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松语文学 > 玄幻魔法 >天地风云记之双王奇谋最新章节 > 天地风云记之双王奇谋TXT下载
错误举报

正文 第一百三十一章 解 书

  于长安谨慎问道:“是谁?”

  门外之人回道:“是我呀,长安小兄弟。”

  于长安听到这一声答应,立即长松了一口气,连忙起身将门打开,却见外头天已是黄昏,长榕正提着一个食盒站在门前。长榕见于长安面色苍白的好似病过了一场一般,忙惊问道:“长安小兄弟,你莫不是病了?”

  于长安强笑说:“昨夜一不小心受了点风寒。”

  长榕说道:“怎的这般不小心?我回去取些药来给你吧。”说着竟就要转身回去。

  于长安见长榕这般的热心,心中甚是感激,连忙伸手将其拉住说:“休息一日就好了,不敢劳烦长榕大哥。”

  长榕看了于长安一眼,犹豫了一下说道:“我看你似乎有些气虚体弱,也罢,我刚得了一粒‘益气丹’对你还算对症,就给你吧。”说着就从怀里掏出一个小小的白瓷瓶来,并将其递给于长安。

  于长安自然不知道这月华宗的丹药的珍贵之处,纵使有百金千金在外头也是买不到的,心中只是觉得这长榕子对他这个新来之人已是颇为照顾的了,自己怎好意思再拿他的东西?就连忙推却。

  这一推却,长榕露出不喜之色,直道于长安不将其当做朋友。于长安听了这话大感诧异,自然万没有想到长榕会将自己当朋友什么的,先不说两人岁数相差十几岁,单说本事和身份也是天差地别的,这长榕是月华宗的弟子,而自己只是一个小小的书役,实是极不相称。于长安见长榕如此说了,也只好收了起来,心说一粒丸药想来也值不得几个钱,将来自己若得到什么好处多想着这位长榕大哥也就是了。长榕见于长暗收下后这才露出喜色。

  于长安问长榕所来何故,长榕掂了掂手提的食盒,说是见于长安早上和中午不曾到“癸卷阁”进早c午膳,晚膳都过了也不见来,以为有什么事,所以就拿了些吃食过来,顺便看望一下。

  于长安一听大为感动,自小除了母亲和三哥之外,从未有人如此厚待于他。

  于长安将其请入屋中,二人又说了一会子话,长榕这才告辞,不过刚出门走了两步,他又转过脸来说道:“我倒忘了说一件事,屋旁的这片竹林中,西北方向百步处有一泉,水尤清冽,平时若要用水都可以去那里取用,强过别处。”说罢这才飘然离去。

  于长安回到房中,看着食盒,心中甚是感念。

  他吃过晚饭后,又坐了一会,全身的气力似乎又恢复了一些,他想起长榕给他的那粒益气丹,心道既然叫“益气丹”必定是补气用的,如果是里头制的,以里头这些人的手段说不准还真有些用处。想着便将白瓷瓶拿了过来,因瓶塞甚紧,且塞子上雕有些奇怪的花纹,所以费了不小的力气才终于将瓶塞打开。一打开后一股浓郁的药香立即从瓶子里冲了出来,瞬时弥漫整间屋子,也幸好这药香味不算难闻,否则倒有些麻烦。于长安将药丸倒在手中,却是一颗只有小指头大小的黄丸子,黄澄澄的隐隐透着一股微弱的光泽。于长安心道:这药丸子似乎与药铺的药丸有些不同,药香还这般的浓烈,也不知道吃下去会如何。

