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松语文学 > 玄幻魔法 >肉灵芝:苍生劫最新章节 > 肉灵芝:苍生劫TXT下载
错误举报

《肉灵芝:苍生劫》正文 第三章 百里黄沙掩姓名

  天晚,黄沙骤然失去了初夏的炎热。西边的太阳还未落尽,月亮就已爬了上来。你方尚未唱罢我方就欲登场,这大概是所有权力更迭时的写照。

  十一缓缓地睁开了双眼,看着身旁趴着的十七,唤了一声。因为疲累而小憩的十七看到他醒来,开心地喊了起来:“你醒了?娘亲,十一醒了”,兴奋地抱着十一,直惹得他伤口疼起来轻哼了一声才作罢,忙不迭地道歉、喂水,喂泡软了的胡饼。芸娘赶来,满眼疲惫也掩不住眉梢的喜悦,埋怨着十七做事不够细致小心。

  十一稍微恢复了气力,看了眼周边,正想问,芸娘道:“你已经昏迷了两天。我们走出没多远,莲护就烧了整个村子。因为你的伤口,我们根本无法走远,所以等大火熄灭后,我们又带着你回到了村子里。”十一竖直了身子望了一眼。目尽处断壁颓垣、一片焦土。

  “大火烧了很久,莲护也……因为你一直发着高烧,我便挨家去搜寻药物和可用之物,还好在莲觉的僧房里找到了一些。”

  说到莲觉,十一充满了疑问,刚想问,便被十七抢答了:“娘亲在寺院里,发现了莲觉他们四人,一片焦黑,生前似乎被绑着,身体姿势没有痛苦挣扎的痕迹,不像是被烧死的。而且每个人身旁都有大滩血迹。柴房里虽是一片焦黑,但血腥气和香料味,重得熏人,根本没法在里面待。”

  “所以,莲觉他们并不是与莲护一伙的?”十一问。

  十七点了点头。

  芸娘继续说道:“全村都没了活口,连粟麦、胡杨都被点着了。莲护他……他死在自己僧房里,用身体紧紧护着那面皮鼓。”说完,三个人都沉默黯然。两天前这还是一个热闹的小村子,他们还在憧憬着回到族庙,不想一夕之间竟作炼狱焦土。

  十一查探了下自己的伤口,虽然刀锋入腹,但似乎没有伤及重要的脏器,实在是幸运,否则,怕是早已随莲护而去了。十七看着他检查伤口,便拿出了七屠刀,着实令十一吓了一跳。十七说担心刀上有毒,而且他们要离开这片沙漠,还不知道会发生什么,所以她便收着了七屠刀,交由十一拿着。十一虽然心底抗拒,但还是伸出戴着念珠的左手接过了那把凶刀。

  念佛之手亦持刀,本就是一种讽刺。

  入夜后,芸娘和十七生起篝火,围在篝火旁,骆驼栓在外侧。那篝火,不禁让十一想到了昏迷前最后的一瞥。他不想再去回忆,可是那一晚发生的事却挥之不去,荧荧脑海,幕幕眼前。忽然他想起莲护所提及的身世、彭族秘册,想到了芸娘有事隐瞒着他们,便无法再安卧休息。

  他坐了起来面向芸娘:“芸姨,那天莲护所说的身世,是什么?‘父亲’又是什么?”

  正在整理毯子准备休息的芸娘停了一下,又故作罔闻,让他早点休息。十一不肯罢休,十七这时也停下来看着芸娘。一时,芸娘根本无法糊弄揭过这一篇去。她掸了下毯子上的黄沙,深叹了一口气:“唉,我知道迟早有一日你们会知道这答案,只是从来不希望是自己来告诉你们……”

  十七年前,芸娘还是凤翔府曹家的丫鬟。当时,唐室衰微、藩镇雄起,谋逆作乱者诸如王仙芝黄巢之流亦是不绝,搅得流民失所、四野逃户,而人易其子以互食的惨剧在各种久绝围城之战里更是不鲜见。但凤翔府西倚陇山(六盘山),南面万重秦岭,兼之远离中原兵家之地,故而一直相较而言算是太平。

  芸娘自小侍奉小姐曹蕊凝,即十一的母亲。名为主仆,实则情同姐妹。曹家在关中一地,虽不比韦裴柳薛杨杜等郡姓,但多年勋贵,也算凤翔当地的世家门阀,人望颇高。曹家大人夫人看重小姐,十分疼爱,且大人思想开明,从不相信女子无才便是德,相反,让小姐与诸位公子一起学习琴棋书画四书五经,倒是女红针织概不勉强。而不离小姐左右的芸娘,也就成了半个伴读,通得文墨,习得一口洛阳正音。在当时,能讲一口洛下音者,多非富即贵。

