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松语文学 > 其他类型 >谁认识马云最新章节 > 谁认识马云TXT下载
错误举报

第 2 章

  析给读者,知其然,亦究其所以然,使读者避开梦想中的陷阱,更加接近成功。

  格物致知。以史为鉴,历史是洞明得失的镜子;以人为鉴,他人之经历是问鼎巅峰的捷径。时势造英雄,人生是个大舞台。在这个梦想年代,谁都可以拥有自己的梦想,谁都可能实现自己的梦想,你也不例外。

  刘东华序谁认识马云

  在2000年《中国企业家》杂志举办的一场论坛上,我初识马云,他给我留下了三点印象:一是马云长相很“酷”,“酷”得有点像天外来客,演外星人基本不用化妆;二是“自由主义”,作为主讲嘉宾,别人演讲时他应该在主席台做认真倾听状,正襟危坐的,但他却悄悄跑到观众席后面的台阶上独自愣神;三是他在演讲中一反创业型网络公司对投资者低眉顺眼、恭敬小心的常态,放言“投资者最多是舅舅,主人是我们自己”,引发诸多议论。

  后来,我们逐渐熟悉了,对马云了解越多,jiāo流越深,我反而越觉得疑惑:像马云这样一个已经光芒四shè的天才创业家,像阿里巴巴这样一家唯一可能在不远的将来成为可与微软、通用电气、沃尔玛匹敌的中国企业,我们这个世界为什么对其表现如此冷漠?是不是我的判断力出了问题?

  一直到2004年,在中央电视台年度经济人物的推举过程中,当我对着镜头说到“就像比尔盖茨已经成为人类创造互联网的杰出代表一样,马云必将成为人类利用互联网的杰出代表,阿里巴巴也必将因此成为纳斯达克的太阳”时,在场的人一脸惊诧,奇怪我为什么会出此骇人之论。

  2005年8月,阿里巴巴并购雅虎中国,雅虎中国携10亿美元“下嫁”阿里巴巴的消息震惊了全世界,世界也仿佛在一夜之间认识了马云,认识了阿里巴巴。尽管直到今天,媒体仍在争论到底是阿里巴巴并购了雅虎中国,还是美国雅虎并购了阿里巴巴,但有一点是肯定的,那就是马云和他的创业团队已经缔造、正在缔造和将要缔造的阿里巴巴的价值。打个比方,就因这个价值,美国雅虎用一笔昂贵的嫁妆嫁出自己的宝贝“女儿”,从而成为有出息的中国女婿的幸福“岳父”;阿里巴巴则兴高采烈迎娶一位富有的公主,从而成为有实力的美国岳父的快乐“女婿”。

  问题在于,世界真的认识马云、认识阿里巴巴了吗?我们这些中国老乡,真的认识马云、认识阿里巴巴了吗?日本人孙正义因为真正认识了马云,率先给阿里巴巴做了“舅舅”;美国人杨致远因为真正认识了马云,急急忙忙让雅虎做了阿里巴巴的“岳父”。而我们这些中国老乡难道只能通过日本人、美国人、欧洲人,只能通过全世界外国人的眼光间接地、将信将疑地认识我们中国的优秀儿女,承认自己骨ròu兄弟的出类拔萃和伟大创造吗?

  这本书也许出得晚了一些,也许还可以写得更朴实。但无论如何,它一定可以帮助我们更多地认识马云、认识阿里巴巴,帮助我们对身边的杰出同胞变得更加敏感。

  让我们睁大眼睛留心新的马云、新的阿里巴巴的出现,像爱护自己的眼睛那样爱护他们,珍惜他们,并呼唤身边出现合格的“舅舅”和“岳父”,使马云们不但能创造出伟大的世界级公司,而且能让这些伟大的世界级公司被中国人创造出来后仍能属于中国。

  是为序。

  (刘东华,《中国企业家》杂志社社长兼《经济日报》出版社社长)

  王利芬序马云与《赢在中国》

  当《赢在中国》的36强进入12强的10场节目录制结束时,作为三位评委之一的马云彻底征服了现场的36强、场内与创业相关的观众,以及我们的制作团队,当然也包括我本人在内。

  10场节目中,《赢在中国》的36强要逐一说出他们的创业计划,三位评委在这36强中只能选出10强,而且,选出的理由要当面给出。在对36位选手进行点评时,我相信这些个个不同的创业计划全方位调动了马云创业十多年中各个时期和各个方面的积累,他的那些经历一旦遇到活生生的创业案例,他的点评就不由得妙语连珠。我所说的妙语连珠不仅是指语言上的,更多的是指他的点评对于每一个案例的针对xìng和切实的指导xìng。

