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松语文学 > 其他类型 >丰臣秀长最新章节 > 丰臣秀长TXT下载
错误举报

后记

  羽柴小一郎秀长的预感果然应验了。

  羽柴秀吉在贱岳会战赢得胜利后,转瞬间便消灭了柴田胜家,迫使美浓的神户信孝切腹,并降服了伊势的泷川一益,名副其实地成了织田信长的继承人。而且他的势力之强、地位之高,几乎已是举世无敌了。

  事实上,在此之后并未发生任何让羽柴秀吉伤神的战事。唯一稍微棘手的一次,是在翌年的天正十二年(一五八四)展开的小牧、长久手会战。那是拥有三、远、骏三国和甲斐、信浓的德川家康,与得到尾张和伊势、伊贺大部分土地的信长次男北畠信雄联手,意图对抗秀吉的战事。

  当时秀吉似乎太过轻敌,毫不深思地采纳了池田恒兴所提的“出其不意策略”,也就是趁德川家康在小牧山布阵之际,攻打其根据地三河。而且秀吉竟然派没出息的外甥三好秀次(日后的关白丰臣秀次)担任这次奇袭的指挥官,希望能多给他立功的机会,提高他的威信。

  可惜秀次依然无能,竟然让大军在途中停留了两天,又耗费时日攻打一个小城,结果平白给了家康追击的机会。最后,池田恒兴、森长可战死,秀次本身落荒而逃,勉强保住一条小命,难得的奇计竟以惨败告终。

  当时小一郎在伊势攻打北畠信雄的属城,并未待在小牧山。

  “唉,果然是这样……”

  前年攻打泷川时,小一郎就已经觉得秀次鲁钝无才,得知这件事后,不由得悲哀地感叹,同时也为他们兄弟缺乏能干的亲族而深感寂寞。

  不过他仍充分发挥了机动部队指挥官的功能,在伊势立下足以弥补长久手败战损失的丰硕战果。羽柴秀吉在长久手吃了败仗,却仍能和对手以有利的条件和解,就是因为小一郎攻陷了伊势、伊贺诸城,让北畠信雄无力起而再战所致。

  后世对德川家康在长久手赢得胜利一事知之甚详,却鲜少听闻同一时间羽柴家在伊势的斩获,或许正是因为两人扮演的角色不同所造成的。德川家康身为一方大将,会积极地宣传自己的战绩;小一郎却恪守幕僚本分,默默立下大功,而且还懂得将自己创造出的军事优势,提供给哥哥作为外交上的筹码。

  从此以后,几乎没有任何战事需要劳烦秀吉出面。小牧、长久手会战翌年,小一郎秀长平定了附从德川和北畠的纪州根来与杂贺的僧徒,以及四国的长宗我部元亲。天正十五年(一五八七),他又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收服了九州全岛。其间只有攻打越中的佐佐成政时,因为小一郎在四国处理战后事宜,所以由秀吉亲自率军,其余的战事,秀吉都是在小一郎攻下的领地上,风风光光地宣慰巡视罢了。

  在长久手会战中取得局部胜利的德川家康,也是因为小一郎秀长平定了四邻,而迫于情势不得不降服于秀吉手下。在小牧对阵后一年,德川依然只拥有五国领地,羽柴的领地却增加了七国,而且又获得北畠和长宗我部的支持,家康根本无力与之对抗。

  不过,小一郎秀长所打的这些平定战,并不是任何人都能手到擒来的轻松战役。不说别的,在长久手会战中,他的外甥秀次就吃了败仗;率领部队先行前往平定九州的仙石秀久、长宗我部元亲等人,也在户次川会战中被岛津的勇猛士兵打得落花流水,以惨败收场。战争并不是有大势力做靠山就打得赢的。

  在这方面,小一郎秀长的胜战纪录,只能以“辉煌”二字来形容。他一生经历了大小上百次的战事,竟然从未尝过一次败绩。在率领弱兵寡众时,他能力守不溃;在统帅庞大军队时,他也能以踏实的战术不给敌人可趁之机。他尤其擅长调度将领、安排兵站补给,让将士或士兵可以安心作战。

  素以骁勇善战自豪的土佐兵和号称勇猛无敌的萨摩隼人,碰上了小一郎,也只能束手就擒。在户次川大破仙石、长宗我部和大友部队的岛津士兵,等到小一郎一来,转瞬间就被逼入萨摩一国,无法再张狂为乱。

