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松语文学 > 都市言情 >北雄最新章节 > 北雄TXT下载
错误举报

第七卷射天狼 第1522章回军

  出则镇边陲入则执卿相。年逾五八旬豪杰不足夸。

  李靖的字写的很好银钩铁画瘦骨嶙峋力透纸背。

  只是此时的书家们承的是魏晋笔锋字体也渐渐呈现出多样化的趋势以楷隶为主行草为辅。

  晋时的书法大家以王羲之父子为代表所以唐初的人物多承其技笔法俊秀温婉气度以简约冲和为要。

  这里面的学问很大王羲之生在东晋当时的社会风气是继汉魏之遗风开后世之先河的时间点。

  汉魏之时道家的影响力依旧强大加上官场黑暗腐朽所以大家有遁脱尘世隐逸山林的思想。

  儒家那时也在发展壮大之中于是中庸之道同样大行于世。

  王羲之父子并称二王秉承的哲学体系就是这么建立起来的儒道两家糅杂在一起付诸于笔端便也就此展现给了世人。

  唐初的书法大家如著作郎虞世南就是二王的忠诚信徒笔迹方正含蓄却又流露出许多的隽永飘逸为世人所称道。

  而欧阳询独精楷书法度严谨笔力险峻不过只要仔细品味其中同样有着二王的影子。

  到了他们这种境界表现出来的东西就已经脱离了书法本身之范畴而是把自己的哲学思想融入其中所以才有字如其人的说法。

  至于那些连笔都握不稳写字只算成型的人来说也就不用指望什么看字识人了嗯倒是能知道大字的主人不学无术。

  字迹如此拙劣你还指望他能在学识上有何造诣不成?

  换句话说书法是脸面学识是内里面子没了里子估计也是破烂不堪就当世的风气而言这基本上是个真理无人能够逃脱。

  比如说李破大字现在写的有了些模样可却远远谈不上有多好那他的学识也就可想而知这就是个事实李破自己也反驳不得。

  毕竟学识和才能到底是不一样的

  李靖的笔迹已至可圈可点之境只是锋芒太露如果让方家来点评的话这字就不符合当世的主流审美要得个差评。

  其实主要是以现在李靖的身份来说不懂得内敛之道那就是落了下乘。

  而这也很能说明问题李靖刚刚征倭回军杀伐果断耳边金戈之音铮铮作响心气也是正高的时候于是笔锋之下便有峥嵘之意。

  实际上李靖本人也是心有未甘只是他的为人处世上已经比年轻的时候收敛许多了。

  船舱之中李靖稳稳端坐一年多的时间里他多数都在海上渡过早已适应了海上的生活。

  李靖现在皮肤黝黑比前年离开京师长安的时候也瘦了很多。

  只是李靖不是凡人年近六旬之人以前头发胡子都已花白出来领兵征战一年多须发反而黑了起来身体倍棒吃嘛嘛香。

  他自己暗自得意之余也觉得自己过不了太平日子手握兵权马革裹尸才应该是他李靖的归宿。

  不过现在他看着自己写下的五言绝句就有点郁闷想想女婿写的诗词李靖心塞无比。

  最可恶的是女婿之前写诗都是托词于他李靖真是见鬼。

  他本人不善诗词所以勉强为之写出来的东西自己瞅着都不伦不类。

  李靖暗叹一声默默的把纸团成一团扔在一边。

  “禀告都督再有半天船队就到白江口了。”

  唐军回军半岛未沿原路返回而是直奔白江口这显然是在为之后跟高句丽的战争做准备。

  唐军的海船都将在白江口聚集在不久之后从海上进入汉江协助大军过江。

  实际上在李靖还未回军的时候也就是今年五六月份一部分唐军已经渡江在新罗人的指引之下占领了整个汉江北岸。

  高句丽人除了在北岸修了一座大佛之外并未跟唐军在汉江北岸相据而是纷纷退过浿水把这些才从新罗手中抢回来不几年的土地城池都留给了唐军。

  杜伏威等人估计这是高句丽人在辽东不断遭遇失败而做出的保存实力的明智之举可能还在等待大唐皇帝陛下的回信吧?

