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松语文学 > 历史军事 >蒋介石的处事为人最新章节 > 蒋介石的处事为人TXT下载
错误举报

第 17 章

  繁活动,给蒋介石的中央造成很大的威胁。

  蒋介石要保住和巩固自己的统治地位,这时首当其冲还是必须消灭地方实力派的武力威胁。于是,新军阀们置国家安危与人民死活于不顾,为维护本集团的私利又展开了一场新的争斗。

  1930年的guó mín dǎng新军阀战争,从蒋、阎开始。

  自从南京政府成立后,桂系、冯系、唐系都先后受到蒋介石的致命打击。惟独善于投机经营的阎锡山,一直像游蛇一样,回旋于各势力派之间,使晋系得到了保存和发展。阎锡山虽多次充当蒋的帮凶,绞杀其他派系,但是,蒋介石还是不能容忍晋系保存实力,占据北中国,威胁他的政权和分享权力。

  于是乎,蒋介石下一个打击的目标就要轮到阎锡山了。

  首先,蒋介石派宋子文到平、津以划分"国税"与"地方税"为名,把平、津税收收归国有,变成了"蒋有"。没有了税收财源,使盘踞在平津的晋系等于是抱着个水中的月亮。

  其次,蒋介石曾答应阎锡山帮助他攻击唐生智,事成之后把河南省变成他统辖。但是,当阎锡山帮助蒋介石打败了唐生智后,蒋介石却自食其言,不仅没有把河南省jiāo给晋系,反而给了向他悔过的石友三。

  第三,蒋介石为了对付阎锡山,嫡系部队纷纷北调,集中徐州、蚌埠,防备晋军和西北军。

  阎锡山在各派系争夺中渔利的如意算盘落空了,他在反蒋、拥蒋这两道路上面临着抉择。

  1930年1月16日,蒋介石派吴铁城到太原,请阎锡山补行副总司令就职仪式,这虽然是个手续问题,然而,却是蒋介石要阎锡表示服从中央的一种形式。阎锡山不愿再沉默,借机发表了反对蒋介石的演说,指责蒋介石独裁、黩武,造成党的分裂,提出"党人治党,国人治国"的口号,并要求蒋介石"在野负责"。

  蒋介石得讯后,一面调兵遣将,进行武力威胁,一面反唇相讥,称:"中央始终以和平统一为职志","即兄前毅然出师,以消灭改组派为己任,固亦此意也。"同时,蒋介石授意何应钦提出也叫阎锡山下野。从这开始,蒋、阎之间喋喋不休的展开了两个月的电报论战。

  蒋、阎论争,使阎锡山与改组派亲近起来。因为阎锡山否认蒋介石的中央的合法xìng,就必须树立一个"合法"中央来与蒋介石的中央对抗,阎需要改组派和西山会议派的帮助。蒋介石于1929年11月19日封禁了改组派在上海的总部。1930年2月18日,又武装袭击了改组派在上海法租界的机关,当场打死改组派中央负责人王乐平与潘行键。改组派遭此打击,已无法在上海以及蒋介石控制下的南京立足,正需要阎锡山的帮助,1930年3月,改组派的上海总部转移到北平。西山派与桂系这时也派人到平、津活动。

  这时,冯玉祥被困建安村,但他观察形势,认为蒋、阎总有一天要闹翻。于是,他仍然采用老办法,密令鹿仲麟派人与蒋介石联络,摆出秘密联络的样子,并故意让阎锡山侦知,使阎锡山产生蒋、冯勾结的错觉。冯玉祥此举对阎锡山果然起了作用。这时蒋、阎矛盾已十分尖锐,各方代表不断对阎锡山游说,使阎锡山思想有了变化。在阎锡山看来,真正能够与他并肩作战的实力派只有冯玉祥的西北军。冯是坚决反蒋派,他不会中途妥协。西北军与晋军毗邻,便于团体共同作战。现在冯玉祥已久处逆境,如果自己主动与他和好,携手反蒋,他肯定会密切合作,并可能推自己为首领。经过这番权衡之后,阎锡山于是前往建安村。

  此一行,阎锡山jiāo给冯玉祥50万元军饷,花筒手提机qiāng200挺,面粉2000袋,于3月9日送冯玉祥回到陕西。

  第二部分 20.三弹齐发,绞杀对手(2)

  冯玉祥回到潼关,于是在3月11日发表拥护阎锡山反蒋的通电。冯玉祥联阎反蒋的旗帜树起后,处在困境之中的桂系,极力推崇阎、冯领导反蒋。李宗仁、白崇禧、黄绍、张发奎、胡宗泽五人联名通电,拥护阎锡山为总司令,冯玉祥、张学良为副总司令,组成联合阵线反蒋。叛冯附蒋的冯军将领石友三、万选才、孙殿英、刘春荣以及韩复榘等,也致电声明服从冯玉祥的指挥。经过各方代表会商,3月15日,原第二、第三、第四集团军的将领57人发表通电,拥戴阎锡山为"中华民国陆海空军总司令,冯玉祥、李宗仁、张学良为副总司令,刘骥为总参谋长"。

