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松语文学 > 历史军事 >蒋介石王牌悍将最新章节 > 蒋介石王牌悍将TXT下载
错误举报

第 19 章

  工事作临时xìng的加固。  从高桥门的土坡向东南方望,淳化方向日军的密集pào击清晰可闻,伴随着一串串沉闷的bàozhà声,张灵甫不用望远镜也能望见,远处丘陵边缘不时腾起大团大团的黑烟,将天空染成一片yīn沉的灰色,分不清哪是乌云,哪是硝烟。淳化第一线的第301团于十二月四日开始已与进攻的日军主力接战,前面传来的战况很不乐观,两天里第301团官兵伤亡大半,纪鸿儒快要顶不住了。  时间刻不容缓,张灵甫已经来不及从容修筑完整的第二线阵地,他在高桥门附近快速检视一周,即命令全团集合阵前。  一支部队的精神和特色,往往与其主官的xìng格和作风十分相似。常言道:只有不会指挥的将,没有不会打仗的兵。由张灵甫一手带出来的新兵第305团,在两个多月沪战的实战磨练中成长迅速,作战特色也打上了其团长的鲜明烙印,官兵们打起仗来自有一股与张灵甫一样不怕死的狠劲和虎气。虽然预设的工事状况不尽人意,张灵甫对部下的精神状态还是相当的满意,整齐的队列,钢盔下一张张被战火熏得黝黑的面孔,疲惫中依然昂扬着为国杀敌的战斗豪情。遗憾的是,对其中的许多人而言,未来的几天,南京很可能将是他们年轻生命的最后终点,当他们的躯体倒向这片战斗过的即将沦陷的土地,他们永远不会知道,身后留下的,将是令他们死不瞑目的屈辱。  对于战场上的生与死,张灵甫对部下的诠释是典型的铁血军人式的训示:“作战须步步求生,而存心必时时可死!盖有光荣战死之决心,乃能作绝处逢生之奋斗!” 团长的训话斩钉截铁,接下来的宣誓仪式,更将全团的情绪推向了高潮。张灵甫肃立队前,面向紫金山,亲率全团官兵向中山陵方向拜,官兵们挺qiāng举拳向孙中山寝陵同声宣誓:誓与首都共存亡!。  淳化的战斗,以身负重伤的第301团团纪鸿儒被抬下阵地而告终,团里的十二名连长,四分之三非死即伤,全团官兵伤亡一千四百余人,第301团几近全军覆没。十二月八日凌晨,淳化失守。  王耀武见情势不妙,不得已将第51师的阵线向后收缩,日军趁势发起追击,企图将撤退中的第51师一举歼灭。王耀武打算将师主力撤过第二线阵地,转移至光华门外的飞机场继续抵抗。   一个电话打到了第305团的团部,电话里响起王耀武浓重的山东腔:“灵甫,第305团向淳化后方东山屯、上坊镇一线推进,掩护师主力后撤!”  又是一个吃力挨打的阻击后卫角色。张灵甫没有怨言,他放下电话,将防务转jiāo给接防的友邻第87师,离开坚守了两天的高桥门,率第305团逆北撤的师大部队而动,匆匆向离淳化仅数里之遥的新阵地赶去。  八日入夜,日军穿过已经没有对手的淳化镇防线,原属第305团防地的河定桥一带,由于根本没时间构建像样的工事,也被日军乘虚占领。但是,日军随后的进展遇到了顽强的阻力。张灵甫率第305团力主半路截杀而出,力阻强敌。打疯了的鬼子目标直指京城,根本不把这支中国军小部队的拦击放在眼里,各色pào火对准第305团的阵地一顿狂轰,企图用优势的火力将弱小的对手迅速从前进的道路上一把抹去。  pào击刚停,日军的步兵在战车的掩护下向第305团的阵地冲了过来。阵地上临时单薄的工事在敌人猛烈的pào火轰击中尽毁,第305团的士兵几乎无处藏身,许多人只得匍匐在敌人pào弹zhà出的浅坑中掩蔽,向冲上来的日军开qiāng还击。敌人的步兵仗着战车的掩护,向阵地步步逼近,短暂的对shè过后,攻守双方在阵前短兵相接,刀qiāng铿锵处,鲜血飞溅,不断有人倒下。仗打到这个份上,几乎是回到了以血还血,以牙还牙的冷兵器搏击状态。作为一名本身具备相当战术指挥水平的团长,要在近战ròu搏中要求部下勇敢奋战,牺牲拼命,什么细致的现代战术布署,都已经没有讨论的意义,这时的张灵甫,唯有以个人英雄主义的感召,以身作则向部下示范人在阵地在的无畏勇气。  他迅速组织起火线敢死队,自己端起冲锋qiāng,亲自率队向日军发起反冲锋,坚决将来敌逼退。冲杀中,张灵甫的左臂中弹重伤,他匆匆包扎后继续投入战斗,部下力劝团长随伤兵撤过长江到后方就医,张灵甫勃然作色道:“昔日项羽兵败,犹不愿渡乌江,我岂能因伤渡长江?