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松语文学 > 其他类型 >父母只做三件事最新章节 > 父母只做三件事TXT下载
错误举报

第 11 章

  看”了以后,就可以在考试过程避免患得患失。

  (3)联想审题,判断考查目的

  做每道题的时候,首先要学会联想审题,联想审题的目的是弄清题意,特别是弄懂题目中每一句话的意思。总之,要完整地读,再一句话一句话读,最后在头脑中完整地掌握题意。联想审题的基本要求:

  首先是读准确,不断句,不添字减字。

  其次是将自己的知识与题型联系起来。

  第三是试着判断出命题者的命题依据。父母亲如果方便的话,应该在考前提醒孩子了解命题的一般方向和出题的基本原则。如命题的方向一般均以教学大纲和教材为依据,突出重点,兼顾全面,题目的覆盖面尽量大,即力求知识面广,机动灵活,不偏不怪,不超大纲,深浅得当,题型多样。当前各种考试一般以覆盖面广、题目小、解答要求灵巧为三大特点。难度要求一般有这样的规律,即考记忆和理解水平的约占50%,考分析和思考水平的约占30%,考综合运用和创新水平的约占20%。

  (4)手到擒来,获得把握得分

  告诉孩子一个原则,就是不能恋战,对于两分半钟内没有形成思路的题目,可以暂时放一放,回头再来“啃”,而要把绝对有把握的题目做好做快,先获得把握得分,这样不仅可以增加信心,而且有利于调整考试的节奏。

  (5)拓展思路,着手解决难题

  对于较难的题目,仍然要努力解决,一般而言,没有绝对的难题,在考试中出现难题的主要原因是知识没有及时联想起来,思路没有开拓,而核心是开拓思路,这样知识就会不速而来,问题就可能变得很简单。

  对于这一点,很多老师都有经验,可以请教老师,如何帮助孩子开拓思路。除了加强训练以外,还应帮助孩子学会使用以下几种临场开拓思路的常见方法:

  首先是换元思路。任何事物都由很多元素构成,在思考的过程中,如果一个方向受阻,可以及时改变方向,这在数学上经常可看到,不过对于其他的学科也是一样的。比如作文,如果作文题目是《我眼中的爸爸》,构思的时候可以将“我”换为“伟人”,将“爸爸”换为“妈妈”,进行思考,思路一开拓,再回到“我”和“爸爸”上来,就水到渠成了。

  其次是化小思路。就是将大问题化为若干个小问题,所有的小问题解决了,大问题也就解决了。

  第三是对比思路。就是将难题和记忆中的某些相似、相反的题目进行对比,分析其异同,这样就会很快确定解题思路了。

  第四是图案思路。在难题中,解题因素是纷繁复杂的,这就需要将之清晰地摆放在眼前,最好的办法就是画成图案,这样一目了然,思路可能就油然而生。需要注意的是,思路开拓也得重视思维的日常训练。

  8.自由自在地作文

  写作就是用文字表达自己想说的话,对于孩子来说,它的意义不仅仅是在语文学习上的作文了,在学习的任何一个环节上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但是我们一谈起写作,父母亲都很头疼,不知道怎样帮助孩子提高写作能力,这也是为什么书店里作文辅导书那么畅销的缘故吧,实际上,光依靠作文辅导书,是解决不了根本问题的。

  第33节:自由自在地作文

  那么,是什么因素在阻碍孩子提高写作能力呢?

  目前对于许多孩子来说,写作是一件痛苦不堪的事情,但这并不能说明现在的孩子就天生不善写作,他们能轻松愉快、一气呵成写就的日记或书信,用文学的标准看就是一篇不错的散文。但他们在完成老师布置的作文时,情形却变了,内心的苦思冥想不是互相打架就是顾此失彼,曾经轻松的笔顿时重得难以下手。这时候,写作差不多成为一种苦役。

  这种反差之所以出现在同一个人身上,很大原因是第一种写作心灵处于自由的状态,第二种则戴着手铐脚镣。

  如果孩子不能自由写作,不能在写作中得到内心的快乐,所有的写作训练都是没有实际意义的,只能导致孩子讨厌写作。

  1999年初,上海《萌芽》杂志联合北京大学、复旦大学、南京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南开大学、厦门大学、山东大学等七所著名高校举办了一次全国范围内的作文大赛,冠名为“新概念”,之后又举办了第二届、第三届。其中最有参考价值的不是说“新概念作文大赛获奖者”中有21位一等奖获得者被各知名学校破格录取,这里包括写《三重门》的韩寒,而是大赛提出了堪称经典的三条方针,这三条方针正是新时代写作能力的基本要求:“新思维”,创造xìng、发散xìng思维,打破旧规范旧观念的束缚,打破僵化保守,无拘无束;“新表达”,不受题材、体裁限制,使用属于自己的充满个xìng的语言,反对套话,反对千人一面,众口一词;“真体验”,真实、真切、真诚、真挚地关注、感受、体察生活。

  从中我们可以发现,究竟怎样的才是真正的“好文字”:

