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松语文学 > 穿越小说 >救世与救人最新章节 > 救世与救人TXT下载
错误举报

正文 第43章,彼得的故事:见证基督耶稣上十字架并复合

  《圣经》是一本故事性很强的书。用生动的故事来启示人,本身就代表了神的真与活。在基督教的历史上,人们也一直试图用图画的方式,来表达《圣经》人物和《圣经》故事。

  据说从早期基督教开始,一直到近代,在各种图画中出现的使徒彼得的相貌一直基本一致,没有什么特别的改变。据说这是因为天主教的一个重要的教堂里,有彼得的墓地。而按照当时的文化习俗,墓地上都有一块绘制了死者容貌的石头。必须说明的是,为彼得画像,塑雕像等,其目的是纪念而不是崇拜,或者是作为一种行为的榜样(r一le 一del)。拜偶像是神痛恶的。有些其他宗教的人借此攻击天主教,实际上是一种错识。

  在《圣经》的记载中,彼得是一个性格非常强烈c明显的人,也是一个单纯的,内心和外表一致的人。感谢神对彼得的纪念,让世人体会到这样一个经历二千年的文化变迁,性格和相貌却依然清晰一致的,耶稣的追随者和使徒。

  彼得是耶稣受难和复活的关键人证之一。他的真实c生动c清晰的人性,正好是那段历史的真实性的美好见证。神在选取祂的关键见证者时,的确有一种让人钦佩的独到之处。

  在《新约圣经》中,对彼得的记载很多。耶稣与众门徒对话的时候,彼得往往是众门徒的代表。耶稣殉道并复活后,对彼得有重要的交托。彼得也是早期基督教创立时的重要领导人。限于篇幅,请允许我主要给大家介绍彼得是如何见证耶稣上十字架和复活的。

  耶稣第一次向门徒们透露他将要为真理殉难时,彼得的反应是什么呢?

  《马太福音》16:21一26

  16:21 从此耶稣才指示门徒,他必须上耶路撒冷去。受长老祭司长文士许多的苦。并且被杀,第三日复活。

  16:22 彼得就拉着他,劝他说:“主阿,万不可如此,这事必不临到你身上。”

  (注解:彼得这样做,完全出于人的一种自然的爱心。因为他爱耶稣,就不愿意他担当苦难。对现在的基督徒来说,若有一个至亲的人因神的召唤,必将要作出绝大的牺牲时,你是劝阻他呢,还是支持他,坚决地跟随他,甚至勇敢地站出来代替他呢?)

  16:23 耶稣转过来,对彼得说:“撒但退我后边去吧。你是绊我脚的,因为你不体贴神的意思,只体贴人的意思。”

  (注解:彼得是耶稣的大弟子,耶稣竟然直斥他为撒旦。他个人真的是撒旦吗?定然不是。只是他此刻这种只体谅人的私意,不理会神的计划的想法是错误的,是对“爱”的一种扭曲的理解。人生本就是艰辛的,神要我们通过一种艰辛的付出,炼净我们生命中的罪,也真正地体会爱。一种一切满足c安逸舒适的人生,是一种失去了生命意义的人生。另外,神是鼓励人靠信心得奖赏的。此刻耶稣要得的奖赏是巨大的,是天国的建立和降临。彼得凭人意阻止耶稣,背后却是撒旦想破坏神的计划。)

  16:24 于是耶稣对门徒说:“若有人要跟从我,就当舍己,背起他的十字架,来跟从我。

  16:25 因为凡要救自己生命的,〔生命或作灵魂,下同〕必丧掉生命。凡为我丧掉生命的,必得着生命。

  16:26 人若赚得全世界,赔上自己的生命,有甚么益处呢?人还能拿甚么换生命呢?”

  在以上的经历之后,耶稣明白这些使徒的信心还远远不足,又对他们进行了很多带领。然后他又再次提到自己将上十字架,殉难并复活。

  《马太福音》26:31一41

  26:31 那时,耶稣对他们说:“今夜你们为我的缘故,都要跌倒。因为经上记着说:‘我要击打牧人,羊就分散了。’”

  (注解,这段经文在《马太福音》的第26章。在16章与26章之间,有10章的经文。可以想像在这段时间内,耶稣对使徒们大量的带领和训导。

  耶稣说这段话,是在其殉道之前的“最后的晚餐”之后,又去到橄榄山上时发生的。耶稣殉难,自然是人类的犯罪。但神的主权又是超越的。当神给了人自由意志时,人类这样的犯罪历程,也是神允许的。‘我要击打牧人,羊群就分散了’,这段经文来自于《撒迦利亚书》13:7。那段经文中的我,指的是耶和华神。那段经文明确地指出,耶和华神允许人的犯罪这样一种对牧人的击打,包括出现“羊群分散”的景象。因为神要借此锻炼和拣选信靠祂的人。)

  26:32 但我复活以后,要在你们以先往加利利去。

  (注解:耶稣预言其殉难的经历只是一个短暂的过程,祂必然复活)

