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松语文学 > 科幻小说 >死对头今天也想娶我(重生)最新章节 > 死对头今天也想娶我(重生)TXT下载
错误举报

第118章 赵彻

  宣和七年, 三月二十四。

  他终于回来了。

  在踏入燕京城的那一刻,赵彻万般感慨, 漆黑的眼眸中情绪纷杂,下意识的握紧了腰间配刀, 这是他这三年来养成的习惯。

  当赵彻意识到手上的动作时,又倏地松了手, 勾唇嗤笑一声, 他紧张什么?

  “驾——”

  赵彻一声低喝, 骏马沿着驰道一路疾驰, 直奔丹阳门, 遥遥地就瞧见城楼上站着一道红色的身影,周身气度一如三年前,身量却高挑不少,他一眼就认出来那是宋乐仪。

  还知道来看他啊——

  赵彻挑眉, 漆黑的眼里一瞬间填满了细碎的光芒, 缓缓扬起唇角, 朝她笑了下。

  赵彻瞧不见宋乐仪脸上的神色, 只记得他还没来得及收回嘴角笑意,宋乐仪就转身走了。赵彻愣了一瞬, 继而垂下眉眼低低笑了。

  表妹, 你这是心口不一。

  晚宴上觥筹交错,赵彻频频侧头看向宋乐仪,一别三载,她似乎变了很多。

  往日的表妹, 乌黑的眼瞳里总带着一种鲜活明媚的情绪,如今再看,她周身气质柔和很多,脾气似乎也收敛了不少,一言不发的低头用膳。

  也是,母后不在了,想必她这三年也不好过。赵彻仰头,一杯烈酒下肚,呛得喉咙火辣辣的一片,指腹在杯壁摩挲,眼底情绪深沉,久久没有说话。

  对不起啊,表妹,没能在燕京陪你。

  世人皆说蜀地丰饶,蜀女多姿,可是那些都与他没什么干系。

  在蜀国的一千来个日日夜夜,他曾登山望烽火,也曾饮马伴交河,刀山血海里来去,天梯石栈上攀缘,夜里辗转反侧间,最多梦见的是宋乐仪。

  几次生死攸关,他都咬着牙挺下来,赵彻知道,必须得活着回来,不光是为了大越为了皇兄,更是因为燕京还有一个人在等他。

  表妹被母后保护的太好了,性情养得娇蛮天真,自小娇贵的养着,没吃过苦,更不善那些勾心斗角,母后骤然驾崩,她亦一朝落势,燕京城里,不知道多少人等着看她笑话。

  他若不回来,她怕是得被燕京的牛鬼蛇神们给生吞活剥了。

  酒过三巡,赵彻已经喝了不少,已然染上三分醉意,然而一双漆黑的眼眸却愈发清亮,酒气朦胧间,他的目光忽然落在宋乐仪的耳垂上。

  那里戴着一副碧玉耳坠。

  赵彻微微眯了眼眸,她什么时候穿的耳洞?

  小时候宋乐仪娇气怕疼,到了穿耳洞的年纪她死活不肯穿,太后拗不过她就放弃了。后来瞧着别的姑娘都有漂亮的耳坠可以戴,她又羡慕,也叨念过几次说要去穿耳,最后都不了了之。

  觥筹交错间,有三五大臣过来同赵彻说话。

  赵彻淡笑应下,余光一瞥间,便瞧见宋乐仪离开的身影,他伸指揉捏了额角,淡声道道:“本王有些醉了,改日再同诸位叙旧。”

  诸人合指行礼相送,忙堆笑附和:“是我等不察,还望殿下误怪。”

  宫内道路复杂,片刻功夫宋乐仪就没影儿了,赵彻俊眉拢了拢,略微思索,抬腿朝着东边的路走。果不其然,片刻之后,他就在路上发现了一道熟悉的红色身影。

  赵彻俊俏的眉眼舒展了几分,他快走了几步,然后伸腿往前一迈,双手环胸拦路,将人给堵了。

  周遭寂静,八角琉璃宫灯映着昏黄的光晕,宋乐仪吓了一跳,下意识地伸手去拔发上簪子,浑身防备,直到仰头瞧见是熟人,她倏地松了口气。

  眼前人的动作一丝不落地落入赵彻眼中,他眼底情绪翻涌,周身气势也难免沉了几分,看来表妹过的真的不好啊。

  一别三年,当初那个十五岁的小姑娘已经及笄,身量长了不少,不过站在他面前却矮了不少,如今只堪堪到他下巴,莹白的脸蛋上没有几两肉,瘦了很多,一双大而明媚的眼睛倒是没变。

  一身红衣倒是明艳如往昔,只是周身气质内敛而宁和,一点也不像她。

  这样不好。

  赵彻敛了情绪,朝她扯了一个颇灿的笑容,一如当年朝气少年,然而语调却是恶劣而轻佻。

  “怎么,表妹还没嫁出去啊?”熟稔的模样,仿佛俩人没有一别三年。

  果然一张口就没好话,就不应该对他抱有希望!宋乐仪生气,觉得这厮真是死性不改。

  她一副被踩中痛脚的样子,狠狠地瞪了他一眼,“关你什么事!”

  当然和我有关系了。

  赵彻心里默想着,看着她沉寂的黑眸倏地涌上恼意,似乎又有了那么一点鲜活明媚灵气劲儿,和三年前没什么差别。

  他不显地扬着唇笑了下,眼底的笑意渐浓。

  竟然还笑!

  宋乐仪气恼地想打人,一双漂亮的眼眸瞪得又大又圆,反讽道:“你不是也没人嫁?”

