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松语文学 > 穿越小说 >金陵春最新章节 > 金陵春TXT下载
错误举报

第 278 章

  是他的人,他知道没有人敢乱说一句。可廖大太太就不同了,主持中馈的宗fù,通常眼睛都很dú辣,偏偏他又越来越不能控制自己,小丫头又是个不会掩饰的,若是被廖大太太看出点什么来,那他和程许有什么区别?和少瑾还有什么未来?

  而且,大哥和大嫂铁了心要分宗,二房的老祖宗肯定会放出很多的风声出来,让别人以为是长房的不孝才要会闹着要分家的,但这些都是虚得,等到二房的老祖宗发现自己已无力阻止的时候,才是大家真正坐下来谈条件下时候。

  他无意让周少瑾接触到这暗黑的东西。

  搬到朝阳门附近去,也方便些。

  早就拿定了主意的程池用只有他和周少瑾能听到的声音道:“你若是想来,我可以去看我啊!”说着,又用大家都能听到的声音道,“朝阳门那边的宅子分了东西中三路,很大,你若是在这边呆得无聊了,也可以过去散散心。”

  她才不会想池舅舅呢!

  周少瑾羞涩地低下了头。

  程池让人打点行事。

  虽然知道程池搬出去最好,可她心里还是怅然若失。

  没有用晚膳,程池就带着碧玉等人搬去了朝阳门。

  程池很仔细,书房里收拾得干干净净,什么东西也没有留下,让原来就有些空阔的书房更显得清冷了。

  周少瑾怅惘,回去逗官哥玩了半天,心情才渐渐好起来。

  晚上周初瑾等人回来,知道程池下午搬走了,都很惊讶,但也暗暗觉得程池很事极妥贴、周到、细心,对程池的印象就好了。

  ☆、第四百一十六章串门

  周少瑾听着姐姐和李氏夸奖程池,又是高兴又是心酸。

  如果她们知道了她和程池的事,肯定会把程池骂个狗血淋头,哪里还会夸奖她。

  可让她去见程池……那和私会又有什么区别……从前大家装糊涂的时候她还可以掩耳盗铃,如今把话挑明了,她怎么好意思去见程池。

  周少瑾突然理解了程池那句“当作什么也没有发生”是多么好用的一句借口了。

  早知道这样,她就应该当做什么也没有发生的。

  池舅舅是个很讲究的人,他在的地方总是有好茶喝,有好吃的点心,大迎枕的也合适的柔软,花觚里的花也会开得正正好,靠在临窗的大迎枕上,一面和池舅舅胡诌,一面和池舅舅下着可以随时悔棋的围棋,有比这更好的时光了。

  周少瑾就忍不住叹起气来。

  现在真是后悔莫及!

  她想起程池抱着自己时的情景……还把抓了自己的手伸进了他的衣襟里……

  这个混蛋!

  周少瑾就哼哼了两声,脸陡然地烧了起来。

  衣衫下那柔韧而又结实……池舅舅看上去却修长挺拔……若是他下次还敢这样待自己,她就狠狠地……推他一把还是拧他两下?

  周少瑾有些拿不定主意。

  她抱着大迎枕在床上滚来滚去的。

  春晚正巧端了个托盘进来,看着不由抿了嘴笑,道:“二小姐这是怎么了?”

  周少瑾脸红得更厉害了。

  掩饰般地咳了一声,坐起来整了整衣襟,道:“你端了什么进来?”

  “绿豆汤。”春晚将甜白瓷的小碗放在了床头的小几上。笑道,“我让吉祥放晾的,您快喝点,这天气越来越热了。但比金陵好,金陵是从早热到晚,京城的晚上却很凉快!”

  “那让你留在京城,你愿意吗?”周少瑾喝了绿豆汤。和春晚聊天。

  春晚让小丫鬟进来收拾了托盘和碗。笑道:“我去哪里都行,只要跟着二小姐就行!”

  周少瑾有些意外。

  照她看来,很多人都不愿意离开故土。

  春晚笑道:“我五岁就被送去了九如巷。来来往往的也都是这些小姐妹,父母兄妹的样子都记得不是很清楚了,心时虽然惦记着,可若是让我回去跟他们一起过日子。实际上周围却全是不认识的人,我也不知道过不过得习惯。反倒是跟在二小姐身边。说说笑笑的,这日子一眨眼就过去了,我过得更习惯。”

  周少瑾能理解。

  就像前世的她,只要能跟着姐姐。到哪里都是一样的过日子。

  她只是没有想到春晚对她有这么深的感情。

  周少瑾就觉得自己更不能辜负春晚对自己的信任了。

  可她看人向来没有什么眼光……

  第二天,她叫了碧玉过来说话:“春晚过几年就要出阁了,你身边若是有那相貌人品都相当的。就帮春晚留意留意。”

  碧玉讶然。

  通常这样的大丫鬟都会嫁给自己的陪房,这样才能抱成团。一荣俱荣,一损俱损,忠心耿耿。

  她想提醒周少瑾两句,转念却想到来时珍珠对她说的话,她不由沉默了片刻,笑道:“这件事我得回去问问四老爷我管着内院,我们家那口子也不过是个小小的管事,眼光有限,四老爷身边的几个大丫鬟像鸣鹤几个,都嫁得极好。还不如请四老爷帮着看看。”

  周少瑾窘然,道:“这种事,不用找池舅舅吧?”说完,又觉得若是程池能帮着过过眼,肯定把握大一些,道,“至少等事情有个眉目了再跟池舅舅吧?”