  26:33 彼得说:“众人虽然为你的缘故跌倒,我却永不跌倒。”

  26:34 耶稣说:“我实在告诉你:‘今夜鸡叫以先,你要三次不认我。”

  (注解:彼得的自信其实是一种骄傲。现代的人很多都说:“不要为你所不曾经历过的(苦难)夸口。”。耶稣预言彼得必然会跌倒。在他人面前不认耶稣,对基督徒来说,是一项很重的罪。在特定的境遇下,就连彼得也会犯这样的罪。)

  26:35 彼得说:“我就是必须和你同死,也总不能不认你。”众门徒都是这样说。

  (注解:彼得的意思,一是表明绝不会跌倒的决心。二来他大概也清楚《撒迦利亚书》的经文,认定这是神给他的一个考验,就表明自己愿意赴死之心。三来也是出于人的血气之勇。虽然最后他们都跌倒了,没有实现自己的承诺,但他们这份心思确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后来犹太人的大祭司带人来抓耶稣时,彼得的确挥刀抗拒,还砍下了大祭司的一个仆人的耳朵。耶稣却阻止了彼得的反抗,并医治好了那个仆人的耳朵。

  相比起来,在耶稣第一次预言其殉难时,彼得因为爱耶稣,要阻止他去赴难。这次彼得显然有所提高,要舍身而出,代替耶稣。他的心固然是勇敢的,但后来他的真实表现,却因为的软弱,出卖了他的心。)

  26:36 耶稣同门徒来到一个地方,名叫客西马尼。就对他们说:“你们坐在这里,等我到那边去祷告。”

  26:37 于是带着彼得和西庇太的两个儿子同去。就忧愁起来,极其难过。

  (注解:耶稣在当时也是人,与我们同样能体会到死亡的痛苦)

  26:38 便对他们说:“我心里甚是忧伤,几乎要死。你们在这里等候,和我一同儆醒。”

  26:39 他就稍往前走,俯伏在地,祷告说:“我父阿,倘若可行,求你叫这杯离开我。然而不要照我的意思,只要照你的意思。”

  (注解:我们当牢牢记住这段经文。我们不要按自己的私意去寻求痛苦与殉道的这杯苦酒。神也允许我们在面临苦难时,向祂祷告祈求免去苦难。然而若这是神的旨意,是一件必须进行的事情,我们再艰苦,也要服从。我们当相信神必然为我们这样的受苦,有美好的奖赏和光明的预备。在此时,神为耶稣上十字架殉难的预备,则是让耶稣复活。并让这次殉难与复活,成为日后拯救了包括我自己这样的无数的罪人的,最美好的赎罪祭。又通过这次殉难与复活,将永生的盼望和奖赏赐予那些信靠祂的人。)

  26:40 来到门徒那里,见他们睡着了。就对彼得说:“怎么样,你们不能同我儆醒片时么?

  (注解:彼得刚刚宣誓要为耶稣赴死,却在耶稣最需要爱心支持的时候,自顾自地睡着了。很多基督徒都能随时体会到这样的软弱。)

  26:41 总要儆醒祷告,免得入了迷惑。你们心灵固然愿意,却软弱了。”

  (注解:这是我们教会中,长老经常用于教导大家的经文。在一切社会实践中,意愿和能力的差距,往往是各种失败的根源。基督徒面临的奉献和牺牲,更是与软弱的的本能相抵触的。耶稣叮嘱使徒们,一定要不断祷告,依靠神给我们的信心和力量。)

  当耶稣被大祭司们抓走,真的面临死亡的威胁的时候,彼得的信心很自然地崩溃了。在各种不同的环境中,他三次不认主:

  《马太福音》26:69一75

  26:69 彼得在外面院子里坐着,有一个使女前来说:“你素来也是同那加利利人耶稣一伙的。”

  (注解:彼得的本意是去打探消息。但他亲眼看到的,却是耶稣被殴打。这时出来一个使女,认出了他。)

  26:70 彼得在众人面前却不承认。说:“我不知道你说的是甚么。”

  (注解:基督徒在众人面前不认耶稣,是一项很重的罪。当然,耶稣最后原谅了彼得,因为看人的罪,也要看环境。)

  26:71 既出去,到了门口,又有一个使女看见他,就对那里的人说:“这个人也是同拿撒勒人耶稣一伙的。”

  26:72 彼得又不承认。并且起誓说:“我不认得那个人。”

  (注解:彼得已然害怕,在悄悄离开了,却偏偏被人再次认出。他竟然起誓不认主了,虽然这是环境所迫,但也真实地反应了人的软弱。)

  26:73 过了不多的时候,旁边站着的人前来,对彼得说:“你真是他们一党的,你的口音把你露出来了。”

  26:74 彼得就发咒起誓的说:“我不认得那个人。”立时鸡就叫了。

  (注解:发咒起誓,为了摆脱自身的困境,顺服于自己对死亡的恐惧,彼得犯的罪是何等之大。说句实在的话,这个世界上,很多人的信心根本无法与彼得相比。彼得后来在被钉十字架时,宣称自己远远不如耶稣,要求被倒着钉十字架,主要也是出于这段经历。)

