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松语文学 > 其他类型 >龙夫人——慈禧故事最新章节 > 龙夫人——慈禧故事TXT下载
错误举报

第 68 章

  一个主要行动者,所以不得不把他除掉。

  莫理循被打中了屁股或者,按照他自己更乐意接受的说法:“右腿”上比较ròu感的部位。这一有失庄重的伤口,位于“右腿”的后面,不过位置实在也太靠上了,要想置之不理也颇不容易,而且也不太适合单拐或手杖,这使得他在围攻期间余下的日子里成了一个残废。他不得不趴着身子打发时光,事实证明,这对于他为《泰晤士报》撰写关于围攻事件的冗长报道来说,还真是蛮不错的姿势。辛博森一直认为这位著名记者是个神头鬼脸的家伙,他猜想莫理循的康复期或许被他用来撰写两个不同版本的围攻故事。一个版本为讨好读者而故作英勇崇高,将发表在《泰晤士报》上;第二个版本则多少更接近于事实,不过这个版本将被严格保密。不管辛博森有什么样的过失,这个年轻人倒还真有点看穿伪饰的本事,莫理循的时间的确被用来轮流做两件事:编撰关于围攻的歪曲造假的新闻报道;另外就是书写版本完全不同的私人日记。

  从6 月25日至7 月16日,在这一段异常平静的时间里,法国使馆的地下bào破和斯特劳兹上校的被执行死刑不过是两桩孤立事件,而且那天之后(再一次感谢荣禄),一次将持续十多天的休战期又开始了。对于一场被描绘为残酷的围攻来说,这实在算不上糟糕。在这次停火期间,一位年长的中国信使带来了两封官文。一封是美国国务院用密码写给康格的,是官僚政治的胡话杰作,只有一句话:“与信使联络。”另一封,是“庆亲王暨同仁”写给窦纳乐爵士的,承诺中国政府将“竭尽全力维持秩序并给予保护。”庆亲王暗示:如果外国人停止shè击中国人,情况可能会更平静一些。检讨一下过去,亲王的说法明显是事实,不过使馆方面因为坎普尔屠杀的幻想而处于不断加剧的歇斯底里的状态之中,他们对事实有自己的定义。这两种观点相距何止霄壤,以至于两者之间的视差绝无可能被克服。那些在一方看来是真的东西,在另一方看来总是假的。康格在回复中轻蔑地说:从一开始,“外国军队所采取的行动就纯然是出于自卫,并将继续这样做。”

  一批蔬菜、新鲜水果和西瓜作为表示友好的礼品被送到了使馆区,两个中国士兵递呈了荣禄的名片和一封信,信上说他此刻正在努力停止所有jiāo火。果然,到了下午六点,它完全停止了。由于未能取得使馆方面对正式停火的同意,中国人只不过是停止了还击。

  接着,康格得到请求,让他致电华盛顿。中国人认为美国政府可能愿意进行和平斡旋。然而,康格字斟句酌的电文却导致了相反的结果:“一个月以来,我们一直被围困在英国使馆,处在中国军队持续不断的qiāngpào轰击之下。只有迅速救援才能阻止全面屠杀。”

  利用这次停火,他们也正好可以出去伸伸胳臂踢踢腿,会说汉语的西方人就溜达到了防御工事的附近,和中国士兵聊天,递香烟,套近乎。这些人当中就有辛博森,眼前的情形使他想到:双方都是在凭着谎言和假想而行动:四下闲逛,有些敌人很乐意参与jiāo谈。……陕西兵和董福祥的人……对于为什么攻打我们只有很少的了解。他们说,自己被派到这里来,是要防止我们闯入皇宫、杀死他们的皇上。……有人试图向他们解释:这一切都是义和团带来的。然而他们对此的回答是:义和团已经结束了,被赶走了,没人再相信他们了;他们也没有人留在北京,而且,我们为什么不把自己的士兵也给打发走呢,他们已经杀死了那么多中国人。……这清楚地向我们表明:不仅仅在别的地方没有什么事情发生,而且义和团的计划在北京本地也流产了。……这下完全明白了:此次意外的休战是整个一系列事件的结果,这是我们连想也不敢想的。……义和团早期所有那些翻来覆去的决议再一次开始了,而那些全能的拳民们带着他们自吹的神力被粗暴地处置。很明显的是:他们不再被信任了,北京城内及周边地区的形势正在一天天地改变。那些拳民们,正在显露出自己的无能,正在吞下自己种下的恶果。他们必定很快就会消失。最后一位(拳民)在夜里被shè死在日本人的防线之外,甚至都有两个星期了……那是一个只有15岁的男孩。

  辛博森所有这些假设都是对的,除了义和团:他们已经不复存在。

  第五部分北京之围第90节北京之围(3 )

