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松语文学 > 历史军事 >陈果夫、陈立夫与蒋介石最新章节 > 陈果夫、陈立夫与蒋介石TXT下载
错误举报

第 31 章

  xìng子,开始着急起来。1933年元旦,蒋介石通知陈果夫、陈立夫等人迅速前来,有紧急事情商谈。二陈惴惴不安地急奔蒋介石身边,只见蒋介石铁青着脸,一言不发,端坐上首沙发上。在座的还有张厉生、余井塘、张道藩、叶秀峰、刘健群、戴笠等人,都肃然危坐,默无声息。一看这个气势,兄弟俩便知道今天的召见非同寻常,于是很知趣地找个位子坐下。

  蒋介石见人数到齐后,便开始训话。他先讲了当时国内形势,但越讲越激动,先是训斥众人,到后来便气势汹汹地骂起来,骂特务组织无能不中用,无法对付共产党,连guó mín dǎng内部的派系之争也无法解除,是一群笨蛋,一堆废物。众人被骂得哑口无言,胆战心惊,直冒冷汗,整个房子里充满了紧张、压抑的空气。蒋介石整整骂了一个小时,自己也感觉有些疲劳,觉得刚才自己有些失态,话说得有些过火,于是,马上换上了笑颜,语气也缓和多了,摆出十分诚恳的样子,要求大家消除误会,同心同德,群策群力,互相配合,有效地对待guó mín dǎng中各派系以及共产党和其他党派,以渡过目前的危机。并让大家献计献策,集思广益。众人被蒋介石骂得晕头转向,哪里还能猜到蒋介石的用意,当然就谈不上出主意想办法了,一个个只是目瞪口呆,不敢讲一句话。

  蒋介石看到众人没反应,知道他们没有明白自己的旨意,于是便暗示他们,为了加强团结,统一指挥,可以分别成立两个秘密组织,以这两个小组为基础,形成guó mín dǎng的中坚力量。他向众人表示,小组织成立后,他将在人力、物力、财务等各方面予以全力支持。蒋介石这么一解释,众人才恍然大悟,如梦初醒,真正领会了蒋介石今天召集他们开会的旨意。于是,众人唯唯诺诺,表示尽心竭力,立即成立小组织。

  第九部分 18.打是亲骂是爱(2)

  陈果夫、陈立夫从蒋介石那儿回来后,心情很不平静,蒋介石骂他们特务组织无能的声音总是响在他们的耳边,刺激着陈果夫、陈立夫寝食不安。于是,召集其亲信张厉生、张道藩、余井塘、叶秀峰、徐恩曾等日夜开会,进行密谋,商讨如何准确无误地执行蒋介石的旨意,迅速成立小组织,而且,下决心要把这个组织建设好,使之成为guó mín dǎng的支柱。众人一再表示,要坚决拥护蒋介石为guó mín dǎng领袖,使之成为中国的希特勒和墨索里尼,实现"一党专制、领袖独裁"的专制统治。陈立夫还派人到德国、意大利进行考察,研究希特勒、墨索里尼的法西斯建党模式。可见,这时的陈果夫、陈立夫对蒋介石是绝对忠诚的,没有二心。陈果夫、陈立夫心中清楚,蒋介石不出山,也就没有他们二陈的出头之日,所以,二陈这时对蒋介石的东山再起可以说是竭尽全力。

  经过一段短时间的准备,由陈果夫和陈立夫领头,以CC派骨干为基础,成立了两个小团体,一个是"青天白日团"(简称"青白团"),一个是"中国guó mín dǎng忠实同志会"(简称"同志会")。这两个组织的章程从文字上虽不尽一致,但实质上没有多大区别,关于这一点从它们的政治纲领便可以看出来。两个组织的政治纲领虽然在一些文字上有所区别,但都跑不出以下几条:拥护蒋介石为guó mín dǎng唯一领袖;执行"攘外必先安内"的国策;镇压爱国民主运动等等。而且名为两个组织,实则是一套人马,因此,组织成立不到半年,"青白团"取消,只剩下"同志会"一个组织。

  这两个组织都拥戴蒋介石为最高领袖,在领袖之下设干事长,干事长为陈果夫,副干事长为陈立夫,常务干事则为余井塘、张厉生、叶秀峰、徐恩曾、张道藩。领导机构实则有上述七人组成。但这组织讳莫如深,外人知之甚少。他们不仅对外虚伪地多次申明无此组织,且对未加入此组织的CC分子也加以否认。青白团、同志会在秘密中发展,极其严格。入团手续多在南京陈氏兄弟螺丝转弯居所办理。在这个居所里,梁间蛛网纵横,台上烛光惨淡,桌前壁上挂着一幅罩有灰尘的中山先生遗像。陈立夫、张厉生、余井塘、徐恩曾等,就在此yīn暗气氛中叫入团者面向孙中山先生遗像和蒋介石像举起右手宣誓:永久拥护蒋介石为领袖,实行三民主义,遵守纪律,严守秘密,至死不渝,等等。完成了中世纪封建神秘的仪式后,监誓人向入团者致威胁训词:"违犯纪律要遭到严酷的处分,甚或处死;领袖叫你如何就得如何,抗命为纪律所不容。"

