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松语文学 > 其他类型 >学生文言文知识辞典最新章节 > 学生文言文知识辞典TXT下载
错误举报

第 29 章

  有声者:“石”是中心词,“铿然有声”是定语,在中心词和后置定语之间加“之”字,再用“者”字煞尾。

  (337)缙绅而能不易其志者,四海之大,有几人欤?(张溥《五人墓碑记》)

  ——缙绅而能不易其志者:“缙绅”是中心词,“能不易其志”是定语,在中心词和后置定语之间加“而”字,再用“者”字煞尾。

  (338)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荀子·劝学》)

  ——爪牙之利,筋骨之强:“爪牙”、“筋骨”是中心词,“利”、“强”分别作定语,在中心词和后置定语之间加“之”字。

  4.数量词的位置

  (339)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李绅:《悯农》)

  ——一粒、万颗:数词和量词,都放在被修饰的名词前。

  (340)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列子·愚公移山》)

  ——三夫:数词和量词,放在被修饰的名词“子孙”的后面。

  (341)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三国志·诸葛亮传》)

  ——三:数词,直接修饰动词“顾”,表示动作行为的数量。

  【相关链接】

  文言中,句子中词语的顺序有别于现代汉语。在一定的情况下,宾语可以移到动词谓语的前面,形成“宾语——动词谓语”的结构,我们叫它为宾语前置。大致有三种情况:①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宾语置于动词前。②疑问句中,疑问代词作宾语,放在动词谓语之前。③用“之”或“是”把宾语提到动词前,以加重语气。介宾词组通常是用来修饰或说明动词谓语的。其位置如果作状语,就放在动词前,如果作补语,就放在动词后。介宾词组“于……”常放在谓语动词后作补语,翻译时,把它作状语。介宾词组“以……”置于谓语前状语;有时放在谓语后作补语,译时作状语。文言中,有时为了突出中心词,或者为了使文句流畅顺口,可以把定语移放在中心词之后,其基本格式为:①“中心词+定语+者”;②“中心词+之+定语+者”;③“中心词+而+定语+者”;④“中心词+之+定语”。文言中,物量词的位置可以放在被修饰的名词前,也可以放在名词的后面。古

  汉语的量词不发达,常用数词直接修饰动词,表示动作行为的数量,一般放在动词的前面。枫叶文学下载

  (四)句子省略

  【要点点击】

  句子中省略某一词语或某种成分的现象,是古今共有的。不过,文言里这种现象更突出,而且有些在现代汉语中一般不能省略的句子成分,古文中也经常被省略。

  最常见的省略句有以下几种:①省略主语;②省略谓语;③省略宾语;④省略兼语;⑤省略介词。

  【示例平台】

  1.省略主语

  (1)承前省

  (342)廉颇为将,(廉颇)伐齐,大破之。(《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343)永州之野产异蛇,(异蛇)黑质而白章,(异蛇)触草木,(草木)尽死。(柳宗元:《捕蛇者说》

  (2)蒙后省

  (343)沛公谓张良曰:“从此道至吾军,不过二十里耳。(公)度我至军中,公乃入。”(《史记·项羽本纪》)

  (344)(尔)必死是间,余收尔骨焉。(《左传·殽之战》)

  (3)对话省

  (345)(孟子)曰:“独乐乐,与人乐乐,孰乐?”(王)曰:“不若与人。”(《孟子》二章)

  (346)樊哙曰:“今日之事如何?”良曰:“(今日之事)甚急。”(《史记·项羽本纪》)

  2.谓语省略

  (1)承上文谓语而省略

  (347)军中无以为乐,请以剑舞(为乐)。(《史记·项羽本纪》)

  (348)一鼓作气,再(鼓)而衰,三(鼓)而竭。(《左传·曹刿论战》)

  (349)以言取人,孔子失之宰我;以貌(取人),失之子羽。(王安石:《xìng说》)

  (2)蒙下文谓语而省略

  (350)杨子之邻人亡羊,既率其党(追之),又请杨子之竖追之。(《列子·说符》)

  (351)南与渠勒(接),东北与龟兹(qiūcí)(接),西北与姑墨接。(《汉书·西域传》)

  (3)共喻省略

  (352)及左公下厂狱,史朝夕(俟)狱门外。(方苞《左忠毅公逸事》)

  (353)后公改(任)两广,太监泣别,赠大珠四枚。(崔铣《记王忠肃公翱事》)

  3.宾语的省略

  (1)省略动词后的宾语

  (354)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私见张良,具告(之)以事。(《史记·项羽本记》)

  (355)我持白璧一双,yù献(之)项王;玉斗一双,yù与(之)亚父。(《史记·项羽本纪》)

  (356)若dú之乎?余将告(之)于莅事者,更若役,复若赋,则何如?(柳宗元《捕蛇者说》)

