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松语文学 > 其他类型 >儒家的处世之道最新章节 > 儒家的处世之道TXT下载
错误举报

第 34 章

  “君子要给百姓以恩惠而自己却无所耗费;使百姓劳作而不使他们怨恨;要追求仁德而不贪图财利;庄重而不傲慢;威严而不凶猛。”子张说:“怎样叫要给百姓以恩惠而自己却无所耗费呢?”孔子说:“让百姓们去做对他们有利的事,这不就是对百姓有利而不掏自己的腰包嘛!选择可以让百姓劳作的时间和事情让百姓去做。这又有谁会怨恨呢?自己要追求仁德便得到了仁,又还有什么可贪的呢?君子对人,无论多少,势力大小,都不怠慢他们,这不就是庄重而不傲慢吗?君子衣冠整齐,目不邪视,使人见了就让人生敬畏之心,这不也是威严而不凶猛吗?”子张问:“什么叫四种恶政呢?”孔子说:“不经教化便加以杀戮叫做虐;不加告诫便要求成功叫做暴;不加监督而突然限期叫做贼,同样是给人财物,却出手吝啬,叫做小气。”

  “尊五美,摒四恶”就体现为官从政的中庸之道。其中的“五美”,“君子惠而不费、劳而不怨、yù而不贪、泰而不骄、威而不猛”就是中庸,而“四恶”则反中庸。孔子满怀仁德之心,体现出对统治者利益和民众利益折中调和兼顾的政策导向。

  要做到中庸,首先要练好基本功,儒家的基本功就是修身,从格物致知,到正心诚意,最后再到修身治国,中庸之道的主题思想本来就是教育人们自觉地进行自我修养、自我教育、自我完善。关于修身在第一章已经详述,不再赘言。在这里只是再强调一下,“诚”对修身和中庸之道的作用。《中庸》在修身是提出了诚的概念。它说:“诚者天之道也,诚之者人之道也。诚者不勉而中,不思而得,从容中道圣人也。诚之者择善而固执之者也。”诚之者,择善而固执之,不达则不肯辍,直至得其真谛。诚,则专且能永恒,心不旁骛,行不或止,则其道自明矣。诚的力量可以这样来说明:诚引导我们真实地面对自我,深入理解自己的不完美xìng和完美xìng。实际上,在《中庸》里,诚是一种自始至终贯穿人们生活的力量。我们生而有诚,由诚所驱动,受诚的支配。因此,“诚”不是一个从不诚到诚的过程,而是一个由诚到诚的过程。总之,诚是自在的。《中庸》说:“诚者自成也,而道自道也。诚者物之终始,不诚则无物”。也就是说,诚是每时每刻存在于我们的生活之中的动力。诚是儒家生活概念的基础。当诚促使我们真实地面对自己时,直接出现在我们面前的就是社会关系。“故君子不可以不修身,思修身不可以不事亲,思事亲不可以不知人,思知人不可以不知天。”天下唯至诚能尽其xìng,能尽其xìng则理可得矣。也就是精诚所至,金石为开之义。至诚则不息不止,不息不止则能持久,持久则可达悠远博厚高明之境界。然则博厚可以载万物,高明可以覆万物,悠久可以成万物,此唯圣人能得而行之。为官之道,就是先要从自身的基本功练起,只有这样才能在为官后宠辱不惊,恪守中庸,出神入化,无往不利。中庸之道在为官的具体体现,在于不断调试自我,包括一方面戒惧谨慎,如履簿冰,另一方面却勇于革新,开创出前无古人的事业;一方面廉洁自津,勤勉公事,另一方面又要处理好同僚、同事关系;以迂为直,外圆内方;不飞则已,飞必冲天;功成而能身退。“善为士者,微妙玄通,深不可识。”

  中庸并不是搞折中、无原则妥协,而是要做到不偏听偏信,以社会的利益为重,高瞻远瞩、顾全大局。中庸之道到了现代,好像成了贬义词,和“老好人”“和稀泥”同义,“明哲保身”这个词的下场也和“中庸”差不多,都在日常生活中变了质。其实真正的“中庸”是反对模棱两可,无原则的妥协的,他“不是模棱两可,而是真理之道,中正之道”。所以中庸之道,不是搞折衷,不分黑白,放弃原则。

