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松语文学 > 历史军事 >蒋介石的王牌特工最新章节 > 蒋介石的王牌特工TXT下载
错误举报

第 8 章

  几次,对于书中所讲的社会主义社会各尽所能,按劳取酬,没有剥削,人人平等这些道理倒是很感兴趣,认为如果真能实现,不失为一种良好的社会制度。但是后来发现社会科学同盟中有一个姓齐的领导人,每逢留学生们参加神田区神保町中华基督教青年会集会的时候,如果有guó mín dǎng方面的人上台发表演说,总要组织一批人在台下跺脚、吹口哨甚至高喊口号进行捣乱。对于这种做法池步洲非常反感:第一,观点不同,意见不合,可以上台发言,进行辩论,有理无理,越辩越明,何必采取这种江湖上无知识会道门才使用的无赖行径?第二,大家都是中国留学生,主要目标都是读书救国,在这一大前提下,只要是有志于复兴国家民族的人士,不是出卖祖国利益的汉jiān,都应该团结起来,不应该为了小小的观点分歧闹分裂。他曾经把自己这些意见跟谢叔良提起过,但是后来又去了几次,发现社会科学同盟的人依旧如此,觉得裹进这种无谓的纷争中没有意思,就不再参加活动了。姓齐的负责人曾经找池步洲问他为什么不再参加学习,池步洲以学校里功课繁忙为辞,姓齐的也不勉强。从此池步洲就与社会科学同盟脱离了关系。

  就在这个时候,陈固亭要回国一两个月,来向池步洲辞行的时候,说起“现在国家正在建设三民主义,需要大批人才,你在《留东学报》上发表了不少文章,已经有一定的影响,如果参加guó mín dǎng,毕业以后的出路是不成问题的……”等等。每一个留学生,特别是自费留学的学生,毕业以后的出路问题,当然是人人关心的,池步洲也不例外。不过那时候离毕业还早,就漫应了一句:“现在你忙于回国,我离毕业也还有一段时间,等你得便的时候再说吧。”

  两个月后陈固亭重返东京,第一次与池步洲见面,就拿出一张“特别入党证书”,说是一切手续都办好了。同时解释说:所谓“特别入党”,就是不用经过预备党员阶段,即成为正式党员的意思。他这样热情地“送货上门”,池步洲碍于情面,也不便推辞,只好郑重声明:“我忙于功课,不能参加党务活动。”陈固亭也连连点头说:“那没关系。”

  就这样,池步洲成了guó mín dǎng的“特别党员”,而且终其一生,确实没有参加过任何党务活动。这也可以算是他这个“特别党员”的特别之处吧。

  陈固亭是在“西安事变”以后即回国的,比池步洲早半年离开东京。那以后,两人也经常书信往还。由于陈固亭跟陈立夫、陈果夫关系密切,不久就在陕西省省政府社会处当上了处长。池步洲仓促回国,事先没有也来不及跟陈固亭打招呼。这次在华侨招待所不期而遇,纯属偶然。

  他乡遇故知,乃是人生四大乐事之一,池步洲立刻把陈固亭请到自己的住房里来,杯酒相待,晤谈竟日。陈固亭从西安来南京,是为开展抗日救亡的社会工作找国民政府的,但是晚了几天,政府的上下官员们忙于撤退搬迁,无人过问这些事情了。陈固亭听说池步洲回国来抗日,却不得门路,也忿忿然地说:“你的爱国赤忱,人所共知。只因你回国之前没跟我取得联系,以致今天陷于困境。以你的才学,可以做的事情太多了,何愁找不到报国的门路?你放心,我一定给你找一个适当的抗日岗位。”

  两天以后,陈固亭来找池步洲,开门见山地说:“中央要找几个精通日语的人专门研究日军军用密电码,我看你倒是个合适的人选,只是不知道你肯去不肯去。”

  池步洲一愣,这可太出于他的意料之外了,也直截了当地回答:“你知道,我在日本是学电气工程的。后来在大使馆供职期间也学过经济学。电气和电码,尽管都和‘电’有关,那可完全是两码子事儿啊!对于密电码,我是一无所知;想学也没地儿学去,肯干也干不了。你还是另请高明,给我安排一个我干得了的事儿吧!”

