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松语文学 > 武侠修真 >如意钩最新章节 > 如意钩TXT下载
错误举报

第十节 拜访湖兴帮

  此三字一出,不仅仅是杨甫修心头一震,躲在柳树里的张三更是一惊。

  原来此刀取自杜工部律诗之句“绣衣春当霄汉立,彩服日向庭闱趋。”暗喻宫廷侍卫与皇家的关系密切。而自朱明建立以来,厂卫制度就是皇帝控制朝局、监视地方的重要手段,明太祖朱元璋在洪武十五年设锦衣卫,专管刑狱,有巡察缉捕之权;后成祖朱棣因锦衣卫权势过大,在宫廷中不好控制,又于永乐十八年设置东缉事厂,也就是后人常说的东厂,来监视百官,巡视地方。厂卫制度贯穿有明一朝始终,此时正是明初,锦衣卫势力尚在东厂之上,而这绣春刀正是锦衣卫的制式兵器。

  在这小小的桑叶镇,如何会出现锦衣卫?而锦衣卫为何又单单夜探御卫所?是凑巧夜查,还是目的明确?周仁和杨甫修百思不得其解,可是心里却七上八下,因为他们知道,无论是谁,如果招惹上锦衣卫,那肯定是天大的麻烦。无论是武功盖世的豪杰、还是江湖帮派的首脑,亦或是权倾朝野的重臣,掌控兵马的封疆大吏,一但被锦衣卫盯上,那可真如附骨之蛆,纵有天大的能耐也斗不过以天下之力培植、用无数金钱堆积、聚江湖好手云集的锦衣卫。这怎能不令二人心惊?

  可除了他们,躲在树上的张三更是受惊非小。这并不是因为锦衣卫的势力与实力,而是这半天来的所有事情,居然都与自己和谌嗣年所查案情吻合,更验证了谌延来信所说之事,如果真相如此,那么江南有人密谋造反就成既定事实,而这是一介书生谌嗣年应付不来的,更不是他一个江湖闲散武人而能管得了的。

  张三正暗自寻思间,只见树下二人低声说了几句,两人互相一拱手,杨甫修道:“暂且道别,三日后无锡再会。”说罢,转身走向御卫所的后门。周仁则目送着杨甫修的身影消失在视线里,仰头望了望天空,轻叹一句:“八月初一,相会无锡,哎……”摇了摇头,慢慢走向自己的卧房。

  八月初一,无锡城中的人骤然多了起来,除了带着兵刃的江湖人士、做买卖的小商贩之外,还有临近村镇的乡民也赶来凑热闹,无疑形成了一个大集市。而在金匮山脚下的湖兴山庄更是人头攒动,一派喜气景象。

  今天的湖兴山庄被红绸装点的焕然一新,山庄正门和两侧的仪门全部开放,青龙、白虎、红雀、玄武四堂各派了九名弟子在山庄前接待往来宾客,张三也混在人群之中向内张望着。

  只见众多武林中人从山庄门前的石板路两侧向正门走来,有的人递着名帖,有的人交割着贺礼,唱礼的是十个彪形大汉,一呼一喝之间声如铜钟,难得的是十人声音一致,听不出杂乱。张三听了一会,无非是太湖周围的几个小帮小派提前到会,想来此时只是巳时刚过,据午时典礼还有些时辰,一些有些名头的帮派还没有抵达。看见一些闲散的武人,并不属于江湖门派的也有登门观礼,张三也挤到了大门前。

  只见一个身着玄衣,腰上扎着红色的腰带的二十多岁的年轻人连忙过来,抱拳拱手道:“这位爷台,请问您的宝号。”张三也是抱拳回了一礼道:“山东张三,途径贵地,知今日贵帮大喜,特来道贺。”说着从怀里掏出一张五十两银子的宝钞,递给那人说:“行路之人身无长物,一点心意权做恭祝冼老帮主多福多寿,恭贺新帮主继往开来,贵帮兴旺发达。”那年轻人赶忙接过,回手递给写账先生后,向唱礼的壮汉吩咐道:“山东张三先生道贺,礼金白银五十两。”

  唱礼的大汉们随后齐声喊道:“山东张三先生到。”这个名字一说出,人群中引起一阵骚动,一些刚刚进门的人也纷纷回头张望。那年轻人再度一礼,向张三说:“小人红雀堂属下薛强,请张三先生随我来。”说着带着张三向里走去。原来,湖兴帮建帮百多年来,一直是青龙、白虎、朱雀、玄武四堂,后来帮会逐渐壮大,又形成了黄金、褐木、绿水、赤火、黑土的下五堂,只是因大明皇帝姓朱,为了避讳,所以将朱雀堂改名为红雀堂。