  不过她也知道自己说的没底气,虽然赵彻性情纨绔,但到底身份贵重,若是没去蜀国,说不定早就娶了妻。

  于是宋乐仪又小声补了一句:“想要娶我的人早就踏破门槛了。”软绵绵的毫无气势,但撑着她最后一点骄傲。

  好歹是个嫁妆丰厚又容貌明艳的郡主,不少人生了心思纳她做妾。

  赵彻瞧着她口是心非的样子觉得有趣,又很快被浓浓的心疼与酸涩淹没。这三年他虽然没在燕京,但关于她的消息却一点都没落下。比如梁上燕那个废物玩意儿,竟然生了熊心豹子胆想纳表妹为妾,还为了一个不知道从哪个穷乡僻囊来的寿宁郡主三番五次给表妹下绊子。

  想到这里,赵彻漆黑的眼眸里泛上三分冷,洇出了点点戾气,他喉咙滚了滚,刚思忖着要说些什么安慰一下,宋乐仪已经神色不耐烦道:“你让开,挡着我路了!”

  赵彻挑了下眉:“不让。”

  宋乐仪又扬了扬下巴:“好狗不挡道知不知道?”神色骄傲如昔,无论何时气势都不输人。

  然而宽大袖口下,她指尖已经捏得紧紧,下意识地不想让赵彻瞧见她如今狼狈的模样,只盼着他快点走。

  这脾气——

  赵彻难得没讽她,而是好耐性地笑了笑,嗓音轻而慢,“表妹此话真令人伤心,我在蜀国可是日夜念着你,一回燕京就赶着来找你,你到好,还嫌我挡着你路了?”

  一开始半玩笑的语气说道后面已经染上了几分若有若无质问。

  闻言,宋乐仪顿时熄了不少气焰,望着眼前人瘦黑不少的俊脸,她闪了闪眼眸,唇角翕辟小声问道:“这三年……你还好吗?”

  “好啊,没缺胳膊少腿的,也没死。”

  赵彻不甚在意道,许是有些醉了,他忽然伸手搭上宋乐仪的耳坠,低沉着声问:“不是一直嫌疼,怎么穿了耳洞?”

  夜风卷着被酒香烘暖的荼芜香,一齐涌进了她胸腔里,气氛倏地变得暧昧撩人起来。

  宋乐仪一惊,险些拍开他的手,好在赵彻早有防备,捏住了她作祟的手腕,他笑道:“表妹,一见面就打人,怪不好的。”

  说着,他搭在耳坠上的手指已经上移,捏住了她白皙的小耳,微带薄茧的指腹揉捏了耳垂,又一路往上。

  宋乐仪身子一颤,白皙地脸蛋飞快地染上一抹绯红,她伸手去拽他胳膊,声音不自觉地放软了许多,又羞又恼道:“你、你别捏我耳朵!”

  赵彻“嗯”了一声,却毫无松手的意思。

  “怎么穿了耳洞?”他又重复了一遍。

  宋乐仪当然不肯告诉他,是因为他送来的那副墨玉耳坠把把她气着了,才一怒之下冲动穿了耳。而且她还翻来覆去疼了好多天,那太丢人了!

  灯火恍恍下,一身明艳的女子冷着眉眼,心虚掩饰:“喜欢穿就穿了。”

  “你这喜欢倒是随意。”

  赵彻总算松开手,指尖挑着她耳边的碎发拢了拢,又忽然低下身子,手掌半撑着大腿,将两人的视线拉到齐平,笑问:“表妹,我是不是比以前更俊了?”

  语气里浑然没个正经。

  “……”真以为天下地下就他最俊呢?

  宋乐仪别扭,违着良心道:“丑了!”

  少年时赵彻是个眉眼俊俏的公子哥,浑身上下金贵的很,皮肤也白皙,衬得一双漂亮的眼睛尤其黑亮,尤其是浸着三分笑意看人的时候,能把人溺死。

  如今他黑了不少,比以前也瘦了,眉眼愈发坚毅深邃,周身气势也凌厉了起来。

  丑了?

  赵彻好脾气地不与她计较,只捧着人别过的脸蛋转回来,哄道:“你再好好看看。”

  “看、看什么啊!”宋乐仪神色闪躲,扒拉下他的手腕。

  赵彻低声而笑,胸腔微微震动,直到宋乐仪又递了他一个怒瞪的眼神儿,方才戛然而止。

  宋乐仪咬了咬唇瓣,丢下一句:“懒得理你,我回府了。”说着,她绕过他就要往前走。

  赵彻哪能让她得逞,长腿往前一迈,又将人给堵了。

  征战三年,赵彻长高不少,站在面前就跟一堵墙似的,推都推不动。不等宋乐仪气恼打他,赵彻已经沉着嗓音道:“表妹,我们顺路,一起回家。”

  一起回家?

  宋乐仪偃旗息鼓,她反复咀嚼这句话,忍不住仰了小脑袋看他,直直撞入了一双幽深清亮的黑眸,那里情绪满满,许是因为饮酒的缘故,蒙上了一层浓浓雾气,教人看不真切。

  好歹有自小一同长大的情谊,又不是什么苦大仇深的仇人,一别三年其实也曾想念,宋乐仪便也没再拒绝。

  而且的确顺路,豫王府和夷安郡主府只隔了一堵墙。

  一路上赵彻的嘴巴也没闲着,没少将宋乐仪哄笑。

  望着她眉眼弯弯的模样,赵彻忍不住扬了唇角,笑容颇灿,只是漆漆眼眸后面却藏了微不可察地心疼与苦涩,他伸手,捏了捏她没几两肉的脸蛋:“太瘦了,明日同我一起用膳。”

  宋乐仪一愣,拍掉他的手:“不要!”

  赵彻从善如流改了口:“那我陪你用膳。”

  陪她用膳?