  她忘记了自己前世就是选个粗使的丫鬟也要姐姐拿主意。

  今生却敢帮着春晚挑婆家了。

  “也好!”碧玉笑道,“这可是大事,马虎不得!”

  周少瑾笑吟吟地点头。

  碧玉就和她说起程池在朝阳门的宅子来:“……东路说是留着给老夫人来住的,种了很多香樟树,厅堂、外院的书房、待客的花厅、花园,都在中路;西路是四老爷住着,种了很多的花树,还有个小花园,请了工匠在盖暖房。四老爷说,二表小姐最懂这些了,等过些日子还要请了二表小姐过去看看,帮着指点指点服侍花草的仆fù都种些什么花草好呢!”

  周少瑾没有作声,眼中却闪现些许的困惑。

  碧玉笑道:“您这是怎么了?”语气中带着几分小心翼翼。

  周少瑾沉默了片刻,这才低声道:“碧玉,金陵是不是发生了什么事?你感觉你待我,好像比从前少了些许的亲昵,多了些许的恭谨……”

  碧玉窘然。

  她也是听珍珠说,她们俩口子之所以会被选中到京城来,是因为她得了周少瑾的喜欢……她再遇到周少瑾,有些不知道怎么办好?

  巴结,她待周少瑾向来真心,觉得伤了彼此之间的情份。

  她们家那口子调到京里来就成二等的管事,不知道多少人在九如巷奋斗了一辈子也不过是个二等的总管,她的确是承了周少瑾的情,装作不知道,那也太矫情了。

  碧玉只好敬着周少瑾。

  可现在看来,二表小姐也是从前那个待人真诚纯厚的二表小姐,却是自己变了。

  这就是太夫人所说的要富贵不能yín,威武不能屈,守住本心了吧!

  她恭敬地给周少瑾磕三个头,道:“二表小姐,我们俩口子能得了这么好的一个差事,全是依仗二表小姐……”

  碧玉把前因后果告诉周少瑾。

  周少瑾非常的意外,忙拉了碧玉起来。

  碧玉笑道:“四老爷那边没有主持中馈的fù人,二表小姐哪天过去串门吧?我好好地招待您。”

  态度一如从前在寒碧山房。

  周少瑾高兴起来,道:“一定,一定。”

  两人又叽叽喳喳地说了半天的话。周少瑾这才知道袁夫人和二房、三房的闹腾起来,但碧玉毕竟是嫁出去的人,有些事几房又都讳莫如深,到底是为什么,闹到哪样了,碧玉全然不知。

  周少瑾只担心四房。

  碧玉悄声道:“珍珠她们让我给她们买了点东西,我过两天会托了府里的管事送回金陵去。您要不要带封信回去?”

  周少瑾想到程池告诉她的那些关于七星堂的事。想到寒碧山房里的那片竹林,隐隐觉得有些事长房、二房和三房都满着四房和五房,她不会拆长房的台。却也不能让四房上了二房和三房的当或是被袁氏利用。

  “那就麻烦你给我带封信回去。”她沉吟道,“就带给我沔大舅母好了。”

  她会把从碧玉那里知道的情况告诉沔大太太,至于四房会怎样应变,那就是四房的事了。她不能再多说了。

  碧玉像从前那样帮周少瑾磨了墨,服侍周少瑾写了信。

  晚上。周少瑾辗转难眠,她想找池舅舅说说话。

  问问他自己这样做对不对?问问真是因为碧玉和她所以才把碧玉俩口子调到京城来的吗?

  可接下来的几天她都没有找到借口,还是朝阳门那边的宅子带了信给过来,说那边马上要种花草了。让周少瑾过去帮着看看。还邀了李氏和周幼瑾同去,说那边的宅子引水进来修了个湖,前几天才把水榭修好。让李氏带着周幼瑾过去划船。

  李氏喜出望外,自然答应不迭。

  周少瑾暗中羞红了脸。

  总觉得是程池想见她了。所以想出来的这个主意。

  她抑制不住欢喜,梳扮打扮了一番,到了那天和李氏带周初瑾去程池位于朝阳门的宅子。

  那边粉墙灰瓦,到处透露着股新气象。

  碧玉带着四、五个体面的丫鬟垂花门前迎接周少瑾。

  她上前给周少瑾和李氏请了安,把那几个丫鬟引荐给周少瑾,并道:“都是程家的世仆,前些日子随我一直进的府。”

