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松语文学 > 历史军事 >陈果夫、陈立夫与蒋介石最新章节 > 陈果夫、陈立夫与蒋介石TXT下载
错误举报

第 30 章

  劝降顾顺章的重要,第二天便把顾顺章送到guó mín dǎng司令部监狱,安置在所谓的优待室内。这样,既能保证顾的安全,又能满足顾的生活要求。

  顾顺章在关押中,陈立夫、徐恩曾等多次到狱中对顾进行利诱,许以高官厚禄,促其彻底叛变革命。为照顾顾的生活,陈、徐也还多次派人送钱、送物给顾。如当时任调查科助理干事的张文,曾三次受徐指派,购买一些食品、水果、扑克牌以及扇子、蚊香等日用品送给顾顺章。

  在陈、徐的劝说利诱下,顾顺章完全叛变了共产党。他首先供出了当时被关押在上海提篮桥监狱的恽代英的真实身份。恽代英是中央委员,1931年春天在上海以共产党嫌疑被捕。顾顺章对恽代英所用的化名以及被关押监号等知道甚详。在顾顺章供出恽代英的真实身份后,徐恩曾派顾建中、李熙光、王思诚三人携带一本刊有恽代英相片的黄埔军校第四期同学录(因恽代英是黄埔第四期政治教官),到狱中加以对证。在查对证实以后,徐恩曾极为高兴,当即面报陈果夫、陈立夫,转报蒋介石。同时又将恽代英押解南京,并派顾建中、李熙元、王思诚三人对恽代英进行一系列的威胁利诱,企图迫其叛变革命,从而获得有关中央更多的活动情况和组织情况。但是恽代英始终忠贞不渝,除承认自己是一个中国共产党党员外,无其他任何供词。不久,恽代英便由蒋介石下令杀害了。

  第九部分 14.为了让蒋介石高兴,陈果夫、陈立…

  顾顺章还供出了几处中共在上海来不及转移的地下秘密机关。中共在上海的直属单位所在地,多数是在顾顺章领导的保卫组的保卫之下。中共中央从钱壮飞那里获知顾为guó mín dǎng逮捕之后,当即作出紧急决定,首先是迁移各个地下机关。根据当时的实际情况,一个地下机关的安全转移是很不容易的。当调查科从顾口中得悉情报后,立即赶往上海,中共中央的大多数机关已经转移,但也有少数一时来不及转移的机关,如红旗报社、保卫组办公处、北四川路接头处等。这些机关全都遭到了特务的破坏。其中周恩来原来常到的办公处所,也遭到破坏,周恩来幸而在特务们来以前的一刻钟离去,否则难免不遭dú手。由于顾的叛变,中共中央在上海的机关被迫全部重新安排处所和人事。另外,顾顺章还供出了中共保卫组的一些地下工作人员,其中绝大多数因被捕后拒绝自首叛党,被特务们杀害了,少数人在顾顺章的影响下叛变。

  顾顺章叛变之后,加入了二陈的特务组织。他整理编撰了各种训练特务的教材,整理出一套六册的特工丛书,分别为《训练工作》、《情报工作》、《侦查工作》、《行动工作》、《审查工作》、《组织工作》,共约50万字。除此之外,顾还为二陈出谋划策,培养特工。顾曾向陈果夫、陈立夫建议:要彻底动摇共产党在上海的基础,就应该设立一个强有力的机构;同时,对于"自首政策"必须切实贯彻,以瓦解和最后消灭共产党。他还提出开办"特工人员训练班"的建议,训练一批有特务工作能力的人员,充实各级特务机构。为了打击共产党,顾还建议在上海设立一个以行动工作为重心的上海行动区,以组织对组织,给共产党以不断打击。这些建议后来都被二陈、徐恩曾采纳。陈果夫、陈立夫对于取得的每一项成果都及时上报蒋介石,蒋介石在对他们成绩充分肯定的同时,还对他们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以确保这项工作毫不松懈。

  顾顺章的叛变给中国共产党造成了重大损失。二陈也从中看到政治软化的"威力","软"刀子更舍不得放下了。由于中共基层组织里的党员的大部分都是参加生产的在业工人,他们与脱产干部不同,有家庭的拖累,有失业的危险。特务们对这些人采取"扩大自首潮流,瓦解中共组织"的政策,是尽量不予逮捕,通过谈话"说服"他们秘密自首,充当特务耳目内线"细胞"。这种方式,特务们自称为"细胞"政策。而"细胞"政策多运用于产业工人集中的上海地区。

  二陈在上海的特务头子马绍武,于1932年来到上海,首先在沪西地区开展"细胞"工作。马绍武根据自首人提供的线索,查证确实后,即采用突击说服的办法,把对象吸收为共产党基层的内线关系,使之成为细胞。

