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松语文学 > 历史军事 >从野人到帝王最新章节 > 从野人到帝王TXT下载
错误举报

第七卷一统世界 三十四,鸽子笠帽蓑衣

  三十四,鸽子笠帽蓑衣

  三十四,鸽子笠帽蓑衣

  虎族与狼族双方爆发大战后。狼族这边,成年男子还有三万多,加上女战士,数量上倒是不低于虎族,但是狼人最精锐部队在上次与我们作战中损失很大,而且士气低落,因此与虎族交手处于下风,一连三天,天天吃败仗,丢失了大量土地,人口损失倒不多,军队方面,虎族采用压迫战术,不是穷追猛打,损失不大,平民由于这些地方靠近虎族,上次被占领过,所以这些百姓上次一被交换回来,就安置到了内地,倒是还没有损失。

  不过,这样下去。狼族迟早会被压迫到无路可走的地步,狼王走投无路之下,才想到了我这个昔日的敌人,向我求援,要求龙族出兵,帮他们打退虎族。

  听完秃头的话,我陷入了沉思。

  不管怎么说,狼族现在在抵抗虎族的同时,也给我们提供了屏障,一旦狼族被虎族吞并,龙族就会面临更为强大的敌人。

  而目前,龙族一方面人口有限,实力远不如虎族,另一方面,内部整合磨合还没有完成,武器装备也没有全部到位,城墙也还没有来得及修建,兵员的训练,尤其是牛骑兵的训练远没有结束,更重要的是,今年我们开垦的土地与种下的庄家全在这块平原上,一旦虎族铁蹄一到,就算我们能打赢,庄稼也肯定保不住,连种子都失去,再要发展农业,就要以年来计算了。

  所以。我绝不能坐看狼族失败。

  当然,要是狼族与虎族拼个两败俱伤,我们龙族倒是能坐收渔翁之利,可问题是,现在战局一边倒,狼族要是一下,马上就会领会,做完以后,外面再涂上一层油脂,就可以用啦。

  当然,这伞很容易弄脏,弄脏什么呢?反正也没有什么衣服,管他呢。至于重一点,古人还真不在乎。

  现在天还没有下雨,所以我也没有将伞拿出来,等下了雨,你看好了。

  雨伞虽好,但是真的是雨地里干活的人却没有什么用,毕竟人没有三只手,那就只有雨披了。

  古代的雨披主要是两部分组成,上面是笠帽,下面是蓑衣大约有几斤重,当然比不上塑料雨披轻便,不过毕竟可以用了啊。

  笠帽好办,山上有笠壳可以采摘,或者干脆,用毛笋壳即可,竹林里有的是新竹长大后褪下来的毛笋壳,将笠帽的原理告诉了竹匠,其实应该叫篾匠,很快就将笠帽搞了出来,就是细细的竹篾夹着里面的毛笋壳,上面是个半圆形放脑袋,下面旁边再一圈,听篾匠说不太好做,我干脆将越南的笠帽盗版了过来,就是上面尖顶,圆圆的一直下来,反正越南古代属于中国,这笠帽技术也是中国传过去的。因为族人雨天也要出门,所以笠帽人手一顶。

  至于蓑衣,因为找不到棕榈树,那就只能用毛笋壳土话叫“捏壳”代替了,在长江中下游一带,捏壳蓑衣曾经风靡一时。

  可惜就是这年头的毛竹都很细,连带新出土的竹笋也不粗,竹笋不粗,笋壳自然也小,不过用来做蓑衣还是没有问题,笋壳撕成细条就可以用来缚东西,所以整条蓑衣除了一点点竹子骨架外全部是笋壳组成,羊毛出在羊身上,这个现在由竹负责的纺织组包干了。

  雨伞没有什么关系,蓑衣是必要的,所以,纺织组全力开工,又临时招收了几百名妇女加班,可惜一个熟练工一天也做不了一件蓑衣,临时工就更慢,紧赶慢赶,才做成了几百条蓑衣,分头给硫矿铜矿与捕牛捕鱼队送了一部分去,这个数量当然远远不够,只能轮流使用了,至于牛骑兵训练队,下大雨就只好室内——也就是茅屋里练练格斗之类了。还有这边的农田管理,下雨本来也干不了活,排水沟已经挖好,临时需要巡视的到时候再说。

  ---------------------------------------------

  其实这事早该想到的,早点做,一个人一件蓑衣不成问题,不过我来到龙部落这半年多实在是太忙,基本上都是想到什么做什么,看来以后得要有个长远规划了。

  蓑衣还在不停的制作,能做多少是多少,这边,准备工作也做得差不多了,煮盐队大部分也撤了回来,梅雨季节根本无法晒盐,全部靠煮没有那么多燃料,现在龙族的食盐储量也有万把斤,够用一阵子的了。

  这个时候,丝也带着胜利成果回来了,还好,带回来大约三十斤蚕茧,不过个头都较小,基本上都是黄色的,与后世雪白的蚕茧不能相比,我喜出望外,挑选出十几个大个白色的,准备留种,其余的就都煮了,然后发动全族妇女,一起来剿丝。

  这剿丝根本不像有的书上写的,一天可以手工剿几万斤,事实上,因为蚕丝极细,一个蚕茧长度就有千米左右,用细细的竹棍卷,能卷多少?就算后世用机器剿丝,也是劳动密集型产业,现在用竹棍卷,就算一手一根竹棍,一天下来也卷不了几个,不过后来我发明了小型剿丝机,其实就是一个手摇大滚筒,放在架子上,用手摇动,因为滚筒周长比竹棍大无数倍,而且可以一次卷好多个,所以速度立马加快不少,饶是这样,还是用了很多天,才将这三十斤蚕茧纺成了丝。去掉蚕蛹与杂质,得到了大约十斤丝。

  这丝还不能用来做衣服,因为现在我们部族最需要的就是绳子,绳子可以用来干很多事情,所以没办法,只好送往工场,让族人全部加工成绳子。

  丝在这里休息了几天,就又回去了,准备养夏蚕,其实夏蚕比春蚕产量还低,虽然现在有的是蚕种,但是桑叶数量有限,大发展要几年后桑苗大起来,聊胜于无吧。

  丝在这里的时候,我自然在她身上用的功夫深了点,搞得她每天早上都起不来床,不过回去的时候劲头很大,可见物质与精神刺激两者缺一不可。松语文学www.16sy.coM免费小说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