  周少瑾点了点头,就进了内宅。

  北边的宅子和南边的宅子不同,刚到京城的人会觉得北边的宅子单调简单,不管有多大,也是一个四合院套着一个四合院,总觉得少了些情趣。可对于周少瑾来说却觉得这样挺好,只要分清楚了东南西北就能知道哪里是正院,哪里是上房。

  碧玉直接带着她们去了西路的正院。

  正院是个很典型的五阔五进,穿堂、抱厦、退步一一俱全,只是和给他们带信的人说得一样,房子颜色鲜艳很是亮敞,就是少了花木显得没有生气。

  碧玉请了她们去上房喝茶。

  李氏婉言拒绝了:“四老爷的住处,我们怎么好随意乱闯。”

  碧玉不由在心里腹诽。

  就连李氏也知道这样不妥,四老爷却吩咐她领了二表小姐她们到上房去歇息。

  她索xìng听李氏的,去了上房后面的退步喝茶。

  退步正对着个小小的庭院,粉白的墙角叠着太湖石假山,种了墙高的芭蕉树,歪着脖了的老槐树有水桶粗,树冠把二阔的退步笼在其中,遮阳敝日,一片浓荫。加之退步做着黑漆门扇,却糊着烟红色窗纱,色泽明妍,像绿树从中开出朵红色的花来,整个庭院都生动活泼起来。

  李氏不由赞道:“真是好景致。最难道得是这树,怎么想到这么种的?”

  碧玉接过小丫鬟托盘里的瓜果放在了退步临窗大炕的炕几上,笑道:“这西路原是翰林院刘子静大人的府邸,他曾做过泉州市舶司提举,在两淮盐运使任上致的仕,若论家资丰厚,在京城也是数得上数的。这正院虽是重新修缮的,正院虽然是重新修缮的,这花草树木却刘家留下来的。”

  ☆、第四百一十七章宅子

  李氏在北方也呆了些日子,东路西路中路什么的也有了印象,闻方不由啧啧道:“这刘家可真有钱!这么大的宅子,占了大半个胡同,在京城恐怕也是数一数二的吧?”

  碧玉笑着站在一旁答话,道:“那哪能呢!只是西路的宅子是刘大人的,中路的宅子却是原光禄寺李大人,东路的宅子则是翰林院致仕的侍讲学士曾大的曾大人是福建安溪人,是福建最大的茶商,据说福建十之四、五的茶园都是他们家的。”

  解释为什么曾大人一个致仕的侍讲学士有这么大的宅子。

  李氏却听着倒吸了口凉气。

  曾家在这里也不过一路大小的宅子,池四老爷却一口气买下了三大小差不多而且还相邻的宅子,这可不仅仅是有钱才办得到的!

  碧玉却像看出了她的咋舌似的,笑着继续道:“我们家四老爷置办这宅子可花了不少的功夫。之前想在杏林胡同旁边随便买一幢的,后来又觉得离大老爷和二老爷太近了,怕被大老爷或是二老爷拘着,就买了榆钱胡同那边的宅子。想着闲暇的时候正好可以去看看二老太爷。谁知道榆钱胡同那边的宅子左右邻居都不愿意卖。您也是去过九如巷的,整个巷子都是程家的,四老哪里往得惯!

  “正巧刘大人在淮安住了些日子,不想回老家江西去了,决定扬州定居。扬州那边多是盐商,想置办个满意的宅子可不容易,就想把京城里的宅子买了。只是要价太高,一直没有寻着合适的买家。我们四老爷从前和刘大人打过jiāo道,他知道我们四老爷想在京城里寻个好点的宅子。就派了管事的主动上门,我们家四老爷看了也满意,但还是嫌小。那刘大人在这里也住了十几年了,和隔壁李大人又是同科,就出面说服了李大人,把宅子一并买给四老爷。

  “这事情就是这么凑巧。那曾大人致仕,这宅子就空了出来。凭着曾家的财力。倒也不在乎养个空宅子。偏生曾大人一个侄子要来国子临读书。曾家就准备把这宅子给他住着。谁知道曾家的那个公子是个怪人,见曾大人书院外面住了株桃树,桃花开灼灼辉辉。十分的不喜,住进来就要人把那桃树砍了,种上湘妃竹。殊不知那桃树却是当年曾大人进京在国子监读书时种下。据说三年没有开花,开花的那年曾大人就考中了进士。曾大人向来视它不祥瑞。曾公子要砍他的桃树。岂不是要了他的命?

  “他一气之下把那曾公子赶了出去。请了丰台的花农去,要把那桃树移回福建老家去。

  “丰台的花农来来去去。没一个人敢接这个手。

  “曾大人没有办法。

  “既怕他死后住进来的曾家人不听他的劝阻会砍了这株树,又怕这树和曾家的兴衰连到了一起,有人打这颗树的主意,害了他的子孙。

  “我们四老爷之前做生意的时候曾经和曾家打过jiāo道。曾大人无意间听说四老爷要买个大宅子。而且我们家四老爷也是两榜进士出身,还不到而立之年,是大老爷的胞弟

  松语文学免费小说阅读_www.16s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