  在突击说服时,特务常把说服对象带到茶馆或清静的马路边,或到对象的家里,先和他谈生活情况、工作情况,然后和他谈对共产党的看法和态度。一般的对象是不会轻易表露自己的态度的,谈话特务就对他显露身份,对他进行威胁和反动宣传,说什么共产党对人民危害极大,破坏了人民的安定生活,扰乱了国家体制完整,共产党已成了违犯民国法律的主要犯罪分子,应受到军法的惩治等等。然后说:"你有妻儿老小,全家靠你养活,你参加反动组织,扰乱社会治安,万一被捕,你的家庭不也要受到牵连吗?我们为了挽救你,希望你早点向政府自首,这样可以保证你的前途和家庭安全。何去何从,你要三思……今天的谈话不要和其他人谈起,否则,对你只有百害而无一利。"

  第九部分 15.为了让蒋介石高兴,陈果夫、陈立…

  特务的这种"细胞"政策极为dú辣。马绍武在沪西不到半年的时间里,几乎掌握了中共沪西地区整个基层组织活动的情况。马绍武后被中共"特科"行动队除去,继任的徐兆麟承继和发展了"细胞"政策。他不仅注意发展内线细胞,更重视对内线细胞的培训和利用。在培训利用中,凡发现不利于内线细胞提升的障碍,便设法予以清除,为他们进一步打入高一级组织扫清道路。这些内线细胞一旦被提拔上去,对特务进行破坏活动十分有利。为拉拢内线细胞,特务机关对内线细胞每月分别给予5到15元的活动津贴费,对有"重要表现"的给予一定的奖励,对家庭生活比较困难的也酌量发给生活补助费等。

  为了更有效地对被捕的共产党人进行政治欺骗,诱其叛变,根据二陈的建议,guó mín dǎng还专门成立了从事此项工作的机构反省院。同时公布了《反省院条例》,将反省院纳入政府机构。特务们常常将抓来的共产党人关进反省院中进行所谓反省,"反省合格"后予以释放,并从中挑选出一部分人专门从事破坏中共组织的活动。按组织系统,反省院隶属法院。由于原有的司法人员对革命人士所进行的欺骗诱叛的办法不如CC特务的yīn险dú辣。为了使反省院成为更得力的破坏革命的工具,扩大自己的势力范围,二陈极力想控制这一机关。

  二陈与徐恩曾几经商议之后,提出了一整套对反省院加强管理和实施诱叛的办法,然后由组织部出面和司法院院长居正、司法部部长谢冠生等接洽,要求加强反省院组织,订立更为完整的制度,更有效地实现其欺骗诱叛,瓦解革命阵线的政治目的;要求反省院除接受高等法院送来的"反省人"外,还要接受调查科派来的"反省人";并要求司法部门同意接受中央组织部推荐的CC分子担任反省院院长。陈果夫、陈立夫有蒋介石作靠山,谁也得罪不起,又由于陈家的势力摆在那里,陈果夫、陈立夫想办的事差不多都能办到。于是,1932年,各反省院院长陆续改由CC分子担任,如首都反省院院长廖家楠、苏州反省院院长刘云、安徽反省院院长仲建辉、湖北反省院院长郭良牧等。自这些CC分子担任反省院院长之后,反省院形式上仍属高等法院,但实际上真正的管理权已归特工总部。对于反省院原有人员,除少数被吸收进入中统外,大部分都被赶走。这样,反省院完全成了"CC"特务的天下。

  反省院一般设院长一人。在院长领导下,下面分设训育、管理、总务三个科。三科之中,以训育科为重心,直接对"反省人"进行欺骗诱叛。反省院在押的人员分为四类:第一类是被认为叛变共产党不彻底分子;第二类是坚决不承认自己是共产党员的人;第三类是被认为有共产党嫌疑的人和思想"左"倾人士;第四类是一些原属中统,后被认为对组织不忠,违反特务纪律的人。反省院所谓的政治训练内容有三:一是以全民革命反对无产阶级革命;二是以阶级调和反对阶级斗争,三是以三民主义反对共产主义。

  第九部分 16.为了让蒋介石高兴,陈果夫、陈立…

  反省院按"反省人"的文化程度将其编为四组进行"训练"。甲组为大学程度,乙组为中学程度;丙组为小学程度;丁组为文盲。如果丁组人数不多,丙丁两个组便合为一个组。甲组只是"学习",不参加劳役。"学习"以听课为主,自学为辅。乙组"学习"、劳役各半。丙丁两组以劳役为主,间或参加听课。"学习"内容中最主要的是戴季陶的《孙文主义哲学基础》、胡汉民的《三民主义的连环xìng》、陈立夫的《唯生论》。上课由训育员担任讲课。此外,还有一种该院认为最重要的课程,即所谓精神讲话。精神讲话,多由该院聘请一些反动报刊的主笔编辑、社会名流学者以及一些省党部委员担任,所讲内容不外是说guó mín dǎng好,共产党坏,只有叛变革命,才有出路等等之类。对于此项讲话,四个组都要参加听,甲、乙两组还须作各种笔记,如听讲笔记、读书日记、反省笔记等等,并须逐日送jiāo训育员审阅,训育员还要经常进行个别谈话。

