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松语文学 > 历史军事 >陈果夫、陈立夫与蒋介石最新章节 > 陈果夫、陈立夫与蒋介石TXT下载
错误举报

第 25 章

  和革命根据地的巩固,引起了蒋介石的极度恐惧。他一方面忙于军阀混战,一方面抽调兵力"围剿"红军。

  还在中国工农红军转战赣南闽西时,蒋介石在1929年6月22日就令guó mín dǎng驻漳州的张贞,"望如期遵令进驻龙岩,连城围剿残匪。"次年1月23日,蒋又致电驻在湘州的金汉鼎,说:"现在朱毛窜赣,抚州告急,请兄速派有力部队追剿,先肃清朱毛,而后澄闽可也。"1930年8月2日,蒋致电何应钦转告何健,"速集所部,克期进剿,俾得早日恢复长沙,以挽危局。"这时,蒋介石已在全国各地设立了镇压革命的机构,在鄂豫皖边区设立"绥靖"督办公署,以李鸣钟为督办;在冀鲁豫设立"剿匪"总指挥部,以韩复榘为总指挥;在江西设立"清乡"督办公署,以孙连仲为督办;在湘鄂西边区设立"清乡"督办公署,以徐源泉为督办;以武汉行营主任何应钦代行总司令职权,统辖湘鄂赣三省"fǎn gòng"军队,筹划对红色革命根据地进行军事"围剿",特别是对赣南红军主力的围攻。

  1930年,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红军和革命根据地,乘着中原大战之机,迅猛发展。当时红色根据地已发展到大小15块,正规红军已发展到10万人。其中江西的中央革命根据地、闽浙赣革命根据地、鄂豫皖革命根据地等,距离guó mín dǎng反动统治中心南京,近在咫尺,像一把锋利的钢刀,直指蒋介石政权的心窝。蒋介石视之为心腹大患,决心除掉。中原大战刚刚结束,蒋即调转兵力,准备向中央革命根据地发动大规模的军事"围剿"。

  蒋介石为了使"围剿"红军能披上合理外衣,他组织了湘、鄂、赣、豫等省的土豪劣绅,冒充乡民代表,打着请愿团的旗子来到南京guó mín dǎng中央党部请愿,"要求"政府派兵"剿匪"。蒋介石接见这些"乡民代表"时表示:"四中全会后本人就赴湘、鄂、赣督剿匪共。"

  第八部分 5.蒋介石的军事围剿与二陈的文化围…

  三届四中全会之后,12月7日蒋介石到达南昌,督师"剿共"。12月9日,他在南昌召开"剿匪"会议,特悬赏5万元缉拿红军统帅朱德、máo zé dōng、黄公略、彭德怀等人。又颁布《剿匪赏罚令》。此次蒋介石拼凑杂牌军8个师,约10万人,以江西省主席鲁涤平为总司令,第十八师师长张辉瓒为前线总指挥,开始了轰轰烈烈的军事"围剿"。

  为配合蒋介石,陈果夫、陈立夫利用手中的行政权力和特务势力对中国共产党进行全面的文化"围剿"。二陈认为,光靠武力从ròu体上消灭共产党还不能从根本解决问题,这不过是损之皮肤。而不能伤其筋骨。早在1928年2月guó mín dǎng二届四中全会上,陈果夫等人就攻击共产党"所采理论之原则为破坏,为阶级斗争,为反科学,为虚伪不择手段,为造成民众恐怖,为使中国产生由落后而导致于绝灭,为遮断中国在国际间取得平等优裕之机会,为打破国民革命军的力量,以培植爪牙。"并宣称要在理论上"绝对肃清共产党和共产主义"。陈立夫则提出fǎn gòng要正本清源,要在理论上肃清马列思想。为了攻击共产主义理论,二陈极力鼓吹封建主义和法西斯主义。

  陈立夫在《中国文化建设》一文中,公开赞扬中国封建文化"光芒万丈,无与lún比",说什么近代以来国家衰败的原因在于传统文化精神的失落,所以中华民族面临的首要任务是建设文化,而"建设文化,须先恢复固有的至大至刚至中至正的民族特xìng,再加以礼义廉耻的精神,以形成坚强的组织和纪律……则民族之复兴,当在最近的将来"。1935年,陈立夫还与陶希圣、何炳松等人组织了"中国文化建设学会",他自己亲自担任总会的理事长。他们声称:当前中华民族的任务是以"中国本位的文化建设"来支持guó mín dǎng的国家建设。这种"本位文化"即是肯定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封建xìng内容,为蒋介石的独裁专政的"合理xìng"提供理论基础。在二陈的鼓噪下,思想文化领域掀起了一股"尊孔祀圣"、"复古读经"的浊流。

