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松语文学 > 武侠修真 >意气诀最新章节 > 意气诀TXT下载
错误举报

第二十章 东荒遗孤

  元启王朝,启京皇宫内。

  “启禀陛下,钦天监监正胡庸求见!”御书房外值守的暗卫统领刘然向姜策禀报。

  “让他进来吧。”

  一名身着五品官服的年迈官员神情凝重,不像平日里遇见刘然那样还要寒暄几句,径直走进御书房,步伐急促。

  “陛下,有发现!”胡庸见到姜策后也不跪拜请安,别看钦天监一把手才区区五品,职能也就是星象历法,但这都是元启王朝当权者渐渐隐去其存在感的一种手段,目的是让这个机构能在特殊时期不被不明势力所觊觎。

  “说!”姜策从不是一个习惯被臣子阿谀逢迎的皇帝,同样他也不会轻易在话语上稍施恩威。

  “监副糜从午时上报,启京上空发现灵虚以上境界的修行者,未做停留往东而去。”胡庸口中的糜从是钦天监二把手,一般“监视”之事都是由此人负责。

  姜策手中兔毫玉管一顿,眼看就要完成的一篇“破阵曲”功亏一篑,“战”字的一钩未出而势衰,堪堪划过短撇,未成其锋。他不去细问关于灵虚境修行者的事情,因为凭借如今钦天监的本事,不可能知道什么有用的细节,反而问道:“你钦天监典藏无数,想必也知道东荒遗孤的传说?”

  “臣不知!”胡庸不卑不亢地回答道,只是这个回答让姜策感觉很意外。不是因为胡庸的态度,而是这个回答本身。元启王朝历任钦天监监正无不是通读典藏,杰出者除了历书还会在里面添上几部自己的著作。千年前的藏书里不止一处提到“东荒遗孤”四个字,这胡庸不可能不知道。

  姜策沉吟良久,想想还是不去斥责这位年纪比先皇还大的老者。他问这个问题,只是想从对方口中得出自己希望的那种答案,可明显胡庸避而不答,这就说明此事已经没那么简单了。

  “下去吧。”姜策挥了挥手,开始埋头收拾书案,他已经没有了挥毫洒墨的闲情逸致。

  胡庸领命告退。

  “刘然进来!”觉得胡庸已经出了院落听不到这里声音,姜策才唤刘然进入御书房。

  刘然看到姜策疑惑略带失神的神情后,就知道他这个名义上的御前侍卫肯定要领受陛下的命令,带领暗卫执行任务了。颇有一种英雄终于有用武之地的感慨。

  “派人监视胡庸,获悉的情报酌上报,不要屁大点事情就来烦朕!”刘然欣然领命,听到后半句时不禁神色赧然。想当年姜策还不是当今陛下时,派他调查一名回家省亲的官员,他六百里加急向姜策禀报那名官员跑路了,相隔不到一个时辰姜策又接到一封急报,说那名官员只是便秘,如厕时间长了点。

  其实姜策此时的交代并不是因为当年的乌龙,而是觉得胡庸虽有隐瞒,但具体原因也不清楚。他相信钦天监还不足以对元启王朝构成威胁,所以刘然不必事无巨细地禀报,他只想找到关键所在。

  皇家墨海苑相较于钦天监藏书楼,犹如银河之于流萤,姜策也不曾翻阅钦天监的藏书,但他知道千余年前“东荒遗孤”的传说。

  相传西方元泱大陆幅员辽阔,世俗帝国与修真门派林立,彼此利害关系错综复杂,其中有一个皇权和宗门俨然趋于一体的庞大帝国,名为元泱帝国。整片大陆都以元泱命名,也可足见其霸主地位。也不知元泱帝国称霸大陆多少年,历来以其实力强大的皇家修行者统御全国,普通修行者作乱比平民的下场更加凄惨。与此同时,大陆的其他宗门对于世俗皇权来说,无不是豢养者或者放牧者。无尽的子民存在的意义只是为修真门派提供财富和人才储备,充当相互攻伐的炮灰。