  那么接下来唐军的战术就更为简单了在浿水北岸与高句丽人决战一场。

  高句丽人不可能再退了突厥人打到了鸭绿水北岸浿水以南则有唐军虎视眈眈毫无疑问高句丽已至存亡一线之时。

  李靖推开舷窗。

  七月间的海上从东南吹来的海风十分强劲船队鼓帆而行行进速度很快就是海浪很大让船体起起伏伏很不平稳。

  带着海腥味的海风呼呼吹了进来李靖不由精神一振。

  朝廷的诏令还没到他这里只是意思已经非常明了此次大军回到百济休整接下来肯定便是跟高句丽一决高低了。

  此战谁能领方面大权?

  不出意外的话李靖觉得自己以灭倭之功应该是当仁不让的最好人选在这种事情上他可不会与人谦让。

  杜伏威争不过他这是显而易见的事情不然领兵征倭的人就应该是他吴王李伏威了。

  能跟他李靖争一争的是今年刚刚登岸不久的左武卫大将军李年以及左屯卫大将军赵世勋两人。

  这两位都是从龙之臣开国公满身的功勋在资历上比李靖要强的多。

  不过李靖是国丈又是帝师也表现出了自己的才能谁见了他不得弯弯腰?让他为人下属就很不合适谁让人家生了个好女儿呢?

  更何况李年出身三原李氏还是他李靖的侄儿料李年也不敢跟他这个叔父来争抢兵权。

  赵世勋李靖没见过只是其人的名声他却听闻已久世之悍将也以悍不畏死闻名于军中。

  这人出身不高以登城之功在军中崭露头角后来成了皇帝的亲军统领心腹之处与罗士信等人相类。

  之前赵世勋在雁门领兵以备突厥今年则被调来了百济。

  想到这些李靖脸上露出些笑意心中安稳异常赵世勋勇则勇矣却领不得大兵。

  皇帝若是有意换人为帅首先就得把他李靖调回中原然后再派一个像张伦或是尉迟恭步群之类的人过来。

  而且当年随着皇帝起兵的那些人虽然功大论起领兵之能来大多都差强人意冲锋陷阵却各个都是一把好手。

  这就是将帅的区别

  李靖捋着胡子笑了连海风的气息中都闻出了些芬芳的味道领兵征战一载有余他对自己的领兵能力有了更为清晰的认知于是自信爆棚。

  回军之际根本没想什么去长安夸功或是灭倭之战给他带来了多少荣耀和功勋更不在意凌烟阁上已经挂上了他的画像。

  他现在在意的只有战争本身享受着战争带给他的无与伦比的控制欲。

  自古以来的名将们大多都是这种心态不值得奇怪与在战争当中享受到了种种刺激感觉相比功业好像都能退居其次。

  所以说名将几乎等同于战争狂人没了战事他们也就失去了实现自我价值的平台活着还有什么滋味?

  所谓马革裹尸其实就是他们在向世人宣示自己的人生价值取向。

  精彩的人生不一而足人们天性中也暗藏着嗜杀的因子这也正是哪个朝代都不缺名将的原因所在。

  船队浩浩荡荡进入白江口内海。

  此时北归的征倭大军已经是最后一部分了一些人留在扶桑归东海都护府辖制除了控制扶桑列岛之外还要搜剿倭人余孽。

  军中将领们都怕被一纸任命留在东海都护府任职一个比一个溜的快。

  李靖也担着心事唯恐成为东海都护府的第一任大都护甚至为此还传信于韦节元朗等亲朋好友想让他们在朝中看看风向一旦有个不对就要站出来为他李靖说话。

  所以说从今年开春征倭大军就已经渐渐散去。

  文士弘领着一部分水军把倭人送回大唐。

  王雄诞和西门氏两人率领剩下的水军船只加上俘获的倭人战船来往于新罗和扶桑之间除了运送粮草之外也把一部分征倭大军送回了半岛。

  李靖启程的时候是最后一波大军只剩下了四万多人不过去到海上声势依旧不小。

  海岸若隐若现时近傍晚大军已看见了码头。

  “靠岸喽”军士们粗豪的声音随着海风在各个船只中间一声声传递。

  而码头之上迎接的人也已等候多时。

  李靖的旗舰正正停在了码头边上李靖率先下船脚才沾了地吴王杜伏威已经大笑着迎了上来。

  到了近前杜伏威用力的锤了几下胸膛李靖刚要施礼他已经紧走两步一把把住李靖胳膊。

  “都督扬威于海外俺在这边听说恨不能与大都督并肩杀敌如今都督回来了俺得好好给都督贺一贺。”松语文学www.songyuwenxue.coM免费小说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