  小姐美貌又腹有诗书,及笄之年,说亲者络绎不绝,亦不乏韦裴薛柳。但小姐早已有了自己的心思。小姐自小常女着男服,红衫玉带、皂罗折上巾,宛作翩翩佳公子、骑马去复来。在十四岁那年,心属当地门第不高的蒋家公子蒋华蔚。大人左思右想之下还是遵从了小姐意思、凭她自择了夫婿,时人都引为怪事。

  蒋大人初在凤翔军中,但并不如意,遂北上投身朔方军中,夫妻易地而处便是五年。想着探亲多有不便,且当时大人在朔方已有官职宅邸,欲把小姐接到身旁,本是要一起同行,结果军中事务紧要,便先行一步,让小姐与家僮仆从自凤翔到灵州。这一路本也顺遂,却没想到在方渠竟然被蛮匪胡夷所劫,杀尽男丁掳掠成年女眷,芸娘与小姐、几个丫鬟仆妇也不能幸免。

  芸娘几人被关在一帐内,随蛮匪在黄沙荒漠中迁徙。她们常常因不堪虐待而企图自杀,只是终究蝼蚁偷生苟且活下来。大约数月后,蛮匪一日杀尽妇人,而小姐和芸娘因奸成孕而逃过一劫,只是那一夜,大帐内陈尸数具、血流满地,令小姐由此癫狂,而芸娘则夜夜腥膻入梦。第二日,满身是血的芸娘和小姐以及其他帐内的另外两位妇人被他们放逐黄沙之中取乐。芸娘四人苦苦走了两天,其中另外两位因为支撑不住,倒在黄沙之中。第三天,芸娘和小姐终于再也走不动,绝望之时,碰到了莲护一行,被救回野漠。

  芸娘初时痛苦不已,无法面对孩子,也不知如何劝慰小姐,幸好,每每此时,都有莲护、莲觉和其他野漠村里的妇人劝慰。痛苦无法解脱、罪业无法救赎的芸娘也是在这时开始发自内心地奉仰佛祖,并与其他妇人一样,在佛前立下誓言,善待有灵众生,谨守这个秘密,好好抚育孩子,再无轻生、出逃野漠的想法。

  后来,莲护每年都会带回几名身怀有孕的女子,芸娘也曾探究个中缘由。莲护只说周边有巫咸教众,认为怀孕妇孺杀之不吉,易惹天谴,故而放逐沙漠,任其自生自灭。芸娘联想到自己的可怖经历,不愿也不敢再怀疑。

  十一十七二人听完,大为震惊。他们从小在野漠长大,不通于外界,野漠的一切习以为常,以为所有远方来客都不过这般而已,从不知这背后竟然还有这么多苦难,更不知道每个人除了母亲,竟然还有“父亲”。这简直是天方夜谭一般的真相。然而,世上本没有感同身受一说,更何况是两个生于野漠的天真少年,芸娘的灾苦于他们而言,难以想象。

  忽然,十一想起了什么,问道:“她嘴里常常念的那个名字,是谁?”

  芸娘愣了一下,低下头轻拭眼角,轻声道“那是小姐与蒋大人的孩子,安平。也是你的哥哥。”

  “那,他也被劫了吗?”

  “没有,当时我们行至方渠,仆从部曲力战一时。小姐自知难逃生天,便将5岁的小公子置于马背之上,与我们背道而去,毕竟他只是一个孩子,贼人应该只会追我们。只是,小公子还那么小,不知是生是死。小姐被掳后,时时思念孩子,每有轻生之念,我便将小公子拿出来哄她。如果她死了,此生,就再也难见小公子一面了。”芸娘掩面而泣,十七过去在旁轻轻抚着母亲的项背。

  十七待母亲情绪稍一舒缓,又忍不住向芸娘询问彭族秘卷一事。芸娘表情旋即严肃了起来,对他们二人说起了三个月前的事。

  这八年里,芸娘时常帮莲护等人打扫僧院。莲护僧房藏经颇多,兼之各种法器、医史,野漠之地黄沙漫天,几日不打扫,便是层层尘沙。那几日,莲护外出,她便进僧房打扫,逐一将每本典籍经书清扫,房中每一寸都擦拭干净。

  第五日头上,芸娘在擦拭佛龛时,竟然在背面的暗层之中,拨捏出半卷羊皮,上面以小篆写就。芸娘自小陪读研习各类经史子集,自然识得。然而,看完之后,实在匪夷所思,想再寻另外半卷却始终不得,匆忙间塞了回去。事后莲护偶有试探,却并没有戳穿芸娘。想来,莲护一生,并非恶人,相反,除了最后一夜,堪称大德之人。

  十七焦急地问起来,那秘卷上到底记载了些什么匪夷所思之事。

  “那半卷羊皮,为上卷,应是黄门道士所作,大书彭族二字。作为汉人,无不知道彭祖以年寿命八百而闻名,然而,这里面先是将彭祖写作彭族,里面写的也非八百岁,而是一百三十岁……”

  羊皮卷上所写内容,白话翻译后,大致如下:

