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松语文学 > 其他类型 >慈禧全传·慈禧前传最新章节 > 慈禧全传·慈禧前传TXT下载
错误举报

附 小说谎言中的历史真实——涂志刚

  小说家写历史,内心里总有一个期望,期望自己的小说能够在某方面贴近历史的真实,如果没有这样的一个驱动力,恐怕很少有作者愿意花功夫到历史小说里面去,。

  高阳的清宫小说,给人的第一个感觉,就是身临其境,这方面高阳有得天独厚的条件,他的祖先在清朝世代为官,小时候家里还高悬着分别由嘉庆皇帝御赐和慈禧太后亲题的两块匾额,这样的家世让他耳濡目染清朝官场的种种,这样的条件,如今的历史小说家恐怕是只能羡慕。

  正因为这种现场感,高阳对整个清朝的判断与一般人就未必一样了。晚清以来中国积弱,一直是让国人耿耿于怀的事情,无数人寻找其中的病根,而清朝败坏了国家的根基则是共识,高阳的史观与这些人颇有些不同,在他看来,清朝作为历史的一个环节,偶然因素所起的作用太大,种种遗憾也在所难免,不过总体而言,这三百年对中国历史的推动作用却是不容小觑的。高阳的清宫小说,正是基于这样一种史观,其中自有一种大历史的悲悯情怀在。

  不过小说家毕竟是小说家,在《慈禧全传》中,高阳分析慈禧得以掌权的原因,最关键的因素,是恭亲王奕忻对垂帘的支持,而事情的起因当然是恭王没有被咸丰帝托孤为顾命大臣,从而被排斥在权力集团之外。事实上,恭王与咸丰帝本来是一母所生,是,而晚清的积弱,也绝非慈禧一个人可以改变或者造成。

  小说就是小说,读者把它作为小说读也就罢了,高阳在写作第一部历史小说《李娃》的时候就曾经说过,他的兴趣本来在于历史,对历史考据等等充满了热情,而最终使他忘情于历史的,在于他无边的悲悯和想像力,他对小说细节的热爱。

  高阳长于考据,为他的小说中诸多的历史细节提供了真实的背景,但是事实终究如何,后人永不得知,人们能够确知的,不过是历史发生之后,结于今天的果实。高阳在《慈禧全传》中再现了诸多场景,虽然细节上未必一定发生,但就读者而言却愿意相信历史可能如此,这应该是高阳历史小说的最大成功了。

  历史与小说,往往是两极,一个只重事实与证据,一个依靠想像与文采,然而小说植根于人性的真实,而历史同样由人创造,正是在这一点上二者取得一致。有人说历史由谎言构成,但无论如何,历史小说需要植根于历史,并且在历史的谎言中去寻找真实的可能性。高阳的作品,差可近之。松语文学www.16sy.coM免费小说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