  听着眼前人低沉真挚的声音,宋乐仪呼吸一窒,有那么一瞬间,她仿佛被戳中了心尖最柔软的地方。

  冷清月辉下,宋乐仪明媚的眼角蓦地湿润,许是觉得丢人,趁着浓浓夜色,她欲盖弥彰垂了眉眼,挡去了所有委屈。

  是以她瞧不见,赵彻漆黑的眼底情绪纷杂,爱意翻涌。

  许久,宋乐仪吸了吸鼻子小声应了句:“好。”

  声音很轻,夹在夜风中转瞬即逝。

  没等赵彻反应过来,她突然转身跑了,泪花最终没忍住,从眼角滑落,汇聚在了下巴上,又滴答一声砸在地上。

  夜色中传来的声音,带着难得的关切与紧张。

  “表哥,夜深了,你也早点歇息。”

  赵彻抬头瞧着她纤细窈窕身影,越跑越远,最终消失不见。

  他扯着唇角无声笑了笑,俊眉的眉眼间有数不尽的思念。

  表妹,明天见——

  *

  宣和九年,四月二十二,已至春末。

  夷阳,夷安郡主府。

  宋乐仪如今已经二十岁了,容貌依旧娇艳白皙像十几岁的小姑娘,自从离开了燕京,远离一众纷争和勾心斗角,她的日子过得愈发舒心,脸蛋也莹润起来。

  初来夷阳时,她水土不服,深夜辗转难眠时,也曾久立窗前。

  但宋乐仪一向心宽,活着的人不能永远缅怀过去,不多日便把那些不痛快忘在了脑后。年少时插花走马醉千钟的燕京,终于成了一段尘封往事,她亦在夷阳安定下来。

  夷阳地处西北腹地,四季比燕京更分明,春日尤其显长。

  晌午刚过,宋乐仪用过午膳,觉得春风甚是凉爽,便坐在前院凉亭里吹了一会儿风。

  夏意探头,她今日穿了一身轻薄的胭脂红的撒花襦裙,一头青丝松松在脑后挽了一个发髻,余下尚未束上去的青丝编了几根辫子,落在在胸前背后,还缀了一串明珠。

  发髻头上斜插着做工精巧的簪钗,花式繁耀的流苏垂在莹白的脸侧,轻轻摇晃,美人如妖。

  此时面前正绽着丛丛芍药,妍丽窈窕,含羞娇俏,宋乐仪手里拿着握着一根细狼毫,正提笔蘸墨在一张铺开的宣纸上作画。

  其实她不太喜欢这些文人雅好的玩意儿,打发时间罢了。

  最后一笔丹红墨落下,宋乐仪弯眸明媚一笑,神色满意,握着一块椭圆白玉私印钤在了画上,印文清晰细腻,她兴致颇好地挥手,吩咐冬桃去把画装裱。

  忽然,传来一阵叩门声,急促而重,清晰地传入在影壁后面的凉亭作画的宋乐仪耳中。

  她动作一顿,已经很久没人来夷安郡主府拜访了。

  春风卷着几分燥热,宋乐仪捏着宣纸一角的手垂下,她神情疑惑,这个时节,是谁来了呀?

  “宋乐仪,开门——”

  “……”

  是赵彻的声音。

  自从前年腊月那次激烈的争吵,赵彻一怒之下赴边关,俩人已经有一年又五个月没见过面了。

  声音勾起宋乐仪深藏的记忆。

  这些年里,她偶尔梦中惊醒,也曾梦见那个黑眸浸笑轻声逗她的少年,又或是他眉毛微挑冷声嗤嘲人的嚣张样,更曾梦到过他吊儿郎当坐在墙头,脸皮厚如山冲她灿笑胡侃。

  所有尘封的记忆铺展开来,竟然全部是赵彻的身影。

  有时候宋乐仪也觉得的,她是想嫁给赵彻的,也会觉得他是心悦她的,只是赵彻这人一向心思难测,那些玩笑似的嫁啊娶啊,竟也不知有几分真心。

  思绪只是一瞬间,宋乐仪穿过影壁,朝正门走去,恰好瞧见小厮闻声,上前开门,门闩已经拉来了一半。

  “不准开门!”

  小厮吓得手一抖,好在反应极快,又哐当一声将门闩重新插上。

  隔着厚厚院墙和木门,她娇气的声音一丝不落且异常清晰的传入赵彻耳中,他眉毛微微挑了下,原边嘴角的笑意减了三分,萦上些许冷意。

  不开?

  一身黑衣的男人盯着高深的院墙,凝了几息,而后翻墙而入,轻巧地落在内墙角。

  “表妹,好久不见。”他眉眼俊俏如昔,漆黑的眼里挂着三分笑。

  见到熟悉面容,宋乐仪有一瞬的愣神,继而被他嚣张的行为气得说不出话,她胸口起伏,娇艳的眉眼间尽是薄怒。

  “把他给我打出去!”宋乐仪喝道。

  府里的奴仆大多是在夷阳重新买下的,不认得什么豫王殿下,于是纷纷提起了不那么趁手的扫帚、木棍一类的东西,气势汹汹朝赵彻而去。

  赵彻被气笑了,他久经沙场,身手极好,自然不是这些只靠蛮劲儿的奴仆拦得住的。没多一会儿的功夫,赵彻就将宋乐仪拽到了怀里,往府邸深处走。

  一众奴仆面面相觑,这是怎么回事儿啊?

  冬桃合时宜地轻咳一声:“大家散了吧。”

  宋乐仪被人钳制着,挣扎不开,只能抬了一双漂亮眼眸去瞪他:“你来夷阳作甚么?”语气不善极了。

  难得赵彻没计较,他偏头笑道:“来看你啊。”

  宋乐仪冷笑:“怎么,要给我叩头当孙子?”

