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松语文学 > 武侠修真 >半步超神最新章节 > 半步超神TXT下载
错误举报

正文 第37章 离开之前(二)

  凌霄拉着范蠡继续坐下:“范卿有话,徐某必然洗耳恭听,只是,以后切不可再行此大礼了,范卿年纪c官爵都在徐某之上,实在是受不起啊。”范蠡这种能在史记里的不同篇章,出现两次的大能,他的大礼可不是自己受得起的,且不说其他,礼下于人必有所求,左丘明这句话绝对有道理,范蠡的大礼,是冲着长恨歌法来的,问题是,自己都不是搞的太清楚啊(注1)

  倒不是不想教授给越国诸剑士,既然是穿越到越国剑士身上,对于吴越之争,本身就是有倾向性的,实在是自己都只学到长恨歌法第三层,怎么教啊?

  “我大越国和吴国的差距,是巨大的。”开宗明义,范蠡并没有讳言两国的强弱之别:“吴国本就是强国,东南霸主,击败楚国之后更是可说天下难有对手,有海盐之利,有兵甲之威,有船之便,亦有孙子兵法之谋,吴国甲士天下闻名,吴国富庶也是难有对手,军事和经济都强大,唯一的隐患就是夫差的性格了。”

  凌霄微微点头,吴国之所以能称霸天下,靠的多半是吴王阖闾当年打下的基础,依靠伍子胥与孙武练兵,开矿采铜锡以炼兵甲,变革政体,官之山海,短短几年间走过了齐晋百年的变革之路,这才有破楚之战的基础。(注2)

  而夫差所做的,只是在阖闾打下的基础上,打了几次胜仗,然而当击败越国之后,夫差开始不能正视自己的实力,为了图霸天下的大业,挑衅中原诸国,平白消耗国力,然而最终却被脚边弱小而顽强的小小越国所绊倒。

  “论兵力,我越国自从兵败之后便只有三千越甲,且多是新招募,而吴国强兵数万,大多是从阖闾时代就效力吴国的老兵,论兵甲,良锡在吴,精铜在越,而我大越自兵败之后,年年都须进贡吴国所产铜量的七成以上,至于良锡,只能靠商人暗中私运一些,质量和数量都远不如吴国自用,吴国产盐,越国又产什么?若非夫差太过狂妄自大,算起来越国着实没有半分胜算”范蠡话语越说越是凝重:“然而,兵可以练,剑甲可以慢慢铸造,至于说国力,大王罢华服,食粝食,卧薪尝胆,王后带头养蚕缂丝,而夫差宠信美人,营建馆娃宫,姑苏台,颇有当年商纣王之感,又东征西讨,平白耗尽国力,百姓怨声载道,此消彼长,我大越方有三分胜算。”范蠡自不会说,夫差这些亡国之举,背后隐藏的,俱都是自己和文种所献那七策的结果。这些都是国之机密,并非凌霄这个层次可以接触的,可以说,整个越国,清楚知道这七策的不过三人,就连王后恐怕也只是知道片麟只甲。

  对范蠡这番剖析,凌霄也是极为认同对方对吴国两国的实力分析,就算他是从后世那种信息大爆炸的社会而来,也不得不承认,范蠡确实有过人之处。

  “这三分胜算如何换成十成把握?关键,便在于徐卿的剑法了。”范蠡的声音渐渐从低沉转为清亮,神采也渐渐变得飞扬:“须知徐卿当日惊鸿偶现的那一剑,莫说我越国剑士能学上十成,便是只学会一成两成,由对吴国剑士劣势转为胜势,便不在话下。须知两军交战,强者必胜!我大越若是有三千远胜吴国兵甲的剑士,在两军相交之时,突如其来杀吴军一个措手不及,我军必大胜!”

  道理很对,但是臣妾做不到啊

  凌霄一脑门子官司,装逼过头装出祸事来了,跟着自己学一个月,和跟着阿青学三天,那效果能一样吗?万一越国因此败给吴国,自己算不算史上最大的越奸?

  范蠡见凌霄并非十分认同的样子,情绪变得有些激动了,大声道:“徐卿莫非还是不信?我大越休养生息多年,夫差一直没对大王生疑,若是再拖延下去,或许吴国国策有变,我大越亡国也未可说,举国百姓生死在此一举,还请徐卿莫要犹疑,救我大越国上下臣民一救!”说罢又想起身再拜。

  凌霄急忙拦住,苦笑道:“范卿莫要着急,非是我信不过范卿,只是之前我之所言也并非虚妄,那一招剑气实在是我情急之下发出,如今再想复制也不可能。”停下片刻,凌霄又说:“就如果当遇上火灾,有些平日手无缚鸡之力的书生也可担负千斤之薪,这是人身体内部潜藏的力量,我之前也是如此。”

  范蠡听了,瞬间面若死灰,不管凌霄所说是否真实,拒绝之意已经很明显了,然而,越国百姓怎么办?而夷光你还要在那边受多少年的委屈啊?想到此处,范蠡竟大哭起来。

  额凌霄真的是想不到,计谋断天下,行商富甲一方的范蠡范大夫,居然会这么不要脸

  男人有泪不轻弹,这个范大夫,怎么就因为自己两句话,连男人的尊严都不要了?