  法国使馆里的一位语言学家伯希和2 声称,有一天,他越过使馆街上中国人的工事。士兵们请他喝了茶,并把他带到了总理衙门,在那儿,荣禄很关切地向他询问使馆区内的饮食起居情况。伯希和的回答让荣禄松了一口气:使馆里所需要的只不过是新鲜的蔬菜而已。他倒是美滋滋地饱享了一顿盛宴,共21道菜,然后就被护送回了使馆,口袋被桃子塞得鼓鼓的。他带来了好消息:李鸿章总督有望不久从广州经上海来京,以安排一次和谈。

  除了对正在到来的事情懵然无知之外,西方人还有个习惯就是冒冒失失断然下错误的结论。他们憋在使馆区内受的苦实在很有限。他们从不缺乏食物。他们洗劫这一区域内所有商铺、货栈和仓库,吃喝日用,车载斗量,全弄到使馆里。他们在使馆街上找到了一家被放弃的粮店,储藏着200吨小麦,另外还有大米、玉米和其他粮食。多亏了对英伯克和基鲁夫的两家百货店的解放,酒和香烟才有了充足的供应。至少有一千件香槟酒。使馆里大多数人每天都把酒当水喝。许立德在日记中透露:“有了这些劫掠来的香槟酒和雪茄,我们的聚餐会总是那么令人愉快。”他说,7 月里一次典型的晚宴,唱主角的是“绿豌豆、(瓶装)玉米布丁和嘶嘶冒泡的香槟酒。”罗伯特。赫德爵士注意到每个人都兴致勃勃,状态良好。瑞士人奥古斯特。查莫特和他的妻子安妮从未离开过他们的北京饭店,他们在那儿每天烤300 块面包。他们为每个掏得起钱的人提供饮食服务。辛博森描述了饭店的场景:“每个人都在安静地工作,磨面、淘米、宰杀禽畜。”

  使馆里的一些人的确生活得非常好。斯奎尔斯夫fù和他们的客人波莉。史密斯、莫理循(受伤之前),要算是最好的了。他们在进餐的时候吃的是来自加利福尼亚的保鲜水果、腌牛ròu、罐头青豆、法国鱼酱、浓缩牛ròu汁、通心面、喝不完的香槟酒和咖啡。在窦纳乐夫人的餐室里,40个人坐下来享用每一顿优雅大餐,穿着得体的晚宴礼服传教士不允许参加。

  有一个与中国人jiāo易的黑市,生意颇为兴隆,正如辛博森报道过的(也得到了其他人的证实):“鸡蛋和军火的秘密jiāo易仍在进行,参与者是那些来自董福祥的露营地的变节军人。我们通过向周围那些比较友好的军人支付大把大把的现钞,而源源不断地得到大量的鸡蛋,他们用篮子和布袋偷来这些玩意儿,得到的回报就是接受一叠叠的银元,这些鸡蛋由一个委员会进行分配。有些人得到多一些,有些人则少一些……同时,许多贫穷的传教士女人却困苦不堪。”

  为了解决那些正规士兵和传教士们的吃饭问题,在英国使馆的假山上垒起了炉灶,上面架起了大锅,煮的是罐装牛ròu和米饭,那些穿着印花布围裙的中国基督徒厨子,大汗淋漓地照看着这些家什。

  有数千听罐装腌牛ròu,不过要是偶尔碰上用咖喱赛马ròu作为替代的话,每个人都会兴高采烈。6 月24日,翟兰思大声嚷嚷道:“啥时候要是能吃上点新鲜ròu换换口味,我就高兴死了,打自上个星期三以来,我们就一直靠罐头食品为生。这马ròu(最好是赛马ròu)还真不赖,颇似牛ròu,不过稍微有点韧,不太容易嚼。”对于使馆中的美食家来说,喜鹊和麻雀(他们称之为“野味”)是对赛马ròu的补充。他们不吃食腐的乌鸦那些在排水沟小分队的头顶上跳舞和争吵的家伙,他们全送给了中国基督徒。

  就在使馆里的人成天为腌牛ròu和香槟酒而牢骚满腹的时候,肃王府里的2 ,000 教民却正饿得两眼冒金星。丰富的粮食储备全被使馆方面留下了(250 吨小麦、大米和玉米),教民们只有干瞪眼。当他们带来的那点可怜的补给被消耗殆尽的时候,他们只得求助于中国古老的食物来源:树皮、树叶、树枝、树根,最后是泥土。肃王府内大多数青草绿叶早就被使馆的那些赛马吃得差不多了。

  波莉。史密斯解释:“迄今为止,我们每天仍能给他们一定数量的食物,但我们也节余不了几天了。……每天早晨都有两匹马在屠宰房里被打死,然后分配给各个食堂,其中一半不能吃的部分,被那些饿得要死的人津津有味地吃掉了。”她补充说,他们是生吃下去的。

  肃王府确实是铁帽子们断断续续进攻的一个焦点。最初,他们带来了十来门野战pào,在最初的五天里,当这些大pào朝使馆区的屋顶上开火时,结果给那些建筑物造成了巨大的结构xìng损坏,不过在他们造成严重的人员伤亡之前,在荣禄的命令下,这些大pào被拉走了。仅仅在肃王府,这些野战pào才是近距离直接开火,摧毁了高高的花园宫墙,将挤作一团的教民暴露在直接攻击之下。中国人所拥有的其他大pào,包括速shè克虏伯pào,在围攻期间并没有派上用场,最后的8 天是个短暂的例外。