  与此同时,二陈还宣扬法西斯新专制主义思想,鼓吹一党专政、领袖独裁。在他们所主编的月刊上,刊登大量文章,论述其理论观点,公开提出"政治上离不开领袖独裁",要求人们"要牺牲个人自由来服从领袖"、说什么当"铁与血的领袖和组织出现的时候,就是中华民族复兴的辰光了"。二陈的亲信潘公展则叫嚷:"宪政时期的党治,自然是以guó mín dǎng治国。"宣传封建主义也好,宣扬法西斯主义也好,二陈的目的很清楚,就是要把中国的封建思想同外来的法西斯主义结合起来,以对抗共产主义,维护guó mín dǎng的反动统治,捍卫蒋介石的独裁,关于这一点,蒋介石看在眼里,喜在心上,这时,蒋介石真的认为,对付共产主义,捍卫蒋家王朝,再没有比陈果夫、陈立夫更出色的了,因为,陈果夫、陈立夫的忠诚着实让蒋介石感动,所以,把文化领域jiāo给二陈,蒋介石是放心的。

  第八部分 6.蒋介石的军事围剿与二陈的文化围…

  蒋介石还多次对陈果夫、陈立夫的工作加以肯定。这样,二陈更加卖力了,可以说,使出了他们的看家本领,以至于把整个文化领域搞得乌烟瘴气,火yào味十足。他们指挥CC特务,对中国共产党领导的进步文化实行反革命"围剿"。1930年,由陈果夫和陈立夫出面,组建了一个文化团体,参加该团的主要成员,除了guó mín dǎng官僚外,就是CC特务,如潘公展、黄震遐、王平陵、傅彦长等人。他们创办了《前锋周报》、《现代文学评论》等刊物,发起了所谓"民族主义文学运动",以对抗进步文化。

  为了打击压制革命文化,二陈向蒋介石建议,以国民政府的行政权力,发布种种律令、条例,全面对文化工作进行限制。1929年8月25日,guó mín dǎng中央发布了《出版条例原则》,提出对宣传共产主义、宣传阶级斗争的文化工作者要进行处罚。根据这一原则,国民政府制定了所谓《出版法》,规定所有出版物不得登载以下内容:一是意图破坏中国guó mín dǎng或三民主义者;二是意图颠覆国民政府或损害中华民国利益者;三是意图破坏公共秩序者;四是妨害善良风俗者。

  陈立夫为了更好地执行《出版法》,在得到蒋介石的批准后,设立了"中国图书杂志审查委员会",并派其亲信潘公展担任该委员会的主任委员。在陈立夫的具体指导下,这个审查图书的机构于1934年正式办公,规定凡在中华民国境内之书局、社团或著作人所出版之图书,应于付印前,将原稿呈送该会审查;其内容如有认为不妥之处,得发还原申请人,令依照审查意见删改:如有严重情形的,将原件扣呈中常会核办。在这个审查机构的干预下,一切文稿都就成了guó mín dǎng的官样文章。

  正当陈立夫指挥着"CC"挥舞着屠刀向革命文化大力"围剿"的时候,他们一致认为,在这样的高压下,革命的文化一定会灭绝,但"残雪压枝犹有橘",越是高压,革命文化越是顽强地生长。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进步的书籍通过各种办法出版,宣传革命的文章也屡禁不绝地出现在各种刊物上,这令二陈既恼火,又束手无策。他们只好派出大批特务,运用武力迫害进步文化人士,摧残各种进步文化团体。在二陈的指使下,CC特务公开捣毁进步书店和影片公司,逮捕、监禁和屠杀革命作家与进步人士。如绑架潘梓年、丁玲,杀害柔石、胡也频等作家,通缉并准备暗杀鲁迅等。

  对此,中国左翼作家联盟发表宣言指出:"guó mín dǎng在虐杀我们的革命作家以前,已经给我们革命文化以最高度的压迫了,禁止书报,通缉作家,封闭书店;一面收买流氓侦探、堕落文人组织其民族主义和三民主义文学运动,以为如此就可以使左翼文化运动消灭了,然而无效。于是就虐杀了我们的作家。"

  尽管革命文化没有被guó mín dǎng所绞杀,但二陈也的确尽了力了。关于这一点,蒋介石看得十分清楚,所以,为了肯定陈果夫、陈立夫的工作,在1935年12月召开的guó mín dǎng五大上,陈果夫被选为中央执行委员会常务委员,并由蒋介石提议,担任了中央文化事业计划委员会主任委员,主掌全国的文化事业。陈果夫深受鼓舞。他上任后,立即召集各方面骨干分子商议,相继成立了礼俗、教育、出版、新闻、史地、语文、音乐、美术、戏剧、广播等专门委员会。陈果夫还主持制定了《文化事业计划纲要》。这个《纲要》提出22条纲领,要求以忠孝仁爱等教育国民;齐一国民习俗;制订礼制;统一语言;建立三民主义社会科学理论体系等。同时,各个专门委员会也依照这一总的纲领,分别拟定了具体方案,以逐步实行。

