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松语文学 > 其他类型 >大拐点:站在中国大牛市的新起点上最新章节 > 大拐点:站在中国大牛市的新起点上TXT下载
错误举报

结语 大牛市·大思维·大气魄

  国内股市的下跌始于2001年6月14日后,一切问题的主要症结在于国有股全流通或以全流通为目标的国有股减持问题。这是A股市场最头疼的问题,一天不解决,股市一天不能改变投机市的本质。而且,熊市时的市场扩容节奏也没把握好,一股独大甚至是一股独霸愈演愈烈,更造成了股市的的下跌。中国A股过去普遍定价过高,背负高市盈率的负担,上涨困难。

  近年来,中国经济重返高成长区,政策面上尽管有过规范措施,如整顿国债回购市场、券商不得挪用保证金、上市公司不得为母公司担保等等,这些政策从长期看是净化和稳定市场的利好政策。随着中国资本市场尤其是证券市场的逐步开放,股票价值正在转向由价值决定,以国外股市市盈率为参照系,股票价格必然会向其价值回归。如果说在中国最大的制度性风险是国有股减持推出,那么,随着市场不断提前应变,事实上由国有股减持所产生的制度性风险早已在过去几年里不断地被消化、稀释,目前的风险已达到历史最低点位。

  江恩理论认为,在基本面未发生根本转变的情况下,市场的调整的极限是50%。大盘从2001年6月历史最高点的2245点、加权平均股价14元跌到近期7元股价,市场的调整已经到了一个极限,而这种情况是在中国经济蓬勃发展,新一轮增长高成长周期启动的情况下产生的,这就更显股市调整幅度之大。

  放眼近年来全球股市,由于美日经济的复苏,呈现普遍上涨态势。美国、日本、香港股市更在2003年年末迭创近两年来的新高。但中国股市却还在历史性底部,一些在2002年、2003年启动的蓝筹大盘股也仅仅在进行拉高战略建仓过程中,大部分股票,撇除一些老庄股、业绩不良股、ST类股,大量业绩优良、市盈率较低的股票都还蛰伏在那里纹丝不动。这不仅同全球股市相背离,同在美、港上市的中国公司股票也大相背离,更同持续高速发展的中国宏观经济形势相背离。

  理论上说,股市是国民经济的晴雨表;但宏观经济先行指标反映的是宏观经济中长期走势,短期内并不一定吻合。但股市最终要反映经济发展。中国已经进入盛世循环,从全球区域性经济发展历程看,中国成为全球制造业中心趋势已经形成,中国迎来了最佳的历史性发展机遇。世界发展史告诉我们,世界制造业中心是世界级强国的必经阶段。从10年产业循环分析,中国进入了行业整合的新阶段,而加入WTO为我们行业整合提供更广泛的国际并购舞台。当前钢铁、有色金属、水泥建材等生产资料涨价,有的产品价格甚至已经创出了历史新高。此外,许多基础产品的涨价从幅度上看,已创出几年甚至十几年来的新高。从范围看,它并非中国独有现象,而是全球范围的,这个现象应该引起高度重视。它意味着此轮经济增长已不能用一般恢复性增长来形容,而是全球经济反转的标志。全世界都从通缩中纷纷走出来,过程也将是持续的,绝不会明天就结束。那么,中国呢?中国将何去何从?中国股市勃兴的临界点在哪里?

  本次中国宏观经济的反转有一个鲜明特征,那就是以市场为导向而启动的经济增长,因此就更具有本质意义也更具持久性。此外,过去中国经济增长并没有反映到企业效益上,就是所谓的“宏观好,微观不好”,而这轮经济增长的宏观面与微观面结合得非常好。

  加入WTO以后,中国经济的外向性特征更加明显,境外资金在通过正常投资进入的同时也有一批资金暗度陈仓进入中国。人们通常根据最近出现的一些通货膨胀苗头,判断是人民币供应量过大未必如此。其实,通货膨胀是一个全球性趋势,国内出现的原材料涨价现象很大成分是受国际期货市场上扬拉动的。因此,我们有理由说,目前在中国的涨价并不是其货币供应量增加带来的,而是全球性的正常增长。