  小一郎很懂得善用友军的兵力作战。这或许也是一个不求功名美誉的幕僚,才能采用的做战方式与特权吧。

  不过,在贱岳会战之后,小一郎在内政上的功绩,远高于他在军事上的表现。

  从天正十年的山崎会战到天正十三年平定四国的三年间,羽柴秀吉从一个织田家的部将爬上了天下人的宝座。羽柴家的领地一举增加了十倍,可动员的兵力也从一万暴增为十万,而且也获得过去的主力北畠信雄或传统的大势力毛利、上杉等的支持。在这种情况下,内政以及和各个大名间的关系都必须随之改变。但要在三年间建立起能够顺应这些改变的人才或组织,根本是不可能的。

  举个简单的例子来说,这就好像身为某个大企业子公司的中坚企业,因为好运连连,在三年之间企业规模扩充了十倍,员工从一万人暴增为十万人,又并购了包括母公司在内的无数一流大企业。试想想看,在这种情况下,这个公司的经营群会忙到甚么地步?过去由母公司的人事部门或财务部门统筹处理的人事和资金调度问题,现在还必须反过头去指导母公司该怎么做。不但要进行整个集团的规划调整,和政治家、公家单位乃至外国企业的交往,也会遽然增加。况且这个公司原来只是个二流的子公司,人才缺乏自不待言,领导阶层工作过量当然是无可避免的。

  这就是天正十三年平定了纪州、四国,把德川家康纳入旗下的羽柴家的最佳写照:军事上的胜利固然辉煌,内政却极度紊乱,人才更是严重欠缺。过去在秀吉手下工作的那群人,多半作战经验丰富却不谙内政,而且只懂得粗声粗气、大摇大摆地四处巡视,对办事程序或规矩根本一窍不通,甚至有些人连大字都不认得一个。还有不少像加藤光泰或神子田正治一般,突然获得庞大领地,喜不自胜之余,到处雇用浪人,竟然招致破产下场的蠢货。他们连四万石可以雇用多少人都不知道。

  另一方面,后来在丰臣政权中占据重要地位的文治派官僚,当时也都还年轻。石田三成才刚满二十五岁,大谷吉继也差不多是这个年纪。而年届四十的增田长盛,在贱岳会战时,只是一个拿枪作战的低阶士兵,长束正家则是丹羽长秀家的财务总管。

  秀吉也给这些文治派的干才高额的俸禄,将他们升格为大名,但这些缺乏战功的年轻人根本管不动那些老资格的武士。那些老将总是自豪地夸称:“羽柴秀吉是靠着咱们的努力才有今天的。”至于要求大家遵守规定的年轻文治派,却主张:“一定要公平公正、严守规范,才能治理天下。”

  这就和中小企业发展成大企业时,一定会遭遇到的景况一样,经验丰富的老人和新加入的高学历人才总是会产生龃龉。此时羽柴家虽因领地扩充、打倒强敌而势力大增,但也愈发暴露出组织的孱弱和人才的欠缺等问题的严重性。

  基础如此脆弱,秀吉成为“天下人”之后,却一心急着想在上面兴建更豪华炫目的大伽蓝①。不,或许正因为知道基础不稳固,所以才想藉着炫丽的外观来巩固权威。

  贱岳会战一结束,秀吉立刻在大坂建造巨城,并在其四周兴建广阔的市街。整个城和市街的规模及功能,明显地超越了领主居城所需的范围,显见秀吉在此时就已有意展现他治理天下的意志和力量了。

  此外,他在天正十三年七月平定四国之后,当上了关白,翌年十二月又被任命为太政大臣,获赐丰臣为姓。一个出身卑贱、姓氏阙如的人,想要稳踞第一大臣宝座,当然必须创设继源平藤橘之后的第五姓,来巩固其地位。

  小一郎秀长的地位也随着哥哥而提升,并且改了姓氏。天正十三年闰八月平定四国回来后,小一郎获得了纪伊、和泉七十余万石的领地和从三位参议的职称,又更名为丰臣秀长。和当时只是从五位三河守的德川家康等人相比,小一郎的称号之华丽、地位之崇高,远非他们所能及的。

  不过,内政不是改改称号、盖盖房子就能治理得好的。当哥哥忙着以炫丽外观惹人注目的同时,小一郎在背地里成天忙着协调新旧家臣间的关系。他的主要做法,乃是嘴里严厉斥责那些年轻聪颖的文治派家臣傲慢无礼,结果却促使那些老资格的武士一同遵守新的规矩。老将们看到那些自命不凡的书生和成天捧着算盘的小子挨骂,自然消了不少气;反应敏捷的文治官僚们也懂得要靠小一郎来约束老将们守规矩。