  26:75 彼得想起耶稣所说的话:“鸡叫以先,你要三次不认我。”他就出去痛哭。

  (注解:痛哭是在神面前一种真心的忏悔。他大概也很困惑。因为无数的神迹,包括此时耶稣准确的预言,都表明了耶稣是神的儿子的身份。但此刻耶稣却既被殴打,也将赴死了。彼得在这时没有祷告,说明他内心也的确相信了眼前所见到的,那就是神的儿子也会遇难。)

  彼得此时的软弱和困惑,与他后来坚定地追随主相对照,真实地见证了耶稣的复活。因为他最后追随耶稣的勇气,完全来源于耶稣复活所带来的巨大惊喜和信心倍增。

  耶稣复活后,为了恢复彼得的信心,特意与彼得之间,有一段深刻的对话。由于有以上“鸡叫前三次不认主”的经历,彼得对这段对话将有深刻的体会。我们也当相信,这段对话带领着彼得后来的传道和事工,以及他最后的殉道。这段故事,也是《约翰福音》的特别记载。说明《约翰福音》的确是如学者总结的,关于神的爱的福音。

  《约翰福音》21:15一19

  21:15 他们吃完了早饭,耶稣对西门彼得说:“约翰的儿子西门(彼得),你爱我比这些更深么?”彼得说:“主阿,是的。你知道我爱你。”耶稣对他说:“你喂养我的小羊。”

  (注解:牧羊代表带领教会。因为彼得爱耶稣,耶稣便将带领教会的任务交给他。喂养小羊,大概指的是教会初期时,属灵生命程度还不够高的情形。现代教会中,有一定培养前途,将来可以在教会内做牧养工作的基督徒,大多都要从儿童事工做起。)

  21:16 耶稣第二次又对他说:“约翰的儿子西门,你爱我么?”彼得说:“主阿,是的,你知道我爱你。”耶稣说:“你牧养我的羊。”

  (注解:这预示着在一定的时期,彼得的爱心将再次受考验。在考验合格后,耶稣将再次要他带领群羊。在现代教会,很多牧师c长老都要经历这样一个阶段。)

  21:17 第三次对他说:“约翰的儿子西门,你爱我么?”彼得因为耶稣第三次对他说“你爱我么?”就忧愁,对耶稣说:“主阿,你是无所不知的,你知道我爱你。”耶稣说:“你喂养我的羊。

  (注解:这段对话很有内涵。在教会里事工的牧师c长老,在长期的艰辛工作后,往往都会有一个属灵的低落点。在这种情形下,就好像有一个声音再次问他们:“你爱我么?”。请注意,耶稣每次这样问的时候,都是用的彼得的原名。这大概也象征着彼得的信心低落,更像信主前的“自然人”的时候。由于这是第三次,也就是多次反复地问,撒旦就会做工,使得我们忧愁,怀疑我们是否真的爱主,这一生的追随是否值得。彼得此时的回应,应该是圣灵带领下的回应,要相信主是无所不知的,是知道我们爱祂的心的。当彼得如此回答时,他自然也得到了进一步带领教会的恩赐。

  我说这些,都不是我自己的亲身体会,而是我阅读一些著名的基督教人物的经历,以及观察学习教会里的一些长老牧师的行为后的体会。)

  21:18 我实实在在的告诉你,你年少的时候,自己束上带子,随意往来。但年老的时候,你要伸出手来,别人要把你束上,带你到不愿意去的地方。”

  (注解:耶稣不仅给了彼得带领教会的恩赐,还给了他上十字架荣耀神,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成圣”的恩赐。我们当相信神这样的拣选的必要性。也当相信神拣选这样的人,给他们这样的恩赐,是与他们的信心相配的。)

  21:19 耶稣说这话,是指着彼得要怎样死荣耀神。说了这话,就对他说:“你跟从我吧。”

  (注解:耶稣当初召唤彼得的时候,说的是“来跟从我”(参见《马太福音》4:19)。耶稣复活后,对彼得的带领依然是“你跟从我吧”。我个人相信这几个平平实实的字,是耶稣通过彼得这样一个真诚c率直c愿意顺从,也有软弱c跌倒,但在主的引导下,变成教会的磐石的人,传递给我们的最重要的信息。)

  据记载,彼得被钉十字架是在耶路撒冷发生了一次大火灾后。据历史考证,那次大火灾很可能是希律王故意纵火。总之,当时希律王利用那次火灾诬陷基督徒,彼得因此被抓殉道。早期基督徒在这样的逼迫和患难之中,依然坚持真道,并将福音传遍了当时人们心目中的“地极”。这样的精神和意志,不可能是一群说谎的人所能拥有的。他们和平地用生命的付出,为基督耶稣的复活,为赐人永生的福音,为神的真道做了美好的见证。

  松语文学www.16sy.coM免费小说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