  当年赵彻可是撂下狠话,他说日后再管她,就是孙子。

  赵彻轻轻嗤笑,就知道她得记仇,他“唔”了一声,脸不红心不躁地来了一句,“我皇祖父驾崩多年,想来已羽化登仙,娶不了你。”

  如此、如此大逆不道之话他竟然也敢说!

  她气恼:“那是你祖宗!”

  赵彻瞥了她一眼,沉静的黑眸看得人心慌,宋乐仪挣扎的动作逐渐减弱,眼神也开始闪躲,正当神色不自然时,耳畔忽然传来他的声音:“宋乐仪,我想你了。”

  突如其来的低哑嗓音中,夹着浓浓思念,情绪满得人心慌。

  想她了吗?

  宋乐仪卷翘的睫毛微垂着,许久,方才闷声来了一句:“我也想过你。”

  她自小见惯了人间富贵,对什么东西都不太上心,唯独赵彻,总能将她情绪带的起起伏伏,抓心挠肝的气恼又或是由心而起的欢喜。

  在宋乐仪少时那些深刻的记忆中,仔细想想,赵彻竟然占了一多半去。

  春风骤然加大,宋乐仪腰间佩戴的宫绦轻撞,叮咚作响,搅得人心烦意乱,在燥热的午后风中,两人竟然诡异地和平相处,万分融洽,还一同用了晚膳。

  赵彻坐在凳子上,也不见他用膳,而是饶有兴致地看着宋乐仪。一别十七个月,她气色好了不少,莹白的脸蛋上多了几两肉,唇瓣红润,明媚娇艳。

  视线往下移,露出的一节脖颈很是白皙细腻,那里戴着一串珠玉串成的华贵璎珞,垂落在起伏的胸脯上,有一串玛瑙珠落入了领口,压在娇嫩的肌肤上,似乎已有一道不显的红痕。

  赵彻喉咙滚了滚,强迫自己挪开视线,目光扫过桌上的膳食,那里的菜色热气腾腾,还有几样点心,虽然甚是丰富,但远远比不得宫里的精致。

  视线左挪,摆着一碟樱桃和枇杷,远远没有进贡皇城的那些水果来得鲜嫩多汁、色泽诱人,更不见最早一批成熟啖鲜的葡萄荔枝之类的水果。

  赵彻收回视线,落在她细白手指端着的白瓷小碟上,他甚至觉得,连瓷碟的釉质不是那么清澈。

  表妹一向娇气,自小吃穿用度都是最好的,如今却只能退而求其次。

  这几年,委屈她了。

  穿堂风卷来一阵清凉,赵彻忽然道:“表妹,和我一起回燕京吧。”

  彼时,宋乐仪正要咬着一灌汤包吃,惊得直接被热汤烫了嘴,她强做镇定地提着帕子擦了擦嘴角,一副不可置信的模样看他:“回燕京?”

  赵彻点头,声音肯定:“回燕京。”

  他清晰的声音仿佛一块沉石落地,重重地砸进了宋乐仪心间,一瞬间激起千层浪。她自小生长在燕京皇城,那里是熟悉的故土,夷阳这边的风俗同燕京差了许多,她不是很喜欢。

  宋乐仪乌黑的眼睛亮了一瞬,又随即黯淡下去,她捏着筷子戳了戳汤包,声音闷闷:“不回去。”

  在遍地王公勋贵的国都,免不得要同贵人打交道,亦免不得勾心斗角,阿谀奉承。昔日有姨母为她遮风挡雨,如今落势,多少人落井下石,嘲笑戏弄。纵然皇帝表哥疼她,但有些尔虞我诈,尤其是女儿家的算计,也得她自己接着。

  而她自小习惯了被人讨好和奉承,并不擅这些虚以委蛇。

  不然成安帝也不会一道圣旨,将她贬出燕京,远离是非,来这夷阳安宁片刻。

  赵彻知她心中顾及,微微叹了口气,耐心哄道:“表妹,有我在,燕京无人敢欺你。”

  “有你在?”宋乐仪意味不明地笑了下,稍带讽意,“等你提刀砍我一次?”

  一副确凿模样好像真的有这么回事儿似的,赵彻皱眉:“我何时提刀砍你?”

  宋乐仪气不过他贵人多忘事,倏地偏头,音量提高:“前年,腊月!就在夷安郡主府!”

  记忆倏地回笼,看着她张牙舞爪的模样,赵彻再次气乐了,表妹十年如一日的瞎编胡扯的功夫真是渐长啊,明明是她提刀要砍他,而他不过是气得提刀砍了树,怎么就变成提刀砍她了?

  然而不等他反嘲回去,眼前人白皙的眼眶已经微红,蓄了晶莹泪珠。

  一时间,赵彻看得心酸而闷,火气也渐渐憋了下去,转而问道:“你打算在这破地方待多久?”

  破地方?

  宋乐仪心底酸涩委屈,“啪嗒”一声撂了筷,皮笑肉不笑地讽刺:“堂堂豫王殿下身份矜贵,真是难为你纡尊降贵来我这破地方了。”

  赵彻咬了咬牙,腮帮微动,被她一通话气得怒气又上涌,他刚忙完了白狄那边的事儿,几乎日夜不眠地赶来夷阳寻她,竟变成难为他纡尊降贵了?