  不但如此,许多惹怒秀吉的家臣也会来找小一郎代为说项调解。雇用太多家来而破产的加藤光泰,靠着小一郎的说项而恢复旧职;佐佐成政也因他捡回一条命,傲慢的千利休更是不知多少次逃进小一郎的府邸避祸。小一郎在世的时候,秀吉几乎鲜少斩杀部属,也未曾夺取过同族人的性命,但小一郎死后没多久,他便开始经常性地严惩家臣亲族,以残忍的重刑对待他们。

  除此之外,身为丰臣家实力仅次于秀吉的人,许多新加入的外部大名或商人,也会来向小一郎请托。天正十四年四月,因为在岛津陷入苦战,大友宗麟特别前来大坂城乞求秀吉援助。

  事后他欢喜无比地写信送回领地,说当他参观天守阁时,小一郎亲自前来接待他。

  据说当时小一郎握着宗麟的手,对他说:

  “私事去找利休,公事就来找我小一郎。凡事这样做,即可高枕无忧。”

  “公事就来找我小一郎”这句话中,明显地透露出他在丰臣政权中所拥有的地位和自信。宗麟闻言感动不已,还在信上写着:

  “这个人才真是无可取代的。”

  由于小一郎本人未曾留下任何文字描述自己的工作或成就,这封信便成了展现小一郎重要性的宝贵史料。

  不仅如此,“这个人”还有一个重要的工作,就是统治自己的领地。平定四国后,他得到了包含纪伊、和泉在内的七十多万石领地,接着在平定九州后,又移到大和、河内,连同和泉的一部分,领地高达一百一十四万石,并晋升为权大纳言。在直属丰臣家的大名中,领地之大、地位之高均无人能望其项背。换言之,哥哥秀吉并未亏待他这个好幕僚,给了他足够的报偿。

  不过,小一郎秀长领有的纪伊、和泉、河内、大和,都不是容易统治的地方。纪伊是杂贺、根来的一向宗徒集聚之地,过去连信长都颇感棘手;大和更是复杂,处处皆是寺社或朝廷的势力范围。这么难统治的地方,却在小一郎的治理下,没有发生过任何内乱。从描述他统治方式的一些史料看来,有时他也会实施严刑重罚,但平常也花很多工夫去沟通协调。他相当尊重古老的寺社,经常进奉高额的银钱或宝物,但其实这些奉献,似乎大部分都是用来解决长期的争讼。用钱去解决土地权利纠纷或抱怨,似乎也是由他率先采用的新手法。

  虽然花费了不少金钱解决纠纷,他仍积蓄了钜额的金银。根据《多闻院日记》中的记载,当天正十九年(一五九一)正月二十二日,小一郎在大和郡山城病殁时,共存有五万六千枚黄金,和可塞满一间八个榻榻米大房间的银子。从他只是尾张中村乡的一介农夫小竹起,他就已经对钱特别感兴趣,但成为领有一百一十四万石领地的权大纳言之后,他仍不轻易浪费一分一毫。

  小一郎所建造的大和郡山城,和他的封赏相比,算是相当朴实无华。他本人的生活更是分外俭朴,和性喜奢华排场的哥哥,形成强烈的对比。他并未企图留下任何颂扬个人功绩的记载,或是一生中诙谐有趣的故事。他没有谈过甚么轰轰烈烈的恋爱,也没有任何子嗣。这一切的一切都埋葬在哥哥秀吉所建造的耀眼政权中,默默地消失无踪。

  大和大纳言丰臣秀长,是在久病之后静静离世。既不像织田信长般遽然而逝,也不像武田信玄,被无止尽的野心煎熬而死。甚至与哥哥秀吉完全不同,死时仍为身后的政权忧心苦恼。

  他的死让丰臣家起了质变。在他死后,哥哥秀吉又活了七年半,继续不断地将自己的政权和周遭的事物妆点得更炫丽夺目。但是,从“这个人”阖眼的那一天起,再也没有任何一件幸福美好的事莅临丰臣家。好幕僚的去世,不管对伟大的主君或他的亲族家臣,甚至统治下的人民而言,都是极大的不幸。

  (全书完)

  <hr/>

  注释:

  ①寺庙院宇的主要建筑。松语文学www.16sy.coM免费小说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