  (2)省略介词后的宾语

  (357)成视,庞然修伟,自增惭怍,不敢与(之)较。(蒲松龄《促织》)

  (3)省略介宾词组前的代词宾语

  (358)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运(石壤)于渤海之尾。(《列子·愚公移山》)

  (4)省略兼语

  (359)不如因而厚遇之,使(之)归赵。(《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360)将尉醉,广故数言yù亡,忿恚尉,令(尉)辱之,以激怒其众。(《史记·陈涉世家》)

  (361)守门卒方熟寐,尽杀之,而留击柝者,使(之)击柝如故。(《资治通鉴·李愬雪夜入蔡州》)

  (5)省略介词或其宾语

  (362)荆州之民附cāo者,逼(于)兵势耳。(《资治通鉴·赤壁之战》)

  (363)试与他虫斗,虫尽靡;又试之(以)鸡,果如成言。(蒲松龄《促织》)

  (364)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自)白帝,暮到江陵。(郦道元《三峡》)

  (365)沛公军(于)霸上,未得与项羽相见。(《史记·项羽本纪》)

  (366)(徐庶)谓先主曰:“诸葛孔明者,卧龙也,将军岂愿见之乎?”先主曰:“君与(之)俱来。”(《三国志·诸葛亮传》)

  (367)项羽大怒,曰:“旦日飨士卒,为(我)击破沛公军。”(《史记·项羽本纪》)

  (368)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愿为(此)市鞍马,从此替爷征。(《乐府民歌·木兰诗》)

  【相关链接】

  文言中,句子中是否省略了成分,要以上下文的意思或整个语言环境去推断。翻译时,要根据具体情况把省略成分补出来。

  主语有承前省、蒙后省和对话省。

  谓语中,尤其是并列的句子,如果一句用了某个动词,另一句同样的动词就可以省略。谓语省略有承上文省、蒙下文省、共喻省。

  宾语省略,多是代词“之”,有省略动词后的宾语,有省略介词后的宾语。

  兼语省略,“使、令”这类动词的宾语常兼作后边的一个主谓词组的主语,这个兼语往往被省略。

  介词省略,常常是“于、以、自”字,与这个介词结构作补语时,这个介词常常被省掉。

  (五)句子关系

  ☆`枫`☆;

  ☆`叶`☆;

  ☆`文`☆;

  ☆`学`☆;

  ☆`小`☆;

  ☆`说`☆;

  ☆`下`☆;

  ☆`载`☆;

  ☆`网`☆;

  【要点点击】

  这里所讲的是文言复句。文言中的复句,除了使用的关联词语和现代汉语不同外,其他地方没有什么差别。大致可分为两大类:①联合复句(包括并列复句、对比复句、连贯复句、选择复句),这类复句,分句和分句之间的关系是平等关系,分不出哪个是主要的,哪个是从属的、次要的。其分句和分句之间用关联词语平等地连结起来,有时也可以不用关联词语。②偏正复句(包括转折复句、假设复句、条件复句、因果复句、目的复句,这类复句,分句和分句之间的关系是不平等的,它们的地位有主次之分,着意有轻重之别。表示全句正意所在的分句叫正句,对正句有说明、限制作用的叫偏句。在古汉语中,通常总是偏句在前,正句在后。偏句和正句之间一般用关联词语连接起来,也可以不用关联词语。

  【示例平台】

  1.联合复句

  (1)并列复句

  (369)亮躬耕陇亩,好为“梁父吟”。(诸葛亮《隆中对》)

  ——并列复句,分句间不用关联词语。

  (370)今媪尊长安君之位,而封之以膏腴之地。(《战国策·触龙说赵太后》)

  ——并列复句,分句间用“而”字连接。

  (371)秦亦不以城予赵,赵亦终不予秦璧。(《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并列复句,分句间用“亦……亦……”连接。(2)连贯关系(顺承关系)

  (372)子墨子闻之,起于鲁。(《墨子·公输》)

  ——“闻”和“起”,表示时间上先后相继,不用关联词语。

  (373)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论语·学而》)

  ——用“而”字表示分句间事理上先后相继。

  (374)每闻琴瑟之声,则应节而舞。(蒲松龄《促织》)

  ——用“则”字表示分句间的承接。

  (375)坐须臾,沛公起如厕,因招樊哙出。(《史记·鸿门宴》)

  ——用“因”字表示分句间事理上先后的承接。因:就。

  (376)韩信已定临菑,遂追至高密西。(《史记·淮yīn侯列传》)

  ——用“遂”字表示分句间事理上先后的承接。遂:就。

  (377)侯生视公子色终不变,乃谢客就车。(《信陵君列传》)

