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松语文学 > 历史军事 >二战亲历记之浴血东线最新章节 > 二战亲历记之浴血东线TXT下载
错误举报

第 287 章

  军群和第4坦克装甲集群根本组织不起有效的阻截行动来阻挡严大力的近卫第24师向西的突击。

  在这种危急的情况之下,德军南方集团军群和第4装甲集群的残部不得已只能立即向西撤退。而大兵团的撤退是需要组织xìng和相互协调的,所以负责指挥所有在乌克兰的德军部队的南方集团军群司令官曼斯坦因元帅此时焦头烂额,手忙脚乱地给各支部队下达撤退命令。

  与此同时,这位德军元帅也顾不上是不是会被元首痛骂了。在这样的紧急情况之下,他立即向德国陆军总参谋部和陆军总司令部汇报了现在的紧急情况,请求立即在波兰的德军部队紧急向东行动,一定要阻挡住目前正在向西急进的苏军突击部队,保证在乌克兰的德军部队向西撤退的通道安全。在请示电报中,他警告说如果不能将受到包围威胁的南方集团军群和第4装甲集群残部的后撤通道保持住,那么这里将会发生这场战争开始以来德军的最大规模的灾难。

  不用他提醒,在了解到目前的局势以后,德国陆军总参谋部同样很清楚目前在战线南部发生这以危急情况。德国元首希特勒在愤怒地大骂一通后还是立即调动了驻守波兰的德军部队立即向东机动,他不能容忍在乌克兰的这么多德军部队被包围并被他认为是低劣民族的俄国佬歼灭。

  这可是很大数量的德军野战部队,如果能解救出这些部队对于后面的战斗肯定是大有益处的。现在整个东线的德军情况非常不好,在前一段时间列宁格勒方向上的失利更让他非常焦虑,苏军已经成功地打破了德军对于列宁格勒的封锁,并且在整个战线上从北方的波罗的海沿岸一直到南方的黑海之滨都在发起全面的进攻。而此时德军应接不暇,只能步步后撤,只剩下招架之功而没有反击之力了。这也使得他更希望在乌克兰的德军部队能顺利地向西撤退,尽管在他内心深处对这样的撤退非常不满。

  此时的德军总参谋部十分关注东线南部战线的情况发展,因为如果在乌克兰的德军部队被全歼的话,整个战争的前景对于德国来说就大大的不妙了。当然,南线的局势不仅仅是需要德军从本土和波兰以及罗马利亚等地紧急调集部队向东阻截苏军的突击部队,还需要南方集团军群自救才行。不然以现在德军的兵力来看很难在南部战线建立一条稳固的防线。

  第四百六十一章 紧急措施

  其实不仅仅是在柏林的德国陆军总参谋部是这样认为的,南方集团军群司令官曼斯坦因元帅同样也很清楚自己必须要自救。由于现在整个集团军群的部队都在迅速向西撤,呈现了一种快要崩溃的状态。为了挽救德军在南线的命运,他也拿出了经过自己深思熟虑的办法。那就是让第4坦克装甲集群的部队脱离战斗,立即快速向西北方向行军,想办法对正在西进的苏军突击部队实施侧击,以拖住苏军突击部队前进的步伐。

  第4坦克装甲集群是德军在南部战线唯一一支装甲集团军。这支装甲部队自从这场战争开始后就一直在乌克兰作战,历经了战线南部的各次重大战役。只不过自从斯大林格勒战役德军失利之后,这支装甲集团军的命运就开始急转直下。在后面的战役中接连损失惨重,现在的规模已经远远小于战争开始时的规模了,大量的坦克和装甲车被击毁,而从本土得到的补充却远远跟不上在战斗中损失装备的速度。因此第4坦克装甲集群现在虽然号称有八个装甲师,但是每个装甲师目前所拥有的坦克数量不足满编时的一半。

  虽然各个装甲师的状况很不好,但是曼斯坦因元帅却不得不将这些实际上已经被打残的装甲部队用到刀刃上。毕竟现在这些装甲师还能快速机动,而现在部队的机动速度决定着整个南部战线德军的命运。他可不敢把所有的希望都寄托在从波兰、罗马利亚以及本土抽调的部队身上,那些部队看上去是满编的,但是实际的作战经验却很少,基本上是作为管理占领区的治安部队来使用的。因此很难说这些部队在遇到苏军突击部队后真正能发挥多大的作用是存疑的,而一直在前线作战的第4坦克装甲集群的各个被打残的装甲师则不同,这些装甲部队与苏军一直在战斗,拥有丰富的对苏军的作战经验,关键时刻他更信任这些装甲部队一些。

