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松语文学 > 都市言情 >官场浮沉记最新章节 > 官场浮沉记TXT下载
错误举报

第一百四十四章 提醒也是提携

  周三要开大会。

  周一县里开完年度脱贫攻坚誓师大会,乡镇相继也要组织各个后盾单位、驻村干部开会。

  组织一场上百人的大会不是一件轻松的事情。撰写领导讲话稿、印制会议材料、印发会议通知、电话通知参会人员、提前做会场布置......零零碎碎的事情一箩筐,往时每逢开大会,镇政府大院都是一番鸡飞狗跳的场景,不光人累,更有过打印机直接打爆的情况。

  从县里开会回来,黄新召集党政办和扶贫办的体干部开了一个短会,为第三天的大会做了分工。

  按照惯例,印发会议通知、撰写领导讲话稿是党政办的事情,印制分发会议材料则是扶贫办的工作。但自打林浩被抽调去县委组织部之后,党政办就一直缺写手,无论是黄英还是沈丽华,文笔都一般,几次写出来的东西都给林斌批得一无是处。所以过去这半年来,领导讲话稿除了组委操刀之外,大部分倒是让江春水给承包了。这次也不例外,除了主持词黄新指定由陆菲来写之外,书记和镇长的讲话稿都都落到了江春水身上。

  对此江春水没有异议,当然即便有异议也没有意义。乡镇单位的待遇比不上部队,但“以服从命令为天职”那一套东西倒是学得有模有样。动辄跟领导唱反调的人,要么是真傻,要么是真硬。可惜江春水两者都不沾边,除了逆来顺受别无选择。

  不过在江春水看来,写材料还是有许多好处的。特别是当领导在大会上把自己写的文字给原原本本的念出来,江春水就会产生一种极大的满足感。

  文字的价值与尊严在于它能否指导实际甚至推进实际。文稿说到底是为领导提供决策和推动工作服务的,领导认可,就代表写材料的人的思路没有问题,从侧面也可以说明写材料的人对于工作的把握能力已然达到了一个超越自己职级的高度。就像是马克思写给恩格斯的话一样,工作进行的极其快意,因为在经过许多产痛之后,恬静地舔着婴儿,自然感到乐趣。

  回到办公室,江春水列出了一份会议需要分发的材料清单,分摊给陈得益和杨程,让他们把模板做出来之后直接发给县里的广告公司帮忙打印。

  陈得益参加了今年的公务员考试,听说笔试成绩还不错,很有机会进面试名单。人逢喜事精神爽,这段时间陈得益的工作积极性很高,不仅分内的工作做的一丝不苟,一有空闲还能帮江春水分担不少。

  杨程则刚好相反,公务员考试年年考,年年成绩都不理想,今年也不例外。每天无精打采的,除了上班就是窝在宿舍打游戏,偶尔江春水叫去宵夜,喝酒倒是一点也不含糊,干脆得一点也不像他体格显露的那样斯文。江春水偶尔跟他聊天,感觉他倒是像彻底断了走仕途的想法。按部就班,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虽说在工作上主动性不强,效率也一般,但好在听话,只要是江春水安排的事情,他从来没有二话,向来都是人家怎么说他就怎么做。

  陈得益拿着江春水给的材料清单,从头到尾的认真看了一遍,没发现有什么问题,便调侃道:“书记,三百多人参会,每个人一沓材料,给广告公司打很烧钱的波!你说,这成本是不是高了点?”

  陈得益的称呼让江春水感觉有些别扭。考察组回去之后,大家都知道江春水接任团委书记是板上钉钉的事情了。这几天,就有不少人半开玩笑半认真的开始叫起江春水书记来。每次碰到人家这样叫自己,江春水就忍不住地去揣测对方话语里究竟是玩笑的成分多一点,还是不怀好意的试探。

  不过在搞不清对方的真实意图之前,装傻充愣往往是最好的应对方式,假亦真时真亦假,当你刻意把懵懂无知的状态表现得夸张,旁人反而容易将其误解为高深莫测。

  江春水继续盯着电脑屏幕,淡然道:“材料太多了,自己打印不一定来得及。只要能把工作做好,花点钱相信镇长也不会说什么的。”

  说到这里,江春水停顿了一下,“等下我跟黄副汇报一下,应该没什么问题的。不行你们就先把电子模板弄出来,晚点等黄副答复了,再发给广告公司弄。”

  江春水这么说了,陈得益自然没有意见。实际上,他故作此问也不过是为了撇清自己的关系,既然对方主动把责任揽到了自己身上,他照直去做就行了。

  陈得益深深地打量了江春水一眼,心底猛地生出一种异样的感觉。似乎眼前这个一直跟自己同处在一个办公室的人在无声无息之间已经变成了另外一个人,虽说五官还是那个五官,体型还是那个体型,但从内而外流露出来的那种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气质却同几个月前迥然不同了。

