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松语文学 > 武侠修真 >剑道路漫漫最新章节 > 剑道路漫漫TXT下载
错误举报

第一卷 风入律 第七十五章 女人相妒

  柳易三人南行的路上,柳易和百里青青经常一同骑行在驿路上。

  身体吃不消的柳耆卿则是远远地掉在后面,实在是望不到前面的两人了,柳耆卿会拍马跑几步,再一次见到了,柳耆卿又是悠哉游哉。

  柳易问道:“百里姑娘,你这回来的气势不太一样了。”

  百里青青展颜一笑,“连你都看出来了,我已入化境。”

  柳易有些气馁,同时也有点高兴,轻声说道:“百里姑娘一日千里,相比起来我就不行了,到现在还没能练出剑气。”

  百里青青笑道:“厚积薄发。”

  柳易轻嗯了一声,“我也经常拿这个词安慰自己。”

  百里青青望向柳易,笑容古怪。

  柳易问道:“百里姑娘练剑是为了什么?”

  百里青青轻声道:“现在也还没想好。”

  柳易笑问道:“听说入了化境可飞升,你想不想飞升去天外看一看?”

  百里青青甩头,“年纪大了,没了好奇心。”

  柳易哈哈大笑,“百里姑娘今年几岁了?”

  问过后的柳易才想起来女子年龄是不能随便问的,柳易赶忙补救道:“要是不方便说的话,百里姑娘大可不必说。”

  百里青青轻笑道:“二十六。”

  柳易感慨道:“大姑娘了。”

  百里青青哈哈大笑,“不用留情面,应该说老姑娘了。”

  柳易惆怅地望向远方,“以前在清风山寨的时候,第一次下山抢劫,二狗子也是第一次,那回我们在山下遇到了个十三四岁的小姑娘,他见到小姑娘就甩了三板斧,百里姑娘想不想听什么叫三板斧?”

  百里青青道:“你想说,我就听一听。”

  柳易柔声道:“姑娘芳名?年龄几许?家住何方?”

  柳易说完之后捧腹大笑,百里青青一脸疑惑。

  柳易忍不住笑道:“后来二狗子觉得那天状态不好,发挥失常,将那个小姑娘吓跑了,他琢磨了好几天晚上才想起来忘了问一句‘可曾婚配’?”

  百里青青一副了然的表情,“三板斧变成四板斧很可笑?”

  柳易摇头道:“不可笑,可笑的是二狗子说‘哪天有个女子听了三板斧不怒的话,就问一问她第四板斧’。”

  百里青青柔声道:“懂了,闭嘴。”

  柳易轻哦了一声。

  百里青青说道:“我在灵寿郡见了一个很有意思的小孩子,你要不要听一听?”

  柳易点头道:“百里姑娘请说。”

  百里青青笑道:“我在武定关头见到一个男孩站在城头,一直拉着老爹的盔甲嚷嚷着自己望不到外面,老爹将他架在脖子上时,他在老爹的脖子上尿了一泡尿。”

  柳易哈哈笑道:“真是个顽皮的孩子啊!”

  百里青青轻声道:“那孩子指着一堵墙说墙要倒了,第二天墙真的倒了。”

  柳易扭头问道:“那孩子就是百里姑娘要找的人?”

  百里青青点头,“以后的儒家圣人。”

  柳易不太相信,科举之下,儒家不是土崩瓦解了吗,怎么还有圣人,他疑惑问道:“三教之争已经变两教之争了,儒家早已名存实亡,怎么还会出圣人?”

  百里青青笑道:“能有人将三教之争变成两教之争,不可谓不是本事,但想将儒家踢出百家之列,谈何容易。”

  柳易轻笑,“百家,曾经的百家争鸣,不争之后还剩几家?”

  百里青青正色道:“比如阴阳家就一直存在啊!”

  柳易哈哈大笑,“算命的嘛,始终饿不死的。”

  九郡的驿路虽然大多数都死直道,但为了方便军民就地补给,大多会选择擦边路过各个繁华的小镇和县城。

  二月二十,柳易三人与解三秋两人相遇于厌次郡边境的驿路上。

  几人相互见礼之后,柳易将解三秋拉到一旁悄悄问道:“孤男寡女一同出行,迟重锋坐在马车内,你小子赶马车,这是要私奔?”