  只是目前部署第最靠北的装甲部队只有两个装甲师,只有这两个能够迅速向北行军的装甲师在得到曼斯坦因元帅的命令后开始向北机动,能否在苏军突击部队收复科罗斯坚后拖住这些苏军突击部队现在是很难说的。为此,南方集团军群司令部的作战参谋们又拿出了一个方案,那就是调集支援南方集团军群作战的空军第4航空队所有的轰zhà机在战斗机的护航之下对苏军突击部队实施连续的轰zhà,拖慢苏军突击部队的前进速度。

  对于这一方案,曼施坦因元帅立即批准了。现在只要能拖住苏军突击部队的前进速度,不管任何方案他都像救命稻草一样地抓住不放。为此,他还专门与空军第4航空队的司令官通了电话,强调目前地面部队的困难,要求空军的飞机要紧一切可能对苏军正在向西急进的突击部队实施轰zhà。

  在曼施坦因元帅看来,这也许是个不是办法的办法。现在他需要的是时间,除了已经开始行动的那两个装甲师以外,要建立真正的防线还需要用到步兵部队,毕竟装甲部队是属于进攻xìng部队,只有步兵部队才能建立起新的防线。而据他所知,现在在波兰被紧急动员起来的5个步兵师正在装上火车开始向东运输,德军很需要时间来部署这5个步兵师。

  就在德军手忙脚乱地调整部署的时候,苏军白俄罗斯方面军同样也在调集部队调整部署。自从得到近卫第8集团军通过悄悄让部队穿过大沼泽地而顺利地突破德军在大沼泽地以南的防线之后,白俄罗斯方面军司令员罗科索夫斯基立即关注起这一地域的战况起来。他甚至要求近卫第8集团军每隔两个小时就上报一次战况,特别是处在最前面的突击部队前进的情况。

  当他得知冲在最前面的只是近卫第24师之后,罗科索夫斯基开始担心起来。近卫第24师虽然说是诸兵种合成部队,拥有大量的汽车和少量的坦克,但是他认为这样的部队前进的速度还是太慢了。而在近卫第24师的前方就有一座重要的城市科罗斯坚,要占领这座城市必然会让近卫第24师停下来。

  这样的情况是这位白俄罗斯方面军司令员所不愿意看到的,因为他以前就是一支机械化部队的指挥员,很清楚在这样的情况之下苏军突击的速度才是最关键的,只有快速向西前进才应该对德军构成重大威胁。而近卫第24师并不是一支坦克装甲部队,前进的速度肯定是比不上坦克部队。为此他下达了一条新的命令,让隶属于白俄罗斯方面军的第1坦克集团军立即行动,超越近卫第8集团军,作为突前突击箭头快速向西前进。

  作为一名在这场战争中成长起来的拥有丰富战役指挥经验的高级指挥员,罗科索夫斯基很清楚由于德军南方集团军群有被陷入包围的危险,德军指挥官肯定会采取一些断然措施来应对,比如紧急抽调坦克装甲部队从南面向苏军的突击部队实施侧击来拖住苏军突击的速度。而像近卫第24师这样的部队在进攻的过程中突然遭遇德军坦克装甲部队的侧面进攻,很难说会发生什么意外情况。最好的结果也是立即停下前进的步伐而实施防守,这对于苏军快速向西突击极为不利。因此他必须要调集大规模的坦克部队冲到前面去,不仅可以加快突击的速度,还能击溃德军坦克装甲部队的侧面进攻。

  当然,这一切对于已经快要抵达科罗斯坚的严大力来说并不知道。他现在心里只有一个目标,那就是尽快解放科罗斯坚这座乌克兰重要的城市,肃清这座城市里的德军,完全掌握住科罗斯坚。然后接下来才会考虑继续西进的问题,而要继续西进,还得看师里剩下的两个团以及近卫第25师和近卫第26师什么时候能够抵达科罗斯坚。

  其实严大力的这种考虑也不能算是一种错误,他也知道必须要快速解放科罗斯坚并且继续西进的战役意义。但是他不敢也不能在后续部队抵达之前就率领前面的两个团离开科罗斯坚,因为一旦德军抽调部队在他率领部队离开后重新夺回了科罗斯坚,那么同样会逼使苏军的后续部队无法继续西进而必须要再次夺回科罗斯坚。这一切都与现在的现实情况有关,严大力不得不因为现在的部队情况而暂时停止西进。

  部队一直在前进,很快近卫第24师的先头团近卫第131团以及直属坦克营发来报告,说已经抵达科罗斯坚市郊。严大力没有犹豫,立即下达命令让近卫第131团和坦克营向科罗斯坚发起进攻,同时命令近卫第775团在后面跟进。他知道现在科罗斯坚城内肯定会有德军进行防守,只是不知道此时科罗斯坚城内德军部队的规模到底有多大。毕竟这是一座重要的城市和jiāo通枢纽,德军就算是要维持这里的治安也会派驻有部队的。