  ——用“乃”字表示分句间事理上先后的承接。乃:就。

  (3)递进关系(层进关系)

  (378)彼所将中国人不过十五六万,且已久疲。(《资治通鉴·赤壁之战》)

  ——后一分句用“且”字表示程度比前面的分句更进一层。且:并且。

  (379)臣以为布衣之jiāo尚不相欺,况大国乎!(《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用“尚……况”表示分句间的意思后一分句比前一分句更进一层。况:何况。

  (380)困兽犹斗,况相国乎?(《左传·宣公十二年》)

  ——用“犹……况”表示分句间的意思后一分句比前一分句更进一层。况:何况。

  (381)然cāo能克绍,以弱为强者,非惟天时,抑亦人谋也。(诸葛亮《隆中对》)

  ——用“非惟……抑亦”表示分句间的递进关系。意为“不但……而且……”。

  (382)非徒无益,而又害之。(《孟子·公孙丑上》)

  ——用“非徒……而又”表示分句间的递进关系。意为“不但……而且……”。

  (383)非徒xìng异人也,亦形势然也。(《汉书·贾谊传》)

  ——用“非徒……亦”表示分句间的递进关系。意为“不但……而且也是”。

  (384)多算胜,少算不胜,而况于无算乎? (《孙子兵法·计算》)

  ——用“而况”表示分句间的递进关系。意为“何况”。

  (4)选择关系

  (385)与其坐而待亡,孰如起而拯之。(《冯婉贞》)

  ——用“与其……孰如”表示分句间的选择关系。当“与其……怎如”讲。

  (386)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韩愈《马说》)

  ——用“其……其”表示分句间的选择关系,当“是……还是”讲。

  (387)非死,则徙耳。(柳宗元《捕蛇者说》)

  ——用“非……则”表示分句间的选择关系。当“不是……就是”讲。

  (388)不出于西,则出于北。(《教战守策》)

  ——用“不……则”表示分句间的选择关系。当“不是……就是”讲。

  (389)王以天下事秦乎?且事齐乎?(《战国策·齐策》)

  ——用“且”表示分句间的选择关系。当“还是”讲。

  (390)呜呼!其竟以此而殒其生乎?抑别有疾而至斯乎?(韩愈《祭十二郎文》)

  ——用“抑”表示分句间的选择关系。当“还是”讲。

  (391)宁诛锄草茅以力耕乎?将游大人以成名乎?(《楚辞· 卜居》)

  ——用“宁……将”表示分句间的选择关系。当“宁愿……还是”讲。

  (392)滕,小国也,间于齐楚。事齐乎?事楚乎?(《孟子·梁惠王下》)

  ——没用关联词语,分句问为选择关系。“事齐乎?事楚乎”意为“是侍奉齐国呢,还是侍奉楚国呢?”

  2.偏正关系

  (1)转折关系

  (393)非刘豫州莫可以当曹cāo者,然豫州新败之后,安能抗此难乎?(《资治通鉴·赤壁之战》

  ——用“然”表示分句间的转折关系。当“但是”讲。

  (394)至之市,而忘cāo之。(《郑人买履》)

  ——用“而”字表示分句间的转折关系。当“却”讲。

  (395)予分当引决,然而隐忍以行。(文天祥《〈指南录〉后序》)

  ——用“然而”表示分句间的转折关系。当“但是”讲。

  (396)卿非刺客,顾说客耳。(《后汉书·马援传》)

  ——用“顾”表示分句间的转折关系。当“只是”讲。

  (397)豫州虽败于长坂,今战士还者及关羽水军精甲万人。(《资治通鉴·赤壁之战》)

  ——用“虽”表示分句间的转折关系。当“虽然”讲。

  (298)成述其异,宰不信。(蒲松龄《促织》)

  ——不用关联词语,分句间意思上为转折关系。

  (2)条件关系

  (399)纵江东父兄怜而王我,我何面目见之。(《史记·项羽本纪》)

  ——用“纵”表示分句间的条件关系。当“即使”讲。

  (400)必以长安君为质,兵乃出。(《战国策·触龙说赵太后》)

  ——用“乃”表示分句间的条件关系。当“才”讲。

  (401)事无大小,悉以咨之。(诸葛亮《出师表》)

  ——用“无”表示分句间的条件关系。当“无论”讲。

  (402)即饥寒dú热不可忍,不去也。(《报刘一丈书》)

  ——用“即”表示分句间的条件关系。当“即使”讲。

  (403)强本而节用,则天不能贫:养备而动时,则天不能病。(《荀子·天论》)

  ——用“则”表示分句间的条件关系。当“那么”讲。

  (404)每责一头,辄倾数家之产。(蒲松龄《促织》)

  ——没有使用关联词语,但条

  松语文学免费小说阅读_www.16s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