  偏生眼前人委屈的不像话,赵彻深呼一口气,决定不同她计较,只振袖抬腕倒了杯凉茶,准备压压心底火。

  见赵彻不说话,宋乐仪以为是被她说中了心底事,无可辩驳。

  又见他悠闲地端着凉茶喝,宋乐仪顿时脾气就来了,伸手拽了他手里茶杯,清凉的茶水洒了一地,打湿了她白皙的手背,“郡主府里的茶水粗糙,豫王殿下身份金贵,还是别用了,免得喝坏了身子。”

  阴阳怪气的语气中夹着浓浓嗤嘲,还有不可忽视的娇娇委屈。

  赵彻盯着空空的手掌,扯了一个不太好看的笑容,忽然伸手,直接把她拽到了怀里。宋乐仪大惊,挣扎着要起身,却不想他牢牢地按住了腰肢,动弹不得。

  “你放开我!”

  赵彻不理,只反问:“宋乐仪,我何时说嫌弃茶水粗糙了?嗯?”

  宋乐仪也不理,盯着他掐在她腰上的手掌,怒道:“我要砍了你的手!”

  赵彻怒声而笑:“行啊,你砍。”

  宋乐仪咬牙:“那你放手!我去拿刀!”

  赵彻嗤嘲:“连刀都没有,表妹,你这是准备拿嘴砍人啊?”

  随着他话音落下,到给宋乐仪提了醒,她微微弯了腰身,准备去咬他,只是被赵彻牢牢钳制在怀中,够不着他手腕,只能偏头,盯着他俊俏的脸蛋恶狠狠磨牙,却无从下口。

  赵彻勾了勾讽笑,直接无视她恶狠狠目光,又拽了她被茶水打湿的手背,挪到唇边,一点一点轻舔茶水,还不忘抬了一双漆黑的眼眸看她,以实际行动告诉了她,他到底嫌不嫌弃茶水粗糙。

  柔软湿润的感觉从手背传来,宋乐仪震惊了许久,才反应过来要抽出手腕,却被人攥得牢牢,动弹不得,舔舐干净,他又惩罚性地咬了一口。

  她吃痛,面色滚烫绯红,声音怒而颤,“你怎么能咬我?”

  赵彻端着漆黑眼眸看她,不忘提醒:“你方才也想咬我,怎么,表妹这是只需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啊?”

  宋乐仪被堵了话,好在反应极快:“我没咬到!”

  赵彻哦了一声,语气大方,好心问道:“想咬哪里?”

  宋乐仪:“……”

  她小声骂道:“无耻!”

  赵彻轻嗤,不以为然,闹腾了一番,两人陷入一段良久的沉默。

  春风徐徐,方才的薄怒如潮水般退去,赵彻神色清醒几分,他手指压着那只宋乐仪送给他、已经满是碎痕的红玉扳指,轻抿了唇角。

  蜀国三年,他冲锋陷阵在前,几次与死亡擦肩而过,他那时也不知道自己能不能活着回来,又或者活着回来,宋乐仪也早已嫁人。

  初回燕京时,他心情喜悦而激动,等见了宋乐仪,就只剩苦涩和后悔,五味陈杂。他曾无数次想,若是当时他没有一时冲动杀了虞日州,便不会去蜀国,他便能陪表妹度过那段艰难的日子,二人或许早已成一段良缘佳话。

  不过他不认为自己做的有错,虞日州当时那样言辞侮辱表妹,自是该死。

  赵彻垂了眼睫,挡了眼底情绪,背负了一身骂名狼狈离京他不后悔,战场上冲锋陷阵为国赎罪,他亦不后悔。

  他只悔没能在宋乐仪最需要人为她撑腰的时候,立于她身侧。

  那时他披盔戴甲仓促离京,而表妹又是那样不谙世事的性子,只能把他在燕京所有人脉、人力和财物,全部交给上官晔,嘱咐他多多照看宋乐仪。

  他知晓容之对表妹存了别样的心思,即便没他嘱咐,也会照看好她,可他还是想尽一分力,让自己在蜀国辗转难眠的一千多个日夜,没那么愧疚。

  他亦知晓表妹对上官晔的态度一直都不一样,她那样骄傲肆意的性子,却独独对容之包容温柔,少时他曾无数次醋意浸心,冷声嘲讽。

  他去蜀国的这段日子,俩人或许会情谊渐浓,结为夫妻。

  故而在他离蜀之前,曾拍肩对容之笑着说了一句“此事不必告知表妹,免得她胡思乱想,心生愧疚”,话到嘴边,本想祝福两人,但到底没能说出口。

  那是他心心念念爱了好几年的姑娘啊。

  只是那个时候,却只能眼睁睁的将她推进别人的怀里,因为那时,他也不知道自己还有没有未来,能否有能力许她一生承诺。

  后来从蜀国回来,他亦没有开口提这件事儿,不管他在燕京留下了多少人脉人力财物,终究为表妹遮风挡雨铺路的是容之,这三年,容之不知比他多出了多少心力。

  他不能如此就抢了这份功劳。

  后来他见两人之间似乎无男女情谊,他那颗压抑沉寂的心又开始跳动,曾三番五次探表妹口风,是否愿意嫁他,可是每次都只能换来她怒瞪与羞恼。

  大概是不愿意嫁吧。

  可是赵彻又觉得不是,明明表妹曾关切忧心他的安危,也会在他面前脸红羞赧,卸下一身骄傲委屈落泪,他觉得,表妹应当也对他也存了几分喜欢。

  在雁门关这几百天里,他夜深人静时思忖往事,总算想明白了,他那时语气玩笑,大概让表妹觉得他只是不正经儿的说浑话,却不知他每一字一句,皆是真情真意。

  这几百天,他亦在心里做了决定,等大越与白狄的战事告一段落,他便来娶她,许她十里红妆风光大嫁,许她携手白头不相离。

  故而两国战事一停,他便马不停蹄地来了夷阳,带着他无数个日夜间的思念,带着他一腔诚挚和想要与她长相思守的情谊来寻她。

  赵彻在想,宋乐仪亦在想,她熄了张牙舞爪的气焰,乖巧的不得了。

  赵彻伸手,捧了人香软的脸蛋转过来,两道视线相撞,在两人间逐渐凝出某种不知名的情绪,终于说出那句他朝思暮想的话:“表妹,我娶你。”