  应该说,陈果夫、陈立夫没有考虑其他别的,他们把蒋介石摆在了神的位置上。蒋介石就是他们的信念,他们把自己的政治前途和希望全都寄托在了蒋介石的身上。陈果夫、陈立夫认为,事到如今,已别无选择。也许正因如此,陈果夫与陈立夫对这两个组织的控制十分严格,对"青白团"和"同志会"管束很紧。他们强调该组织严密的纪律xìng,加入组织的成员要绝对保密,对任何人不得暴露身份。这两个组织只有纵的组织关系而无横的联络。所谓"我们自己人"只限于入团者那个地方内,别的地方就不能知,也不得问,问了就是违犯纪律的行为,倘越戒律半步,将受到严厉制裁。而且,所有加入组织的成员都有维护组织,发展新成员的义务,有破坏共产党组织、监视共产党活动的职责,还有监视其他党派甚至guó mín dǎng员言行,并向上密报的责任,必要时还得接受组织分派的特殊任务。

  第九部分 19.打是亲骂是爱(3)

  有了这些章程,"青白团"和"同志会"很快发展起来了,虽然人数开始并不多,但有相当的质量。因为,这些大都是"CC"骨干分子,而且都身居要职,分布在全国的各个领域、各个部门。陈果夫、陈立夫为了将其组织发展到全国,先后派出一些骨干分子,渗透到各方面,进行或明或暗的破坏活动。如派张道藩到浙江,派吴醒亚到上海,派叶秀峰到四川,派余井塘到江苏,派陈肇英到福建等。这些人到各地后,也按中央的一套严密系统,秘密建立起地方分会和外围组织。如,张厉生到华北后,秘密往返于北平、天津之间,联络了一些CC死硬分子和guó mín dǎng骨干分子,于1934年秋天正式成立"诚社"。参加该组织的成员达100多人,其纲领强调学习曾国藩、胡林翼等人,在"诚"字上下工夫,拥戴蒋介石为领袖,"服从三民主义、guó mín dǎng、蒋介石",实行独裁政治、经济、文化,提倡中国本位文化,提倡封建道德。"诚社"总书记为张厉生,副总书记为胡梦华,总干事为李白虹,副总干事为张光涛、赵在田、史国源。陈果夫与陈立夫对该组织十分重视,并拨出专门款项,作为组织活动经费。诚社办有《存诚月刊》、《诚报》旬刊,进行舆论宣传。

  吴醒亚到上海后,纠集了一些CC重要成员,于1934年正式成立"干社"。其纲领与章程和"青白团"、"同志会"大同小异,而且有些方面有过之而无不及。可以说,它的组织形式、领导建制、政治纲领完全以德国法西斯党为蓝本,是一个地地道道的法西斯特务组织。他们公开提出"坚决信奉法西斯主义"、"坚决奉行一个领袖、一个主义、一个党的最高信条"、"誓死保卫、拥护最高领袖蒋委员长"、"扑灭共产主义和共产党匪徒"等反动的口号。干社的社长为吴醒亚、副社长为潘公展。陈果夫、陈立夫对上海干社十分重视,专派他们的嫡堂弟陈宝骅任该社事务组主任。干社还创办了《社会主义月刊》,大肆宣扬法西斯主义。干社成立后,积极参与逮捕、绑架共产党人的活动。同时,在抢占上海艺华电影制片厂,袭击捣毁经理销售左联出版的书刊杂志和鲁迅著作的书局分店,抢占上海青年中学和民光中学等罪恶活动中,干社充当了主要角色。

  陈立夫在极力扩大组织的同时,极力强调宣传教育的重要xìng,他认为:fǎn gòng要正本清源,要在文化思想上反马列主义,肃清马列思想。当时他曾信心十足地向蒋介石夸下海口:若说作文章、讲话,搞学生运动,我们总不见得搞不过共产党吧!在这种思想指导下,他和陈果夫等,到处发表讲演,宣传法西斯主义。陈立夫在北大、清华讲演中还说,他一年之内要在京沪汉等大城市对10万学生发表讲话。除此之外,他还网罗一些反动文人帮他写了反对唯物论、否定阶级斗争学说的《唯生论》;组织中国文化建设协会,发起所谓建设运动,要一些反动文人办宣传法西斯主义的报刊;还和叶楚伧一起主编吹嘘蒋介石为法西斯领袖人物的《墨索里尼传》;发动王新命、何炳松、黄文山、陶希圣等CC系十教授发表《中国本位的文化建设宣言》,等等。

