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松语文学 > 其他类型 >儿女成双福满堂最新章节 > 儿女成双福满堂TXT下载
错误举报

第 206 章

  十来亩地,据说还被陆续买了一大半。如今不到三百亩田地,还都是这fù人做生意赚钱买下来的。这会儿,却一下子拿出一百五十亩来……

  若说仅仅让他们住了这宅子,还可以说看在林旭的情分上,可这一百五十亩土地外加三百两银子,可就是小两千两白花花的银子了,就是林家遭查抄前,一手拿出两千两来,她也得细细思量上几回了。

  可眼前这个出身农家,身上仍旧穿着最简朴的衣衫,浑身上下几乎没有首饰的女子,居然能够出手就拿出两千两银子来……

  林老太太在心里深深地吸了口气,她抬起眼睛,她觉得自己应该重新认识一下眼前这个女子了。

  之前,她或许把这个被留在家里,在她印象中,甚至在许多人印象中,最普通最低微不过的农家女子,看的太简单了!

  邱晨坦然平静地微笑着,迎着林老太太审视的目光。

  盏茶功夫,林老太太才有些颓然地收回关注在邱晨身上的目光,转到那只小匣子上。最普通,在林老太太看来甚至很朴素很简单的小匣子,用料不讲究,没有雕工刻画,甚至也没有精细的漆面,简单的上了一层清漆,保留着木质淡棕黄的原色,却让林老太太有些难以抉择。

  偏偏,这份东西对她对林家来说,又是如此及时,如此无法拒绝。

  有了这些东西,林家才能称得上是真正安置下来,就如眼前这个女人所说的,只要经营好了,就可以衣食无忧,甚至有条件供应这林旭--林家目前唯一的子嗣,读书出仕,甚至……可能重振林家!

  心思百转千回,林老太太终是抬起眼,冲邱晨露出一个笑容来:“真是难为你cāo心了。既然你如此说,那我少不得撑着,再替旭哥儿cāo持几年。”

  邱晨点头笑道:“您是旭哥儿的母亲,自然最疼旭哥儿。呵呵,好了,这下我就可以偷偷懒了!”

  又道:“这刚刚安置下,老太太要是有什么事儿吩咐,用人用物件,尽管过去跟我说。相信有老太太您cāo持着,这边儿什么人啊物件儿啊,很快就顺过手来了。”

  说完,邱晨不再多说什么,起身告辞出来,恰看到黄氏端着两盏茶从厨房里走出来。

  “嗳,大少nǎinǎi怎么不多坐会儿?这就走了?”惊讶了一声,黄氏又赧然道,“不怕大少nǎinǎi见笑,今儿烧这新灶,还有些不太会烧,这烧水就慢了……”

  邱晨也微微一笑,道:“让黄姨娘受累了……呵呵,我那边儿事儿还多,孩子们也等着我回去,我就不多坐了。以后挨着住着,有空黄姨娘也多去我那边坐坐。老太太、姨娘有什么事儿也尽管过去吩咐!”

  黄姨娘满脸感慨地还想说什么,邱晨却没给她机会,叫上跟着林娴娘放东西出来等在门口的青杏,笑着告辞了。

  邱晨送地契银票过去的第二天,林老太太打发黄姨娘一大早过来一趟,向邱晨接个人,去县城寻人牙子买人。邱晨毫不犹豫地安排了大兴赶了车去。之后,她就忙自己的事儿了,并没有跟着过去。

  晚上,大兴回来,向邱晨销假,邱晨才知道,林老太太并没有跟着去,而是由黄姨娘跟着去的县城,买了两个十三四岁的大丫头,两个*岁的小丫头,正好碰上一个商户破产卖人,还买了一个三十多岁的管事回来。据说,原来在那家商户就是管着打理田亩的,还能写会算。两个小丫头中一个,就是这个管事的闺女。

  这话,邱晨问过,也就放下了。

  林家那三个人都是从死亡线上挣扎回来的,生命力足够顽强,她能帮的都帮了,看在林旭的面子上,能尽的心也都尽了,就行了。

  在邱晨心里,虽然有林旭在,两家不可能完全不往来,但各人过各人的日子,需要帮忙的尽尽力,伸把手,年节大事儿互相往来一番,也就足够了。

  因为一进院子里的内墙皮不干,也没糊墙,是以林旭没有随着林老太太三人一起搬过去。邱晨把地契和银子送过去之前,就和林旭说了一声。林旭闷了好一会子,垂着头叫了声大嫂,说了一句:“弟弟听大嫂的。”

  之后,林老太太和邱晨似乎也都忘了这一点似的,谁也没再提。林旭每天早晚过去给林老太太请安之后,仍旧回东院吃饭,休息,其余时间,不是上学,就是苦读,眼看着人消瘦下来,只是精神还不错,见了邱晨和阿福阿满、俊文俊书几个,也仍旧和从前一样说笑,邱晨也就放了心。只是嘱咐大兴家的,晚上给外院的五个孩子都加一顿夜宵,要好消化的东西。