  严大力猜想的没有错,当坦克营和近卫第131团出现在科罗斯坚东郊后,城内的德军指挥官就得知了这一消息。在这座城市里一直驻守了一个团的德军部队,这支部队是一支治安部队,也许对于清剿苏军敌后游击队还能派上用场,但是这个团并没有实施大规模作战的作战经验。

  原本在得知苏军突击部队正在向科罗斯坚冲过来的时候,这名德军团长就向自己的上级提出自己部队的兵力不足以防守科罗斯坚而要求撤退。但是他发出了申请撤退的电报没有过半个小时就直接收到了南方集团军群司令部的最新命令,在这份命令中,曼施坦因元帅严厉他必须率领部队坚守到最后的一兵一卒,尽量拖延苏军占领科罗斯坚的时间,因为现在德军最缺乏的就是时间。当然,为了给这个德军团长打气,不让城内的德军士气发生崩溃,曼施坦因元帅在电报中同时指出已经有两个德军装甲师正在日夜兼程从南部向科罗斯坚行军了,来增援在城内坚持战斗的德军部队。

  这条最新的命令让德军团长毫无办法,因为这是德军高级将领越过指挥层级而直接发来的命令,他必须要执行。虽然看上去能够完成任务的机会很小,但是电报上那两个装甲师的增援部队应该是真是可信的,只是不知道什么时候能够抵达而已。因此,这名德军团长只能带着一丝希望按照命令将部队分散在城内,准备巷战。

  不得不说,在城市巷战中双方的表现是有很大差距的。德军这个团只是一直治安部队,战斗经验相对于苏军来说差了很多。而近卫第24师的部队经历过很多次这样的巷战,从士兵到基层指挥员再到团级指挥员的巷战经验极为丰富。因此从一开始,在科罗斯坚城内的这场战斗就呈现了一边倒的趋势。

  第四百六十二章 装甲部队的遭遇

  近卫第24师的进攻战术是步坦协同作战,师直属坦克营将坦克完全分散配属给近卫第131团和近卫第775团作战。只要苏军的步兵一受到德军的shè击,苏军的坦克就会立即上前对德军盘踞的建筑物实施pào轰。苏军步兵和坦克之间的配合作战极为默契,根本没有给在科罗斯坚城内顽抗的德军以任何机会。

  反观在城内防守的德军,虽然在战斗开始前就已经分散到科罗斯坚城内的各个地方,但是这支德军治安部队对于如何对付苏军火力强的坦克没有任何的办法。这支德军部队中的士兵没有步兵打坦克的经验,也没有冒着qiāng林弹雨靠近苏军坦克实施攻击的勇气。还有一点,那就是像这样在后面负责驻守的德军治安部队装备要比野战部队要少得多,特别是诸如反坦克手雷和反坦克pào这样的反坦克装备基本上没有。他们只有机qiāng、步qiāng和一些手榴弹,连迫击pào也没有装备。这使得他们面对近卫第24师的坦克时根本没有什么趁手的武器。

  这样的一支德军部队怎么可能能够与苏军的野战部队进行对抗呢?特别是面对像拥有‘近卫军’称号的近卫第24师,德军更是毫无士气和办法进行战斗。这场发生在科罗斯坚城内的战斗并没有能持续多久,近卫第24师的攻势相当凌厉,很快就掌握了战斗的主动权。而城内的德军则大多被苏军歼灭在驻守的建筑物中,只有少量有头脑的德军官兵开始游击作战,这才避免了苏军在开始战斗一个多小时后就完全掌握城市。

  面对这些少量的在城市内游击的德军官兵,近卫第24师的进攻部队同样也没有太多的办法。原因很简单,那就是抵达科罗斯坚的部队人数太少了。科罗斯坚是座大城市,而近卫第24师却只有两个团的步兵抵达。苏军要想完全清剿干净在城内游击的德军官兵最好的办法是有大量的部队分片区实施隔离,然后一个区域一个区域实施搜查和清剿,只有这样才能将残余的德军官兵清剿干净。

  这个方法严大力是知道的,但是苦于手中的部队数量不足,他不得不向近卫第13军司令部发去电报,汇报科罗斯坚城内目前的情况,请求后续部队尽快抵达。在电报中,严大力甚至提出也许用不了近卫第25师和近卫第26师抵达,只有本师后面两个团能够抵达也就有足够的能力将科罗斯坚城内的德军残余官兵清剿干净。

  问题就在于时间,不管严大力或者说费奥克季斯托夫的主观愿望再怎么着急,现实情况却毫无办法。后面的部队虽然一直在行军,但是距离科罗斯坚还有一段距离。任严大力和费奥克季斯托夫怎么急得跳脚,但是自从近卫第24师攻入科罗斯坚以后客观上苏军的突击就停了下来。

  这对于德军南方集团军群来说当然是个非常好的消

  松语文学免费小说阅读_www.16s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