  1930年4月1日,阎锡山在太原宣誓就任总司令,冯玉祥在潼关,李宗仁在桂林分别就任副总司令。当天,阎锡山发表就职通电,揭露蒋介石的罪恶。他说:"党国不幸,三全大会指定过半数之代表,致使党权高于一切,党变而为一人之化身。专制独裁,为所yù为。而政治上之一切错误,其责任悉归之于党。以致贿赂公行,国人不敢诘责;土匪遍国,政府不加过问。筹巨款,借巨债,无非成全其篡窃之具。张挞伐,行暗杀,无非私张其篡窃之威。党不党矣,政不政矣,国不国矣,民不聊生矣。"

  蒋介石的中央与反蒋派的实力几乎势均力敌。因此,张学良在这场斗争中就处于举足轻重的地位。谁能首先争取张学良的支持,便会有压倒对方的优势。所以蒋介石和各反蒋派的代表云集沈阳城。张学良却不动声色,严守中立。

  汪精卫的改组派与西山派的元老们一直势不两立,他们虽因同受蒋系压迫而走到一起来了,但是一提到党统问题却都十分敏感。这时要反蒋,必须另立一个guó mín dǎng中央来对抗蒋记中央。但是,在这之前,汪派在广州另立过中央,西北派在上海另立过中央。为反对蒋记御用的三届中央,汪派与西山派都坚持以自己另立的二届中央为合法中央。于是,成立反蒋联合的guó mín dǎng中央,遇到了不可克服的障碍。反蒋派的党政中央政权却怎么也不能及时建立起来。

  反蒋军事联合比较顺利,因为实力派讲的是看谁的兵多将广,所以一下子就把阎锡山推为霸主。改组派与西山派这些党棍政客,虽然为争地位吵来吵去,这时毕竟主张联合反蒋。这样,第一次反蒋联合阵线就算组成了。蒋、冯、阎之间的混战随即开始了。

  1930年4月开始的蒋、冯、阎之战,由于各方投入的兵力空前,主战场是在河南、山东、山西、陕山等省,因此,又称中原大战。

  冯玉祥的西北军命名为"中华民国军第二方面军",倾30万大军分六路,从陕西进军河南,并继续东进,主要沿陇海路作战。命名为"中华民国军第三方面军"的晋军,总兵力20余万,分别投入津浦与陇海战场作战。原驻在新乡地区的、后又倒戈归冯系的石友三部,编为"中华民国军第四方面军",倾10万之众,主要在山东作战。在南方的桂系与张发奎部,共有人马3万,主要进攻湖南。此外,晋军又新编10万保安队,13团pào兵及各特种兵团,飞机72架,都投入了前线作战。

  反蒋联合阵线总共集中了70万大军,作战目标皆指向了南京。

  蒋介石对各实力派反蒋联军的军事进攻,早有应变准备。4月5日,南京政府下令通缉阎锡山。5月1日,蒋介石向全军下达讨伐令。5月2日,蒋介石在南京举行誓师典礼,典礼上,他表示要与反蒋派拼杀到底。5月8日,蒋介石渡过长江北上,先后到蚌埠、济南、兖州检查作战的准备情况,然后坐镇徐州指挥。5月11日,河南、山东同时展开了大战。

  蒋介石投入的总兵力大约五六十万人,其中嫡系部队与投靠他的杂牌军各半。反蒋派在兵力上占有优势。战争初期,双方打得难解难分,处于胶着状态,虽互有胜负,但蒋军显得被动。到7月份,西北军大量歼灭了蒋军有生力量,缴获辎重无数,cāo纵了战场的主动权。

  第二部分 21.三弹齐发,绞杀对手(3)

  湖南战场的桂、张军于6月4日攻入长沙,6月8日又攻克岳阳,蒋军全部撤退到贺胜桥以北,武汉吃紧。但是,由于冯玉祥将西北军过早东移,停止了继续南下武汉,贻误了战机。陈济棠的粤军从南切断了桂、张军的归路,蒋介石又调集了9艘军舰进入洞庭湖参加作战,桂系和张发奎军在前有重兵阻击,后有追兵截尾的困境下,掉头撤退。在南撤途中,又遭到蒋军三路夹南。桂、张军突围中损失惨重,几乎丧失了老本,桂、张军此次出师北上,前功尽弃,撤回广西境内后,从此一蹶不振。

  蒋介石取得了对桂、张作战胜利之后,于是,集中兵力与西北军和晋军作战。这时蒋介石看阎、冯之间矛盾已明显地暴露出来,冯军奋力苦战,晋军却总想保全实力,双方配合不足,拆台有余。战争开始不久,阎锡山就断绝了冯军的接济,使贫困的西北军吃穿无着,弹械奇缺,吃尽了苦头,冯玉祥气得发火不已。