  从《赢在中国》的立项开始,我似乎就进入了一种创业的状态,期间也曾经历过找钱找人找项目的创业全过程,这几个过程是创业中最为关键的,因为这些粗浅的实践,我似乎能体味到马云对每一位创业者的点评,有许多话我觉得是带着他十多年创业风雨中的体温说出来的,实在而诚恳。细细品味他的所谓创业格言警句,总有一种入心入肺、让人肃然起敬的感觉。

  马云的创业始于20世纪90年代中期,真正是从一无所有开始。短短十多年,在市场上拼出了他的一个商业王国,而且是健康的、阳光的。所以,他今天能堂而皇之地坐在我们的评委席上。在一个10年—这样一个许多人不经意就度过的时间内,完全在市场上凭智慧而成功,仅此一点就让人着实敬佩。我们敬佩的不仅是他个人的财富增长,他为国家上缴的税收,他为社会解决的几十万人的就业机会,而且是他本人的优秀。枫叶文学网[www.fywxw.com]这种优秀当然来自于他创业过程中对艰难险阻的克服,我相信他每翻过一座山,他的优秀就更进一步得到升华。其实,这,才是创业给他的最大财富。

  在演播室听他点评时,我曾多次透彻地感受他作为一个创业者的优秀,那时我才深深地体会到,一个经历过事情的人、真正做出过事情的人,和没做过什么事的人是多么不一样!以前我总是想,职业也好,做一件事情也罢,都只是与社会对接的接口,是一个人活着的另外一方面的凭证,但我从未想到做成一件事情对于一个人的锻造是如此重要。

  做事情的人清楚用心地对人,别人才会如此对待自己;做事情的人会因为希望事情成功而不得不宽容,因为他不宽容别人,别人就不会宽容他;做事情的人会知道设身处地替别人着想,因为他要做成一件事有太多的事情需要别人设身处地替他着想;做事情的人会懂得共赢的心态,因为一副与人争斗的姿态只会让他要做的事情莫名其妙地流产;做事情的人懂得生活并不是由白和黑或者对与错构成的,因为这种二元对立的思维模式只会将原本复杂的生活简单化—很难想象一个思维简单化的人会成事;做事的人不会用情绪说话,而是用智慧、用头脑说话,否则他将陷入一个又一个的窘境;做事情的人深刻地了解做成一件事的全部秘密永远是无法言传的,也是无法模仿的,所以他知道如何去听别人说的那些关于成功的话,如何面对成堆的知识和理论。这些,都是我在马云的点评中体会到的,也是在我的经历中感受到的。年龄比我长一点的马云也是个学生出身,读了23年书的我太清楚学生气是什么含义,也了解书本的东西与我们要面对的现实的巨大差距,而做事则是唯一填补书本和现实差距的通道,每一道沟壑的填补都会在内心深处引起很大的不适甚至是阵痛。

  在做《赢在中国》之前,我与马云接触很少,我在做《对话》时也未邀请过他,我们谈得多起来还真是因为《赢在中国》。《赢在中国》是一个为创业者量身定做的节目,希望借中央电视台的资源给无数渴望成功的年轻人搭建一个阳光健康的舞台,并在节目中渗透强烈的价值观,这个价值观就体现在“励志照亮人生,创业改变命运”上。对于这样一个以价值观驱动的节目,没想到我一告诉马云,他就非常感兴趣,我们的合作可以说有了一个极好的基础。其实他每年举办的“西湖论剑”就是在传导价值观,他所传导的不仅是创业才能,更是一种永不放弃的精神。

  之后,马云担任我们36强进入12强的三位评委之一,每天要花的时间是6个小时,这样一做就是10天。每天下来时,我们的听众,包括我们的电视制作团队都被他的诚恳、他切中要害的点评所折服,他每天都有一两个关于创业的精彩名句,这些名句不在于词句的动听和华彩,而是实在得不能再实在的东西。在最后一场,当他谈到此次10天做评委的体会时,他的发言实在让人感叹,其间的情绪和内容的把握让人不由得赞叹他怎么能将分寸把握得那么好。对这一段,我们做后期编辑时,我反复看了几次,几乎剪不下去一个字。

  马云的创业其实只有十多年,但他却能将自己的创业心得升华并总结成朴实易懂的语言,有许多东西可以算得上是创业艺术了。但凡有一些创业体会的人,无不在他一针见血的点评中了解到了所谈及事情的本质。

  2006年9月,马云要在西湖边上搞一个网商大会,同样是为了传导他的创业价值观。这一点之所以让人佩服,是因为做此类事情的人是一个有理想的受激情驱使的人,是一个对社会有极强的责任感的人,是一个不只看眼前或一己之利的人,是一个有一定的精神世界空间的人,是一个释放着人道主义和人文关怀的人,也是我们这个转型时代里旧的价值观已过时而新的价值观又未建立时所需要的

  松语文学免费小说阅读_www.16s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