  要做到真正的中庸就必须审时度势,看清潮流,明白变与不变的统一,这就要求首先,做大事必须先观大局;其次,非常时期,要有霹雳手段时变、物非、人异,而其中庸之道不因之而变,是为死守,则不可为!比如:行千里之途,人或说无以守其中正,是不知其中正之道也。千里之途,不守其直,不避其曲,唯以到达目的地为图,直以行其道,曲以避其险,越其高山,涉其大川,则自出发点直至达于其目的地,此即为千里之行的中正之道。最后要懂得变与不变的辩证统一,不论对于何事何物何人,其中庸之大道是不变的,也就是个xìng与共xìng的关系,具体到某人、某事、某物,其中庸之道必有不同内容,这是个xìng,但其总体而言,中庸之道的根本内涵却是不变的,即不偏不倚,常守不易,这就是共xìng,要知中庸之道,必先明于此理。

  下面分享一位学友对曾国藩为官的中庸之道做的总结,以飨读者。

  曾国藩中庸固本之术:

  顺随动静之理,不yù才能遂其yù

  该忍的时候就是要忍。这并不代表你是一个没骨气或者无原则的人,而是认清形势,以图后举的明智行为。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中庸艺术,它可以让对手放松警惕,也有利于让自己在不露声色中悄然壮大自己的实力,在不显山露水之际快速接近自己的目标。

  1、修养心xìng,无间进取

  自我教育贯穿于人的一生之中,人们一刻也离不开自我教育。要将自我教育贯穿于人生的全部过程,就需要有一种强有力的自我约束、自我监督的精神。即使在自己一人独处的情况下,别人看不到自己的行为、听不见自己的言语,自己也能谨慎地进行内心的自我反省、自我约束、自我监督。曾国藩以他苦行僧般修行的现身说法,雄辩地证明了这一点。

  2、自我更新,以静安身

  时间会消磨掉一个人的功业、毅力和闯劲,也会慢慢清洗掉一个人的一切荣誉。所以,不要为时间的流逝而哀伤,关键是要不断地学习新事物,加强对自我的控制,及时地更新自己。

  3、荣辱集一身,宠骂若等闲

  环顾四周,我们身边的很多人都不懂得忍的重要xìng。所以,他该忍的不忍,该让的不让,头脑容易发热,最后危及自身。所以,一定要用理智来处理遇到的问题,无关大局之处一定要忍要让。用这样的思想来处世,表面上是退是让,是与世无争,实际上是以退为进,将自己争的动机隐藏于无形之中。

  4、息事宁人,委曲求全

  一个人尤其是一个领导者,如果不能保持冷静的头脑,经常做出情绪化的反应,肯定是一种不成熟的表现。而具有良好的心理品质,才能在仕途上走得顺利。人生不如意十常八九,为官者更是经常遇到不如意的事情,比如事业的成败,个人的进退,别人的毁誉。这时,以一种近似中庸的态度去面对这一切,可以说是生存的一种大智慧。

  5、顾全大局,示弱待变

  要想修炼自己的胸怀,保持自己的事业不断发展壮大,就要有承受巨大痛苦的心理准备。心胸开阔的本质就是在不断的痛苦考验中锻炼出来的。我们追求的是更大的成功,需要宽广的胸怀,就要能够承受巨大的痛苦。只有从炼狱中走过的人才会发现通向幸福的途径,才会达到通过炼狱到天堂的境界。

  6、和为贵,忍为高

  第33章 为官之道,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2)

  得与失在事业发展中皆属正常,胜与败更是兵家常道,几分超然,几分大度,放心胸于天地间,置得失胜败于坦然处;留一步路宽,让一分人前,学会“释怀”方见天地宽。

  7、英雄屈身,忍辱示弱

  牺牲掉一些个人的率xìng自由,多些忍受妥协,是为了和环境之间多些润滑,多乘顺风,使自己在已经够激烈残酷的竞争之中不再另添麻烦。艰难困苦,磨练英雄,终于在功成名就的同时,也将一种面对外部环境的柔顺圆融之道,内化为一种再难消失的个xìng风格——这是曾国藩历尽磨难后的最大收获。

  8、以守为攻,圆融处世

  忍让也是有境界之分的。曾国藩的忍让,不是压制自己、克制自己的那种忍让,而是在尊重客观条件的同时而又不放弃主观追求,旨在谋求自己去适应客观规律的那种忍让。这是对天地间万事万物及其大道理有所觉悟之后,才拥有的十分圆融的一种立身处世态度。这里面包含着一种难得的“中庸”精神。

  对于我们来说,要以中庸之道处世,以逍遥之道处心;以出世的态度做人,以入世的态度做事。用儒家思想进取,以道家智慧炼心;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在变动不居的人生道路上左右逢源,洒脱自在,始终不失精神依托。

  光明磊落,正气凛然,行天下之正道

  【子曾经曰过】

  “子曰:君子矜而不争,群而不党。”

  -------《论语.卫灵公》

  【智者感悟】

  孔子说:“君子庄重而不与人争执,合群而不结党营私。”

  从古至今,以今及古,凡正派人,公道率真,,方正坦dàng“君子不党”。所以儒家认为党必为私,党必为过,党而不仁。对于结党之祸,无论是从儒家的理论上,还是后来的历史经验都证明应该避免之!当然,这并不是说当官就一定要特立独行,不与人来往,没有朋友,而是说为官要做到和而不同,群而不党!

