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松语文学 > 耽美同人 >踏雪归最新章节 > 踏雪归TXT下载
错误举报

第 2 章

  话,手一伸,身旁的士兵立马把自己的弓箭递过去,他试了试弓,反手勾了支箭,再拿火折子点燃箭尖,上弦后,低声问身旁的宁轲:“现在?”

  第3章 第 3 章

  宁轲全神贯注得盯着山下的车队,因为这次他特意增加了粮车数目,所以当最后一辆车进入伏击圈时,领头周扬的车子已经到了快出村的位置。

  埋伏在屋内的辽军也抓准了这个时机,一瞬间蜂拥而上,不远处四周接应的辽军也上前助阵。宁轲盯着正中央的那辆粮车,眼神陡然间冷凝起来:“放箭。”

  “嗖”的一声,众人还没来得及看清那跟箭的轨迹,山头正下方的那辆粮车就已经着起火来。

  火势没蔓延多久,忽闻山下一声巨响,宛若惊雷,埋在粮车深处的□□接连zhà开,连累了前后的车马和冲上来的辽军,浓烟和火光令尚未来得及融化的积雪瞬间化为雪水。

  紧接着,易殊又放了四箭,分别shè中车队首尾两边。而以周扬为首的打头几辆车早已近水楼台地退出了伏击圈,除去队首的一小部分,其余押解的士兵全部是穿着魏军铠甲的辽军战俘,战俘运粮本是常事,但遇上这种双面伏击简直可以说是倒了八辈子血霉。

  而这一切的策划者,正淡然自若地站在远山之顶,将一切了了收入眼底。

  熊熊火光像是接连zhà开的烟火,小火团一个接一个,浑沦火焰淹没了士兵被灼烧时的嘶吼惨叫。

  山顶的弓箭手们也开始拉弓放箭,宁轲找的这座山头不仅高耸,而且角度绝佳,让弓箭手们一个个都大呼过瘾,连绵不断的箭雨不断助长着火势的蔓延,辽国的伏军和战俘们纷纷化为火人,一同葬身于这片他们曾肆虐的土地上。

  辽军损失惨重,魏军未伤一兵一卒,易殊只觉得大快人心,辽军这次完全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怨不得别人。

  宁轲垂眸在山崖边站了许久,他身上还穿着昨天晚上那身泥泞的白色长衣,风一吹,衣服服帖在他身子上,整个人蒲草一般,像是能随风而去。

  “唉。”易殊把箭弓丢还给刚才的士兵,与宁轲并肩而立,也摆出一副愁苦的模样。

  宁轲听到他的一声长叹,整个人从思绪中抽离出来,问:“殿下是还有什么不满之处?”

  易殊摆摆手:“那倒不是。”说着,又朝山下的火海长吁短叹:“本王是心疼那五箱□□啊。”

  素来能言善辩的宁轲一时竟也被梗得说不出话来,他转头看着易殊棱角分明的侧脸,貌似还真真儿地感受到了易殊语气里淡淡的忧伤。

  “报”一士兵风风火火赶来请令:“殿下,周都尉说沿河一带辽军已经全部清剿,想问殿下……是否要派兵驻守在此?”

  这条一地带是魏军后备军粮的命口,只要魏辽两军在此地对峙的局面不破,辽军随时有可能卷土重来。

  易殊将手覆在玄铁佩剑的剑柄上,默然半晌,才斩钉截铁地下令:“不了,让他即刻领兵回营。”

  山下余火未尽,路算是给堵严实了,季北河那条路走不了,魏军只能绕路回营。

  易殊心情大好,见着什么都觉得舒心,一路上跟几名副将有说有笑,没一点王爷的架子。

  可路还没走几里,就有士兵纵马来报:“殿下,那个跟您一起的小先生……好像不见了。”

  易殊:“什么?”

  身边有副将劝:“殿下,跑了就跑了吧,反正战事已罢,去留由小先生自己决定吧。”

  “不行。”易殊牵绳调转马头,一本正经地解释:“他小妹还在本王营中,日后叫本王如何处置?难不成扔了?”

  话一撂下,他便扬长而去,空留余下的魏军将士们面面相觑:“殿下……殿下!”