  陈得益还记得扶贫办刚成立时,江春水那事事微小谨慎的样子,谨慎到几乎每一件事情不论大小他都要先请示黄新之后才决定做与不做以及怎么做。那时候的江春水也不喜欢跟他们这一帮年轻人混在一起,除了工作上有所交集,下班之后基本上都是一个人待着。有时候,江春水下了班一个人在篮球场投篮,陈得益远远看着都觉得乏味。但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这个人就变了。变得杀伐果断不再拘泥于细节,变得不再深居简出而时不时就会叫人出去喝酒嗨皮。更不可思议的是,这种极大的变化在表象上却让人毫无违和感。悄无声息的,如果旁人不是有心去观摩,甚至都不会察觉到这种翻天覆地的变化的存在。

  有的人因后天资源的累加给增生上位者的风采,而有的人,则更像是与生俱来。

  陈得益不知道江春水的变化是刻意练习所致,还是天赋使然。但那原因现在看来似乎并不重要了,他也懒得去探寻。前几天他托关系查到了面试名单上另外两人的笔试成绩,他稳居鳌首,而且领先第二名8分之多。按常理,只要自己面试的时候不犯浑,说是稳操胜券也不为过。

  要搁在以前,陈得益未尝没有跟江春水一较高下的想法。年轻气盛,最见不得的就是有人压自己一头,特别是那人还是同自己年纪相仿的同龄人的时候,心底愤懑就尤为难平。但现在,作为一个马上就要离开双峰的人,陈得益反而没了之前嫉妒与不满交杂的情绪。人生路上需要朋友,仕途上更是如此。当彼此不在同一个环境下,没了竞争的关系,往时越是自己重视的对手反而应该成为自己珍视和笼络的对象。对于此时的陈得益来说,跟江春水做朋友无疑是要比得罪他来得划算和明智。

  江春水不知道陈得益心里瞬间涌现的那些想法,写材料是一个极其耗费精力的事情,非专心致志不可。

  江春水有点偏执狂的倾向,这一点在写材料这件事情上体现的淋漓尽致。他苛求每一处细节的尽善尽美,每一个字眼都要来回雕琢,甚至连标点符号、段落格式这种旁人看来微不足道、会留到最后才修改的东西,他都会格外在意,容不得在写作的过程中出现一丝一毫的不工整不规范。

  中午江春水没回去休息,到食堂简单扒了两口饭菜又接着回来赶材料。中途何斌路过,见江春水的烟盒空了,还专门丢了一包才抽掉没几只的真龙海韵在他桌上。

  讲话稿不同于其他文字材料,对于文采的要求不高,更重要的是能够准确掌握并表达领导的意图。除此之外,文字的衔接性、讲话对象和场景这些因素也是文稿操刀者必须考虑进去的。说的太虚了,别人不爱听也不利于工作推进。写得过实则体现不出领导的水平。因此,说写讲话稿在所有材料当中最难写也不为过。

  折腾到下午其他人来办公室上班,江春水终于完成了初稿。用易拉罐做成的烟灰缸里刚已堆满了烟蒂,何斌两个小时前才给的那包烟也所剩无几。

  江春水靠在椅背上伸了个懒腰,杨明阳走进来看见桌面上的烟盒,夸张的嚷道:“哟嚯,水哥有好烟也不发支给我波!”

  说话间,杨明阳半点没跟江春水客气,手脚麻利的从烟盒里拿出一支烟点上。

  江春水白了一眼对方,拿起刚打印出来的讲话稿,“正好,帮我读读这篇讲话稿,看看有不通顺的地方没有!”

  杨明阳懒洋洋的接过来,嬉皮笑脸道:“你写的材料肯定通顺拉,这还用读?”

  江春水对于杨明阳粗浅的马屁早已习以为常,不客气道:“让你读你就读,哪来那么多废话!”

  杨明阳立马老老实实的朗读起来,虽说声音着实算不上抑扬顿挫,但江春水一路听下来倒还真发现了几处有待改进的地方。

  在写稿之前,江春水通过现在政府办跟班学习的张珍要到了县里开会时几位领导的讲话稿。完copy自然不行,毕竟县领导讲话和镇领导讲话差别摆在那里,讲话者的级别不同,听众对象不同,内容的定位自然也不能一样。县一级层面只管部署,可以笼统,可以高大上。乡镇一级要抓落实,只能具体,必须要接地气。但是大框架还是可以借鉴的,一些重要的内容,比如时间节点、工作要求之类的关键信息更必须原原本本的保留下来。

  江春水略作修改,又自己默读了一遍,没发现有什么问题,便打印出来让杨程送去黄新办公室。

  黄新有自知之明,知道写作非自己所长,没敢学那南郭先生装行家,只是大略翻了一遍看看有没有错别字之类的小问题,就直接拿去给了何斌。

  何斌是政府办出身,又有过给大老板做秘书的经历,所以比一般领导对文字材料的要求来的更加严苛。

  看完江春水写的讲话稿,何斌罕见的夸赞道:“写的还不错,就? 你现在所看的官场浮沉记 第一百四十四章 提醒也是提携只有小半章,要看完整版本请百度搜:() 进去后再搜:官场浮沉记

  松语文学www.16sy.coM免费小说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