  在此背景之下,对于无论是以合法还是非法手段进入其境内的修行者,元泱帝国都采取了铁血政策。死于帝国皇家修行者之手的人越来越多,本来一盘散沙的大陆,突然间崛起了一个以颠覆元泱帝国为目的的联盟,名为落日金旗盟,其成员囊括了元泱大陆上大半的修真宗门。

  元泱帝国以一国之力与落日盟交战百年有余,最终不敌,山河破碎国都沦陷。皇家修行者或杀或降,不会修行的一支皇室成员被流放到大荒山以东的荒原,在数位侥幸躲过战火的修行者扶持之下建立了元启王朝。而最初元泱帝国被流放的皇室成员则被后世称为“东荒遗孤”,也就是姜策的祖辈们。

  经历过千年前那场战乱的东荒遗孤建立元启王朝后,当然有一些秘辛流传了下来。比如东海有座仙山,是当年残存的皇室修行者的遗脉。西沧有座大荒山,是看守元泱余孽的“狱卒”。传说东荒遗孤虽然被迫流亡迁移,但仍然留下了一些令人觊觎的至宝,以及令人不安的重器。

  至宝姜策倒是没见过,但重器他就知道一样,现存于钦天监的观星盘。只是千余年以来,数十代监正监副都没研究出来这观星盘的奇妙之处,仿佛它只是一件辅助观星的工具。他比钦天监官员知道得更多,是因为元启王朝每一代皇帝生前都会交代自己的储君,如果遭逢大乱,皇帝要以自己的精血激活观星盘,以观星象。只不过姜策所知道的这个信息并不是先皇口授,而是弟弟姜肃告诉他的。

  根据典籍记载,大荒山既有着看守东荒的职责,也有着保护姜氏遗孤的使命,其中一条就是杜绝东荒出现修行者。现在元启王朝境内频繁出现修行者,诸如姜肃身边的箭师c凉王府的琴师刺客c大荒山大弟子,这就说明不是大荒山怠于职守就是又有新的变故发生。这些人姜策虽然都没见过,但通过暗卫的详细汇报,他觉得父皇交代,再由姜肃转述的“大乱”似乎已经降临了。

  他很想用自己的血去试试钦天监的观星盘,看它能否显现出什么骇人的画面,但他不敢,因为他不知道观星盘是否会对自己的精血产生感应。他隐隐觉得自己所担心的事情,与之前胡庸的意外表现,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姜策希望姜肃能早日回京,往西追赶的玄鉴卫和暗卫已经很长时间没有消息传回,这件事比胡庸禀报的异象更让他惶恐不安。

  至于凉州,那一夜变故导致凉王身死,姜肃和濯玉被迫西逃,而那名琴师刺客不知所踪。姜策只好重新任命凉州刺史收拾残局,仿佛一切变故都系于弟弟姜肃一身,而自己身处皇宫却无能为力。他不知道自己该等多久,如果姜肃回不来他该怎么办。是抱着试一试的心态去一趟钦天监吗?

  如果用自己的精血能让观星盘显现出有用的信息,到那时自己又该怎么办。虽然老师宋奚檀的隐藏身份自己早已得知,但恩师已经垂垂老矣,如何能在这初现端倪的大乱中力挽狂澜。

  想到这里姜策起身而行,他觉得这时候有必要去拜访一下宋大学士,即便是知道老师能力有限,他也抱着另外一丝希望,只恐这位三朝元老禁不住几千里的舟车劳顿。姜策又自嘲一笑,他这个凡夫俗子又凭什么小看一名修士,说不定老态龙钟只是宋奚檀的表象而已。

  想想祖辈的千秋霸业,再想想自己目前的窘境,自己所知的修行者仅宋奚檀一人而已,姜策深感压力。

  松语文学www.16sy.coM免费小说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