  这事拦都拦不住啊,凌霄未免有些慌了手脚。

  这时阿青已经聚拢了羊群,过来招呼凌霄回家,却见范蠡哭的声泪俱下,一张俊脸扭曲得几乎见不得真面目了,不由得噗嗤一笑,一手指着范蠡道:“大哥哥,这个胡子大叔怎么这样?也不怕羞,羞羞羞”

  范蠡也知自己失态,却忍不住心中悲伤之情,他与西施互为知心,当年送西子入吴,也是为了越国百姓,下了极大决心的,多年来,范蠡一直致力于兴越灭吴大业,一多半是为了当年与西施的诺言,如今眼见得希望变成失落,心中失衡,这才放弃心防,痛哭失声。

  凌霄也不好劝,只是摆手让阿青莫要再说,过去对着范蠡一拱手:“范卿,阿青妹子当是少年心态,无心得罪范卿,莫怪莫怪。”

  范蠡摆摆手,强抑心中伤痛,低声道:“都是范某自己失态了,怎么怪得别人,这位阿青姑娘,就是当日棒打苏庭的巾帼豪杰吧?果有妇好之能,善!”

  阿青也听不懂范蠡说什么,心中只是瞧不起范蠡,一个大男人,当着别人面痛哭失声,好不要面皮,男人就该如大哥哥这般,英武强悍,这才是真男子的样子。

  注1:范蠡先后出现在《史记——越王句践世家第十一》和《史记——货殖列传第六十九》两篇中。

  注2:官之山海,即将矿山和海盐的资源收归国有,有了足够的财政收入,才能减免百姓的赋税,是当时从齐国开始施行的强国之策,终春秋战国,齐国都是诸国中最富庶的国家,没有之一。吴国也是靠学习齐国和晋国的强国之策,才得以雄霸东南,击败墨守成规而又强大的楚国。

  凌霄却不知,因为他的到来,原本阿青苦恋范蠡的那一段孽缘,居然就此烟消云散,就算他知道,也只会开心,毕竟自己和范蠡并无多少交情,心里总是偏向阿青多一些的。

  “稳住,我们能赢。”拍了拍范蠡的肩膀,凌霄第一次觉得这个史书上留名的大名人,竟然是如此的真实,是的,真实,并不是如同以往对着那些忠臣名将的感觉,那些人只能让他敬畏c恐惧c尊重又甚至是鄙夷,面前的这个人,会哭,会笑,会发疯,也会假正经,情绪变化虽然有些大,但是却给了凌霄一种真实的感觉。

  虽然总感觉有些怪怪的,但是凌霄却是因此而做出决定,这个决定就是,帮他。

  他为了越国已经付出所有,付出了青春,付出了头脑,付出了尊严,尤其还付出了世间至爱,其实凌霄并不理解他当年的决定,牺牲一个弱女子就真的能帮助越国,削弱吴国吗?没有西施,夫差就不会那么狂妄自大,宠信奸佞,自毁长城了吗?

  不会,人性是早已有之的,每个人都必须为他的行为负责,夫差之前和之后的差别只是源于,破越之前他有一个约束,吴王阖闾的大由此而来伍子胥的规劝,他必须被这个约束绑缚,然而当他在夫椒之战轻易击败勾践,乃至君临会稽城下,勾践俯首称臣的时候,这个约束被他自己打破了,他做到了他父王也没有做到的一切,成功的喜悦和对自我的再次认可,打破了他心头的束缚,释放出了他的心魔。(注1)

  这时他的对手已经不是越国这种弹丸之地的小国君主,他的对手变成了齐国c楚国c晋国这种天下第一流国家的君主,甚至在他心中,未必没有追溯到上古,和周武王c商汤这种开国大君相比较的想法。

  在他心里,这不是狂妄,这不是妄想,这是实力使然,而造就这一实力的,无疑只能是自己,吴国最伟大的王,天下最伟大的王。

  而这,是一个区区的西施能造成的?

  所以,这种牺牲完全是不必要的,几乎可以说是无用功。

  然而,眼前,这个泪流满面的中年男人,却感动了凌霄,人,有时候不必让理智牵制自己,感性超过理性又怎么了?