  转天,邱晨又跟着买菜的兰英专程去了一趟镇上,去回春堂买了枸杞、党参之类的yào膳食材回来,从那天起,每天炖一只鸡,鸡ròu炒了做菜,鸡汤就成了晚上夜宵的必备,或者做了鸡汤小馄饨,或者*汤面,把阿福阿满都勾的不行,非得跟着一起吃,没办法,邱晨也只好每晚给他们加一小餐,不过量就很小了,只有一小碗,两个馄饨,或者几根面条。

  就此,邱晨仍旧觉得不够,还在思量着,再寻些什么补充营养的东西。

  如今,林家已经不缺ròu菜,蛋类了,但邱晨还是觉得营养太过单一,远远不够补充孩子们成长发育的需要。很简单的,她就想到了牛nǎi……

  打听一番之后,这个时代还没有专用nǎi牛,都是母牛产了小牛之后,有那么一两个月可以挤一些nǎi。因为还要留出来给小牛吃,是以,产nǎi量很低。倒是,大兴听说过有一种nǎi山羊,产仔后,产nǎi量很大,小羊吃nǎi的周期也短,吃一个月nǎi之后,就可以用青草加精饲料来喂养了。

  林家安定下来,因为到了秋收季节,作坊里招人的事情也只好临时放一放。邱晨忙乎着想办法给孩子们加营养,打听着托人买回两只nǎi山羊外加一只公山羊的时候,已经又过了一集。中国人除了过年外最注重的一个节日--八月十五中秋节到了。

  八月十三这天一大早,接收了一名木匠把式送来的三只山羊,和两包最简单的月饼点心后,邱晨猛地想起了这个大日子。

  人家带了礼来,邱晨也不能让人家空手而归,拿了两条自制腊ròu和一块尺头回礼。

  那名老木匠推托一番,推托不过将礼物抱在怀里,又有些不好意思道:“听说林娘子还要找帮工的……那啥,我家大小子十九二小子也十七了,都踏实肯干,要是……要是……”

  对于这样为了孩子奔波求人的父亲,特别是这样的连话都不太会说的老实人,能够为了孩子做到这一点,就凭这份父亲的担待,也很是让邱晨感动。

  于是,不等老木匠磕巴完,邱晨就笑着接过话头来:“老哥,我招人要过了秋了……我没见过你家的两个孩子,这会儿也不敢一口应下来,不过,你放心吧,等招工的时候,我让人捎信给你,你带着孩子们过来,有合适的活计,孩子们不嫌累不嫌苦,就留下来。”

  “嗳,嗳,多谢林娘子了!”老木匠搓着手,连连道着谢,邱晨叫过顺子来,将他送出门去,还禁不住地一脸喜色像是从脸上溢出去一样。

  这边儿,邱晨和老木匠说话的功夫,正要去上学的俊言俊书和阿福阿满已经团团地把三只山羊围了起来,唧唧喳喳的,兴奋而新鲜着。

  “你们还不快去上学,晚了可要被先生打手板儿了!”邱晨看着好笑,走过去,拍了拍几小。

  俊言抬头向邱晨问道:“姑姑,咱们买羊做什么?是不是为了过年杀ròu?”

  因为临近北边,虽然安阳府都农耕文化,但也有不少人养殖山羊。平日由老汉或者娃娃赶去山坡上放羊,一年下来,到了年前就能买上几只,添补家里的日子,有的宽裕些的人家,也会杀上一只羊,卖些ròu后,留一些ròu给自己家过年。是以,俊言才有这么一问。

  邱晨好笑地拍在俊言脑门儿上,笑嗔道:“怎么,你小子馋羊ròu了啊?”

  俊言捂着脑门儿,嘿嘿傻笑着道:“不是,不是,我就是想问问,那啥,姑姑,我想去放羊!”

  绕了一个大弯儿,感情这小子是打着这样的主意!

  邱晨正要拒绝,转念,就笑了:“你想放羊?”

  俊言赶紧点头。

  邱晨又一一指着俊章,阿福,阿满道:“俊章你呢?阿福?阿满?你们都想放羊?”

  三个大小孩子一起点头,邱晨哭笑不得的,还从没见过这群孩子这么默契过。

  不过,这也正中她的下怀就是了。

  “好!我答应你们!”邱晨笑着一口答应下来。

  四个孩子立刻欢呼起来。只不过,不等他们欢呼完,邱晨又开口了:“不过……你们想放羊的话,放了学之后,要首先把课业做完,我检查过了,才能去!”

  一听邱晨‘不过’,四个孩子立刻止了欢呼,小脸儿忐忑地看着邱晨,等听到她说出来的条件,不过是把课业做完,立刻就释然了。没有放羊这件事等着,他们也会认认真真把课业做完的,在这一点上,四个孩子,包括最小的阿满在内,都是非常自信的!甚至是很有那么一点点骄傲的!

  是以,一听邱晨开出来的条件,四个孩子都重重地松了口气,还要欢呼,邱晨却又开口了:“还有,每天只有两个人可以去放羊。两个最先把课业做完,做的还工整认真的,才能去放羊!”