  儒家认为君子是光明磊落的,正气凛然,所以君子不应该结党,而作为为政者更应该以天下大公之心为万民谋福祉,行天下之正道,作万民之表率。儒家反对个人结党,尤其是反对在位的官员结党,而提倡君子不党,主要是为了防止小人在一起拉帮结派,“群居不义”,寡廉鲜耻,无恶不作。如小人“群居终日,言不及义,好行小慧,难矣哉”就是说小人聚在一起难免要抱圈子,拜把子,拉关系,搞宗派。所以孔子认为,“人之过也,各于其党。”(显仁篇),说的就是这回事!这句话的意思是说一个人身上的毛病、过错,往往与他周围的人有关系,所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民间谚语说,“鲇鱼找鲇鱼,嘎鱼找嘎鱼”,以及“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就是说明人们有为了私利而结党的倾向,如果这种情况出现在官场就会有以私害公、危机整个社会的危险,所以孔子对其深恶痛绝。孔子对于小人的许多经典见解,如《论语》中:“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如“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如“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如“君子泰而不骄;小人骄而不泰”,等等,直至今天,也仍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真理。

  欧阳修在《朋党论》中写的好,“小人无朋,惟君子则有之”,说的就是防小人结党营私,而君子同为天下而走在一起无可厚非,与“君子不党”有着异曲同工之处!

  “臣闻朋党之说,自古有之,惟幸人君辨其君子小人而已。大凡君子与君子以同道为朋,小人与小人以同利为朋,此自然之理也。然臣谓小人无朋,惟君子则有之。其故何哉?小人所好者禄利也,所贪者财货也。当其同利之时,暂相党引以为朋者,伪也;及其见利而争先,或利尽而jiāo疏,则反相贼害,虽其兄弟亲戚,不能自保。故臣谓小人无朋,其暂为朋者,伪也。君子则不然。所守者道义,所行者忠信,所惜者名节。以之修身,则同道而相益;以之事国,则同心而共济;终始如一,此君子之朋也。故为人君者,但当退小人之伪朋,用君子之真朋,则天下治矣。”这段话的意思是:“臣听说关于“朋党”的说法是自古就有的,只希望吾君能辨识他们是君子还是小人罢了。大体说来,君子与君子,是以理想目标相同结成朋党;小人与小人,以暂时利益一致结成朋党。这是很自然的道理呵。然而臣又认为小人没有朋党,只有君子才有。这是什么缘故呢?小人所喜的是利禄,所贪的是货财。当他们利益一致的时候,暂时互相勾结而为朋党,这种朋党是虚伪的。等到他们见利而各自争先,或者到了无利可图而jiāo情日益疏远的时候,却反而互相残害,即使对其兄弟亲戚也顾不得。所以臣认为小人无朋党,他们暂时为朋党,是虚伪的。君子就不是这样。他们所依据的是道义,所奉行的是忠信,所爱惜的是名誉和节cāo。用它们来修养品德,则彼此目标相同又能够互相取长补短;用它们来效力国家,则能够和衷共济,始终如一,这就是君子的朋党。所以做君王的,只应该废退小人虚伪的朋党,而任用君子真正的朋党,只有这样,才能天下大治。”

  儒家还认为,党而不仁,仁而不党。党与仁是相背离的。党必为私,仁见为公。党见必然排斥仁见,仁见也必然遭到常见的打击,这是党必然为过的关键所在。这在后来的历史经验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历代的朋党之争就是明鉴。朋党勾结于上层进行政治活动,多以私人关系相联系,或表现为在朝者内部不同势力的权力斗争,或是在野者部分人士连结试图影响朝政。任何一个党派的利益相对于天下利益而言,都是私利。事实证明以党为公的可能xìng是很低的。各个朋党在相争之时,不会考虑对方在所讨论的事情、所提出的观点或解决的方法是否正确。而是一味的否定对方,肯定己方,不辨是非,不讲原则。这对一个国家而言,百害而无一利。

  唐朝后期,统治集团内部出现不同派别的争权斗争,史称“朋党之争”。宪宗元和三年(808),制科考试时,牛僧孺、李宗闵在策论中批评时政,抨击宰相李吉甫,遭李吉甫排斥,久不叙用。到唐穆宗时,牛僧孺曾一度为相,李松语文学www.16sy.coM免费小说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