  众人皆不知道平日里什么都不放在心上的小王爷这两天是抽了什么风,竟跟个半大不小的孩子较上劲来。

  #

  宁轲踩在黑色废墟里,手里正拿着根树枝四处翻找着什么,忽然,他手臂一顿,接着弯腰在木灰里翻出一个红绳串着的环扣玉佩。

  他用衣袖擦去玉面上的灰烬,翻来覆去检查一番后便紧紧握在手中,这是父亲留给兄妹二人的唯一遗物,那日逃得太急,没来得及带上它。

  天又小雪,微凉的风卷起其中一片,载着它在残垣断壁里弯绕几圈,最后飘飘然落在他温热的手背上,宁轲抬手,看着那片将融的雪花出了会神。

  轻风绒雪,仿佛不久前的参天火海只是梦境。

  宁轲抿着唇,明明面相身形都生得满赋少年气,眉眼里却始终载着让人摸不透的深沉。

  还是得回去。

  他不着痕迹得微叹一声,转身离开。

  宁轲刚迈几步,身后便有几丝之声,他回身去寻找声源,脚下忽地被东西绊住,他暗叫不好,一低头,果然废墟下伸出一只炭黑的手。

  宁轲未曾习武,在这个幸存的辽兵完全是刀俎下的鱼ròu,他的脚使不上力气,另一只脚若要抬的话,必定整个人会被那辽兵撂倒。

  那辽兵似乎是试出了眼前少年的身手,霎时变得更加猖狂,他已经半站起身来,拎起一丈高的铁槊就要刺来。

  宁轲眼前黑了一阵,转瞬间,他只觉得有一道强有力的力量将他整个人往高处托,视线再次清晰时,只见那把熟悉的玄铁长剑已经刺入那辽军的胸膛。

  那一剑刺得极深极准,顿时鲜血喷涌 ,贱在了宁轲侧脸上。

  “我大辽真主定会……”那辽兵一张被炭火烧焦的脸只能看得清眼睛,正是这濒死的一个眼神,激起了宁轲深藏的记忆,六年前,父母的鲜血也曾染红他的衣袂,也曾散落在茫茫雪地中。

  他看着那辽军猖狂而又苍凉的面容,心里竟有一瞬间的畅快。

  易殊神色漠然,一发力,手下的剑身直穿透那将死的血ròu之躯,那辽军话未落,顿时血花飞溅,没了气息。

  宁轲正微愣,忽觉着身后有不许不急的呼吸声拂过,他一个战栗,乍然回神。

  命悬一线之时,他被易殊直接一个侧手直接提上马来,此刻,他转头正好对上易殊的视线,两人面面相觑,都有些不自在,谁也没开口打破沉默。

  易殊首先躲开视线,轻咳一声,抬手收回鲜血淋漓的长剑,宝剑归鞘的一刹那,宁轲已经不露声色得纵身跳下马,整个动作干脆利落,有点避之不及的意思。

  宁轲知道易殊如果不及时将他拎上马,他便腾不开位置刺中那辽军,此刻他心中,多半还是感激的。

  “多谢恒王殿下。”

  易殊故作安稳地摆手:“不必了。”

  宁轲勾唇淡笑,拉起缰绳:“我来替殿下牵马吧。”

  易殊向来不喜让人给他牵马,他就喜欢肆意纵马的快意逍遥,可眼下他已然错过了拒绝的好时机,只能愣愣地随着宁轲的步子前行。

  “你回来就为了找这个?”易殊瞟了眼宁轲手中的玉佩,就是一块成色一般的青白玉,连雕花都没有,实在不像是什么稀罕物件。

  不知是不是刚逃过鬼门关的缘故,宁轲对易殊的戒备似是消去几分,他顿了顿步子,道:“这是我爹的遗物。”

  “你爹?”他开始能慢慢理解宁轲一些:“原来如此……”

  宁轲默然不语,正觉着这个话题已经结束了,不料易殊又问:“能否给我看看?”

  第4章 第 4 章

  兴许是琳琅美玉摸得太多,偶然间这种平民百姓的小玩意起了兴趣,又或许是别的什么原因,反正宁轲是有些摸不着头脑,他侧头看了眼马上高坐的易殊,看不出来这个好奇宝宝有什么恶意,反而是一副真的很想看看的样子。

  宁轲这次没多想,回身把玉递了过去。

  环玉在日光下莹莹反着光,易殊把玉佩握在手里,什么也没说,只是静静看了一会儿。

  “父亲在你心里,应该是很重要的人吧。”易殊淡淡开口,见宁轲不答,他又轻笑着自问自答:“肯定是的吧,谁又不是呢?”

  宁轲只觉得易殊有些不知所云,却没觉察到易殊那抹稍纵即逝的无可奈何。

  这人还真有些琢磨不定。

  易殊:“你天资聪颖,习武必能成器,为何只是要读书?”

  “我爹曾是燕国禁卫军的都护,多年前被燕辽jiāo战之时,曾在辽营为俘,那一年,我爹失去了双目。后来,燕国割地招降,辽军放回战俘后,我爹又被jiān人诬告叛国,穷途末路,我爹只能带着我和娘亲回乡。几年后,老来得女,有了婉桃。本想安稳度过余生,谁料辽军依旧猖狂如斯,我爹身残年迈,早已敌不过辽人的刀剑了。”宁轲云淡风轻地讲完了父亲的一生,易殊能感觉得出来,这些话不仅只在宁轲的唇舌上一过,每一个字,都如芒刺般,细细碎碎地扎在宁轲心中。

  “jiān人当朝,武士的刀剑可以砍掉敌人的头颅,确敌不过歹人的三言两语,笔锋剑刃。”宁轲不知道自己是怎么了,竟把深埋心底的想法全抖落出来,还是对魏国的皇子:“我只想能在有生之年,还能看见我大燕崛起的那一天。”

  宁轲一瞬间说这么长一串话,把易殊都吓了一跳,他默了一会,抬手理正了颈前的凌散的红巾那是魏国将士的标志。

  “本王也希望,能看到大魏崛起的那一天。”