  “我娶你”三个字,如同一道惊雷,平地而响。

  春风卷着躁意和熟悉的荼芜香,还有一点点,宋乐仪呼吸有一瞬的停止,心脏跳怦怦怦直跳,嫁人吗?这是她许久不曾有过的念头了。

  赵彻的一句话,在她如一潭死水的心间倏地掀起波澜壮阔的巨浪。

  在宋乐仪乌黑的眼瞳中,赵彻俊俏的面容愈发清晰,他握着她腰肢的手逐渐收紧,将人紧紧地贴在怀里,沉静的嗓音诱人,话不停歇。

  “表妹,和我回燕京,嫁给我,我什么都给你。”

  “命也给你。”

  短短几句话,将宋乐仪撩拨的心神慌乱,这是她第一次,没有羞恼地推开他,也没有慌乱无措地转身就跑。

  红唇翕动,宋乐仪深呼吸了一口气,心神逐渐平静,她细白的手指有些不安地捏起,娇软的声音隐隐带着点期待与欣喜,还有几分不确信而小心翼翼的试探:“真话?”

  赵彻直接从从袖口抽出了一道明黄圣旨,举到她面前展开,“这是皇兄亲书的赐婚圣旨。”

  宋乐仪盯着龙飞凤舞的字迹和那一方玉玺印,愣住了,似乎没想到赵彻竟然动作如此快。

  赵彻见她微愣,笑了笑又道,“表妹,钦天监那边已经把我们二人的姓名和生辰八字合过了,说是天赐良缘,吉兆。婚期也算过了,今年五月二十六,大吉大利,宜嫁娶。”

  宋乐仪眨了眨眼睛,白皙的耳尖红了一片,许久才回过神儿来,她撑着赵彻胸膛就要站起来,矜持慌张道:“表哥,我……”

  话音未落,便被赵彻按着腰重新坐了回去,看透了她所想,低声道:“我给你时间想。”

  被这么一拽,宋乐仪白嫩的脸蛋贴上了他下巴,哪有有不显的胡茬,有点扎人。

  她别过脸,拽了拽他手,小声道:“那你放开我呀。”

  赵彻不为所动,嗓音低沉:“坐在我腿上想,想好了再走。”

  然而这句话,却让宋乐仪听出了不同寻常的意味,他这意思是,不同意嫁就不能离开?

  不得不说,宋乐仪的确了解赵彻,他就是这样想的。

  许久,宋乐仪大着胆子伸手勾了他脖颈,一声小小软软的“我嫁”夹着春风一同卷入了他耳中。

  赵彻扯着唇角笑了下,漆黑眼底的笑意渐浓,亮得好像天上星星,一如当年灿烂少年。

  话音落完,宋乐仪又觉得自己轻率了,她嘟着红润嘴唇,秋水似的眼眸睁的圆圆的,凶巴巴威胁:“表哥,你若敢负我,我就…就提刀砍了你!”

  她这是不安害怕啊。

  赵彻伸指捏了捏她脸蛋,嗓音低沉真挚:“表妹,我此生绝不相负,若是负你,当天公降怒,死无葬身之地,魂魄坠阎罗,永世不得超生。”

  宋乐仪眨了眨眼,心下稍安,随即也举起细白的手掌发誓,按照他的话重复一遍:“表哥,我此生亦……”

  话尚未说完,就被赵彻抬手挡着嘴。

  他轻嗤了一声:“表妹,你若负我,不用天公降怒,我自己来。”

  宋乐仪:“……”

  赵彻也不掩饰,露出一排獠牙:“把你腿打断,关在府里,哪儿也不能去。”

  宋乐仪瞪他:“我是那样人吗?”竟然不是计较他要把她腿打断。

  赵彻轻笑,“自然不是。”说着,握着她的后腰往前贴,下巴搭在她肩上,忽然哑了嗓音:“表妹,我真的好想你。”想了你数千个日日夜夜,从燕京想到蜀国,又想到了雁门关。

  宋乐仪蓦地眼眶一酸,有泪珠滑落,她伸手环过他后背,软了嗓音糯糯带哭腔:“我也想你。”自你那年腊月,不告而别,我在数不清的夜里辗转反侧,愧疚而悔。

  表哥,谢谢你包容我啊。

  包容我所有的娇气与小脾气。

  赵彻的怀抱温暖而炙热,随着时间的流逝,他身上的荼芜香与她身上的甜香交织,绕出了一抹撩人的气息,温度也在不断升高。

  原本赵彻的下巴只规规矩矩地搭在宋乐仪肩膀,不知何时,他微微偏了头,盯着那抹白皙逐渐暗了眼眸。

  软玉温香在怀,是他肖想了十几年的姑娘。

  赵彻喉咙微微滚动,也没在忍耐,轻轻印上了一个吻,又逐渐加深,轻吮轻咬。

  宋乐仪吃痛,伸手推他,却被被他死死地按在了怀里,她声音娇软微恼,“你怎么能咬我!”

