遍颤声问玉珠儿,“姣姣儿认得娘吗?姣姣儿喊一声娘可好?”

  玉珠儿却什么都不肯说,埋在木氏怀中不抬头,她总是很怕,是不是自己天煞孤星命,所以六哥才会流那么多血,以后要是同家人亲近,他们也是否会和上辈子家人一样,一个个的离开她?

  她怕,很怕很怕。

  一路回了京城,马车停在勇毅伯府大门口,下了马车付了银两,车夫赶着马车离开,姜安肃领着妻儿和丫鬟站在有些破败的伯府大门口,心里颇不是滋味。

  他本身是庶出,对伯府的感情说不得很深,他姨娘只是老太太怀了身子时让父亲在外抬进来的良家子女,没想到有了身孕,姨娘身子不好,生下他后没几月就去了。他也一直养在老太太名下,长这么大,老太太同他感情说不得多深,却也不会少他吃喝就是。

  到了十三岁,他考取功名,十六岁成亲,带着妻子去邵安城为官,这一离开就是十一二年,他对府上的印象都有些模糊,只记得走的时候伯府面上也还是光鲜亮丽,眼下却连府上的牌匾都有些破旧了。

  上前磕响门环,伯府大门很快从里面打开,一个脸上满是褶子的老头开的门,看见一行人就笑了起来,“三老爷三太太回来了,且快些进去吧,老太太都在家里等着了。”

  姜安肃点点头,一路上不言语,由着老头领着一行人去了正厅给老太太磕头。

  到了正厅,老太太跟勇毅伯都在,两人都已经是五十来岁的人,头发有些花白,大房和二房的人都在,再加上孙辈,熙熙攘攘坐了一屋子,谢澈不在,姜瑾和姜却是在的。

  老太太面容严肃,看着姜安肃时也没多少变化,勇毅伯面上变化也不大,毕竟是庶子,况且离家那么多年,难免感情生分了些。

  姜安肃把怀中抱着的玉珠儿jiāo给姜瑾,同木氏一块跪下给老太太和勇毅伯磕头,“儿子不孝,十一二载未曾在家尽孝,还请母亲父亲原谅安肃。”

  “快些起来吧。”老太太虚虚抬了下手,“这些年你在外头辛苦了,以后一家人就在一起,做什么都有个照应,你们兄弟三人且要相互照应扶持着才是。”说罢目光移到姜瑾怀中的玉珠儿身上,“这便是玉珠吧,快来让祖母抱抱。”

  姜瑾无奈,看着怀中快要睡熟的妹妹,只得上前一步把玉珠儿抱到老太太面前。

  老太太接过,看着粉嫩嫩的女娃儿心里也有些软,忽又想起是个傻子,难免在心底叹息一声。玉珠儿在老太太怀中也没怎么醒,只乖巧的靠在老太太怀中打盹。

  老太太抱了一会儿就把玉珠儿jiāo给一旁站着的木氏,又从手腕上捋下来一个翠绿透明的镯子递给木氏,“且给玉珠收起来吧,也算是我这个做祖母的一份心意。”

  “谢谢母亲。”木氏接过道谢。

  一旁的大太太二太太也都纷纷给了见面礼,都是给玉珠儿的。

  还不等多说什么,老太太已经说,“好了,你们舟车劳顿也是累了,先回去院子梳洗休息,晚上过来给你们接风宴,到时候一家子也好好说说话才是。对了,路上的事情我已经听阿瑾说过了,待会再去找个大夫给玉珠瞧瞧。”谁也不希望家里有个傻子的,若能治好定是再好不过。

  姜安肃点头,领着一家子回了院子里,谢澈姜瑾姜先回来的,院子早就收拾过,能直接住进来。这两日急着赶路大家都未曾梳洗,木氏让丫鬟去厨房拎了热水回来先给玉珠儿梳洗一番,又从厨房端回吃食喂她吃下,吃完玉珠儿就先歇下了。

  第3章

  趁着玉珠儿睡下,姜安肃去请了回春堂的纪大夫来,纪大夫十一二年前在京城就颇有名声,只盼着他能替玉珠儿好生的瞧瞧。

  纪大夫的病人比较多,姜安肃的帖子排在明日,他也知道急不得,才回府事情也是多,嘱咐木氏好好照顾玉珠儿就出了门。

  这次回来,姜安肃从邵安城的一个七品县令上任大理寺司直,从六品上的官职,用了十一二载的时间他才爬了这么一小步,或者并不是心甘情愿的爬,而是被人提携上来。

  不少人都很清楚大理寺卿是皇后的哥哥,这么些年,连皇帝都没能动的了他,只是皇后太子这一派眼看着也剩下不到多少人,却再这关头把勇毅伯府牵扯进来。

  勇毅伯府这些年算是落败下来,姜安肃觉得很大可能是因为皇后一派实在找不到什么拉拢的人,皇后同贵妃之争,光是皇帝宠着贵妃都能让不少人对皇后这一派望而止步,他们拉不拢大家族,怕就把主意打到这些好掌控或落魄的小世家上。