  针对这种情况,蒋介石决定对晋军采取打垮,对西北军采取拖垮的方针。于是,蒋介石将军队集中到津浦线打阎锡山。8月1日,蒋军在津浦线发起全线总攻,8月5日,将晋军逼退到泰山。阎锡山尝到了蒋介石的苦头,这时才想起给西北军送去给养,请冯玉祥在陇海奋力配合作战,以解他在津浦线的挨打局面。阎锡山临时抱佛脚,为时已晚。冯玉祥并不理睬他。

  晋军的战斗力向来很弱。山西盛产鸦片,官兵几乎都是大烟鬼。时逢大雨连绵,晋军的大烟qiāng点不着火,吸不上鸦片,晋军将士精神不振。但是,蒋介石从德国买来的大pào却在雨中能点着火,不停地轰鸣。晋军招架不了,节节败退。蒋军于8月15日占领了济南。8月21日,蒋介石坐飞机到了济南,命大军渡过黄河追击晋军。

  被蒋介石拖在陇海线上的西北军,一向待遇低,生活苦。冯玉祥的封建家长式的治军方式,表面看来军纪森严,人人尊敬,实际上西北军整天为军阀争战,早已不耐其苦,都渴望有改善现状的机会。蒋介石看到西北军的这一致命弱点,认为打西北军不应用pào弹,而应该采用"银弹"加"ròu弹"的攻势。遂即命令陇海线六个守备区都在前沿办起阵地俱乐部。

  为了瓦解西北军,他特命南京政府事参议院院长负责办理此事,结果,火车车厢、汽车布置成了流动酒店,其中备有中西大餐、烟具、赌具,上海舞女、jì nǚ充当招待。凡是西北军官兵前来,均请入内,任其享用,分文不取。玩乐之间,蒋介石的特务从中拉拢,临别时,还根据官阶的高低,对蒋军作用的大小,赠送数额不等的现金,以及烟酒等物品。久受封建家长制之压迫、饱尝艰难生活之苦的西北军官兵,对蒋介石这一手很欣赏,他们羡慕蒋军的这种高待遇(其实蒋军并无此待遇),一个劲地想改换门庭。很快就有许多人或消极,或充当了蒋军的坐探。这时,蒋介石已做好了在陇海路发动总攻的准备。

  8月底至9月6日,蒋介石将津浦线上打垮了晋军的部队集中到陇海线上,发动了总攻。冯玉祥指挥西北军奋力冲杀。但是,遭到蒋介石"银、ròu两弹"打击后的西北军已今非昔比,斗志锐减,结果连连向陕西退却。

  第二部分 22.三弹齐发,绞杀对手(4)

  中原大战bào发后,东北的张学良在两派相争拉他入伙的形势下,静观风向达半年之久。开始,张学良力主和平,极力想避免东北军卷入这场内战。因为东北面临日本帝国主义的严重威胁,父丧未久,内部未固,参加内战甚至会引起内部分裂,给日本帝国主义以可乘之机。于是,他曾多次发表和平通电,希望通过协商解决分歧。

  但是,双方都把他看做决定胜负的筹码,双方的代表穿梭般地到沈阳与张学良会晤。这就促使张学良不能不考虑站到哪一边了。

  蒋介石为争取张学良煞费苦心,付出了高昂的代价。为了要把张学良拉到南京政府一边,他派出亲信张群、李石曾、吴铁城等人轮班长期盯在张学良的身边,张学良到哪里,蒋介石的人也跟到哪里。这不奏效,于是又任命张学良为副总指挥,不久,又委任东北军将领于学忠为平津卫戍司令,王树常为河北省主席。这等于把平津、河北地盘给了奉系,这些对张学良很有诱惑力。

  同时,蒋介石还有更yīn险的招数,就是分化瓦解东北军,以高官厚禄买通张学良的部下。蒋介石曾以三百万现洋收买了东北军二十三旅旅长马廷福率兵叛变。这使张学良很忧虑。他知道蒋这个人不择手段。最后,张学良从东北军集团的利益出发,站到了蒋介石的一边。

  相形之下,反蒋派拉张学良的手段就大为逊色了。首先,他们拿不出什么切实的玩意给张学良,态度又比不上蒋介石那样坚决、"诚恳",只能做一般xìng的jiāo谈。这使得张学良感到冯玉祥与阎锡山对自己不够尊重。

  9月18日,张学良突然通电反对扩大会议,变任南京政府陆海空军副总司令,明确表示支持蒋介石。9月19日奉军入关。

  蒋介石与张学良对反蒋派采取了军事压力与安抚收买并用的方针。首先"倒戈将军"石友三投奔了张学良。晋军也背着阎锡山自找门路,纷纷与蒋介石、张学良接上了关系。西北军在蒋介石派出的说客策反下,梁冠英、万殿尊、吕秀文、李肖庭、邵子举等,也都相继倒戈。其他杂牌军大都很快就换成了蒋军的旗号。

  10月16日,阎锡山、冯玉祥、汪精卫、邹鲁、谢持、陈公博等在太原开会,商讨如何收场。他们希望东北军能提出一个和平解决的方案。阎锡山还企图保住山西地盘。但不可一世的得胜者蒋介石,趾高气扬,不给阎锡山、松语文学www.16sy.coM免费小说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