  赵彻含糊地嗯了一声,终于缓缓抬了头,咬上了她柔软红润的唇瓣。

  显然,宋乐仪对咬脖子和亲嘴巴是两个不同的认知。

  方才宋乐仪虽然觉得赵彻有些出格,但仅仅是觉得别扭和恼,等他微凉的唇贴了上来,她却是大惊失色,慌张失措,脸颊顿时红如绯,小声呜咽着去推他:“还没成婚,不能亲。”

  赵彻不觉有甚,手掌在后背轻抚安抚:“可以亲,我负责。”

  所有的呜咽和挣扎,最终都软绵成了一滩水,从轻舔慢咬到攻城略池,就在两人气息皆乱的时候,宋乐仪不安地扭了扭身子,忍不住低头看去,娇软的声音疑惑:“表哥,你腰上别了什么东西?”

  “……”春风穿堂的正厅有一瞬的沉默

  赵彻轻咳一声,漆黑的眼眸里有揶揄,嗓音微哑:“等洞房花烛夜,你就知道了。”

  ……

  最终,两人的亲昵以赵彻喝了三壶凉茶为结束。

  不过三日时间,赵彻与宋乐仪便收拾好了行礼,启程返回燕京。

  五月初六那天,成安帝派遣身边的大太监文与德亲自去燕京城门迎夷安郡主。

  这一天,晴空万里,禁军护送,四马并驾齐驱的华丽马车,在燕京朱雀大街上行驶,可谓给足了宋乐仪脸面,亦是成安帝在昭告燕京诸人,夷安郡主不曾触怒圣颜,仍然深得帝心。

  时隔一年,那个被太后与两任帝王捧在手心上的夷安郡主,回来了。

  以夷安郡主回燕京为始,朝堂之上风起云涌,不多时便风云变化,官员升升贬贬,以异姓王傅轩为首,一众官员先后流放的流放,处死的处死。

  而镇国公主端阳,则于八月暴毙薨逝,安平公主赵妙幡然悔悟,亲书其母罪行,自请落发为尼入安国寺为国祈福。

  成安帝阅后,大为震怒,痛心疾首,但感念与端阳的姑侄情谊,留其全尸保其哀荣,但不入赵越皇陵,仅仅以公主规制,另立陵墓。

  比起镇国公主府和徳王府的迅速败落,而夷安郡主依旧张扬明媚,荣宠万千。

  这一次,诸人要称呼她为,王妃殿下了。

  *

  燕京朝堂的风气云涌,人人自危。

  豫王府却温馨热闹。

  这一天,宋乐仪突然想起那坛被她束之高阁的桂花酒,兴致冲冲地将酒拿了出来,开坛准备与赵彻共饮。

  这坛桂花酒是在赵彻去蜀国之前封下的。

  一封五年,琥珀色的酒色清凉,香气愈发绵长浓郁。

  桂花酒不烈,适合女子饮,两人用了一小坛也不见醉意,倒是宋乐仪白皙的脸蛋微微染上了几分粉意,唇齿之间尽是醉人的桂花甜。

  赵彻忍不住咬了她唇瓣一下,意犹未尽:“甜。”

  宋乐仪也不知是酒气撩人还是成婚后愈发胆大,弯眸笑问了一句:“我甜还是酒甜?”

  赵彻微微挑了下眼尾,觉得这个问题十分稀奇:“当然是…”他顿了顿,“酒甜。”

  “胡说!”

  宋乐仪不服:“你再尝尝。”

  然而不是尝酒,宋乐仪把自己送到了他嘴边,就在赵彻准备反攻为上的时候,她却突然松开了唇瓣,顺着他下颌角一路往上,直到咬住耳朵。

  木窗推开一角,有秋风卷着凉意而入,外边太阳已经西落,灿灿晚霞散成绮,映了半边天际,也在窗缝之间,映着俩人相拥身影。

  宋乐仪故意卷着舌尖磨了磨,软着嗓音问道:“甜吗?”

  赵彻蓦地血气上涌,眼眸暗了暗。

  偏生宋乐仪不知收敛,尖锐的牙齿磨着他的耳垂,声音娇软的能溺死人:“我甜还是酒甜?”

  赵彻喉咙滚动,声音微哑:“你甜。”

  说着,他捧了人的脸蛋,轻轻吮咬,唇齿含糊道:“我尝尝,到底多甜。”

  作者有话要说:  这篇故事到这里告一段落啦。

  谢谢你们么么哒,我们有缘再见呀。

  ————————————————

  【这是连载期在微博发过的小剧场,因为文未完结,后来就设成仅自己可见了,现在完结啦,可以放出来了,没看过的小可爱们可以看一下呀~】

  婚后某一日,宋乐仪突然发现,赵彻真正的库房其实在宫外,小时候她一把火烧掉的,其实是些不值钱的玩儿意。

  宋乐仪气势汹汹的去找他算账:“赵彻!你好好给我解释一下这是什么!”

  一本三指厚的登记册被摔在赵彻面前,桌上的铜灯震了震,里面的烛火都险些被宋乐仪卷来的一阵风给吹灭。

  赵彻:“……”心里暗道大事不妙。

  他神色淡定站起身,将登记册拿到一边去,又伸手揽住宋乐仪的肩膀,将人勾到怀里。

  “你还有什么好说的?嗯?”宋乐仪半眯着眼睛威胁。

  赵彻将下巴抵在她的额头,笑着轻声哄她:“夫人莫生气,且听为夫娓娓道来…”