  “嗳,好!”

  这话一出,俊言首先欢呼出来。

  他对自己很自信。最先做完课业,就能去放羊,谁不知道,放羊就是把羊往山坡上一放,他就可以自由自在地四处玩了。

  俊章却看了看阿福阿满,见阿福阿满同样一脸小兴奋的,他才点头道:“好!”

  阿福阿满也毫不迟疑地答应下来。

  然后,四个孩子就高高兴兴地背着书包,带着各自的小厮丫头去了学堂。

  打发走了孩子们,邱晨把三只山羊jiāo给青江,让他带去后院,给nǎi羊搭个羊栏,还得搭个棚子,很快就到冬天了,得给羊们搭个遮挡风雪寒冷的东西。

  “夫人,咱们后院有不少半头砖,用半头砖搭的棚子更隔寒些,也结实些,不至于下大雪被压塌了!”青江侍弄花草,也懂得些简单的泥水活、木工活,算是三个成年仆人中最心灵手巧的一个。

  邱晨答应着,又道:“你叫上顺子,他会养马,喂羊也多多少少知道些,看看怎么更合适,咱们这羊是喂来挤nǎi用的,一定要想办法,让羊圈干净着些。”

  青江瞥了一眼两只母羊大大的垂下来的羊nǎi,郑重地答应着,牵着羊,叫上顺子去后院垒羊圈去了。

  这事儿处理利落了,邱晨打开一包月饼,掰开一个,就见里边的馅料几乎和外皮没啥区别,都是一块面疙瘩,加了很少的几种果仁儿,若非有些颜色鲜亮的青红丝,简直和面火烧没啥区别了。

  青红丝,这东西在现代也有,一直到了*十年代的月饼,仍旧用这种东西作为月饼馅料的特色。

  青红丝的主料是橘皮和萝卜、木瓜,主要的是橘子皮。做得好的,会劲道、香甜,有一股橘皮的清香。但做不好,就会发苦发涩,邱晨小时候吃月饼最排斥的就是这个东西了,每次都会把带青红丝的馅料挖出来偷偷扔掉。

  如今,换了一个身体,换了一个世界,邱晨咬了一口带青红丝的馅料,那股子熟悉的苦涩的怪味儿一如从前,甚至还不如她小时候的吃过的味道,却自有一种熟悉在里边……

  鼻子一酸,眼窝一热,两行泪刹那间夺眶而出……

  “呸!呸!呸,还是这么难吃!”邱晨有些发泄地把嘴里的月饼吐掉,抬起袖子抹去脸上的泪水,抱着两包月饼回了后院。

  这里没有好吃的月饼,没有人做好了各种各样风味各异的月饼,大肆广告着,拉着你去买,那么,她就自己动手来做几种不一样的月饼吧!

  不过,做月饼之前,邱晨没忘了工人们发福利的事情。

  拿了她拆开的一包月饼去了东跨院,把几只月饼送给芝儿、秀儿和玉香几个年小的,自己就和兰英商量开了。

  两个人商量了一番,最后定下,其他的也就罢了,酒ròu都是最实惠的。邱晨立即拍板,一家三斤ròu,两斤酒,打发兰英叫上大兴就去镇上,跟ròu摊子和酒铺子定下,明天去车拉。还给了兰英一张干果蜜饯水果的单子,让她照着单子上,有的都买上几斤回来。

  她自己则回了后院,叫上大兴家的和顺子家的开始和面。

  做月饼的面要放油放碱水放糖浆和成油面。邱晨在现代做过就会小蛋糕和小饼干,月饼没有亲手做过,只是在网上扫过几次。如今也不太敢大意,去配yào室里拿来称yào的戥子称,准确地量取了食用碱和面粉的比例,油就比较随意了,想月饼皮更酥软些,就多放些,反之减少一些即可。

  邱晨盘算着做好了之后,给村子里的老人们送节礼,就用自己做的,所以张罗着称了四十斤干面粉,一斤猪油和七斤香油……这本钱是下得足足的了。

  之后,先熬制糖浆。糖浆熬制好了,加入融化的猪油、香油和碱水,用力搅匀,再放入面粉和面。大兴家的、顺子家的和青杏、玉凤两人轮换着用力揉匀,就放在盆子中醒着了。

  春天孵的鸭子喂得好,后来又有池塘可以吃到新鲜的鱼虾水草,长的飞快,进了七月就开始下蛋,七月十六十七的,大兴家的把攒的五十多个鸭蛋腌成了第一批咸蛋,算算时间,差不多一个月了,蛋黄也该冒油了。

  邱晨捞出五个,放在小锅里加水煮了,切开一看,嘿,橙红色的蛋黄已经腌透了,微微地往外渗着油……唔,离流油还差那么几天,不过,做月饼也足够了。

  于是,邱晨又捞了三十只咸蛋放进锅里煮上,之前煮好的五只,就一切两半摆了一盘,就当中

  松语文学免费小说阅读_www.16s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