  说完,他伸手把玉佩还给宁轲,面容拂过一丝疏然,像是下定了决心,道:“你走吧。”

  突如其来的转寰,让宁轲也懵了。他一路上都在想回去后怎么脱身,没想到一番话下来,易殊竟然先主动松口了。

  “如今滁州大多已被辽军控制,等过些日子滁州战事平定了些,我会派人护送你们过滁州,给你在燕国安排个安稳的地方。”

  宁轲有些难以置信,而易殊则是一副没事人的样子,悠然地欣赏着前路风景。

  素来善于慧眼识珠的宁轲这次是真的败下阵来,他完全摸不清易殊的xìng子,也预测不出来他下一步会怎么走。

  不过说到底,他的目的还是达到了,虽然有些不明不白,但终究于他也算什么。

  滁州战事已经维持了三个月之久,再加上今天一站的加持,辽军后撤是指日可待的事。虽然魏辽之战不会结束,但起码滁州的燕国百姓们不会遭战火摧残了。最多再有一月战事便可休,到时候他就可以带上婉桃远走,继续循着他原来的轨迹生活。

  而他于易殊,应该也只是蜻蜓点水般的一瞬,转瞬即逝的过客罢。

  身披将铠的的易殊骑在马上,在宁轲眼里宛若高山。易殊不经意侧了个头,好巧不巧得正与宁轲视线jiāo缠在一起。

  他看了看宁轲冻得僵紫五指和覆了雪的乌发,轻摇了摇头,把身上挂的剑换到另一边,然后微弓身,手臂稳稳抓住宁轲,一个猛提,便把他拉到自己身前,熟练得简直就像个土匪头子半路掠人打劫一般。

  宁轲脑中有一瞬间的空白,他整个身子下意识绷紧,心中莫明冲上来了点愠恼:“干什么?”

  易殊一手越过他身侧拉起缰绳,另一只手狠命地扬了下马鞭。

  胯.下战马一声长嘶,疾驰而去。

  和着风,一道散漫的声音从宁轲背后飘来:“这里到魏营还有四十里,靠你两条腿,走到明年去啊?”

  #

  自从火攻大捷后,辽军的锐气显然是削减了几分,但毕竟瘦死的骆驼比马大,这几日魏辽两军大战未起,小战不断。

  易殊麾下的远忠营这些年来在边关也不是白待的,对于辽军这种隔三差五来串门似的的攻击,还是能应付得住的,偶有乘胜追击之时,还能把辽军战线逼退数里。

  这天晚上,正是军营内的放饭时间,除了巡卫兵,大部分士兵围坐在几簇篝火旁喝粥啃饼。宁轲一身墨色衣衫,端端正正地坐在军帐旁的石墩上温着《太公六韬》,婉桃梳着双丫鬓,咋咋呼呼得在一旁滚雪球玩,有时候滚到篝火旁的人群处,还会有三两士兵笑着逗弄婉桃两句,婉桃这些日子在营里已经呆惯了,并不怕生。也不知道有几个士兵是说了什么,惹得婉桃咯咯直笑,小丫头一笑,周遭的士兵也乐了,有个胖胖的士兵还直把自己手里的面饼往婉桃怀里塞,婉桃犹豫片刻,转过头来看宁轲,见哥哥朝自己微微笑了笑,便心花怒放,蹦着过去接了面饼。

  远忠营虽是魏国三大国军之一,但并不像其他先锋营一样满赋萧肃之气,平日没有战令时,军营里的氛围总是和缓的,将士们在战场上骁勇善战,下了战场卸下铠甲,便都是会哭会笑的普通人。

  似乎魏营也并不像传闻中的那么骇人,至少宁轲这些日子是这么觉着的。在这里,至少能保证婉桃的安全,这似乎是宁轲支撑下去的唯一理由了。

  忽然,士兵们都站起身来齐齐看向营门,宁轲也抬头一起望过去。

  先是阵阵马蹄声传入耳中,仿佛地面都跟着一起震动起来,易殊骑着战马,领在军队的最前方先人一步地冲进营中,身后的红色战袍在风中一起一伏,一双灼灼的桃花眼里带着春风得意,仿佛能让这荒雪原上即刻变得山花烂漫。

  易殊虽平日里总是吊儿郎当漫不经心的调调,但内里还是个拿捏稳当的人,偏只有打了胜仗后的凯旋快意,他总是要完完整整地放明面上。

  今日易殊只率骑兵两千余,直闯辽军驻扎在滁州的一个关键驻扎点,又将一支分队赶出了滁州。

  “恭迎殿下。”将士们纷纷跪下行礼。

  易殊抬手示意免礼,又转身冲着身后今日随他一起出征的战士道:“尔等皆是我大魏的忠良将士,快些下马歇息罢。”

  很快有士兵去扶负了伤的战士,又有士兵去引新的火堆,紧张的气氛松懈下来。

  易殊顾不上吃饭,下了马就直接朝宁轲这边过来。

  他二话不说,拉松语文学免费小说阅读_www.16s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