当与敌决一生死以践誓言!”团长负伤不退裹伤犹战,榜样在前,官兵们无不感奋力拚,在张灵甫的带头冲杀下,第305团终于在夜战中拼死夺回了河定桥阵地,把日军堵在南京东南郊的大门之外。  但是,战况依然喜忧参半,守卫东山屯的第2营不久传来令张灵甫不安的坏消息:阵地经不住敌人的密集轰zhà已被突破!失去右翼阵地的依托,使得第305团又顿时陷于极其不利的势态。  得知张灵甫负伤的消息,王耀武吃了一惊,考虑到第51师已经大部退到南京城区,他连忙派人向张灵甫传话,着他过江就医,第305团阻击任务已经完成,即刻向城区撤退,占领雨花台的藏家巷、新闸、杨庄一线。  对王耀武要他离队就医的传话,张灵甫充耳不闻,他拒绝在激战的危急时刻扔下手下的官兵自己脱离部队,便自顾带领第305团向雨花台的新阵地转移。进得城来,已经是九日的深夜时分,刚刚赶到新战场的张灵甫发现日军已经跑在了前头,藏家巷防线被敌抢先一步占据,有一部日军并突入了中华门一带,他立即将部队展开,与突入的日军继续彻夜混战,趁敌立足未稳,将侵入中华门附近的日军打出门去。  十日拂晓,第305团的防线遭到了日军的猛扑,城门内外,天昏地暗,qiāngpào声不绝于耳。又是一天一夜的混战厮杀,一直打到十一日上午,日军见正面的阵地久攻不下,便避开第305团的主力,向防线侧翼的华严寺、毛官渡攻击。张灵甫立即将于清祥营投入华严寺,加强防守兵力。华严寺的争夺战反复激烈,营长于清祥在战斗中重伤,全营伤亡大半,但华严寺最终还是牢牢掌握在张灵甫的手中,第305团成为南京中华门前的一道坚强屏障。  这时,南面的雨花台方向传来噩耗,守卫雨花台正面的第88师遭敌突破,第305团的侧翼顿时暴露在日军的qiāng口之下。占领雨花台的日军居高临下,利用有利的地势向华严寺的第305团疯狂俯shè。遭到来自背后的猝然打击,张灵甫在敌人的两面夹攻之下,渐感吃力,但是他依然坚守在阵地前沿,率部力战不退。据第51师战报记载:“11日午刻,因我雨花台守军先行退去,以致我毛官渡、华严寺阵地腹背受敌,然犹奋力迎战,不敢轻弃寸土。”  从高桥门、河定桥、上坊镇到华严寺,将近五天的奔波激战,第305团的伤亡触目惊心,张灵甫清点人数,全团十二名连长五人伤亡,官兵折损近千人。  王耀武获悉第305团伤亡严重,下令张灵甫将部队收缩到南京城西南角的赛虹桥,与周志道的第151旅会合。远在城东另一侧的第3营被日军隔在光华门外,刘光宇率第3营经过华西门、洪武门、太平门等,足足环城跑了七十余华里才到达横卧秦淮河的赛虹桥。  负伤多日的张灵甫,在连日的激战中几乎不眠不休,失血、伤痛加上极度的疲劳,与总部会合时,他面色苍白,力渐不支。军长俞济时一见张灵甫这副模样,不容分说当面强令张灵甫暂时离职,即刻去江北治伤,并下令第305团团长由中校团附常孝德代理。迫于军长的命令,张灵甫不得不黯然离队。  运送伤员的江轮拖着白色的浪花,缓缓驶向江心,将激战中的南京城区留在了身后。正是华灯初上时分,城里星星点点的灯火,淹没在流萤般漫天划过的弹雨和时隐时现的火光之中。凭着十来年的作战经验,张灵甫不难从近日来的战况作出判断,这场战役的胜负几乎已经没有了悬念,想到首都迟早即将沦陷,城内的弟兄们还在作殊死抵抗,自己有心杀敌,无力回天,张灵甫悲怆于怀,怅然yù泣。(2)  (2)张灵甫离开南京的时间说法不一。周志道的回忆称张灵甫没有离队,一直到“率部转进江北”。但是俞济时的回忆明确说是他亲自命令张灵甫离队,而在邱维达的回忆中,在十二月十一日时第305团已经由常孝德任代团长。故此处取后两者的说法。  张灵甫过江疗伤后,第305团残部在代团长常孝德的带领下,退到了水西门,与在赛虹桥的第302团一起继续作战。  在十二日的战斗中,第151旅旅长周志道指挥该旅仅剩的主力第302团,击毁日军战车四辆,击毙日军五百余人,并缴获轻重机qiāng十余挺,步qiāng四十余支。但是,第302团团长程智与该团第1营营长郑浦生壮烈殉国,全团伤亡官兵一千七百余人。   当日,正当各部还在奋战之中,突然传来南京卫戍司令长官唐生智下令撤退的消息。这位矢志坚守南京的唐将军,前几日为表示自己与南京城共存亡的决心,曾经亲自下令浦口方面的驻军有权击沉由下关驶向北岸的船只,此时此刻却率先坐船渡江逃难而去。