  第八部分 7.蒋介石的军事围剿与二陈的文化围…

  为控制舆论导向,二陈建议蒋介石建立guó mín dǎng党报及由guó mín dǎng直接控制的报刊。这样,1928年2月1日,《中央日报》在上海创刊,并在重要城市发行了庐山版、重庆版、长沙版、昆明版等。到1936年,guó mín dǎng党政军所办报纸约占国统区报刊的三分之二。二陈还亲自办了《中国文艺》、《政治评论》周刊等刊物。陈果夫还亲自担任了《国民日报》的董事长,并直接chā手,由政府拨款,建筑馆舍。当《国民日报》新建大厦落成时,陈果夫亲自参加典礼,在典礼上发表讲话,强调"报纸负宣传社会之责任,亦为公共文化机关,尤其应为民众之耳目喉舌"。

  陈果夫在建立guó mín dǎng党报网的同时,还建立了guó mín dǎng中央电台。他认为,用无线电作fǎn gòng宣传,比报纸还要方便、迅速,覆盖面更广。所以,南京政府成立后,陈果夫多次向guó mín dǎng中央提出,尽快建立中央电台。蒋介石认为陈果夫的提议非常重要,便很快批准了陈果夫的要求。经过短时期的紧张筹建,于1928年8月1日建成了中央广播电台。但陈果夫并不满意,因为当时的电台电力仅500瓦,影响太小,要想收到实效,必须改建更大的电台。于是他广泛向guó mín dǎng要人进行游说,取得了戴季陶、叶楚伧等人的支持。guó mín dǎng中央批准了他的扩建计划,并让他具体负责筹建。经过3年的努力,扩建成功,电力达25千瓦,使guó mín dǎng中央广播电台成为当时远东最大的无线电台。

  guó mín dǎng中央广播电台扩建成功,也真让陈果夫激动了一阵子,他认为自己又在蒋介石及国人面前露了一次脸,干成了一件惊天动地的大事。所以,他决意要风光一下,1932年11月12日,他在南京东门新址举行了隆重的开播典礼。这天,guó mín dǎng要人云集,权贵满座。吴稚晖、戴季陶、何应钦、居正等都出席了典礼,一些外国使节也被请来参加观礼,会议人数达1000多。陈果夫首先致词。他抑制不住内心的得意向大家宣布:"此后,中央广播消息,不特遍及边陲,抑且远被全球,即便发施政令,又利宣传主义。"按陈果夫设想,今后国民政府向全国发布政令,只要在电台广播,整个中国都会行动起来,要fǎn gòng,也可在电台上大造舆论。这样,guó mín dǎng的统一天下指日可待了。之后,二陈又陆续在江西、汉口等地建立了广播电台,组成了一个以中央广播电台为中心的广播宣传网。

  然而,尽管陈果夫、陈立夫很卖力,想了很多办法,出了很多主意,也做了很多工作。但是,天意难违,他们苦心经营的文化"围剿"并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以鲁迅为首的无产阶级文化大军在白色恐怖中英勇奋战,革命文化的各个方面都结出了丰硕的果实。对此,陈立夫也不得不承认自己的失败,发出无可奈何的哀叹:"两年前上海方面的同志曾经提出民族文艺来驱逐普罗文艺,先是思想的斗争,接着引起了行动的斗争","结果竟是失败了",以至"节节败退,几乎整个地盘,完全给人家占领了"。

  第八部分 8.在蒋介石眼里陈果夫、陈立夫都是…

  陈果夫、陈立夫在积极推进文化"围剿"的同时,又把他们的触角伸向了教育界。他们认为,要扩大自己的势力,必须从教育入手,以教育培养人才,这样才能使CC的基础根深蒂固,不可动摇。因此,他们在学校建立各种特务组织、侦察师生的行动,监视教育界的各项活动,积极贯彻guó mín dǎng的"党化"教育政策。对此,蒋介石认为二陈有远见,应当给予支持。有了蒋介石的这个态度,二陈更加得意了,并加快了向教育系统抓权的步伐。在蒋介石的支持下,先是在1927年5月5日办起了guó mín dǎng中央党务学校,后又于1929年8月办起中央政治学校,加速培养忠于蒋介石的CC势力,为建立和巩固"蒋家天下陈家党"的格局进行组织准备,网罗反革命人才。

  陈果夫、陈立夫也清楚地看到,中央党务学校也好,中央政治学校也好,只不过在一定程度上奠定了"CC"在教育界的地位,但他们的势力还不能控制教育界。因此,他们在办中央政治学校的同时,极力向教育界渗透。陈立夫曾迫切地说:"教育部门,我们必须拿到手,这是管理思想的部门,我们天天喊叫党化教育,可是教育部门在人家手里,这还行吗?"在这样一种指导思想的支配下,陈果夫、陈立夫开始着手实现他们下一步的战略构想。

  一开始,他们将其亲信及CC特务大量安chā到教育行政部门和各级各类学校。南京政府成立后,废止大学院制度,成立教育部,由蒋梦麟担任部长。陈果夫即向蒋介石推荐CC派人物段锡朋担任了教育部次长,罗家lún为中央大学校长,刘季洪为河南大学校长,丁默为上海江南学校副院长等。与此松语文学www.16sy.coM免费小说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