  反省院规定所有"反省人"的"反省"以六个月为一期,每六个月举行一次考试。甲、乙两组去笔试,其试题多为"对苏联的认识如何"、"中苏关系是怎样"、"三民主义与共产主义比较"之类。对于丙、丁两组是口试。考试不及格者便留级,继续"反省"半年。那些训育员常用威胁的口吻对在押的"反省人"说:"如果三期不及格,便要qiāng毙!"所以在押的人精神上经常受到折磨和摧残。考试及格者发给一张"准予自新"的证明书,释放出去。即使是这些被释放出去的"自新人",仍必须接受当地特务室的管制3年,定期汇报思想和言行。如果"自新人"被认为有共产党活动嫌疑的,随时可以被重新关押监禁。

  可以说,以上这些都是陈果夫、陈立夫的"杰作"。他们自认为通过这种方式能从根本上搞跨共产党,然而,他们错了。他们忽略了一个最简单的事实,这就是他们的对手不是guó mín dǎng而是共产党。陈果夫、陈立夫利用劝降审讯和反省院训练等多种办法,虽有革命不坚定分子叛变,但更多的共产党员在敌人威胁利诱面前,却永葆革命者的本色。

  中国共产党早期领导人瞿秋白即是一例。1934年红军主力长征,瞿秋白留在江西根据地,任中央分局宣传部长兼中央办事处教育部部长。1935年2月,在突围转移途中于福建武平被guó mín dǎng军队包围被俘。消息传到南京,陈立夫十分兴奋。他想,瞿秋白曾任中共临时中央负责人,有名的大知识分子,如果劝降成功,会震惊中外,至少也可以得到共产党内若干机密情报。于是,他亲自挑了一名专门从事劝降工作的高级特务、特工总部训练科科长王杰夫前往福建,以guó mín dǎng中央组织部福建党务视察员的身份,去作瞿秋白的劝降工作。王杰夫到福建后,会同所属福建省特务室主任钱永建一道对瞿秋白进行劝降。他们多次商谈对策,采取种种办法,与瞿秋白进行多次谈话,企图让瞿自首。但瞿秋白一身正气,威武不屈,丝毫不为所劝,誓死不投降,直至最后英勇牺牲。

  的确,陈果夫、陈立夫为了让蒋介石高兴,让蒋介石放心,他们俩付出了很多,但蒋介石是个有数的人,当他看到陈果夫、陈立夫使出浑身解数来对付共产党,而共产党的势力不但没有削弱,反而越来越大,自然十分恼火。这样,陈果夫、陈立夫用他们的心血和汗水所换来的只有蒋介石怨气和训斥。陈果夫、陈立夫自然心里不太服气,但还必须装出一副奴才相。

  第九部分 17.打是亲骂是爱(1)

  在蒋介石与陈果夫、陈立夫的jiāo往中,陈果夫特别是陈立夫没少挨蒋介石的骂,但是这种骂在抗日战争bào发之前,大多不是恶意和敌意的,这也应了老百姓的一句俗话,打是亲,骂是爱。1931年,日本帝国主义发动了侵略中国的九一八事变,整个东北近百万平方公里土地和3000万同胞遭到日本帝国主义铁蹄的蹂躏,中华民族面临着亡国灭种的危险。

  在这样一种民族危难面前,蒋介石不顾民族大局,仍然坚持"攘外必先安内"的反动立场,引起了全国人民的极大愤慨。与此同时,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全国掀起了空前规模的反日浪潮。由于民族危机和人民抗日运动的影响,guó mín dǎng军队内部也发生了动摇、分化和分裂。汪精卫、孙科、陈济棠、李宗仁等在九一八之前,在广东成立另一个"国民政府",与蒋介石实行武力对峙,他们利用全国的形势,极力逼蒋下野。在全国抗日运动的冲击下,在guó mín dǎng内部反蒋势力的咄咄进逼下,蒋介石的统治陷入了危机之中,他开始考虑自己的出路和前途。经过再三考虑,蒋介石认为,对于这样一种形势,进只能使自己跌进深渊,唯有退才能绝处逢生。这样,蒋介石故伎重演,决心下野,1931年12月15日,蒋向guó mín dǎng中常会辞去"国民政府"主席兼行政院长职务。但实际上,蒋介石仍躲在浙江奉化幕后cāo纵政局。

  由于guó mín dǎng内部明争暗斗,各路军阀也都打着各自的算盘,guó mín dǎng统治的危机越发加重。蒋介石开始觉得一身轻松,以很大的耐心坐山观虎斗,但当他看到guó mín dǎng大厦将倾的景象时,便再也耐不住松语文学www.16sy.coM免费小说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