在他的身后,是火光冲天的首都,是完全没有组织的总撤退,南京军民陷入空前的狂乱状态,抗战史上一幕最大的悲剧开始了。  全城大乱,通往下关码头的道路上挤满了争相过江的军民,你推我挤,相互践踏。俞济时勉强掌握住部队,由中华门、赛虹桥退到新河镇、北河镇一带,抢购沿岸木材商的库存木料,扎成木排渡江,加上他事先开后门请他的族叔jiāo通部长俞飞鹏备下了小货轮在江边接应,第74军参加南京战役的残余部队才基本得以撤到江北。第51师撤出官兵约三千人,第58师撤出约四千人,日后在蚌埠又陆续收容了约两千余人。但是,仍有大批官兵在从中华门到江边的沿途失散,包括第306团团长邱维达。俞济时和王耀武得知丢了邱团长,非常着急,派一艘小轮沿江喊话寻找,所幸在媒炭港巧遇邱维达,即把他与随行副官卫士一同救起。  全军撤走时,第51师的赛虹桥阵地还留下了一支殿后的小部队,第302团第1营的残余官兵,以生命在这场悲剧中演出了壮烈的最后一幕。十三日,南京全城沦陷,日军开始了惨无人道的大屠杀,抵抗已经毫无希望,但是第1营在营长徐景明的领导下继续作孤军奋战,宁为玉碎,全营一直与敌拼杀,最后全体殉国。  一九四六年春的某日,一辆军用吉普车从“御林军”整编第74师驻地孝陵卫疾驰而出,穿过南京城区,停在城西的赛虹桥边。前座的副官下车拉开后门,车里下来一高一矮两名将军,均身着笔挺的黄绿色将军呢制服,肩上将星闪耀,气度不凡。高个子将军手执手杖,走路右腿微瘸,不用说,这位瘸腿将军,就是已经位居guó mín dǎng陆军整编第74师师长兼首都警备司令的张灵甫,身边略矮的一位,是他以前的老长官周志道,此时则成了他麾下的整编第51旅旅长。面对秦淮逝水,远处青山依旧,张灵甫与周志道在桥边追忆前尘,缅怀为抗日而英勇捐躯的昔日袍泽,不胜唏嘘。  不久,赛虹桥畔竖起了一座石碑,纪念碑是周志道命整51旅工兵营所建,碑上“五十一师殉国官兵纪念碑”的题字,是张灵甫特请他的老朋友监察院院长于右任先生书题,以纪念当年在南京保卫战中壮烈殉国的第51师官兵。该碑现已不存。  TXT之梦  第二章 第三节 重返豫东  (起1E点1E中1E文1E网更新时间:2005-4-13 15:41:00  本章字数:7323)  一  南京一役,张灵甫因伤势严重,渡江后不久暂别部队回到西安养伤,住在西安当时最著名的大同医院。来医院探视的亲朋好友和昔日同事同窗络绎不绝,少不了一通慰问和溢美之词,在张灵甫听来,心头却是别有一番滋味。  这个时候他早已经知道,十一日那日他被军长俞济时逼着渡过长江前往野战医院就医,实属万幸,负伤使他躲过了一劫。合上眼睛,野战医院里侥幸逃离南京的伤员痛心的哭诉,依旧历历在目。就在他离开南京的第二天,十二月十二日,首都弃守,群龙无首的大撤退场面极度混乱,守军各部在南京的下关等处挤作一团,江边、江面的部队无遮无掩地luǒ露在日军pào舰和飞机的疯狂扫shè轰zhà之下,完全成了敌人的活靶子,继之而来的日军野蛮屠城,更是国人心中永远的痛。  战局演变至今,实在是军人之耻,只有与敌再决生死,才有脸告慰家乡父老。大后方的西安很少闻到前方的战火硝烟,虽然老百姓从战时动员和日机轰zhà中感受到大战的气息,对于前线的战事,还只是从报纸上读到一鳞半爪,躺在医院的病床上,张灵甫魂不守舍,他不愿意在医院再呆下去,臂伤还没有全愈,就赶着返回部队报到。  王耀武正忙得抓差,张灵甫提前归队正中他的下怀。南京一仗下来,第51师的四个团长,程智阵亡,张灵甫、纪鸿儒和邱维达全都重伤,离队休养。团级军官尚且伤亡如此,下级官兵的损失之大足见一斑。负伤的团长们陆续归来,王耀武论功行赏。张灵甫在上海、南京战役中的果敢表现,加深了王耀武对他的器重,一九三八年三月,张灵甫升任第153旅副旅长,并仍兼第305团团长,他的顶头上司153旅旅长,就是在孟良崮战役对他见死不救的整编第83师师长李天霞,这是后话。邱维达则升任第151旅副旅长,成了周志道的副手。  当时第51师正在湖北荆门休整,除了将原留洛阳的一个补充团补入外,还从其他来源补充了不少新兵。抗战军兴之时,民众抗日御侮热情高涨,后方师管区的新兵团中,并非都松语文学www.16sy.coM免费小说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