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松语文学 > 其他类型 >父母只做三件事最新章节 > 父母只做三件事TXT下载
错误举报

第 10 章

  书方法的步骤:

  (1)培养与训练注意力

  注意力是意志的表现,同时又是一个大门,如果没有它,所有的文字与信息都无法真正进入孩子的心灵。训练孩子的注意力,可以借助一些好的方法进行练习,其中最有效的一种方法就是眼球训练法。就是拿一个不大的物体(如纽扣、钻戒等),细心观察一分钟至一分半钟,然后收起物体,让孩子用笔将物体的特征描述出来,应尽可能加以详细描述。然后把物体拿出来再细看一遍,如果有错,再加以补充。反复几次以后,逐渐转到更复杂的物体(如时钟、台灯、名画),必须把描述与原物加以对照,力争做到描写精微、细致。在用名画作练习时,应通过形象思维激发孩子的感情,由感受上升到兴致。

  (2)掌握好速度,形成知识分布图

  慢慢看的速度基本上要求在每分钟100字以内,必要的时候还可以在重点的信息分布区进行反复咀嚼。具体要求,在大脑中将知识与信息串起来,在大脑中成为一个平面的知识重点分布图。然后,再往下读,在读完计划内的任务时,逐渐在大脑中形成一个立体的知识重点分布图。

  4.整理错题

  许多的学习方法专家都会强调这个方法,因为学习就是争取正确的过程,而在孩子求知的过程中,必然会出现很多的错误,如果形成了整理错题的方法,那么错过了的就会变成经验,这种经验会为孩子下一步追求正确提供可贵的学习资源。

  是的,整理错题就是整理学习资源,但关键是要找到一种持续有效的方法。

  作为父母,首先要搞清楚整理错题的要求,哪些错题是需要整理的?怎样整理?怎样利用错题集?怎样进行阶段xìng总结?

  整理错题一定不是目的,所以不能为了完成这个任务而去整理,那么怎样的错题是需要整理的呢?通常而言,需要孩子自己去整理的内容有两类,一是平时作业中因为确实不会而错的题目,二是在考试中无论是不是粗心造成的所有错误。

  整理错题,要准备一个很好的本子,按照学科、时间进行编号,比如“小学五年级上学期语文错题集”。准备好本子以后,就要将错题一一抄录下来,先将题目抄下来,然后将自己当时为什么做错的真正原因用红笔写上去,最后把正确的答案和步骤清楚地写出来。要求是当日错当日整理,一个星期一次小结,一个月一次中结,一个学期一次总结。

  怎样总结实际上就是怎样利用的问题,无论是小总结还是大总结,实质上都是不断超越错误的过程,也是整理错题的根本目的。

  一星期一小结的具体方法是,首先将每天记录下来的错题浏览一遍。在“完全弄懂保证以后不会错”的题目前打上一个“×”,在“不完全明白以后有可能再错”的题目前打上一个“?”,在“不知道为什么错一直没有弄懂”的题目前打上一个“△”。

  一个月一中结的具体方法是,首先把每个星期总结出来的“?”级题目想办法彻底解决弄懂,自己不行的话,一定要请教老师把它“消灭掉”,不能客气。而把“△”级题目再行抄录下来,如果一点新的发现都没有,就将它升级为“☆”级题目,如果已经觉得可以“消灭掉”了,就将它降级为“?”,下一个月中结时争取把它“消灭掉”并降级为“×”。

  第30节:随手笔记

  一学期一总结的具体方法是,通常是在期末考试前15天完成,首先把把一个月一中结中的“☆”级题目整理出来,不惜一切代价把它“消灭掉”,然后再将星期小结和月中结中的“?”级、“△”级,不管有没有“消灭掉”,不仅全部从头思考一遍,想想当时是自己是如何“消灭掉”它的,从中找到大约15%-20%数量的好题用笔再做一遍。最后把一学期一总结的成果抄录到另外一个“错题精华本”上去,每学期一个“错题精华本”,这个“精华本”一般不需一个学科一本,只要进行分类即可。最后,小学总共是12本,初中是6本,高中也是6本。如果培养了这个方法,那么复习就会变得很容易了,除了看课本,把知识串起来,就是看自己整理的“错题成果”了,而且,这样的好方法如果可以一直延伸到高考,那样高考就变得很简单很简单了。

  5.随手笔记

  凡是学习拔尖的孩子,一般都是一个有心人,无论是在学习上还是在生活上。再看看世界上有大成就的伟人,也都是一个有心人。

  而做一个有心人,其中最为明显的一个特点,就是能随时做一些笔记,只要能略略掀动心扉的细节,无论观察到什么,还是读到什么,或者是想到什么,哪怕是一句话,一个字,都随手记载在一个精心准备的小本子上。