  彭祖,世人或以为虚妄,或以为一国、一族之岁长,非为人力之八百,寿数之天长。然而,世间确有彭祖。

  彭祖,非一人尔,乃一族也;其寿八百,非按今日历法来计数。古代先民,以六十日为一年,其寿八百,约合今日一百三十岁,而古人平均寿命仅约30-40岁,相较之下,实在非凡人也。故而其人其族,流布汗青,为后世所崇仰。

  彭祖一族,其源约为甘凉,曾遇犬戎之乱,举族迁往西域,流离百年。因思旧土,后裔多归河陇一带,其中一脉东居临汾。当时正值帝尧继位,该族中人铿追随左右。当尧之时,天下犹未平,洪水横流,浩浩怀山襄陵,下民其扰。帝尧治水日久,积劳成疾,一日不堪风寒,萎顿病榻,垂垂危矣。铿见帝尧日渐沉重,忧心忡忡,日夜徘徊于榻前。忽一日,铿烹制一雉鸡羹奉于帝前,香气扑鼻,竟引数日不下水米的帝尧口舌津然,不觉食指大动、一饮而尽,次日容光焕发、更甚从前。此后,帝尧以平阳(今邹城)为都城,将轻骑一日夜可达的彭城(今徐州)封赏给铿,命其常制此汤,每两月用之。帝尧虽日理万机,却从此百病不生,高寿九十有八。

  雉鸡常有,可彭祖氏所制的雉羹,却罕见无匹:其香、其味,鲜美异常,膏肓病患用之,有舒缓病情、甚至康复健朗起死回生之效。帝尧身边的侍从非常好奇、询问铿雉羹炮制之法,铿答曰:“只是在雉羹中放了野生的员木果籽而已”。时人常效仿烹制,却无一人可以做出彭祖的味道。故此,人们都怀疑铿为了一己荣华并未如实相告。

  何也?

  非铿不尽言,乃不可言之:其雉羹,并非鸡肉,而是用自己血肉制作而成的肉糜。

  彭祖一氏,非庸庸我辈。其族,左耳后成年之时皆生就一寸绯红灵芝胎印,其骨微凸,隐隐为发覆盖;不与外族通婚,即使通婚,所出子嗣也绝无继续繁衍的可能。因族中女子月信与他族不同,半年一次,所以子嗣之事难多计较,族中人口增长缓慢。其族均寿,除却人事及重患,鲜有不逾百岁者,且衰老甚为缓慢,花甲之年,状若我辈而立;待我辈耄耋之岁,其族仿若不惑。且伤口恢复迅速,瘢痕浅淡。至于铿雉羹之法,乃族中隐秘:其血肉,于外族之人,堪称一味灵药,有延年益寿、救死扶伤之效。真可谓吾之蜜糖彼之砒霜。

  铿秘制此汤有功,受封于彭城,建大彭氏国,赐篯姓,故后人又称其为篯铿。然而,福兮祸兮,无常而至。铿之一脉,历经夏商,曾官至侯伯,殷商时更官居守藏史、拜贤大夫,久为帝王制羹汤,偶被殷汤见胎印而戏谑称其羹为“肉灵芝”。世人传佚,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只知肉灵芝这一空名。后彭祖氏渐为整个皇室制羹,进而为仙药、重臣赏赐,日需之众,非铿一族能满足,由此,常常掺杂他物,功效不复当年。

  武丁四十三年(公元前1207年),王后妇好率师远征鬼方,却重伤归于封地北蒙(今安阳)。商王武丁与王后少年结发,感情甚笃,一时闻知,从都城西亳(今洛阳)兼程而来。王后病中奄奄,神色涣散,医石无灵,危矣。一侍从向武丁王进谏:“彭祖氏的雉羹有奇效,定是能治愈王后的金石之药,如果加大剂量,定能回春”。武丁王点头称是、采纳了谏言,诏请篯铿后人哀定伯,要他当面制作雉羹。哀定伯惊惶不已,跪叩着向武丁王乞求在厨房秘制雉羹。武丁王躁怒难遏,疑其居心:一羹之秘,何以百年不宣、为一家之所私?于是命左右在厨房外窥探。哀定伯不知隔墙有眼,痛取股肉,糜之、烹之,却尚未呈膳,王后就薨逝了。武丁王哀痛不已,降罪于仆从左右、医史及哀定伯,发兵灭大彭,秘囚其族于西亳作琼珍两脚兽。武丁五十年迁都北蒙时,亦举彭族随迁、囚于宫苑,世代为帝王取食,成为殷商王室不宣之秘。而纣王烹杀伯邑考,也是从中得蒙启发。直到武王灭商,纣焚宫室,混乱之中,篯铿一族才得以遁逃,从此不知所踪。

  至此,彭族肉灵芝之诡秘,散佚民间,为历代帝王戮力所向。

  ……松语文学www.16sy.coM免费小说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