  姜安肃不想对两派之争有何看法,这是朝堂上再正常不过的事儿,他只知晓自己不得不去任职,就算皇帝再不宠爱皇后跟太子,也不是他们这种落魄伯府惹的起的。

  当天下午,姜安肃去了大理寺报到,三天后正式任职。

  晚上的接风宴就在大厅,除了长辈们,孩子们也都摆了一桌,伯府的孩子们倒是挺多,大房一子一女,二房二子二女,三房三子一女,玉珠儿是年纪最小的。

  大房的一子一女都是大太太林氏所出,长子姜瑞,今年十七,已定亲来年开春就要成亲。长女姜玉宁十五。至于大房老爷在司农寺任职司竹监,正八品下,掌种植竹苇,以供宫廷及各官署制造帘篚等,并以笋供宫廷食用,非常闲散的官职。

  大房老爷同姜安肃一样,并无妾氏。

  二房的情况就复杂些,姜大老爷和姜二老爷都是老太太所出,老太太当初比较宠爱姜二老爷一些,结果这人被宠的有些混不济,这么些年一直赋闲在家,家中一妻一妾氏。

  二房太太陶氏育有一子一女,嫡子姜钰今年十五,嫡女姜玉香十岁,另外红姨娘也育有一子一女,庶子姜,也是十二,另外一庶女姜玉兰比玉珠儿年长两岁,今年也不过五岁。

  算起来,整个勇毅伯府六个男孩,四个女儿,子孙真真是兴旺。

  反正木氏抱着玉珠儿过来吃饭时,看着满当当一屋子人,玉珠儿头都大了,等到木氏逐一把人都介绍给她,她脑仁都开始疼,最后也就是记住几张面孔,人名儿是完全没记住。

  好在她年纪小,还是大家眼中的傻子,记不住也没甚关系,只管埋头吃东西。她吃饭的时候很是乖巧,胃口还好,吃了一小碗ròu粥,还有一些素菜,鱼ròu,最后还喝了小半碗甜汤,惹的老太太频频夸她,“玉珠这胃口真好,好养活,长的白白嫩嫩真惹人喜欢。想起玉宁小时候,那小嘴可挑了,这也不吃,那也不吃,瘦的跟个小猴儿一样,幸好年岁长了,吃的多了些,脸儿也圆乎乎的,不若跟长的跟个小猴一样,可得把祖母心疼坏。”

  “祖母。”玉宁娇嗔,“可不许在弟弟妹妹们面前说我糗事。”她长相随了母亲林氏,鹅蛋脸儿,一双眼睛水润润,十五岁,已是亭亭玉立的大姑娘了。脸上擦了些粉,还是能够瞧见眼底的青影,显然这几日没休息好。

  姜玉宁是大房嫡女,也是姜家长女,过些日子要进宫选妃,她是姜家第一个女孩,也格外得老太太喜欢,自幼就常养在老太太身边,对她的宠爱自不必说。得知要进宫选妃,老太太哭的可伤心,觉得宫里不是个好地儿,只希望她们姜家的女儿都寻个如意郎君,而不是宫里那等吃人的地方。

  大房所有人都清楚宫里不是个好归宿。

  老太太想起这事儿,面上的笑容也浅了几分,忽又想起一事来,跟木氏说道,“老三媳fù,后天是十五,家中所有女眷都要去广济寺上香,你也准备下,到时候带着玉珠一块去,听闻广济寺的广济大师神通广大,或许对玉珠有帮助。”

  大房二房的太太都没说话,她们都很清楚广济大师那里是这么好见的,广济大师在寺里设了个很大的签筒,里面的签都快上万支,有根福签,若是能够抽中,可得广济大师那串随身佩戴了几十年的佛珠,这串佛珠被放在寺里当镇寺的东西,听闻当初很受宠的穆贵妃想去寺庙求这串佛珠都未曾求到。

  这串佛珠在广济寺都几年,至始至终从未有人抽中过那只福签。能够见到广济大师的人更少,像他们这样的人家或许只有抽中那只福签才能见上广济大师一面吧。

  况且这大签筒也只有在每月十五才会打开,每人就一次机会。

  这些年木氏在邵安城,这才回来,自然不曾听闻福签的事情,只广济大师的名号她还是听过的,自小就知道就这么一位得道高僧,很是了得。

  木氏就说道,“儿媳记住了,后日就带着玉珠同母亲一块去广济寺。”

  老太太又哪里不清楚,这般说也只是想给三房一个盼头而已。再者老太太对玉珠是有些内疚的,三房这些年远在千里外的邵安城,按理说玉珠的事情不该在京城传开,当年姜安肃写信回府,略微提了下玉珠的情况,这种事情肯定也不能瞒着家里的老太太。

  老太太看完信心里不太舒服,她对三房没太多感情,这种不舒服也只是觉得三房出了个傻姑娘,对姜家别的姑娘会有影响。这事儿她就跟身边伺候的老嬷嬷说了下,谁曾想被个小丫鬟听去给传了出去,最后直接把小丫鬟打的半死发卖出去。

  吃了晚饭,老太太也都让各自回房。

  玉珠儿晚上是自个睡觉,有丫鬟专门伺候着,木氏哄着玉珠儿睡下后这才回了房。

  翌

  松语文学免费小说阅读_www.16s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