  从结构方面来看,内需也发生了根本变化,而这种变化正是奠定中国证券市场复苏增长难以逆转的根本动力。虽然目前中国经济发展和消费水平极不平衡,但总体上正在由温饱型消费向舒适型消费过渡,居民对汽车、住房、通信、旅游等方面的消费需求正与日俱增。这些产业链曾使日本和韩国经济保持了长达10至15年的增长。在人口众多、消费层次分化且逐层递进的中国,它对经济增长的推动作用势必更加显着。良好的宏观经济环境和监管政策,为股市行情的的好转提供了良好的基础。从今年资本市场的发展看,钢铁、石化、电力、电信行业的蓝筹股势头会更好,会对资本市场向景气的方向发展奠定基础。

  从中国1200多家上市公司平均股价和市盈率的调整幅度看,股市泡沫被挤压的力度在过去两年里已非常大。目前上海的A股市场市盈率在35倍左右,深圳的A股市场市盈率在37倍左右,上海的180指数和深圳100指数所包括的公司,市盈率只有27倍左右,已经比较接近国际资本市场平均市盈率水平。同时,目前深沪两市股票市场有70%的股票创历史新低。

  由于有相当大量的外资流入,还存在着人民币升值预期。如果银行体系健全的话,人民币从中期角度看会有5-10%的升值。这种预期将对中国股市产生极为正面的效应。重要的问题还是谨防股市大幅被推高后的外资的套现和撤市。

  中国股市的牛市行情也将契合2003年发表的《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的思路,明确提出“大力发展资本和其他要素市场”,“边缘化”的股市没有存在的土壤。中国证监会副主席屠绍光日前在一次公开场合表示,中国股市2003年以来暖意阵阵。随着加快证券市场发展成为共识,建设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进程将有实质性进展,与此同时,保险、证券和货币市场协调推进,中国证券市场的结构性调整也将不断加快。从中央领导层的指导思路看,这里面是否蕴涵了一些令市场激越的东西,从而成为引发牛市的导火索。无庸置疑,这次《决定》,对中国未来经济发展具有深远意义,尤其提到了以股份制作为公有制经济的基本实现形式,尤其是以上市股份公司为基础。那时股市必然反映中国经济的基本面。

  证券法修改草案有望于2004年4月审议,国企炒股、银行资金入市等条款的修改已达成了共识。显然,随着证券法修订步伐的加快,对于有利于市场发展的条款修订,毫无疑问将对市场构成积极作用,制度上完善在短期不但增强了投资者的信心,也将在长期上对市场构成实质性的利好。

  此外,影响中国大牛市的另一重要因素是全流通问题。由于考虑到全流通问题涉及面广、利益格局大,即便是试点也可能会十分慎重。经过近几年来的风风雨雨,市场已亦逐渐达成共识,全流通的试点相反可能演变成市场的一大突破。因此,即使深交所创业板推出,市场扩容可能加快,但整体看,政策上对股市的利好支持是比较大的,这对于投资者的入市及持股信心的增强都将起到积极作用。

  始于2003年上半年局部牛市、并将演变为一轮大级别行情的性质与1996年的绩优行情有本质的不同,因为两者所处经济周期不同。1996年的中国经济正在往低谷走,那时所谓的“绩优”是静态的。由于处在短缺经济末期,家电类股票成了绩优股的核心,仅仅在于其静态市盈率比较低,业绩显得很好。但事实上经济很快就走向低点。而现在这轮经济启动中引领大局的是生产资料,这与过去不可同日而语。

  如今行情的资金来源与过去也已完全不同。过去发动行情所依托的大部分是借贷资金,市场主力是券商。但要知道,券商自己并没有多少资本金,他们的自营资金多是借贷或违规占用客户资金来的,操作也基本是庄股模式。现在后遗症出现了,由于市值蒸发,如今券商平均处于破产边缘,而他们持有的股票恰恰是未来市场上依然被抛弃的品种。那么,新的资金力量究竟来自何方?新生力量包括基金、盈利丰厚的企业资金、保险资金和个人投资者的自有资金等等。始于2002年“6.24”和2003年上半年和第四季度基金发动行情的进步意义在于,他们真正推动了一个价值投资模式。现在民间囤积着大量自有资金,他们不停地询问什么时候可以进场买股票,这种情况在过去是很少见的。