  比如文艺复兴时期的大画家达芬奇就习惯于在自己随身的一个小本子上记录一些数字、图形、文字甚至自己不可思议的想像,这些都是他伟大梦想的一个一个细节,他的成就就是由这些细节来构成的。

  英国著名政治家、作家邱吉尔即使打仗的时候,也注意随手记载一些自己感兴趣的东西,正是这种伟大的文献意识,使他不仅成为一个伟大的政治家,而且使他成为一个著名的作家,他的巨著《第二次世界大战史》就是这样写成的。

  当然我们的古人也有“推敲”和“三上”(鞍上、厕上、床上)等经典的笔记佳话。

  随手笔记的方法基本要求:

  一是在适当分类的情况下,不必界定应该记什么内容,只要记了就可以。适当分类应结合孩子的成才趋势和个人爱好进行,比如文学、艺术、数学、外语等,记录的内容不必限制,只要能让孩子若有所思的,都可以是记录的内容,如一个人的一句话、一幅画的标题、书上的一首诗、一个小故事。

  二是记录的方式不必限制,可以是文字,也可以是自己按照想像画的草图,也可以是数字,更可以是按照孩子自己的喜好随便涂画,特别是对于年龄小一些的孩子,更是应当鼓励他创造自己喜欢的方式记录,父母不必担心他们会浪费本子。

  三是为了使孩子主动、热情甚至酷爱去做这件事情,并形成一个方法,建议父母亲还可以与孩子共同设计本子的样式,比如每一本都可以有一个正规的“书名”,如《若有所思--××心灵笔记(六年级卷)》、《心灵的空间--梁邦达数学感悟文集》、《爱的故事--孙笑笑语文小故事集》等等。发挥孩子的想像力,编出一个好的名字来,这样可以让孩子爱上一件几乎是“创作”的事情。

  6.无私帮助同学

  帮助别人就是帮助自己,在孩子的学习问题上,这句话具有深刻的含义。

  首先,当孩子主动地帮助别的同学的时候,他的大脑处于学习的最佳境界,因为,他一定会努力像老师那样高明地思考问题,我们通常说“要教给别人一杯,自己得先有一桶”。为了能帮助同学,孩子在心理上就会为自己提出更高的要求,这样一努力,对于知识的掌握和理解就会有一种“会当临绝顶”的感觉,很容易就超出自己原来的水平。

  其次,当孩子无私地帮别的同学的时候,心中是自豪的、宽容的,当他全身心投入的时候,无形之中冶炼了自己的自信心,对于下一步的学习,就会更加充满热情和活力,因为他学习的价值在帮助别人的时候得到了充分的展现。

  第三是当孩子乐于帮助别的同学的时候,对于竞争和合作就会有更加准确的理解,他甚至会认为,竞争实质上就是一种合作,在这样的状况下,对于在班级、学校中的学习就会有更高层次上的主动xìng和积极xìng,学习起来,就更加从容、豁达、有效。

  那么,鼓励孩子帮助同学,帮助什么内容呢?无私不是“无底线”,比如代替做作业就不是无私的,恰恰是自私的,不是吗?你代替了别人做作业,实质上就是代替了同学应付老师,代替了同学思考,实质上就是不想让同学进步。所以,于人于己都是自私的。经过研究,专家提出应当鼓励孩子在这些方面尽力帮助同学:

  第31节:高效率考试

  一是同学因事或者因病漏课了,需要进行补课;

  二是对于基本概念的掌握和理解,可以为同学讲解;

  三是考后一起分析具体出现错误的原因;

  四是对于作业中的难题可以在同学积极参与的情况下进行讨论。

  培养无私帮助同学的方法,基本要求:

  (1)父母必须做出榜样

  父母要在生活中热心帮助弱者,帮助需要帮助的人。在这个社会上,只有互相帮助,才能构成一个完美的世界。当然,帮助别人一定不是为了获取什么,而是一种无私的、坦dàng的自觉。

  (2)鼓励孩子从小做起

  无论是生活上还是学习上,鼓励孩子帮助同学时,事情不分大小,而在于用心、主动去帮助,从小事做起恰恰是培养帮助别人的关键。所谓用心,就是坚定地认为,别人的事情一定比自己的事情重要。