  薛强领着张三从仪门进到庄内,一边走一边解释道:“先生别见怪,今日是我帮帮主登临大喜,各路朋友观礼的多,因此有帮派的都走正门,而先生是江湖朋友,为了方便引路只能让先生屈走仪门,您千万恕罪。”张三微微一笑,没说什么,但是心里想:七、八年未到江南,不曾想这湖兴帮壮大到如此地步,来人观礼居然还分三六九等,看样子不免少了江湖义气,多了一些铜臭味道。

  薛强引着张三穿过庭院,从回廊下走到正厅门口,薛强一躬到地,说道:“就送先生到这里了,先生可先在正厅休息片刻,待时辰到了,可到后面的祠堂观礼,正厅有茶水点心,自有人伺候,小人告退了。”张三微微点了点头,拱手回礼。见薛强退去,他转身走进正厅。

  只见湖兴山庄的正厅异常宽大,厅的正门是七扇开门,厅中耸立着十几根两人合围的大柱直通房顶,漆着朱红色的油漆。正厅前面是一张长桌,桌两侧各摆放着四张太师椅,椅子上空无一人。而桌子后面是一张供桌,供桌上香烛贡品俱全,散发出袅袅的轻烟。中堂挂着三幅画,正中一幅是关羽戎装,手提大刀,轻捻胡须,凤目微阖,蚕眉倒竖,威风凛凛。而在关公像两侧,上首边挂着一个老人的画像,仙风道骨,鹤发童颜,张三知道这就是陶朱公了。

  这湖兴帮总舵坐落在无锡城中,紧邻的就是蠡湖,而蠡湖则与太湖水系相连,相传当年范蠡助勾践复仇兴国之后,携西施泛舟太湖归隐山林,就在此处居住,后人为了纪念范蠡,将此湖命名为蠡湖。归隐后的范蠡并没有闲适,反而做起了生意,三次散尽家财又三次富可敌国,所以后人都将范蠡视为商祖,因范蠡在做生意时用号为陶朱公,所以江南商人多供陶朱公画像。

  张三看到这里,暗自窃笑,心道:“江湖人士供奉关帝爷是为了义气,哪有供奉陶朱公的?难不成湖兴帮也学人家做买卖了不成?”不过看此画像年代久远,并不似近代之物。而更令张三不解的是,在关帝像的下首,挂着一幅钟馗捉鬼的画,与前两幅画工笔细腻,人物灵动不同,这幅钟馗的画像显得画风有些粗糙了。

  关帝,陶朱公,钟馗,三幅画像同享香火,让人怎么看怎么古怪,张三暗暗纳闷,正想着其中玄机,忽然旁边过来一人,朗声说道:“久闻张三先生大名,无缘拜见,未想先生贵趾亲临,真令鄙帮上下蓬荜生辉。”张三循声看去,只见一人五十岁上下的年纪,须发黑里透白,面色紫红,身上穿着一件黑色长袍,腰中系着一条青色的腰带,腰带上挂着八块指头大小的白玉,正向自己走来。张三一见,赶紧回礼道:“有劳青龙堂孙堂主大驾亲迎,穷书生张三愧不敢当。”原来,来人正是湖兴帮青龙堂堂主孙钰。“那里,那里,先生大名如雷贯耳,今日鄙帮大会之期,能让先生亲临,莫敢荣幸。”孙钰彬彬有礼道。

  “孙堂主,过奖了,七年前嘉兴烟雨楼未能谋见尊颜,令张三以为憾事,今云游江南恰逢贵帮登临之喜,有幸拜望实乃张三平生幸事。不知冼老帮主安好,我这做后辈的正想过去磕几个头给他老人家问安呢。”张三回答着。

  其实他与孙钰并不认识,也不熟悉,只是互相听说过对方,据张三所知,湖兴帮帮众全穿黑衣,只是从腰带上划分等级,如果仅仅是入帮的闲散帮众,那就只是身着黑衣,系着的腰带颜色、材质五花八门,但是比较简陋。就如夜宿船家时见到的王密、苏茗之流。但是到了香主、堂主这样的级别,从腰带中就能看出对方的身份了。如青龙堂的人,正式入帮的帮众全都青色腰带,而香主的腰带镶有五到六块白玉,副堂主是七块,堂主是八块,此乃香堂中的最高等级了,白虎堂腰带为白色,红雀堂的腰带为红色,那么玄武堂的腰带自然就是黑色的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