  过去的“人工牛市”一方面是券商用借贷资金通过坐庄而营造;另一方面,又掺杂了很多政府行为,是用政策性利好催化的,而所谓的一系列利好不论表现形式如何,最终结果都是银行借贷资金流入股市。甚至国有股减持这个问题到了现在也应该换一种思路了。过分渲染国有股减持问题,已成为市场为自己争取战略筹码的一种方式,而不再是市场的最主要问题。

  如我们判断的,如今牛市的资金性质将从借贷资金违规资金为主很大程度上转变为自有资金,这块资金是常量的、稳定的。这其中一块很大的力量就是企业盈余的自有资金。2001年以前企业的利润总和不超过两三千亿,除了正常发展生产后,没有多少可以用于股票投资,所以那时候的牛市都是假的,人工的,银行资金阀门一开就涨,一关就跌。2003年的企业利润达到了4500亿到5000亿,估计2004年可能到7000亿左右,2005年企业利润可以达到10000亿,已经有非常雄厚资金进入股市。现在的问题仅仅是,这批资金选择何时进入?那时的股市相对于宏观经济而言,只是个小盘子,行情要起来非常容易。

  鉴于上述,从一个中长期角度看,我们坚定不移地相信,在中国经济可望中长期持续增长的大潮中,中国股市最终将受到强烈牵引,股市将面临2年半熊市后的一轮新的大牛市,新一轮股市增长势头一旦形成,可望在一年内上涨高达60-100%。对投资者来说,放弃股市投资固然可以避免国有股减持之类的大风险,但他们却要冒丧失年回报高达100%收益的投资大风险。何者风险更大,是投资者必须从另一角度权衡的一道算术题。所以,宏观经济的增长必然对股市产生波动效应。最大的可能就是,在比较成本与收益、风险与风险之间后,市场也许会在某一点位形成一个心理临界线,一旦达到这个心理临界线,由市场领导者启动的一次大行情将出现,中国股市将出现与中国经济相一致的大牛市反转行情。

  从市场表现看,虽然近期大盘蓝筹股经过接二连三的快速拔高后,大部分个股出现整理了调整态势。结合刚刚公布的2003年年底基金投资组合看,虽然大盘蓝筹股仍是基金的重仓股,但组合持仓出现了分散及部分个股大幅减持情况。但这是一个表象。我们认为,价值投资理念的形成不是一天两天的事情,它是市场经过长期历练后才逐渐成形的,因而市场不可能因为短期波动而主动放弃价值投资的理念,也不会将战略持仓的筹码轻易拱手让给别人。未来挖掘投资价值、继续价值投资仍然是市场的主基调。当然,随着经济的快速增长,值得挖掘的行业可能不仅仅只是钢铁、石化等大盘股,随着全球IT行业的复苏、国内芯片价格的上涨,相关上市公司未来业绩增长也会得到市场认同。未来市场热点将会呈多极化趋势,随着热点的轮番领涨,后市大盘的运行将蔚蔚壮观。对此,我们非常乐观。

  新一轮大级别行情正在悄然逼近。按照当前或2004年乃至今后几年的走势,我们的观点是,市场的底部已经探明,市场系统风险较易控制。从盘口显示,大盘股尤其钢铁、石油、机械、电力、汽车类股的不断被推升,表明蓝筹股市场核心地位已逐渐深入人心,更充分显示出超级主力重兵囤积在主流价值体系的蓝筹股的坚定信心。值得指出的是,在这一轮大牛市中,判断股市核心资产的标准并不是单纯的某个赢利数字,而是企业的综合素质。它的衡量标准首先依据的是行业,其次是企业总体发展的思路和核心竞争力。如今的中国股市大约有100-200只股票,即使按照世界通用市盈率、成长率标准来衡量都毫不逊色。而其余的大多数股票将在这轮大牛市行情中被日益边缘化,即使在大牛市中也可能下跌50%以上。对此,投资者不要抱持任何幻想。

  2004年,机构之间真正的博弈将正式展开,而以证券投资基金为代表的国内资金与以QFII为代表的国外资金也将正面交锋。随着A股市场与国际接轨的速度加快,国外成熟股市的很多理念将对A股市场有深远的影响。不管是机构投资者,还是普通投资者,如果不能及时适应这种变化,都将面临被市场淘汰。因此,投资者要想在2004年胜出,需要站在国际视野下审视A股市场。