  陈固亭听池步洲说得那么干脆,再想想,他说的话也不无道理,不敢过于勉强,留下一句话:答应给他另找合适的工作,就走了。

  又过了两天,陈固亭再次来找池步洲。池步洲还以为他给自己找到合适的工作了,兴致盎然地接待了他,不料陈固亭一开口,还是那件事儿:“我再三琢磨, 让你去研究破译密电码,算是最最适当的人选了。密电码的确是一门专门的学问,可国内还没有一所专门的学校教这一门功课,所以对任何人来说,都是要从头学起的。研究日军的密电码,需要具备三个条件:第一要懂得电工原理,第二要精通日语,第三要有一个逻辑缜密、思维严谨的的头脑。这三条,你不但全都具备,而且还有一颗抗日救国的赤心。所以我想:这件事情,只要你肯干,相信你一定能干出成绩来。”

  池步洲却还在犹豫:“不是我不肯干,你应该懂得‘隔行如隔山’这个道理。电工跟电码,完全是两码子事儿,根本就扯不到一块儿的。我全家从日本赶回来,一心只想为抗日救国出一点儿力气,不是回国来找个差使糊口。要不然,我在日本呆得好好儿的,至少吃穿不愁,何必回国来呢。你jiāo游广阔,神通广大,从中央到地方,各级政府都有熟人,还是帮我在别的方面再想想办法吧。”

  陈固亭却不死心,继续动员: “你不是要为抗日出力吗?破译日军的密电码,这可是最最重要的抗日岗位了。你想啊,要是你能把敌人的密电码破译出来,敌人的行动,咱们事先都知道了,打起仗来,还有个不胜的吗?这就是兵书上说的‘知己知彼, 百战不殆’嘛。你要是能把敌人的密电码破译了,等于给我方增加了几十万兵力,这几十万兵还不是普通的兵,而是天兵、神兵,你就是这支天兵、神兵的总司令,他们全都听你的指挥。这样的岗位,还不重要吗?”

  池步洲听他这样说,似乎意有所动,但又不无顾虑,搔首踟蹰,一时决断不下:“这件工作的重要xìng,我绝不怀疑,可是我对密电码确实是一窍不通啊!”

  陈固亭听他松了口,知道他心里已经肯了,就给他解释说:“这件事情,当然不是靠你一个人去做,他们那里已经有一帮人在做了。那些人,都是从事中文密电码破译多年的专家,对密电码是很有研究的。只是他们不懂日语,想破译日文的密电码,确实是心有余而力不足。只要你肯跟他们合作,这事儿就不难了。反正你现在也没有别的事情,干得了干不了,先去试试看,怎么样?”

  池步洲一者为“如能译出日军的密电码,等于在前方增加了几十万大军”这句话所打动,二者听说还有许多专家和他一起研究,并不是让他一个人去瞎摸,胆子就大了起来。他这个人,从不相信世界上竟有学不会的事情,于是欣然表示:“只要为抗日救国出力,叫我干什么都行。那就让我去试试看吧!”

  事情就这样说定了。

  三、盲目撞进,特务机关

  陈固亭见池步洲好不容易点了头,生怕他反悔,当即带他去走马上任。

  他们所到的地方,全称叫做“中国guó mín dǎng中央组织部情报处调查科”,简称“中调科”,后来由陈立夫、陈果夫扩充改组为“中国guó mín dǎng中央党部调查统计局”,简称“中统局”,也就是大家所熟悉的guó mín dǎng两大特务机关──“中统”“军统”之一。

  陈固亭把池步洲介绍给中调科的大头目徐恩曾。徐恩曾满脸含笑,说了许多仰慕的话,表示欢迎,又重复了许多破译日军密电码的重大意义,以安定情绪,巩固信心。最后,把池步洲安排在机密二股,带他去见了机密二股股长。

  机密二股的股长叫李直峰,山西人,当时四十多岁,是个破译中文密电码的专家,早年曾在阎锡山的电务处专门从事中文密电的破译工作;后任杨虎城将军的机要秘书兼侍从室第一组组长,领导破译中文密电码的研究,卓有成效。接谈之下,李直峰特别佩服、欣赏池步洲的爱国热情和渊博的学识,两人一见如故。当即给池步洲预支了工薪,安排了住房,说定了从十月一日开始去上班。

  当时的池步洲,年纪虽然轻,也接近而立之年了,而且还是个留学日本读了四年大学的“饱学之士”,但却是个十足的书呆子。他参加guó mín dǎng,只是碍于朋友的情面挂了个名,没有参加过任何党务活动;对于共产党,也只是听说过而已,根本不知道共产主义是什么目的,什么宗旨,更弄不清国共两党的纷争焦点究竟是什么。在驻日大使馆工作了好几年,居然不知道“中央组织部调查科”是个特务机关,只以为那是党中央组织部的一个下属机构,是个普通的资料情报咨询机关。为了抗日,那时候如果叫他填表、宣誓,参加特务组织,很可能他也会糊里糊涂地“欣然同意”的。