  一是发自内心的,并且用嘴能说出来、能打动人的文字是“好文字”。

  二是强调经验和感受的,谨防站着说话不腰疼的文字是“好文字”。

  三是简练而准确的,标点符号精当的文字是“好文字”。

  四是真诚的文字是“好文字”。那就是把读者想像成一个朋友,正坐在对面想倾听你的心里话,这时你写出来的就是真诚的文字。

  所谓的“文采”和“引经据典”,所谓的“中心思想”和“道德意义”等是不能强求的,一旦强求,很有可能就会使孩子陷进两难境地,提高写作能力就将成为空话了。特别需要提醒的是,应当摒弃我们经常当做“宝贝”的“以小见大思维”,由于我们接受的传统写作教育习惯的问题,包括我们在内的两代人都有这个思维误区,喜欢牵强地将一个小事情比喻成大意义。

  我们怎样提高孩子的写作能力呢?按照前面所说的能力培养原则,可以分为三步:

  (1)鼓励孩子积蓄写作条件

  这是培养写作能力的基础。包括:

  A.观察与区分。事物是有特点的,所以要引导孩子注重观察,在观察中分辨出事物细节上的差别。观察内容可以是自然万物,包括所有孩子感兴趣的树、虫、鸟,天空、宇宙、星辰等,也可以是人情世故,如人的表情,人的语言,人的xìng格,人的内心世界,更可以是阅读材料和电视电影作品。总而言之,要锻炼出“能区分”、“明亮”的眼睛。

  B.引导孩子在体验中成长。体验是一种最好的学习,只有在体验中成长的孩子才有自己的切实体会,才能为写作提供一种鲜活的基本生活感受材料,建议父母亲放手让孩子去尝试去亲身经历。

  C.记录一些好句子。歌德说过,人应该每天起码听首小歌,读首好诗,看幅好画,如有可能,说几句合情合理的话。孩子的写作要有品位,可能要记录背诵一些好句子,不要多,但要经常,比如“洁白的良心是一个温柔的枕头”,“一斧又一斧,终于砍倒大橡树”,“在朋友身上,我找到第二个自己”,“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寻找光明”,“高尚是高尚者的墓志铭,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证”,“风比马跑得快,但,马在风里跑”等等,也包括大量脍炙人口的古诗、古词、古曲。如有条件可以准备一个精美的本子,把可以吟咏可以朗读的好句子分门别类地记载下来,随时记一点。

  第34节:每天写一点

  (2)鼓励孩子“每天写一点”

  写作最忌讳的就是,正儿八经地坐在桌子前面,准备好纸笔,告诉自己“我要写作了”。前面说过了,写作贵在“自由自在”,所以提高写作能力的关键一步是,每天写一点。

  A.引导想起来就写。写什么不做限制,让孩子自由发挥,想起来一件有趣的事情,或者想起来值得思考的事情,就立即写下来,在身边永远都带一个小本本。当然对于孩子来说,可能开始的时候有些困难,那可以一步一步来,比如可以在床头、书桌、书包、厕所里等四个地方各放一枝笔一个小本,这个小本应该精美一些。

  B.和孩子用书信沟通。写信是一件很美妙的事情,如今大家不太重视,实际上这是一项很经典很隽永的活动。与孩子用书信沟通也是维护良好亲子关系的一种新型“润滑剂”,而对于培养孩子的写作能力也是一件以逸待劳的方法。

  C.与孩子同题写作。有条件有耐心的父母还可以和孩子共同举行“同题写作”的游戏,限定字数,字数不能太多,比如300字,亲子共同商量一个有意思的题目,或者是游记,或者是读后感,然后各自完成进行比较和讨论。

  (3)与孩子一道展示写作成果

  孩子的写作也需要积极的反馈和评价,所以每当孩子创作了好文字,一定要想办法展示出来,使孩子得到鼓励。

  A.评选好句子。对于孩子的习作,要客观地进行评估,但每一篇习作都应当有一些写得好,写得真实,甚至写得精彩的好句子,可以和孩子一道将好句子用彩笔划出来,然后和孩子讨论,为什么这些是好句子,当时是怎样想出来的。

  B.编辑优秀作文选。把孩子的写作成果保存起来,到了一定量的时候,和孩子一起选择出一些当时比较漂亮的文章,请孩子进行一次修改,然后打印出几份,设计一个简易封面,装订成几册,把优秀作文选分送给朋友,请他们评议评议。

  C.必要时可以参加作文比赛。现在学校和社会经常举办学生作文比赛,如果条件允许,应当鼓励孩子积极报名参加。除此以外,也可以在假期邀请五六位朋友的孩子,一起设计一次“写作夏令营”,在夏令营的活动中,设立一次小范围的作文竞赛,进行集体评比,评出一二三等奖,进行奖励,人人都获奖,但水平有高低。

  --(完)--

  更多精彩,更多好书,尽在松语文学http://www.16sy.com

  -------------------------------------------------------

  访问小说分享者(君临天下)的书库,阅读更多TA分享的书籍!

  地址:http://www.16sy.com/u?id=815

  也可以百度搜索松语文学或者访问www.16sy.com

  -------------------------------------------------------

  松语文学免费小说阅读_www.16s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