  这一道,就再也没能停下来。

  直到第二天,天还未亮,赵彻便起了个大早去上朝,日上三竿时,宋乐仪悠悠转醒,看着旁边空荡荡的床榻,气的锤床。

  ————————————————

  再加个赵景和凌燕儿的小剧场,这俩不好另写一章啦,也不好细写,大概就是妖妃上位的故事,小剧场当做福利吧~

  ****

  史书记载,越昭武帝赵景,二十岁继位,短短十年间,西吞蜀国,北定白狄,又先后处置权臣周修与镇国公主端阳,完成了朝堂大清洗运动。

  在赵景三十岁这一年,终于将皇权牢牢握在了手中。

  他在位期间任贤用能,天下大治,开四夷宾服,万邦来朝,创了大越自立国以来的繁华盛世,史称宣平之治。

  赵景亦是史上颇为长寿的帝王之一,享年67岁,谥号昭武皇帝,庙号圣祖。

  然而最令后人津津乐道的,乃是赵景一生不曾立后,正史野史记载纷杂,流传最广的当属越昭武帝此生挚爱——玉贵妃凌燕儿。

  传闻凌燕儿宫内舞伎出身,早年入东宫,舞媚太子,宠渥尤甚,数年荣宠不衰,她与赵景育有二子一女,长子便是后来的越惠文帝。

  宣和五年,越昭武帝为凌燕儿特设贵妃一位,赐她凤印,掌后宫事宜,仅位于皇后之下,而最令后世奇怪的是,越昭武帝偏偏不立她为皇后。

  ……

  六月份的北京,早晚还有点儿凉,赶上烈阳大晴天,中午热的像三伏盛夏。

  高中历史课上。

  十六七岁的学生正七嘴八舌热闹讨论。

  “我觉得啊,应该是朝堂施压吧,越昭武帝才无法立玉贵妃为皇后。”

  “越昭武帝在位中后期,已经将朝堂牢牢握在手中了,且越朝立后,不以女子身世为标准,怎么可能无法立凌燕儿为皇后。”

  “哪儿那么复杂啊,估计是那什么越昭武帝觉得凌燕儿舞伎出身,配不上皇后之位呗。”一道不合时宜的声音响起。

  “赵景爱惨了凌燕儿好么!”

  一位圆脸女生不服反驳,她是俩人cp粉,于是条分缕析地罗列, “史书记载,玉贵妃缠绵病榻的时候,越昭武帝罢朝数日,重金悬赏天下神医,又亲自侍疾伺候,显然特别喜欢玉贵妃啊!”

  那人不以为然:“快死了当然得救一下。”

  圆脸女生又道:“据史学家考证,玉贵妃所居的披香殿,好几次修正扩建,是太宁宫最奢华的宫殿,而且彤史记载,越昭武帝中晚年,除了披香殿之外,都不曾再临幸其他妃嫔了。”

  那人笑:“年龄大了,体力不行了吧。”

  圆脸女生一噎,继续道:“玉贵妃驾薨后,越昭武帝亲手写了一篇长悲赋,传诵后世以表哀思之情,还追封其为皇后,死后合棺同葬,哪里嫌弃身份低贱了?而且谥号是昭懿文德四个字!昭懿文德!”

  她特意重复了一遍,咬字清晰。

  那人挠了挠耳朵,轻飘飘一句:“那为什么越昭武帝不肯立她为皇后?”

  圆脸女生:“……”

  那人笑呵呵,自问自答:“男人呗,临死之前怀念玉贵妃那些好,突然幡然醒悟了,赐个死后哀荣喽。”

  圆脸女生:“……”

  那人继续嘲笑:“连个正妻之位都不愿意给,说什么此生挚爱矢志不渝,光赐死后哀荣有什么用啊。”

  圆脸女生顿时偃旗息鼓,脑袋耷拉了下来:“可是我觉得赵景是爱凌燕儿的。”

  凌然然一向对历史课不感兴趣,在一众吵闹声中听得昏昏欲睡,迷迷糊糊听见同桌和前桌在说话。

  她一下子清醒,半支了下巴,饶有兴致地看俩人争吵。

  忽然问了一句:“凌燕儿爱赵景么?”

  —————————————————

  在尾章推一下新文,《权臣重生后》。

  弱弱地说……隔壁预收名字又改了,文案也又小改了一下。

  这次真的!!真的!!不会再改了!!

  文案:

  谢昀是锦衣卫都指挥使,是狗皇帝手上最利的一把刀,所过之处,血腥遍地,人人闻风丧胆。

  后来,这把刀将狗皇帝给杀了,谢昀成了临朝掌权的摄政王。再后来,他被嬴晏一杯毒酒给毒死了,死的不明不白。

  大雨瓢泼,两具尸首冰凉。

  东厂督主陈文德从阴影中走出,伸手抱起嬴晏的尸体,神色痛楚:“晏晏,对不起。”

  一觉醒来,谢昀重回永安十三年。

  谢昀神情阴鸷,舌尖抵了抵后牙,眼神森森冷笑,不将陈文德千刀万剐难解他心头之恨。

  还有嬴晏那个小可怜。

  啧,她掏心窝子救了个什么狼心狗肺的东西。

  小剧场:

  陈文德用了五年时间,从最低等的太监成了御前秉笔太监,又成了东厂督主。终于把所有欺凌过他的人都踩在脚下。

  除了谢昀。

  冷宫大火,陈文德匆匆赶来,得知十四公主嬴晏已被谢昀救走。

  众人皆传,嬴晏被谢昀关进了府里,受尽酷刑,折磨的不成人样。

  夤夜,谢府。

  一向喜怒无常的谢昀,在昏黄的烛光下神色温柔缱绻,他抱着女子细腰,声音低哑:“晏晏,我好还是他好?”

  自小长在冷宫的小公主×乖戾凶狠神经病摄政王

  #我本想要了你的命,你却成了我的命#

  #我本十恶不赦应堕婆娑地狱,看尽人世冷暖,亦不眷十丈软红,因你重返人间,愿为你披荆斩棘手染鲜血,也愿为你放下屠刀一心向善,只求吾妻一生喜乐无病无忧。#

  1.男主重生

  2.架空,勿考据

  3.感情线为主,甜宠文松语文学www.sywx8.coM免费小说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