  2004年,大盘蓝筹股将被市场重新估值,估计合理市盈率将由2003年的15倍-20倍,提高到20倍-30倍。随着国内蓝筹股市盈率的上升,国内蓝筹股市盈率低于市场平均市盈率的情况有望改善,将由目前仅是市场平均市盈率的0.6倍-0.8倍,向纽约市场大盘股的平均市盈率是市场平均市盈率的1.1倍-1.8倍靠拢。同时,“价值投资”的挖掘将向行业地位溢价、垄断溢价、区域溢价等纵深方面发展。因此,今年市场将继续上演“二八法则”,缺乏业绩支撑的个股,在完成超跌反弹后,将继续各自漫漫的价值回归之路。

  由于股市核心资产将囊括大盘权重股,因此从股指角度看,它们走出一波特大行情是可期的。除了早期已大幅上涨的五朵金花——钢铁、汽车、电力和石化之外,我们还非常看好有色金属、建材、机械设备和信息类科技等与经济景气密切相关的行业。它们会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迅速增长,而且增长速度要远远高于经济整体的速度。所以,投资于这些板块在这轮大级别的牛市行情中将会得到倍加利润。虽然投资某些实业领域利润率也很高,但必须注意,上市公司是整个经济中最优秀的企业,它的经济增长速度要快于一般企业。同时根据市盈率原理,当实体经济有5%增长时,在股价上就是10%甚至更多,具有巨大的乘数效应。从这个角度说,股市是非常有希望的。

  由于中国股市正处在历史性转折点上,最近启动行情只是自然大牛市的坐标原点。在这个原点处,很多股都值得买,没有什么可犹豫的。在2004年操作中,应加大对股票品种的投资力度,减少债券和现金持仓比重,提倡波段运作、集中持股操作思路。在具体操作中,坚持跟随市场主流和热点,对重组、外资并购和基金重仓股等可能成为市场热点的板块和个股进行长期跟踪。在市场逐步开放的背景下,投资行为会理性地趋向有中国背景的股票,尤其是H股和B股,目前只有15倍左右的市盈率,而同样受益于中国经济的高成长,显然比A股更具投资价值。现在看来,20倍市盈率是比较合适的。

  这种始自于沪深市场国际化进程加速的股市价值体系刷新,将会以股价坐标重构的形式一直继续下去。绩优股和绩差股,大盘股和小盘股,次新股、科技股、指标股、题材股各自都将在股价坐标上被次第定位,相应的风险和机会也就存在其中。其间最大的风险仍然是流通性最差的庄股板块,最大的机会则最有可能存在于如下板块:

  上证180指数以及深证100指数的成分股中有金可掘。绩差重组股的规模性炒作会越来越沦为市场边缘资金的一种行为,主流资金将会以投资价值为选股的标准,而投资方向的指导性是成份指数的一个重要功能。事实上在280只成分股中,绝大部分是券商和基金等机构投资者青睐的股票,近两年一直有大量机构重仓持有,从而说明它们的投资性充分得到市场认可。但是应该注意的是,两市样本股数目有280只,流通市值接近市场的一半,真正有机会的股票可能只有一部分,其中历史炒作幅度小、绝对价位低、业绩真实可靠的个股机会最大。

  上证50指数将成市场灵魂。2004年新年伊始上证50指数在市场处于敏感时期推出引起了广泛关注。我们认为:该指数将成为未来市场的灵魂,同时,投资50指数成分股也将是未来大资金的必然选择。从以往的历史情况看,沪深交易所在10多年来推出过不少成分指数,比如深圳100指数、上证30指数、上证180指数、深圳成指等等,但从市场效果来看,仅有当年深成指一度成为市场的风向标。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主要原因与市场的价值取向有直接关联。代表市场主要趋势的重要成分股指数无论在中国还是在国际上,均以大盘蓝筹股为样本,在市场以小盘股投机为主的年代里,大盘蓝筹股必然遭遇冷落,由此,形成的成分股指数也难有出色的表现。1996、1997年深成指之所以能领导市场,其原因就在于当时市场的主流正是价值成长。