  在陈果夫、陈立夫为蒋介石的独裁统治而干得热火朝天的时候,蒋介石有时虽闭着眼,但每一个细节都逃不过他的眼睛。一方面,蒋介石对二陈的耿耿忠心看在眼里,记在心上。与此同时,还经常具体指导。蒋介石曾对二陈的培训反动学生计划发出具体指示,即1934年,徐恩曾在南京常府街48号,召集特工总部的卢斌和专管"学运"的项本善,以及南京guó mín dǎng市党部做"民运"的李永懋等,传达了蒋介石的旨意,组织大中学校学生到江西参观,就是对他们训练,是寓训练于参观之中。要使"学运"的核心分子实地见识一番,看看guó mín dǎng剿共的"战绩",了解一番共产党的各种情况,以便研究对付共产党的办法。

  第九部分 20.打是亲骂是爱(4)

  当时还决定,特工总部的参观团,以卢斌为团长,项本善为秘书,下面分三个小组,第一组为中央大学,第二组为金陵大学、金陵女子文理学院的学生,第三组为中学生,共计56人。其中有CC分子,特务分子和部分思想落后的分子。他们从1934年7月21日出发,8月29日返回,历时40天。在参观中,guó mín dǎng把他们杀光、烧光、抢光的"三光政策"造成的恶果,诬蔑说是共产党和红军干的。"参观"回来后,在陈立夫的导演下,成立了一个由徐恩曾、张道藩、叶秀峰、洪兰友等五人组成的"学运指导小组"。学运指导小组在9月14日,召集参观团成员和各大中学校的CC骨干167人,在四象桥中国文化建设协会,成立了一个名为"三民主义革命大同盟"(简称"同盟")的组织。"同盟"的成立仪式严肃而又神秘。特务头子叶秀峰、张道蕃亲自领大家举手宣誓:"绝对服从蒋委员长训示","如背誓言,甘愿受最严厉的处分。"监誓人徐恩曾做了长篇讲话,声称"同盟是选择优秀学生组织起来的",今天是大家走上"光明的政治道路的开端。只有绝对服从蒋委员长才有前途,反对蒋委员长的都是我们的敌人。"仪式后把人们分成八个小组,宣布了五项纪律。

  其基本内容是:一切听组织指挥,绝对保守秘密,内部情况不许外泄,接受任务不许推诿,不许擅自脱离组织等。当时还规定,每半日一次例会,地点在临时指定的秘密机关,内容由同盟办公室主任项本善布置,主要有:汇报校内各种团体、组织的活动情况,院会、系会、演说会、辩论会、同乡会等统统在内;讨论如何支配、掌握这些组织和团体;接受"调查"任务等。

  要调查的对象主要是有亲共反蒋表现的人。如,在中央大学调查过生物系教授欧阳翥先生,原因是有人密报他对社会不满,发过牢骚,历时一年多没抓住他的把柄。再就是西北军阀马家送中央大学学习的一批人,也都被列入过调查对象,还为他们写过"专案报告"。为了有把握完成调查任务,徐恩曾还教给他们一套手段,如要伪装,不要暴露真面目,在左倾同学面前装"左",在右倾同学面前装右;要千方百计往同学们的团体中钻,钻进去就要争取当领导,等等。为了培养这批同盟成果,还举办过一期"专题讲座",陈立夫讲的是《唯生论》;戴季陶讲的是如何俯首帖耳供蒋驱使的"青年修养";缪凤林讲的是"中国历史人物评论",中心思想是说蒋介石为中国理所当然的最高领袖;徐恩曾的任务是轮流约组长到"餐馆"吃饭、谈话,做具体深入的教育,等等。

  然而,尽管陈果夫、陈立夫苦心经营的这两个组织为蒋介石立下了汗马功劳,但由于guó mín dǎng内各种组织jiāo错纵横,矛盾四起,蒋介石为了统一组织,停止内耗,下令解散一切小组织。1938年3月武汉珞珈山guó mín dǎng临时全国代表大会期间,吴稚晖代表大会主席团建议大会推选蒋介石为guó mín dǎng总裁,汪精卫为副总裁;解散guó mín dǎng内一切小组织,成立三民主义青年团,所有过去小组成员可就地参加guó mín dǎng或三民主义青年团。全场起立,一致同意。于是,青白团与"复兴社"在汉口发表联合声明宣布解散。当然,如此结局对于陈果夫、陈立夫,无疑在心理上受到了一次沉重的打击,他们怎么也想不到会是这样一种结局。他们当然是不甘心这样一个结局。

  第十部分 1.功高震主(1)

  有些时候,蒋介石对陈果夫、陈立夫这帮人还是满赏识的,但有时,蒋介石也真把CC分子看成是一群可用但不可重用的无赖。一方面,蒋介石为了维护蒋家势力,形成唯我独尊的政治局面,不得不用这帮人,因为这帮人为了往上爬,可以不择手段地去做任何事情,有些见不得人的勾当还必须让他们去做。另一方面,蒋介石又从心眼儿里看不上这帮人,特别是对于陈果夫、陈立夫手下这帮人不顾大局、钩心斗角、唯利是图、有官就抢的作风深恶痛绝。尤其是陈果夫、陈立夫领导的"CC"势力越来越大,有时甚至要超过他蒋介石,这也松语文学www.16sy.coM免费小说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