  范蠡从悲恸中慢慢地恢复过来,看了看那只可以说非常无礼地拍在自己肩头的手,一时竟有些失措了。

  从未有过,从未有过人,这样夺去了自己的希望,然后,又还给了自己。

  “徐卿这是答应了范某的请求了吗?”范蠡有些不敢置信的问道。

  凌霄一笑:“我只是答应范卿,尽我所能教授剑士,并不担保成功,而且,大比之后我另有安排,只能,嗯教授大家十天,还请范卿答应,之后不可再干涉我的行止。”

  这也是凌霄最大的让步了,如果十天内诸剑士也不能领会长恨歌的皮毛,那么再多给五天也不会有任何作用,到时候免不得再请出阿青这尊大神了,只是,他并不是太愿意再让阿青卷入这种军国大事。

  这也是凌霄的一点私心了。

  由成竹在胸变得绝望,最后又峰回路转,喜到大悲再到大喜,饶是范蠡心智过人也难免有些愣神,半晌,如梦初醒,忙道:“自然,自然,徐卿肯教授剑术就已足够,学不会那便是天命,也不必学全,学些皮毛就已足够,已经足够了,还请徐卿受范某一拜!范某代数十万越国百姓谢过徐卿!”

  深深一拜,凌霄这次坦然受之,这次他是代表着阿青和自己两个人,为了越国兴起而做出的贡献,凌霄觉得他受得起范蠡这一拜。

  多年以后,已是陶朱公的范蠡回想起此时此地此事,都认为这一拜,可以说是他人生中最成功的一次投资。

  第二天,吴越剑士大比正式开始了。

  作为一个已经领悟了长恨歌法第三层的剑术高手,凌霄已经对对面那些吴国剑士提不起什么兴趣了,是的,昨天回去,系统就通知自己,已经领悟到了长恨歌法第三层“顺势而为”了,同时特殊技能提升的奖励也领取了不提,第三个c级抽奖凌霄并没有用,多积攒几个一起用,就跟打游戏一样,如果前几个武器的加强没有成功,后面几个成功率就会高一些,别说凌霄迷信,听说过概率论吗?

  就是这样,此时的凌霄丝毫不觉得吴国剑士会给他带来什么麻烦。

  事实上也是如此,即便大比开始后,吴国派出的并不是之前预定好的剑士,而是临时从吴国调来的一位高手,依然在三招以内被凌霄切断了双手的大筋,双手尽废,对于吴人,凌霄并没有圣母的想法,只是他觉得这样做,要比杀了那个吴国人更摧毁他们的意志罢了。

  当这个吴国高手了解了自己的处境之后,他连横剑自刎都完全做不到了

  凌霄下试剑台的时候,对于第二个上台的赵郯轻声关照了几句,又随手将自己的越王剑借给了赵郯。

  这样,无论是贯使阴谋的那个吴国剑士或是另一个仰仗兵器锋利的吴国剑士上台,赵郯都已经立于不败之地。

  赵郯已经投靠了自己,也算是自己人了,凌霄当然不会坐视他像曾经那样被击杀,而且即使赵郯还是站在自己的对立面,在吴越两国相争的关键时刻,凌霄也不会放任赵郯被击败,兄弟阋于墙而外御其侮,这么简单的道理,他还是知道的。

  果然,当那个满脸疤痕的剑士上场,发现自己赖以成名的神兵并无法像平常那样,对赵郯手中的越王剑造成实际上的伤害时的那一瞬间,赵郯已经在这个剑士由狂傲转为惊讶的神色中,一剑劈开了这个剑士的皮甲,天生神力的赵郯尽情的发挥着自己的长处,将这个身材健硕的吴国剑士,从肩到肋下,斜劈成了两半,一件之威,尽至于斯。

  当同僚的残尸重重地栽倒在地时,即使台下那些吴国剑士俱是征战多年的老兵,还是有三个人不由自主地吐了出来,毕竟以往都是敌人这样地躺在自己面前,而这次,换成了日夜相对的自己人,这种冲击感,实在是太可怕了。

  注1:关于吴王夫差和吴王阖闾的关系,《东周列国志》认为夫差是阖闾的嫡长孙,他们中间还有一个太子波,这中间有一个凄美的爱情故事就不在这里说了,有兴趣可以自己去查阅一下,不然又有人说我水字数了《史记》认为夫差是阖闾的儿子,但不是长子,这里采纳《史记》的说法。

  第三场群战按道理是不用比的了,但是凌霄和吴国行人都坚持,吴国人是为了挽回哪怕一点点的面

  (本章完)

  松语文学免费小说阅读_www.16s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