  2003年以来市场的投资理念已经逐步向价值投资转移,投资大盘蓝筹股的理念逐步深入人心,在这种大背景下推出上证50指数正符合市场潮流。未来基金将不断发行,我们可以断言,几乎所有的指数基金今后都将买入50成分股。另外,从国外成熟市场的情况看,代表市场主流趋势的指数产品均是成分指数,而不会是综合指数,因此上证50指数未来必将成为市场的一面旗帜。

  二线蓝筹股。从主力建仓角度看,基金仓位重且侧重于蓝筹绩优股,未来的行情除了一线大蓝筹股以外,二线蓝筹股将成为2003年12月份以来介入的大量资金的重要对象。从成交量我们已经看出,资金重兵介入的行业有科技股、数字电视、网络股、房地产股值得重点关注。

  低价股群体。这是一个非常值得重视的板块,经验证明,5元以下的股票在市场每一次结束长期的弱势转强之后,都普遍具有良好的弹性,尤其是那些从更高的位置跌下来的5元以下股票,弹升幅度尤其惊人。目前市场5元以下的股票数量空前庞大,其中的仪征化纤近期就曾经短线暴涨过。投资者可关注5元以下、业绩尚可、比价偏低的股票,例如山东基建、巴士股份、西单商场、杭州解百、锦州石化、冀东水泥、蓝星清洗、美菱电器等。港股本次行情的启动,热门板块价格低廉、长期超跌,是行情持续保持力度的一个前提。如果此次低价股能够成功启动,将不同于H股板块的机械性跟风,而使深沪市场行情与港股行情出现“形散神聚”的效果。

  以中线思维看A股市场走势,我们当然很欣赏一旦确认了市场运行方向,基本上就不要太理会短期的调整与波动的思路,即战略重于策略,选股胜于选时。纵观A股市场,最安全的投资对象无疑是大盘蓝筹股,这些股票能够长期保持巨量成交,适于各类资金安全进出,这种特质实际上远胜于一时一势的涨幅大小。

  我们更认为,中国股市将伴随着其经济的持续高速发展,正处在一轮长期走牛的起步阶段。坚定中国股市的长期牛市信念,以超前眼光看待中国股市,是投资者分享中国经济大红利的前提。国外股市发展史和经济发展史的比较研究表明:股市与经济素来荣辱与共、兴衰相随。中外股市的同质性显示,中国股市也将毫不例外。中国股市兴衰将会与中国经济的长期繁荣和发展一脉相承。

  读史以明鉴,国外股市发展史对我们的重要启示:

  一是股市走势与经济运行在短期内甚至三五间内可能出现背离现象,但从长期看必然是一致的。

  美国股市近百年走出是一轮气势磅礴的大牛市,但其间美国股市与经济走势也出现了诸多次的背离。背离有正背离也有负背离。最典型的负背离是发生在20世纪40年代间,美股走势明显落后于美国经济。美国在二战以后开始了经济复苏并进入一轮高速发展,国力大增,并远远地超过英国等老牌欧洲经济强国,但是股市却并没有相应的良好表现,道指一直笼罩在股灾的阴影之中不能自拔,直到50年代初,才走入新一轮上升通道。

  最典型的正背离发生在20世纪90年代,美股升势大大领先于美国经济。20世纪90年代,美国经济出现了又一次重大转型,新经济的出现对美国经济结构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打破了美国历史上最长的增长周期。美国股市在一片歌舞升平中牛气冲天,短期的几年间就促成了以往十几年的升幅,道指上升速度远远高于经济的增长速度,可以说是透支了美国经济的增长。但是不管经济增长与股市间在中短期内出现什么样的背离,从长期来看,美国股市与美国经济是兴衰起伏是基本一致的,经济兴旺之后必然带来了股市兴旺,中短期的波折均抵挡不了其长期上升的步伐。

  二是当经济处于长期上升通道时,经济结构的每一次重大转型都将推动股市向更高层次上迈进。

  美国股市出现过几大次重大的经济结构转型,每一次转型后,道指都出现一次大的跃进,进入一轮一轮的持续十几的牛市。美国经济的重大转型造就了美国股市在20世纪中出现了4个辉煌的10年,即20世纪20年代、50年代、80年代和90年代。从农业经济转向工业经济,并跃成为世界经济强国,造就了美国股市在20世纪20年代形成了第一个辉煌的10年,道指涨幅达131.7%(如果按1929年的最高点计算,20年代的最大涨幅是255.5%);在大萧条和二战后的经济整合和工业产业升级,经济的全面复苏和再度提升造就了美国股市在50年代成为其第二个辉煌的10年,道指上升了239.5%;第一次石油危机后美国大力发展节能型的产业,不仅大大减少了对原油的依赖性,而且实现了经济结构的又一次重大转型,使得80年代成为美国股市第三个辉煌的10年,道指涨幅228.3%;第四个辉煌的10年则是90年年代以新经济而催生的经济结构转型为基础的,此次涨幅也是美国股市涨幅最大的10年。