  大量关于围攻的悲剧神话,不得不由使馆方面到那些教民所遭受的极度痛苦中去抄袭。到了7月13日,在攻打花园23天之后,肃王府四分之三的部分已经落入清军之手。英勇无畏、聪明过人、毅力可嘉的柴五郎大佐和他的日本水兵们是怎样阻挡铁帽子军队席卷整个花园、屠杀所有本国教民的呢。

  焦虑不安的西方人很乐意把这个使命留给日本人,因为他们有另外的麻烦要对付。虽然他们百分之九十的人从来都没有亲眼见过一个拳民,但他们当中的许多人(男人和女人)都躲在紧闭的门后不住地歇斯底里,或者继续猛灌那些抢掠来的五花八门的酒:香槟、杜松子酒、威士忌、白兰地。所谓的围攻,倒成了一个酒气熏天的节假日。有些使馆人员则热心于当众表演装模作样的冷静。留声机及音乐盒也被从基鲁夫的商店里解放了出来。只要得到最轻微的鼓励,华俄道胜银行经理的夫人璞科第太太(从前是圣彼得堡一位歌剧演员)就会引吭高歌,来几支咏叹调。英国人则打板球。当大雨倾盆、水漫金山的时候,使馆里的人就扎起木筏,在附近划水玩。德国使馆一等秘书冯。贝洛先生总是一边喝荷兰杜松子酒,一边弹钢琴。波莉。史密斯说:“在一次可怕的进攻期间,他突然预感到这就是末日。……他忍受着灵魂的巨大痛苦,弹奏着,但几个小时之后被粗暴地唤醒了,人们告诉他,进攻全都结束了,这一次他至少不会在如醉如痴的音乐中被杀死了。”到处都有牢骚满腹。人们觉得:这些外jiāo官们逃避了他们所有的职责。

  美国公使的夫人、虔诚地献身于基督科学教派的莎拉。康格倒显得很乐观,这真令人气恼。“她认真地向我们保证,”波莉写道,“使我们烦躁不安、荒腔走板的,正是我们自己,而不是这个非常时期。她还强调:虽然有战争对抗的表面迹象,但那确实只是存在于我们自己的头脑中。……并没有一颗子弹进入房子。错误地导致我们相信这是实情的,不是别的东西,正是我们过于敏感的头脑。”不管怎么说,莎拉。康格是对的。围攻主要是他们的想象,很少有子弹落到附近的任何地方。围攻中的大部分时间是在休战中度过的。所以,与其说它是一场围攻,不如说是一次冷战。

  赫伯特。斯奎尔斯,美国使馆贪得无厌的一等秘书,表现得比大多数人都要好。一位美国传教士写道:“如果斯奎尔斯先生是公使,我们就决不会陷入目前这样糟糕的境地。”斯特劳兹上校被杀后,斯奎尔斯就成了窦纳乐爵士的参谋长。

  法国公使、前新闻记者毕盛,一位大个子男人,蓄着威严气派的胡子,常听到他嘴里咕咕哝哝:“Nous socoms perdus!”(法语:我们完了。)在英国佬当中,对毕盛看法完全一致。辛博森称他“胆小鬼”,而莫理循则称他“贪生怕死的杂种”,“整个使馆区的笑柄”以及“可恶的懦夫”。鬼也想象不到,中国人为什么会选择在法国使馆的地底下挖地道,除非是一门心思要摧毁它那非同凡响的酒窖。

  围攻刚开始的时候,毕盛就让使馆卫兵帮着他烧掉了所有的外jiāo档案,而毕盛太太则手忙脚乱扑住那些飘起来的纸片,再烧掉它们。俄国公使格尔思男爵不甘落后,第二天也把自己的档案给烧了。莫理循对于法、俄两国外jiāo的相对价值有自己的看法,他给法国外jiāo档案出价5 ,000 美元,俄国的则是50,000 美元。

  最近以来一直强健矍铄的罗伯特。赫德爵士,因为感到绝望而在眨眼之间变了一个人。他如今65岁了,而且日益衰弱,却要装出勇敢的样子。虽然收到了让他打上黑领结去窦纳乐爵士的专用餐桌上用餐的邀请,但他拒绝了,还是和自己的晚辈助手一起吃饭。辛博森说赫德“携带着多少有点令人生畏的武器至少有两把大号柯尔特式自动手qiāng,被他绑缚在自己单薄的身体上,而且很可能还有第三把,藏在屁股后面的口袋里。”赫德拒绝参加抢掠酒和雪茄。根据他的命令,海关的食堂总是很朴素:早餐是米饭、茶和果酱,午饭是咖喱赛马ròu和米饭,晚餐是咖喱赛马ròu、米饭和果酱。赫德深信:满清朝廷已经被疯狂浪潮席卷一空,如今可能一切都没了。他身陷使馆,也无松语文学免费小说阅读_www.16s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