  解三秋已经说过很多遍了,现在再说一次也没有任何心理负担,低声笑道:“没呢,手都没牵过。”

  柳易一拍解三秋脑袋,恨铁不成钢道:“不成器。”

  一个是风铃山的年轻家主,一个是神仙宗门的青年才俊,两人结伴游历江湖,无不让人觉得玩味。

  天家诏书出,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众人都知道沁帝正在给儿子选媳妇,

  风铃山不知韬光养晦,偏要让一个女儿家撑起门面,迟重锋冒头之后,沁帝看上了这个风头无两的迟家家主了。

  天家的圣谕还没有去到风铃山,迟家家主就因为某件隐晦事与迟家决裂,最后肩无担子一身轻的迟重锋与解三秋同游江湖。

  皇家圣谕未至,一切皆有可能。

  众人知晓迟重锋的负气而走后,才再一次打心底里佩服迟家的手腕。

  亦官亦莽的迟家真就在皇家面前公然反抗了,时间已经过去了几年,吏部侍郎迟崇瑞老而弥坚,依然是吏部侍郎,近来更加得皇帝倚重。

  迟家依然文武并重,皇帝没有要问罪的意思,迟家也当作什么都没有发过。

  以前还无人知晓迟重锋得行踪,现在迟重锋竟然与苌楚宫的解三秋同步而行,已经天下皆知了。

  众人一边观望,十分好奇对于皇家吃亏这件事,沁帝是否会有一番作为,是否敢打破那条铁律。

  江湖中的好事之人则更为关心迟家家主究竟还是不是处子之身。

  五人见面之后,解三秋好似妻管严一般,轻声问迟重锋要往哪边走。

  迟重锋也习惯了解三秋的没主意,告诉他一同结伴而行就成。

  解三秋和迟重锋跟着柳易、百里青青、柳耆卿三人再次回到厌次郡。

  古话说得好,文人相轻,女人相妒,接下来的日子,三个男人过得胆颤心惊,因为百里青青和迟重锋两个高高在上得女子,也没能摆脱这样的宿命。

  五人的队伍没有多大变化,柳易三人依然骑马,百里青青则坐在马车之中,解三秋依然是车夫。

  一日百里青青拍马来到迟重锋的马车前,迟重锋一直从窗户遥望远山风景。

  百里青青将身子趴在马背上,问道:“迟家主在苌楚宫呆了一两年了,有几个孩子啊?”

  迟重锋皮笑肉不笑,“就一个女儿,拜了个复姓百里的读书人,读书人给她取名作百里青青。”

  百里青青直起身子,拍马一鞭。

  马车上的迟重锋满脸笑意,最后实在是忍不住了,哈哈大笑。

  百里青青拍马来到柳易跟前,轻声说道:“没想到迟家家主面冷心冷,嘴巴却是那么恶毒。”

  柳易问道:“吵架输了?”

  百里青青点头,“输了一阵。”

  柳易支招道:“想赢嘛,还不简单。”

  百里青青问道:“怎么能赢?”

  柳易轻笑,商量道:“先说好了,你们吵架可以,但绝对不准打架,我剑还没成,惜命,担心被殃及池鱼。”

  百里青青满脸自信,“放心吧,她也打不过我。”

  柳易轻笑道:“百里姑娘去跟他说进宫做太子妃有什么不好,睡太子爷总比睡解三秋要有意思吧?”

  柳易说完之后嘱咐道:“百里姑娘说完就走,不要停留。”

  百里青青拍马而去,说完之后拍马而回,满脸笑意,这回赢了。

  当天五人住店打尖的时候,百里青青笑问道:“你们两个狗男女不住一间?”

  解三秋满脸苦涩,像极了妻管严又嘴笨的丈夫。

  迟重锋抬头反问道:“你不和两个男人住一间?”

  百里青青瞬间语塞,练剑厉害,不代表吵架厉害,没有柳易支招,她总是输多赢少。

  在一些很小的小镇之中,青楼是不叫青楼的,也没有画舫,只有一个通俗直接的名字——窑子。

  一路担当着财政大臣的柳耆卿望着钱袋快空了,当晚写了首小词,准备去青楼骗些银子首饰。

  他不知道那里面的女子只做皮肉生意,她们不但琴棋书画不通,斗大的字也不认识几个。

  好不疑问,柳耆卿进门之后都不知道脱裤子,她们就将他晾在一边了。

  柳耆卿第一次吃瘪,为了三人的生计还是厚着脸皮小心翼翼地递上了那首小词。

  一个女子拿着在京城好歹值二三十两黄金的墨宝去擦先前客人完事的床单,柳耆卿痛心疾首,他看着虎背熊腰的女人,心里直念君子动口不动手。

  柳耆卿回来之后跟柳易说了今晚的事,柳易安慰道:“她们不识货。”