  (3)注重可实现xìng

  父母需要经常强调的原则和道理,一定要有可实现xìng,结合自己学习的实际,使用自己的长处去帮助同学,逐渐形成方法。

  7.高效率考试

  考试,就是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出题者提出的问题与要求。而应试能力是每一个现代人都必须具备的能力,每一个人在一生中都要面对许多的考试,比如面试,比如人生关键转折中的选择。可以说,应试教育是消极的,但应试能力是永恒的。

  考试的本质是接受挑战,一个学生进入了考场,就是进入了一个特定的复合场,这个场既是知识记忆的验证场,又是应试者和出题者之间的心理博弈场,更是知识活化应用的靶场。我们就从这三个“场”的内涵上来思考如何逐步提高应试能力。

  通常而言,考试可以分为两类,一是验收xìng考试,主要是为教师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以及知识掌握情况而设置的,同时也是对将来面对选拔xìng考试做一些预演,如单元考试、期中考试、期末考试等;二是选拔xìng考试,特点是具有很强的淘汰xìng,将所有学生进行排列组合,按照不同的等级进行区别对待,如择校考试、升学考试以及竞赛等等。

  从现实角度上看,无论如何,前者都是为后者服务的,前者的模拟风险为后者积累经验,也可以锻炼后者所需要的心理承受力,还可以通过前者的训练获得自我认同。只要经常地胜利通过验收xìng考试,自我经常得到成功的暗示,积聚这种成功心理力量,最后都将在后者身上得以体现。

  关于如何进行考前复习、看书,以及其他必要的准备工作,前面已经有详细的阐述,而考前的准备则有三个方面:

  一是在考前引导孩子将知识串起来。

  通过从容地回顾、条理、系统化,使学过的东西在脑海里回潮,在脑海中形成一个立体的知识框架。把书合上,先进行回忆,一面回忆,一面在一张纸上勾画一下轮廓和要点、结构等。有模糊的地方,也不急着打开书或者以前的试卷,直到竭尽全力,山穷水尽,最后才打开书。打开以后,对照一下,回忆中完全正确的部分,一带而过,那些似是而非或者完全忘记了的知识和题目解法,则集中时间和精力,去分析遗漏的原因,把它们攻克。最后形成立体知识框架。

  二是引导孩子以本为本,重视课本中的每一句话。

  其实对于考试来说,课本上的每一句话都是“金玉良言”,都是最美好最令人兴奋的“好东西”,否则怎么很多人一考完试,再翻课本,经常会发出“原来如此”的感慨呢?

  三是帮助孩子调节好体力、精力、心理,造成胸有成竹、跃跃yù试、摩拳擦掌的应试意识。

  除此以外,少部分孩子可能会在重要考试的时候出现考试焦虑症,比如出现“对考试过分专注,考前睡不好觉”、“一进考场就发晕”、“心慌,甚至呼吸紧张”等症状。焦虑会影响孩子真实水平的发挥,也会阻塞应试能力的提高,这时,关键是要向孩子强调:“你的学习能力是很强的,偶尔的考试成绩并不能说明问题,只要认真学习,考试一定没有问题。”另外,必要的时候可以采取脱敏法进行调理,一是让孩子学会主动放松全身肌ròu,用肌ròu放松训练来对抗恐惧或者焦虑,如活动肌ròu和调节呼吸等;二让孩子学会冥想,就是闭上眼睛,气沉丹田,想像自己心灵深处有片绿洲,绿洲上有一条小河,小河的岸上长满了花草树木,倒影非常清晰,小河在绿树红花的簇拥下流向远方,想着想着,心情就会轻松起来。

  当然,最为重要的是,如何在考试过程中,培养孩子的考试能力,也就是说当孩子打开考卷以后,考试能力是如何形成的。根据著名教育家魏书生的经验,专家认为可以按照以下几个步骤进行:

  第32节:集中应试意识

  (1)冥想片刻,集中应试意识

  当孩子打开考卷的时候,最重要的不是立即拿起笔来做题,而是花上2分钟至3分钟左右的时间,进行冥想(如上文中提到的方法),然后集中注意力,形成稳定、沉着的考试意识,也就是进入一种“神定”的境界。

  (2)统观全局,避免患得患失

  做题之前,还需要先用几分钟时间浏览一两遍,对试题的整体分布有一个初步了解:

  一是看试卷页数是否齐全。

  二是看印刷质量会不会影响答题。

  三是看考题的难度分布如何,确定先做什么。

  四是看试题的数量,如果量大,要准备抓紧时间,突出速度,如量小,要准备稳扎稳打,突出把握xìng。

  五是看注意事项以及注意听监考老师的提醒。

  六是看哪些是分数多的哪些是分数少的,对分数多的一定要先考虑等。

  这样统观全局地“

  松语文学免费小说阅读_www.16s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