  于长安想了一下,觉得这位长榕大哥总不会害自己的。于是先将药丸放在一只碗中研碎,再倒入小半杯的温水,碗中变成一片黄稠。于长安看着倒觉得有点象粪坑之物,不由的皱了皱眉头。他小心的呷了一口,入口略苦,一股温热落入腹中,没过多久药力开始发作,腹中却变得一阵清凉,这股清凉逐渐又向四肢漫透开去,过了好一会儿,这股凉意才慢慢消尽。不过凉意消尽全身的气力竟似乎恢复了七八成,精神也好了许多。于长安大喜,一口气又将碗中的黄汤全部喝下,不一会儿腹中就变得冷飕飕的,不过虽凉却似乎并不伤体。近半时辰后待效力全然化尽,只觉得全身气力充盈,精神也甚是健旺。于长安心中喜道:这药丸果然神奇,若是以后病发时都来上一粒,或许就可以缓解此症。下次见到长榕大哥须得问他哪里有得卖,自己该多备上几粒才好。

  虽到了晚上,但吃过药丸后,精神健旺,自然没有半点的睡意,于长安见无事便思量着须得先将差使理上一理,他看了看四周堆放的书册又大感头痛。

  他随手拿过一本,谁知使的力大了些,书册竟然散了架,散做了数十页,幸好没怎么乱了顺序,否则整理起来就颇费工夫了。他将书册叠好,然后一一翻看起来,书册上却没有题首,只好翻开下看,竟已是第五百零六卷,里头的文字都是端庄工整的小楷,虽然因年月太久的缘故,字迹略微有些模糊,但还算看得清楚。他粗粗的看了一下里边的内容,却是一段故事,某地某县某村某人某时某时如何如何的一段故事,卷末处还有一段评点,无非是无稽子甚么云云的。下面还有两卷,均是一段段故事。于长安看了一下,心中甚奇,又取过下一本,开首却是第三百二十五卷,与上一本相近依旧是三卷的故事,当然与前一本的故事大不相同。

  于长安放下书册,思付道:难怪说这里的书没有人看,原来书中所写竟都是这等事!自己自从到了这月华宗的地界以后,在西极大殿时也曾看过的几本这里的道经,这里的人讲究的是修体炼气,益寿长生,又有谁会费时间看这样的书?若是程老夫子那等人多半还是喜欢看的。不过这无稽道人既然费了偌大的心力写了这两千多卷书,说不得有些道理在里头。我在这里人地生疏,又不能象这里的弟子一般到书阁去看书,不如就用这些书来打发时间也是好的。

  不眠不休的,于长安花了一整夜的时间整理,这才将所有的书册一一排好,共计七百八十二本,除了第一本外其余的都没有题头,所以整理起来大费精神,须得一一检校。第一册的题头有“无稽长话”四大字,这四字写得笔走龙蛇的,甚有风骨。下面还缀有五个小字“羽贤子赐名”,于长安自然知道这叫“羽贤”的就是月华宗千年前的掌宗真人。到了下一页未入正文,又有一行字,依旧依稀是那羽贤真人的笔迹。

  上面这般写道:余弟子无稽虽资质最平,然生性豁达,聪慧过人,常不滞于形,从容于生死,其高远处余亦常不如也。

  于长安读完这段文字,甚觉奇怪。这段文字说是序文却又不象,看上去只是那羽贤真人点评了一下自己的弟子。他为此书题名似乎也并没有明白的说明来由c缘故,至于这无稽道人为何要写如此多的文卷更是未见提,与寻常的序文大不一样,似乎有些不为人道的缘故在里头,不过若仔细琢磨其中的“从容于生死,其高远处”倒有些可推敲的地方。当然这段文字也说明了这位羽贤真人对他的弟子甚是推崇,以致于长叹自己不如也。这羽贤真人是何人,乃月华宗的一代掌宗,无疑是一个本领高绝之人,他能这么说就说明这无稽道人必定有些过人之处。

  如此一琢磨,这也令于长安开始对这位无稽道人好奇起来,不过最后于长安也未太多想,心知将来时间还长得很。整理了一夜已有些倦怠,他吃了一些还未发馊的干粮后便睡上了一觉。

  松语文学免费小说阅读_www.16sy.com