  柳耆卿拉着柳易复盘一遍,柳耆卿一脸愁容,柳易则是哈哈大笑,笑到差点直不起腰来。

  ,当天晚上,百里青青和迟重锋睡着了之后,柳易与解三秋躲着商量,两人一直提防着百里青青和迟重锋打起来,毕竟打赢了的不好看,打输了的,他们三个男人也不敢看。

  最重要的是大家面子上都不好看。

  去往清平城的路上,百里青青与迟重锋两个女子每天都会斗上几句嘴,针尖对麦芒。

  柳易和解三秋则是两边调停,站颤心惊。

  至于柳耆卿,那个在汝阳城中呼风唤雨的书生已经不复不存在了,他现在每天都在为几人的生计忙活奔走,卖力地创作。

  ……

  ……

  汝阳城,那个住在沁水河东岸的老人又熬过了一冬,此时正躺在桂树下的躺椅上晒太阳。

  提了两坛酒的李仕鱼来到老人身旁,他对老人行礼,也不说话。

  师徒两人都在桂花树下晒太阳,一躺一站,躺着的老人在唱戏文,不似京腔,奇奇怪怪。

  从昏暗的小巷中走出一人,王音身穿红橙色丝绸衣衫,衣衫上锈了一个个铜钱,笼着手缩着脖子,一副怂样。

  罗网大档头王音,一个为帝国干脏事干了一辈子的老人,寻常时候都是这副打扮,可能是这身衣裳,让他觉得自己活在了现实里。

  王音出了那条昏暗的巷子,来到桂花树下,他看着一老一少,也不行礼。

  王音眯着有些昏聩的眸子,仰头望向头,现在还会喊爹娘了。

  妇人觉得巷子里也就赵家那口子嘴巴毒了点,李家儿媳妇爱讲小话了点,刘家那小姨妹阴了点,文家儿子爱动手了点。

  除了这几人,那都是好好的街坊,能全力以赴的时候绝不尽力而为,这词可是儿子讲的,老先生教得好!

  其实妇人觉得是坏人那几个哪里是坏人了?

  不过妇人吵架吵不过赵家那口子,她家男人也打不过文家儿子罢了。

  妇人嘴碎,比如哪家媳妇晚上声音大了点,几个女人家一起做针线活时,妇人会啐两声,欢爱也不知羞,几人总会在人前人后调侃几句。

  巷子里没啥新闻,李家媳妇听风就是雨,她添油加醋说的话就是天大的新闻。

  前天李家媳妇说到文家床摇塌了,当天就来了两个修床的匠人,那是刨子锯子的都带了齐齐整整的,准是大修。

  几个夫人一边哂笑,其实内心都有点怪罪自家男人没那个本事,怒其不争。

  妇人听李仕鱼说不是欠债,她想着那就是老先生也有几门富家亲戚了,妇人觉得老先生这些亲戚也是没良心的,老先生的院子都这么破了,也不帮忙修缮修缮。

  妇人感叹自己家还是穷了点,帮不了老先生太多。

  市井最有意思,夕阳总会落下,鸡毛蒜皮大的事也会被提起。

  老人望着落下的夕阳,心里暖洋洋的,问道:“张家嫂子,淘米呢?”

  妇人笑道:“今晚老先生带着公子来我家吃饭好了,我就多下一碗米。”

  老人道:“那今晚赶个便宜。”

  李仕鱼提着酒笑道:“正好和大哥一同喝两杯。”

  妇人赶忙摆手,悄悄说道:“他啊,两杯就醉,一醉就耍酒疯,公子别提着酒去惹他,不然我也招架不住这个牛力气。”

  李仕鱼忍俊不禁,满脸带笑。

  屋内带伤的汉子见媳妇迟迟为进门,以为又是和哪个不对付的娘们杠上了。

  对于媳妇的吵架功夫,汉子其实很有信心,主要担心的是又惹上姓文的了。

  汉子也想劝媳妇不要惹文家的儿媳妇,自己利利落落的都打不过文家那小子,这伤还没好又杠上的话,他这一年就躺着养伤吧。

  但几次话到嘴边了,汉子总是说不出口。

  汉子心里有一根筋,媳妇嘛,就是用来疼的,脖子上安着个脑袋的男人,可不能让媳妇吃亏了。

  半年前和姓文的小子打了一架,自家媳妇这半年来不但更加会伺候人了,家里也打理的井井有条的,汉子觉得值。

  同样在汝阳城,琉璃河南岸的事与沁水河东岸发生的事迥然不同。

  沁水河东岸的是温馨,琉璃河南岸的事血腥。

  骤然富贵的直皇子强抢民女了,大庭广众之下强抢民女,大沁立国将近百年,大庭广众之下干这种荒唐事的,直皇子是第一人。

  七八百人都见到大沁直皇子强抢民女了,他们都见到那个女子被拉扯了长发负面,衣不蔽体,满脸泪痕。

  他们都看见那位女子的父亲和两个哥哥都被直皇子的扈从打死了,七八百人当夜黑压压地在宫门外跪了一大片,准备直面天子,告御状。

  沁帝当晚就出门给回复了,当着七八百人的面,直皇子被打了六十大板。

  ……

  ……

  二月二十五,大沁弘桑郡建子城,直虞王府。

  直虞王哈哈大笑道:“本王准备入京了。”

  堂下独坐着的老人仙风道骨,一身道袍,头戴道巾,一甩拂尘道:“待老道算上一卦,测一测吉凶。”

  直虞王摆手,“道长不用算了,就算是龙潭虎穴,本王也必须去。”

  老道士罢手,轻笑道:“杨直已经第二次犯错了,不管是藏拙还是本就是草包,王爷都必须亲自去试一试。”

  直虞王问道:“这次进京找个什么由头呢?”

  老道哈哈大笑,“陛下的寿辰快到了。”

  直虞王一拍脑门,“本王竟然将这事给忘了。”松语文学www.16sy.coM免费小说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