  三是股市每一次大级别的重挫都将使投资思想、投资理念和投资模式上完成一次跳跃性升华,实现一次质变,并为股指的下一轮劲升打下坚实的基础。

  美国股市的百年辉煌和繁荣也并不是一帆风顺的,其间的波折和造成的惨痛代价举世皆知,但其所促进股市一次次质的嬗变,也是平常年代所不能为的。20世纪20年代未至30年代初的股灾和70年代上半叶的股灾,都迫使市场进行深刻的反思和重大的变革,最终使美国股市不论是在股市制度建设和规范管理方面,还是在投资思想、投资理念和投资模式的发展上,分别出现了两次质大的嬗变与飞跃,实现了从发展中市场向成熟市场的转变。

  反观中国股市,我们完全有理由对其抱长期乐观、豁达的态度。中国经济自1978年改变以来,已经成功地步入长期增长通道。最近10年来,中国经济增长的内生性变量不断地增加,要素生产率和全民发展指标稳定提高、重大经济转型的逐步推进已越来越为突出。近两年来中国股市正处于一轮重大的转型期和革变期,各种投资思想在争鸣、各种投资模式在深刻探讨,市场主力运作方式的重大变革也正在如火如荼地展开,相信这次转型和变革之后,在未来不长的时间里,股市必将迎来辉煌的牛市,而且是一轮完全可以预见的大牛市。

  本书的作者认为,中国经济的走向将成为中国股市长期向好的坚实支持。正在扑面而来的大牛市概念不仅是过去12年中发生的局部牛市(行情不超过3年),而且是更大级别、却又不同于过去的大牛市概念,它的时间超过5年,甚至可能超过10年、达到一代人时间。在反反复复挤出过往股市中造成的多余泡沫后,中国股市在2004年前后开始向其最辉煌的大牛市挺进,大约在2015年,用10年左右的时间,上证指数将可望见到10000点。

  虽然我们不认定大牛市是一蹴而就的,牛市的初期甚至是非常折磨人的,即使所有条件都具备了,也仍需要若干契机,这里面也有很多偶然因素和不确定因素,大盘在反复走高的过程将伴随着市场主力的不断高位宽幅震荡。但每一次主力意图明显的高位洗盘,都意味着诱空,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为了获取更多长期锁定的战略筹码。只要中国经济持续高速增长趋势不变,大盘振荡攀升的趋势将一直不会改变。因此,前进中的股指回抽所造成的短期背离在中长期走势中必将得到不断充分的修复。中国股市在未来历程中也将发生各种大小波折,但这些波折将成为进一步推高中国股市健康规范发展的动力源泉。

  我们坚定地相信,如果投资者从现在起就进行前瞻性的、周密的战略布署,买入指数基金并长期耐心持有,不拘泥于股指短期的涨涨跌跌,那么,到2015年,当中国股市攀升到历史颠峰的时候(像美国、日本和香港股指一样,中国股指攀升到万点大关不是梦),你会惊异地发现,你手中的所有股票早已几倍、十几倍,甚至数十倍的增长。届时,“倍乘效应”将造就像你这样的大富豪。

  可惜,理想与实现间总有太多的差距和遗憾。随机抽查表明,没有人会怀疑中国股市长期走牛,每一位投资者都从心底坚信中国股市将随其经济的持续高速发展长期看好,投资者从亲身感受到的中国经济成长的真实步伐来相信中国牛市。但奇怪地是,仍有那么多的投资人对短期走势投入了过多的精力和财力。也许是人性使然,就象美国股市在长期牛市中短期投资者依旧盛行一样。因此,在目前股市处于历史性长期大底之际,对投资人而言,信念与行动的融合,最简单也最难得。

  这就是股市的最大魅力!松语文学www.16sy.coM免费小说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