  他之所以能够“入污泥而不染”,身在特务机关,做的也是情报工作,却没有参加特务组织,有两方面的原因:第一是当时中统局并没有正式成立,还没有在全国范围内广泛发展组织,等到中统局正式成立,他又奉命调到中央军委会去了;第二是因为他到职以后,他的顶头上司李直峰先生很赏识他,觉得这样一个热血爱国青年,不应该让他参加特务组织,一辈子受到约束,失去自由,所以后来中统组织秘密发展特务分子,也一直没动员他填表、宣誓,让他保持一个清白的身子,以便他日可以随时离开特务机关。至于李直峰先生为什么要这样做,其中又有许多内情,不是一句话说得清楚的,这里暂且不表,留待“下回分解”吧。

  人的一生,有许多偶然的因素,造成了许多命运的转折点。池步洲不懂密电码,却去研究密电码,后来取得了极大的成就,为自己的历史大书了一笔,是一个偶然的因素;到了特务机关,没参加特务组织,为自己保持了一生清白,又是一个偶然的因素。正因为他进了中统却没有参加中统,共产党执政以后,在历次政治运动中自己无法解释,也无法被人理解,于是半生坎坷,历尽苦难,则又是偶然因素中产生的必然结果。

  后来才知道,池步洲之所以进入机密二股,是奉蒋委员长的手谕,要各机关尽力物色留日的人才专门进行破译日军密电码的研究。那句令池步洲动心的话:“如能译出日军的密电码,等于在前方增加了几十万大军,”也是蒋介石说的。而最后录取的人,竟只有池步洲一个,可见要求之严,入选之难。

  陈固亭虽然与陈立夫、陈果夫关系密切,他本人却并不是中统特务。由他牵线把池步洲介绍到中调科去,也不是存心要害他,而确确实实是出于对朋友帮忙,出于抗战需要的一片爱国至诚。

  世上事物的多重xìng,往往如此。

  四、颠沛流离,疏散撤退

  中调科机密二股的任务,是专门收译山西阎锡山的中文密电。把池步洲安排在机密二股,是打算让报务员侦收日本陆军密电,然后jiāo池步洲研究破译。

  这里,有必要说一下无线电的普通常识了。

  三十年代,电视和调频广播还没有发明,全世界的无线电,包括广播、电报、电话,共分长波、中波、短波、超短波这样四个波段。长波当时只给轮船使用。中波的波段窄,电波是贴着地面散shè的,传播距离比较短,所以只用作近距离的广播波段,一般的地方电台,用的就是这个波段。所以甲地与乙地两个广播电台的波长即便完全一样,只要两地相距一百公里以上,当地的听众用普通的收音机收听,只能收到本地的广播,一般不会发生“串台”现象。短波的波段宽,电波除散shè者外,还有一部分经由地球大气层高空的“电离层”折shè回地面,传播的距离相当远,电力稍强,即可传播到世界各地的任何一个角落,因此国际上规定作为无线电通信的主要波段。它下面还可以分为十来个小波段,除一个小波段划分给无线电业余爱好者使用之外,其余的小波段,既有广播,也有电报,还有电话。全世界有那么多国家,每个国家又有那么多的电台,略去广播和电话不计,同一时间中,少说也有上千家电台在同时发报。因此,广阔的天空中,来自四面八方的无线电波实际上是错综复杂拥挤不堪的。要从这几百、上千种电波中分辨出某一家电台,除非事先告诉你时间和波长,不然,就很难找到。

  打一个比方:好比你只知道某人的汽车经常要从北京东西长安街上开过,但是既不知道时间,也不知道车子的型号,于是你就天天站在天安门城楼前面傻等,希图从一掠而过的车流中捕获某人的特征,从而把某人的车子截住。要在在太空中截获日本陆军方面的密电,就好像在天安门前面拦截某一辆特征不明的汽车,能截获的希望,当然是很渺茫的。当时的科学还不发达,可资利用的电码分辨特征也不是那么多,因此这种密电的“拦截”,简直有如大海捞针。但是为了抗战的需要,明知道是大海捞针,也还是要去捞。能不能捞到,主要就看从事这一工作的人智商如何、水平如何、能力如何、态度如何了。

  中调科机密二股的报务员,由于经验不足,在喧嚷、拥挤的短波波段中,尽管夜以继日地寻找,却像那个站在天安门城楼前面的傻子一样,一直截不到日军的密电。池步洲则对中文密电尚且一窍不通,更遑论破译日文密电了,何况这种日文密电还是想象中的东西,谁也没有见过。所以上任以后,开头一些日子不过是熟悉一下人员、环境而已,根本就没有做过什么工作。

  机密二股除股长之外,还有电台台长郎世杰,研松语文学www.16sy.coM免费小说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